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十六章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114
颗粒名称:
第五十六章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01
页数:
10
页码:
571-580
摘要:
本章记述了邢台县的科学技术;分别记述了机构、队伍、科技研究、科学普及、新能源等。
关键词:
邢台县
科学
技术
内容
第一节机构
一、管理机构
1958年12月,本县始置科技管理机构,称“邢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工作人员3人,与科学技术协会合署办公。1961年11月撤消科委,其工作由各部门分口负责。1974年12月,县计划委员会设科技组,负责管理全县科技工作。1975年12月15日,县科委恢复建制,定编10人,县沼气办公室(后改称新能源办公室)、县地震办公室由县科委代管。到1988年,县科委的人员增至16人,设办公室、工业技术科、农业技术科、科技干部科,县新能源办公室和农村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由县科委代管。
1984年,各乡(镇)配备兼职科技助理员,负责管理本乡(镇)科技工作。1985年,分别以浆水、冀家村、将军墓、白岸为试点,成立了四个乡(镇)科委。
二、研究机构
县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始建于1972年6月,原名农机具研究所,主要任务是从事农机具研究。1980年更为现名,其任务变为以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研究为主。到1986年,人员由原来6人增至12人,其中技术人员10名,行管人员2人,共拥有各种仪器设备30余台(件),收藏书籍510本,资料500余份,图纸20套,与全国6个省(市)、258个地区(市、县)、301个单位建立了技术情报交流关系。
县第二轻工业局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9月,编制7人,是一个融科技管理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科技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指导本系统所属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创优,开展以标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质量管理。
厂办科研组织:50年代,在推广、应用、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试制新产品的过程中,部分工厂组织老工人、能工巧匠、革新能手,建立了“会战小组”、“诸葛亮小组”等科技研究组织,开展了以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研究。到60年代,大中专毕业生陆续进厂,各企业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70年代后期,县煤机厂、机械厂、无线电元件厂、化学试剂厂先后成立了厂办科研组织,截至1988年,全县厂办科研组已发展到47个。
三、技术推广组织
四级农科网:1949年,县政府置农建科,建农场,并在七个区各设农业助理员,负责农林技术推广应用。1953年3月23日,正式成立邢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1954年,全县7个区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部分村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小组。1961年,全县33个公社普遍建立技术站,各配备半脱产农业技术员1名,绝大部分大队在充实加强农业技术小组的同时,还建立了农业试验厂和良种繁育场,一支以专业农业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半脱产、不脱产农业技术人员为生力军的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生产队的生产管理体制被村民委员会所代替。原来的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技术推广组织也逐步由乡村技术服务公司和“科技示范户”所代替。到1986年,全县共有各类技术服务公司(站)45个,(其中,有县农业局派出的技术站7个),科技示范村5个,科技示范户1900户(其中县级100户,乡级1800户)。
县土肥站:建于1980年,编制6人,有化验室一处,配有bc—1500型微型电子计算机,恒温箱等土肥化验的器材4台(件)。建站后,用近二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县土壤调查和肥力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指导全县实行因土施肥,重点推广普及了磷肥应用技术。1982年以后,又推广了配方施肥和微肥应用技术,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县原种场:建于1964年,由原孝村畜牧场改建而成,共有土地213亩,职工22人。主要任务是:通过株行圃、株区圃和原种圃的育种形式,采取提纯复壮技术,生产粮棉原种,开展杂交制种和两杂亲本繁种。截至1983年,该场共繁育粮食原(良)种32.5万公斤,其中“唐四平头”、“黄旱四”、“525”等玉米自交系4.4万公斤,两杂制种(玉米)9万公斤,小麦原种9.3万公斤,纯度均达99.9%以上。
四、民间科技组织
1943年,抗日根据地浆水、安庄、河东一带农民自发组织起本县第一批农业技术小组。之后,由胡家楼马聚山牵头,又在上稻畦,下稻畦、冀家村、桃树等村相继建立农业技术小组。该组织以推广农事改良为宗旨,积极组织种田能手总结民间传统种植技术,交流先进耕作、栽培方法。1950年,马聚山农业技术小组受到河北省政府的表彰,马聚山当选为省劳动模范,并于1958年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此后,随着农村四级农科网的建立和完善,民间技术组织逐步消失。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批以开展技术服务为宗旨的民间技术组织又在农村兴起。1986年,以昌黎果树研究所驻本县的果树技师王金章为首,组织山区农民技术人员在前南峪成立“邢台县太行板栗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县内外开展了有偿技术服务。1987年,相家屯3户农民与省农科院185试验站联合成立“河北省农科院185试验站邢台县科技开发服务部”,在本县开展了以引进、推广优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
