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十九章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189
颗粒名称:
第五十九章 人民生活
分类号:
D669
页数:
8
页码:
597-6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人民生活。其中包括农民生活、职工生活、生活习俗。
关键词:
邢台县
人民
生活
内容
第一节 农民生活
一、1946年前,
封建社会里,本县农民大都无地少地,且生产手段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地主盘剥,农民生活极其贫困,正常年景也是“糠菜半年粮”,如遇天灾人祸,便要卖儿鬻女,逃荒要饭。据清康熙《邢台县志》记载:“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邢民食蝗。”“元顺帝元统五年(1337),邢民大饥;六年(1338)又饥。”“明嘉靖八年(1529),邢民食蝗;九年(1530)大疫,民死;三十二年(1553)大水,饥甚,人相食;三十三年(1554)瘟疫,人多死;四十年(1561)蝗飞蔽天,大饥。”“明万历十四年(1586)大旱,大饥,瘟疫盛行,死者无数;十五年(1587)又大旱,瘟疫更甚,死者尤多。”“明崇祯十二年(1639)大旱,人相食;十三年(1640)瘟疫,死者无数;十六年(1643)二月三十日,妇女死者七百余人,老少男子死者三千余人,死而绝后者一百五十余家。”“清顺治十三年(1656)二月风霾,人有冻死者。”“清康熙九年(1670)冬,大寒,人有冻死者;十年(1671)大旱大烈,七月初二日,渴死者数百人。”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频仍,地主盘剥更甚,苛捐杂税更多,自然灾害益惨,农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农民收入主要靠农业,那时水利条件差,生产工具陈旧,种地只有“望天收”。风调雨顺年,一亩好地的收成不满一布袋(60公斤),灾年收获更少,有时甚至绝收。穿衣均用土布、古棉,一补再补,褴褛不堪,常见衣不遮体者。隆冬时节,夹衣絮古棉,来年春后,掏出古棉改为夹衣。吃饭以粗粮和糠菜为主,除过节、生育、害病时吃顿细粮,多以糠菜团子、野菜汤充饥,吃谷子面窝头为改善生活。冬闲时为了节约用粮,有的一天只吃两顿饭。山区、丘陵一带农民,即使丰收年,也要采集野菜、树叶为代食品。如遇灾荒年,野菜、树叶被采光,只好以棉花壳、麦秸、秫秸、豆秸等填腹。或吃观音土(俗称干干土),吃后不易消化,无法排泄,人因而有死亡者。民国《邢台县志》载:民“食杂糠秕,有力之家皆豆褐,有终身不知肉味者。”民国《河北通志稿》载:邢台县“农人生活费,月二元五角;雇农工资,短工每日一角(饭费在外),长工每年三十元。”住室多系土坯、卵石结构,亦有部分草房,难以抵御风雨。舖无炕席,往往一家数人合盖一条破烂被子。引火以火镰击石,燃松油、菌麻籽油照明。以皂角、草木灰、粘土为洗涤剂漂洗衣服。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邢台,实行了疯狂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日军焚人门户器用,掠人金帛,抉人窖藏,淫人妇女,种种惨祸,令人目不忍睹。城镇乡村,四郊瓦砾,一望荆榛,衰草寒林,一片荒凉。1939年遇特大水灾,1940年严重干旱,1942—1944年,又是连年旱灾和蝗灾。日军占领区百姓背井离乡,四出乞讨,抛尸荒野,有家不能归者不计其数。
二、1946~1949年
1946年,中共邢台县委领导全县农民开展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大生产运动,95%以上的租地和债务减少了租子和利息。土政中,全县从地主手里收回土地14.7万余亩,房子6.7万余间,粮食10万多石,牲畜2000头,金子227两,银子9900两,银元12.2万元,其他物品多件,除金、银、钞外,全部分给贫苦农民,农民生活开始好转。
三、新中国成立后
1、1957年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大力恢复和发展农副业生产。1957年,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入高级社的农户达到99%,农民生活大为提高。吃的方面以粗粮为主,细粮较前增多。1957年,每人平均占有粮食203公斤,其中细粮76.5公斤,占37.7%。穿的方面仍以土布为主,棉布、化纤布已陆续进入农民家庭。一般农民,夏有单冬有棉,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住的方面也有改善,翻旧房、建新房户增多,质量也有提高,多为砖、瓦、条石结构。用的方面,“火镰取火”消失,以火柴代之;点灯普遍用上煤油,当年有14个村用上了电。竹皮暖水瓶、自行车、缝纫机开始进入农家;屋内陈设也有了立柜、新式桌子、椅子等。
