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1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G311
页数: 2
页码: 571-5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科学技术的机构,分别记述了管理机构、研究机构、技术推广组织及民间科技组织。
关键词: 邢台县 科学 机构

内容

一、管理机构
  1958年12月,本县始置科技管理机构,称“邢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工作人员3人,与科学技术协会合署办公。1961年11月撤消科委,其工作由各部门分口负责。1974年12月,县计划委员会设科技组,负责管理全县科技工作。1975年12月15日,县科委恢复建制,定编10人,县沼气办公室(后改称新能源办公室)、县地震办公室由县科委代管。到1988年,县科委的人员增至16人,设办公室、工业技术科、农业技术科、科技干部科,县新能源办公室和农村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由县科委代管。
  1984年,各乡(镇)配备兼职科技助理员,负责管理本乡(镇)科技工作。1985年,分别以浆水、冀家村、将军墓、白岸为试点,成立了四个乡(镇)科委。
  二、研究机构
  县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始建于1972年6月,原名农机具研究所,主要任务是从事农机具研究。1980年更为现名,其任务变为以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研究为主。到1986年,人员由原来6人增至12人,其中技术人员10名,行管人员2人,共拥有各种仪器设备30余台(件),收藏书籍510本,资料500余份,图纸20套,与全国6个省(市)、258个地区(市、县)、301个单位建立了技术情报交流关系。
  县第二轻工业局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9月,编制7人,是一个融科技管理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科技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指导本系统所属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创优,开展以标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质量管理。
  厂办科研组织:50年代,在推广、应用、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试制新产品的过程中,部分工厂组织老工人、能工巧匠、革新能手,建立了“会战小组”、“诸葛亮小组”等科技研究组织,开展了以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研究。到60年代,大中专毕业生陆续进厂,各企业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70年代后期,县煤机厂、机械厂、无线电元件厂、化学试剂厂先后成立了厂办科研组织,截至1988年,全县厂办科研组已发展到47个。
  三、技术推广组织
  四级农科网:1949年,县政府置农建科,建农场,并在七个区各设农业助理员,负责农林技术推广应用。1953年3月23日,正式成立邢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1954年,全县7个区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部分村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小组。1961年,全县33个公社普遍建立技术站,各配备半脱产农业技术员1名,绝大部分大队在充实加强农业技术小组的同时,还建立了农业试验厂和良种繁育场,一支以专业农业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半脱产、不脱产农业技术人员为生力军的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生产队的生产管理体制被村民委员会所代替。原来的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技术推广组织也逐步由乡村技术服务公司和“科技示范户”所代替。到1986年,全县共有各类技术服务公司(站)45个,(其中,有县农业局派出的技术站7个),科技示范村5个,科技示范户1900户(其中县级100户,乡级1800户)。
  县土肥站:建于1980年,编制6人,有化验室一处,配有bc—1500型微型电子计算机,恒温箱等土肥化验的器材4台(件)。建站后,用近二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县土壤调查和肥力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指导全县实行因土施肥,重点推广普及了磷肥应用技术。1982年以后,又推广了配方施肥和微肥应用技术,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县原种场:建于1964年,由原孝村畜牧场改建而成,共有土地213亩,职工22人。主要任务是:通过株行圃、株区圃和原种圃的育种形式,采取提纯复壮技术,生产粮棉原种,开展杂交制种和两杂亲本繁种。截至1983年,该场共繁育粮食原(良)种32.5万公斤,其中“唐四平头”、“黄旱四”、“525”等玉米自交系4.4万公斤,两杂制种(玉米)9万公斤,小麦原种9.3万公斤,纯度均达99.9%以上。
  四、民间科技组织
  1943年,抗日根据地浆水、安庄、河东一带农民自发组织起本县第一批农业技术小组。之后,由胡家楼马聚山牵头,又在上稻畦,下稻畦、冀家村、桃树等村相继建立农业技术小组。该组织以推广农事改良为宗旨,积极组织种田能手总结民间传统种植技术,交流先进耕作、栽培方法。1950年,马聚山农业技术小组受到河北省政府的表彰,马聚山当选为省劳动模范,并于1958年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此后,随着农村四级农科网的建立和完善,民间技术组织逐步消失。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批以开展技术服务为宗旨的民间技术组织又在农村兴起。1986年,以昌黎果树研究所驻本县的果树技师王金章为首,组织山区农民技术人员在前南峪成立“邢台县太行板栗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县内外开展了有偿技术服务。1987年,相家屯3户农民与省农科院185试验站联合成立“河北省农科院185试验站邢台县科技开发服务部”,在本县开展了以引进、推广优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