第二节队伍
一、专业技术干部
1947年,本县始有专业技术干部,他们是随同太行农林局进入本县的几个农林技术干部。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本县,使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50年代末,以农、林、畜牧、水利、医药为主的专业技术队伍发展到400人,1966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至760人,1976年达到1480人;1986年,全县自然科技人员发展到2140人,是50年代初的46倍。
按专业分类:2140名专业技术干部中,从事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利等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625人,从事地质、采矿、冶炼、机械、电力、建筑、化工、公路、粮储、无线电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40多人,从事教育及其他自然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683人。
按学历结构分类:2140名专业技术干部中,有大学本科毕业生134人,大学专科毕业生250人,中专毕业生1036人,无学历者720人。
按技术职称分类:到1988年底,全县获得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3240人,其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50人,中级职称765人,初级职称2425人。
二、农民技术队伍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大批有文化的农民把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科技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从事生产和开展科学试验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支农民科技队伍。尤其是进入60年代以后,这支队伍迅速壮大,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一支生力军。1980年以后,本县开始对部分农民技术骨干考核评定技术职称,到1988年,全县有146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其中助理级9人,技术员137人。
第三节科技研究
一、科研活动与成果
境内的科研活动,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相传,赵襄子曾在境内贫水区开凿一眼水井,名曰“太子井”。该井用至今日,其水仍盛,为本县水利史上一个奇迹。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了达活泉水利工程,又向元世祖忽必烈“面陈水利六事”,受到元世祖赏识。他编写的《授时历》和设计制造的简仪、仰仪、高表、景符、正方案等被世人称为“臻于精妙”之作。明代,本县在防腐研究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1957年在大梁庄发掘的明代古墓中男女尸体各一具,时隔四、五百年,仍完整无腐,至今仍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民国二十七年(1938),县建成面积80亩的南康庄苗圃场,有了第一个苗木繁育基地,
先后在此进行了成功的侧柏育苗和刺槐引种繁育试验。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把科学试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50年代,全县掀起了一个以农业技术改革和新型农机具研制为重点的科学试验和科技推广热潮,在广大农民中涌现出一批“革新迷”、“土专家”。截至1957年,先后取得了“甘薯温床育苗”、“小麦丰产栽培”、“麦茬谷丰产栽培”、“小麦套播玉米”、“水楼研制”、“玉米桔(饲料)青贮”、“梨瘤蜂、梨星毛虫防治”等科技成果。军营村于1956年进行的麦茬谷丰产栽培试验,亩产530.75公斤,创当时全省最高纪录;王快村农民首创的“小麦套播玉米技术”也在华北地区得到推广。
1958年,县科委成立以后,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延伸到了各个行业。195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和工农群众献计献策”的决定,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革命运动。此期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8793条,其中被采纳5134条,共研制改造各种机器88台(件),改造工具233(种)件,创直接经济效益16.64万元。1960年,本县成立了“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办公室,组织工业战线的科技人员与有经验、懂技术的老工人组成了若干个技术会战小组,开展技术攻关。60年代,全县农村普遍建起了“试验场”、“样板田”,开展了农作物栽培、良种繁育、植物保护等一系列农技农艺实验。到1977年,20年中先后取得了“沼气发电”、“定向爆破筑坝工程”、“喷灌试验”、“电动打场机研制”、“丘陵贫水区开凿深井”、“铉木油炸药研制”、“棉花丰产栽培”、“小麦高产栽培”、“康单一号”玉米和“康选一号”小麦良种选育、“木制玉米脱粒机研制”、“16斤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柴油机长腿简易拖拉机研制”、“六行谷物播种机研制”、“姜石防癌研究”(为阶段性成果)、“邢先一号小麦良种选育”、“JD—1型地震应力仪”、“冷冻精液改良黄牛”等20余项科技成果。1958年将军墓搞的“小麦高产栽培试验”,亩产达1031斤,该项成果曾在全国农展馆展出;1959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东川口水库定向爆破筑坝工程,通过中央水利部的鉴定验收;1975年县元件厂研制的JD—1型地震应力仪通过了国家地震局鉴定;1977年陈振峰在伍钟大队进行的1.8亩棉花高产栽培试验,亩产皮棉达100.3公斤;康庄铺农场选育的“康单一号”玉米种,在1979年全省优种联合评比中荣获第二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本县科技事业进入了全面振兴的阶段。