2、1958~1978年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每人每日平均口粮仅0.3~0.4公斤,少的只能吃到0.2公斤。到1960年,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活最困难时期。
从1962年起,允许农民种自留地,开垦小片闲散地,部分开放自由市场,解散了公共食堂,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1963年8月,本县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大面积庄稼被水冲、沙压,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党中央十分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到东汪公社视察慰问。全国各地派来了医疗队,送来了大批救灾物资,使本县人民顺利度过灾年。到1965年,农民家庭略有存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取消了自留地,关闭了自由市场,加上劳动分配上的“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低,少部分村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
1958~1978年,本县人民生活水平起伏不定,但在穿、住、用等方面还是有所改善,对鳏、寡、孤、独以及困难户在口粮上给予适当照顾,有的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治病、保零花钱),全县计有五保户上千户。
1978年,农民生活开始好转,据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对山区、丘陵、平原5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该年平均每人纯收入109元,比1949年增长1.3倍。人均消费支出84元,其中吃49元,占58.3%;穿19元,占22.6%;烧6元,占7.1%;用8元,占9.5%;文化生活支出2元,占2.5%;平均每人使用房屋面积13.5平方米。同时,耐用消费品也大量进入农家,平均每百户拥有自行车60辆,缝纫机40架,收音机30台,手表10只。
3、1978~1988年
1978年后,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恢复了自留地、自留山和集市贸易,全县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据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对百户农民家庭的收支抽样调查,1988年,平均每人纯收入374元,比1978年增长2.43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元,比1978年增长3.23倍。
吃的方面:1988年每人平均主食消费71元,比1978年增长32%;每人平均副食消费50元,比1978年增长6.21倍。主食中粗粮比例减少,细粮增多,每人平均占有细粮152公斤,比1978年增长90%,比例由1978年的39%上升到74.5%;营养价值高的副食品数量增加。品种增多,每人年平均油脂3.4公斤,比1978年增长1.83倍;每人平均肉类2公斤,比1978年增长1.11倍。每人平均蛋类2.2公斤,比1978年增长2.14倍;每人平均食糖1.1公斤,比1978年增长2.67倍。农民的食品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化。
穿的方面:化纤、呢绒、绸缎消费量不断上升,1988年,每人平均消费化纤布2.14米,比1978年增长2.21倍,每人平均消费棉布4.2米,比1978年下降23%;成衣消费逐渐增加,西装、羽绒、皮革等优质服装也开始流行于农村。农民穿衣由低档、实用、朴素型向高档、时髦、美观型发展。
