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婚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11
颗粒名称:
一、婚嫁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
页码:
6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礼仪习俗中的婚嫁习俗。
关键词:
邢台县
礼仪习俗
婚假
内容
本县旧时各地婚嫁习俗不尽相同,一般有下述环节与仪式。
议婚: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经济状况、家属成员、生辰年月后,男方请阴阳先生占卜,如男女生辰八字无有“冲克”,男方则遣媒议聘。
订婚:经媒人说合男女双方同意后,互换写有生辰年月的“红帖”,男方择吉日由媒人持“红帖”和“四色礼”(头巾、上衣、裤子、鞋)送给女方,女方收下后回赠男方一些物件,即为订婚。
择期:按女方要求之条件,择良辰吉日,男方由媒人陪同,携钱、粮、物至女家,商定迎娶日期,俗称下彩礼。
娶亲:是日,男家门口贴红对联、“双喜”字,挂红绸、高悬红灯笼。早餐后,男方发花轿至女家,新郎单披红绸(至女家配为双披)、佩红花、戴礼帽。插单金花(至女家再配插为双花),随花轿、“领宾”(长辈人)、娶客(同辈四男四女)等或乘轿或骑马,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女家大门口则挂红绸,新娘由嫂子、姐妹或女友为帮手,梳妆打扮。一般着红衣、戴红花、怀揣铜镜、用红纱巾蒙面上轿,并由兄弟、嫂嫂、婶婶等亲友陪送,俗称“送客”。娶亲回程中,平原区须绕道而行,不走来时的路。新娘下轿后,过抱瓶、过马鞍,意为“平平安安拜天地时,由一德高望重老者诵喜歌,阴阳先生撒五谷。之后,新郎在前新娘在后通过红毯走进洞房。午间大宴亲友,晚间宴请乡邻。入夜有闹洞房之习,无论长幼男女,均可入洞房嬉闹。乡邻散后,新郎的嫂子持新条帚为新婚夫妇扫炕,边扫边吟“扫扫毡子,早生贵子”、“扫扫窗台,早日发财”等吉利之语。并铺好双层被叠在一起的被窝。更深后,新娘有夜餐(从娘家带来的极小的饺子),名为“带福进家二夫妻同饮交杯酒,方就寝。
认亲:翌日,新娘偕新郎回门,俗称“认亲”。之前,姑嫂用细麻绳为新娘开颜。午间,女方设宴招待新郎及陪同者。并有吃“二顿饭”的习俗,表示厚待。临走时,陪同者可“偷”去一些酒具、筷子等。
山区有做“四日”习惯。新娘“过门”的第四日,由父母及亲戚带礼品到新郎家,午宴后领闺女一同回娘家。
新中国成立后,婚嫁习俗逐年改革。男女自由恋爱,不坐花轿,不要彩礼,领取结婚证后,即到男家举行婚礼。主婚人、证婚人向来宾讲话,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旅行结婚者逐年增多,婚礼向文明、简朴方向发展。近年,铺张浪费,索要彩礼之风又有所抬头。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