特别是1981年河北省第一次太行山开发研究会议在本县召开,本县提出了“紧紧围绕搞翻番、奔小康”的宏伟目标,狠抓两个改进(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实行三个结合(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技术进步与管理进步相结合),搞好四项管理(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条件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不断加强科技组织建设,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管理政策,建立了一整套科技项目管理程序,并以技术“商品化”为突破口,实行了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研究方面,本县以太行山开发研究为重点,优先安排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项目。截至1988年,10年间共取得近百项科技成果,其中有20项通过了省级鉴定,11项通过地、市级鉴定。
附:几项科技成果简介
板栗“五改一加强”丰产管理技术:1978年,昌黎果树研究所果树技师王金章和县林业局以浆水公社前南峪大队为基点,通过开展板栗丰产管理技术研究,总结出“改粗放管理为水肥管理,改自由生长为实膛修剪,改实生繁殖为优种嫁接,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打蓬堆沤脱籽为拾籽沙藏和加强病虫害防治”板栗综合配套管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7年,前'南峪的板栗产量由1977年的2.1万公斤增至6.3万公斤。该项目1987年2月通过省级鉴定,获河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2等奖。
小流域治理及提高经济效益研究:1982年由河北省林学院主持,县林业局、山区建设委员会、科委、水利局协作,承担了“真炭沟、浆水沟、麻峪沟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调查及综合治理试验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工促进刺槐更新及爆破整地效益;石质山栽培板栗早期丰产、稳产及嫁接砧木年龄的关系,苗与嫁接山地人工栽培;红果嫩枝扦插;板栗优种比较;玫瑰花育苗栽培;核桃、柿子、板栗主要害虫防治;苹果腐烂病综合防治等9个课题。该项技术为综合治理山区、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浆水沟、麻峪沟2个课题分别于1986年、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
提高蛋鸡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研究:1983年由畜牧局承担课题,主要内容为:引进繁育优种、采取科学育雏、改造鸡舍、推广平面架养和笼养、实行强制换羽、发展配合饲料等。由于诸项技术的实施,使蛋鸡成活率接近90%,高达95%,只鸡年产蛋平均达到210枚以上,多达250枚。该课题1985年通过省科委鉴定,1986年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邢台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75—1简易应力仪:1976年11月,由县无线电元件厂研制成功。该仪器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应力理论,采用电阻元件的压阻效应测量地震前水平地应力变化,从而提高了地震监测效果。1977年1月2日通过国家地震局鉴定,被认为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干扰因素少”的地震监测仪器。当年生产5000台,除国内使用外,赠送伊朗1台。
GSJ—100B型,GSJ—500B型饲料加工机组:1983年10月,由县机械厂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联合试制。1984年8月通过河北省机械电子厅主持的技术鉴定,被认定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85年获省经委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986年评为省优质产品,并获农林渔业部生产推广许可证和金牌。
结晶氧化钡:1982年9月,由县化学试剂厂台中杰任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中国电子器件总公司委托的“电真空技术新型材料一结晶氧化钡”研制任务。经反复试验,于1985年5月29日,试制出与联邦德国同类产品非常相似的氧化钥。经南京741厂对照联邦德国产品里行多次模拟生产试验,均获得非常接近的各种数据。1985年12月13日通过省级鉴定,被确认为“填补国家空白,是我国电真空技术、黑白和彩色显象管所需的新型材料”,当年荣获河北省新产品开发一等奖。国家计委拨款40万元,省经委拨款15万元,地、市工商银行安排贴息贷款30万元,支持该厂迅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86年5月25日,结晶氧化钡工业性试验又通过了国家计委的鉴定,并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公报》(总第80期)作了公布。
二、科技奖励
本县科技奖励分为两种,1984年以前多系科技工作奖,之后多为科技成果奖。
1、科技工作奖:1983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科技工作表彰大会,36个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36名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嘉奖。1984年,县委、县政府对12个科技工作先进集体、130名先进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其中县化学试剂厂台中杰获特等奖,奖金1000元;另有5人获一等奖,16人获二等奖,108人获三等奖。2、科技成果奖:截至1988年,本县共