住的方面:1988年,每人平均住房面积18.2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33%;农民用于新建房的支出每人平均为43.5元,比1978年增长123倍;在新建房屋中,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了土坯、荒石、木质结构,同时也十分讲究造型美观,少部分农民还建造了楼房。
用的方面:有“老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又有“新四大件”(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1988年,百户农民拥有自行车137辆,比1978年增长1.28倍;拥有缝纫机92架,比1978年增长1.3倍;拥有收音机53台,比1978年增长77%;拥有手表136只,比1978年增长12.6倍;拥有收录机11台,电视机48台,洗衣机4台,电风扇26台。
第二节 职工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唯一成型的工业是发电厂,位于邢台城北关。其余行业均属半工半农,专门从事工业劳动的人很少。工人所得工资难以糊口,生活十分困难。民国《河北通志稿》载:邢台县“工人生活费每月三元,工资每月六元,学徒工每年给工资三元至五元”。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工业得到发展,逐步增加了机械、化工、针织、印刷、化肥等行业,职工数量大为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收入增加较快,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1958年“大跃进”以后至1978年,职工的年均工资额始终徘徊在500元左右,因为职工家庭人口不断增加,因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特别是1959—1962年间,职工生活水平不如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
1978年以来,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逐步落实了以厂长为中心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1988年,人均年工资额1277元,比1978年增长1.67倍。
据南石门、羊范、皇寺、西黄村、将军墓、浆水6个镇职工家庭生活调查:1987年职工家庭人均年实际收入625元,比1978年增长73%;人均年生活费收入517元,比1978年增长74%;人均年生活费支出368元,比1978年增长58%。
第三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旧社会,本县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贫农、下中农无地少地,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遇上天灾,贫苦农民纷纷落难逃荒。民间有“年年防歉,夜夜防贼”之说。
山区群众早晚以豆沫汤、菜饼子或炒面为主食,午间以熬菜或杂面条为主。丘陵区早晚以小米粥、红薯为多,中午以菜汤、窝头或红薯面饸饹为多。平原区生活水平稍高,早晚以玉米面粥、窝头为多,经济条件稍好的,隔三差五地能吃上面条、馒头、烙饼等。
本县群众在粗粮细做上颇有特色。
大婺煎饼:小米、绿豆轧碎去皮,浸泡后磨成浆,加花椒等佐料摊制而成。一次可摊制许多,凉干后可存放数月,农家视为美食。
小鏊煎饼:稷米或小米轧面,加玉米面发酵,在铁制小鳌子上烤煎即成。
饴馅:以红薯面、养麦面或高粱面蒸成窝头,用饸饹床子轧成条状,或和生面先轧后蒸亦可。掺榆皮面可增加韧性。
捏钵:将绿豆、小豆、豇豆、黄豆等磨成豆瓣,浇凉水使其滋润,干后碾粉和为粥状,置捏钵筒压挤为条,煮后加卤可食。
粘糕:大黄米(黍米)或小黄米(粘谷米)浸润后碾为细粉,掺玉米粉、梅豆、豇豆、大枣和成半干状,撒在蒸篦上蒸熟即可食。粘、甜、软可口,多在重大节日、盖房、娶媳妇、庙会期间食用。
发面饽饽:亦称发面窝窝。有玉米面、谷面及有菜无菜之分。将煮熟的玉米粒、小米粉碎为面,和面后发酵,捏成窝头蒸熟即可。窝窝里塞红柿子,是本县山民食俗的一大特色。
块垒:玉米面或谷面拌青菜和为块状,蒸之为馏块垒,煮之为搅块垒,炒之为炒块垒。适于老年人食用。
炒面:玉米、黄豆、高粱、薯干、养麦等分别炒熟、粉碎,掺以柿糠、枣糠、柿皮面、黑枣面等制成。存放时间较长,系群众旧时习惯食用的代干粮。
夹心面:俗称包皮面。丘陵区农妇手巧,有作夹心面条者(面条为白面皮,中夹红薯面),口感颇好。
1947年,本县实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初步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群众生活得以明显改善。一日三餐,干稀皆有,佐以菜蔬。食俗多以小麦面为主,辅以大米、小米等。鲜肉、鲜蛋、蔬菜消费量年年增加。不论山区、丘陵、平原,啤酒、白酒、带过滤嘴香烟需求量大增。
当今,一些少年儿童已不知块垒、炒面为何物。
二、服饰
中华民国时期,本县百姓服饰差距较大。富户多穿绸、缎、纱及皮制长袍、短褂,头戴霸王盔或毡帽,脚穿一道脸或双脸鞋。一般群众多穿自制粗布衣。男以白色、土黄色、青色为主,女以蓝色、灰色、紫色为多。上衣无论单、夹、棉均带大襟,男左女右开口,沿领口至肋下缀手工布扣。裤子均是半尺宽裤腰的甩裆裤,不分前后两面穿,裤腿肥而短。冬季男人束土布腰带,男女均束土布绑腿带。鞋为麻绳纳的布底布帮圆头鞋,无左右之分。女人兴穿尖口绣花鞋。男人头上多包一条羊肚子毛巾。为节衣计,本县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将将就就再三年”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市布兴起。青壮年多穿市布对门袄褂,后逐渐被解放式制服或中山服取代。火车头帽、制服帽、五眼鞋、松紧口鞋逐渐普遍。
自70年代末起,本县群众服饰发生了较多变化,衣料逐年趋向高档。做工、款式日渐考究新颖。鞋类、帽类、围巾向艳丽发展,穿西装者日益增多。中青年时装不断更新。老年人服饰变化不大。
三、发型
清代男子蓄发,留辫子,国民革命后剪除。有钱人多留正分头、偏分头、背头等。农家男子剃光头。男孩儿前脑留桃形小辫,娇养者梳一条蹶起的小辫。扎红头绳,称“通天辫儿”,后脑勺却剃得精光。单传男孩儿脑腋窝垂一条小辫,扎红头绳,叫“八十毛”。50年代起,农村中青年男子开始留“分头,70年代起,除少数中老年剃光头外,大部分男子留学生头、分头、平头等,近年留平头者渐少,留背头及蓄长发者增多,少数青年人烫发。
50年代以前,未婚女子多蓄一条大辫子,扎红头绳,婚后即盘髻。50年代初为脖后长发披肩,束以长发卡,后逐渐发展为齐肩短发之剪发头或双短辫、双长辫,蓄长辫者以一前一后为时髦。未婚姑娘有的将双短辫一左一右盘在脑后。80年代以前鲜有烫发者,现时已盛行,有“波浪、“流云”、“菊花”等发式。有的散发披肩,束以各式发卡或丝绸制成的饰物。扎辫者日少。
四、住房
山区房屋依山势高低错落而建,多为座北朝南,青石条或红石条垒墙,白石灰或水泥勾缝、划线,横木梁起脊,青石板或红石板盖顶,此为石板房。用石灰、砂子或水泥掺砂子抹顶的为平房。窗户为木质方格棂,糊麻头纸或粉连纸(近年来安装玻璃者日多)。门系寸板对扇门,刷黑漆、挂红边。如宅基宽敞,则建四合院,有东西配房或南屋,大门多朝东或朝南开。正房多为五间,三间一室为居室,两间一室放东西。平原群众住房均为四合院,亦有套院。山墙外表下半部为长方形青石条,上半部多为蓝色表砖,内衬土坯,墙厚50厘米,顶为平顶,系砂子、白灰砸制,门、窗制法与山区同。
旧时群众习惯在房后山墙砌青石条,上刻“泰山石敢当上梁时,正梁上贴“八卦图”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条幅,并燃鞭炮以示吉利。
80年代本县人民经济条件好转,盖新房之风盛行。各村新住宅逐年增多,且水、电、卫生设备配套。墙为红色卧砖到顶,顶系水泥与沙子抹就或钢筋水泥浇注式,沿基抹50厘米高的水泥围子。屋内白灰抹墙、水泥抹地面。条件好的,正房三明两暗双卧室,前出檐,水磨石墙,双开扇大门大玻璃窗,着漆鲜艳。盖楼房、辟地下室、建卫生间者逐渐见多。
五、迁居
迁居前有的请阴阳先生择定吉日,设神龛、摆供品、燃香烛、烧纸钱,行三跪礼,请天帝、观音、土地、财神、灶君、门神入位,以求“护佑”。并盘新锅灶,烧谷草,谓之“燎锅底”。乔迁前一晚,各神龛前及屋内蜡烛通明,叫作“举火”。当夜请一德高望重、身体健康、年逾花甲的男性先住一宿,谓之“暖房”。迁居日各门口张贴对联、系红布条,燃鞭炮。于是夜举家乔迁,意为“家财不可外露”。
这类旧习现已逐步消失。而放鞭炮、设酒宴请乡邻以示喜庆者却很普遍。
六、家具
旧时,富裕家庭迎门摆设雕花条几、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正中摆穿衣镜,两旁分放桌灯、掸瓶、糖罐等。屋一侧靠墙摆旧式立柜,个别人家有衣架、梳妆台等。炕上摆一对箱子、一只铺盖床、一只小低桌。平民百姓则陈设简陋。50、60年代,家具样式无大变化。近年来,样式逐年新颖,流行大衣柜、写字台、酒柜、碗橱、电视柜、沙发,茶几等。近年组合家具已进入农村住宅。旧时多睡土炕,现拆炕换床者颇多。凡新建住宅的均不再盘炕。床初为木质或钢管质,现在多为包箱床,席梦思床之类亦属常见之物。炉子由原来的砖盘炉改为铸铁炉,有的户还用上了蜂窝煤炉、液化气炉,部分户安装了土暖气设备。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