有40项获科技成果奖,其中省(部)级15项.地(市)级25项。
第四节科学普及
一、技术培训
1953年4月8日,邢台县第十一次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着重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的问题。同年,县政府在第三季度工作计划中又进一步强调,“要把科学技术首先教给县、区干部,然后以技术推广站为基点,吸取当地劳动模范的经验,就地取材,在各村中传授推广”。当年培训农民15.4万人次,嗣后,这种三级培训方法年年沿用。1982年冬,为配合“太行山开发研究计划”的实施,本县首创了“百人技术推广队”科学普及形式,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村技术尖子百余人,深入山区和各个果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以现场教学为特点的技术培训,三个月内培训24600人,修剪果树224万株,刨果树坪180万个,树干涂白120万株。这一做法受到省科委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1986年冬,县科委、科协、妇联、团委联合行动,将“百人技术推广队”与在乡中学生培训结合起来,组织180名技术推广队员,深入各乡村传授农、林、牧等适用技术,历时两个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120期,共培训农、林、畜牧、乡镇企业管理各类技术人员7.5万人次。同时各厂矿企业长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以师带徒、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培训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979年,县科协聘请河北机电学校两名讲师,与县工交办公室、总工会联合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使县属厂矿企业部分管理人员第一次受到正规化训练。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和“星火计划”的实施,1986年冬,县科委从北京农业工程学院聘请五名讲师,与本县乡镇企业局共同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60名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较系统地学习了《乡镇企业管理》、《市场学》、《行为科学》、《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五门课程。
二、科普宣传
1、广播讲座
60年代初,本县即利用有线广播传授农、林、牧等科技知识,自1979年开始,县广播站举办了“科技广播讲座”专题节目。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县“利用有线广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经验材料。
2、科技放映
50年代初,本县即采取了放映科技幻灯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1950年,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曾将马聚山农业技术小组的先进事迹拍摄、翻版成幻灯片在省内放映。60年代,科技放映开始普及,科技影片、彩色幻灯片的放映遍及全县1980年,县科协与县电影管理站共同制订了“关于发放科技电影放映补助费的意见”,有效地扩大了科技电影片的放映量。1980—1988年,全县共放映科技影片3309场次。.
3、科普画廊、阅览室
50年代中后期,各乡镇农村和机关、厂矿开始利用科普画廊、黑板报、墙板等宣传园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进入80年代,随着科学种田、科技兴农运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大多数乡镇、农村都因地制宜办起了科普画廊和墙报。1983年6月,祝北离休干部刘积庆自费在本村办起科普图书阅览室。1986年6月18日,县科协、祝北党支部共同筹措资金,联合建成本县第一个“农村科技文化阅览室”。1987年,全县建起乡(镇)、村科技阅览室75个,藏书54000余册。
4、科普宣传月
为加强科普宣传,县委、县政府确定从1983年起,每年3月25日至4月25日为本县科普宣传月。首届“宣传月”主要采取了三种活动方式:一是县、公社分别组织科技宣讲团(队),深入农村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二是举行流动式科普图片展览;三是开展“科技大集”,利用庙会、集市传播科技知识。仅将军墓一次传统庙会县科技服务站就接待群众2750人,解答科技难题153项,发放科技资料2200余份,《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记者曾闻讯到会采访。
第五节新能源
一、沼气
本县的沼气试验始于本世纪50年代。1959年4月,县一机厂(后更名煤矿机械厂)始建全县第一座沼气池,用于点灯、烧水,后又配备发电设备,进行沼气发电试验,一度轰动县内外,辽宁、河南及本省一些地县先后来人参观学习。9月,本县举办首期沼气技术培训班,受训300余人,本地区各县均派2人参加。此后,本县在部分农村推广缸(罐)式沼气发酵技术,东良舍几乎家家制作了沼气缸(罐)。但由于操之过急,建池及使用管理技术跟不上,未能坚持长久。
1974年10月,本县成立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各公社均配备半脱产技术员1名。翌年,以东郭庄为试点,重点推广了地下式坛子形“二合土”结构沼气池建造技术,全村建池47个,80%的农户用沼气做饭、照明。山区部分村推广了地下式坛子形片石水泥浆砌结构建池技术,1978年9月,郝庄建成油气混合式沼气发电站,解决了全村照明和粮食加工用电。对此,《河北日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作了专题报道,北京农业展览馆将本县列入“全国沼电分布图”内。至1980年,全县建成沼气发电站18座,座座都投入正常运行。
1984年后,遵循国家制定的“因地制宜、多能互助、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农村能源开发方针,本县着重推广了混凝土结构沼气池建造技术,全部采用了“国GB—4750—4758—84w统一标准,并对先拯建池户采取经济技术扶持政策。1988年底,全县360个村建成高标准沼气池1400多个,7个村被地、市主管部门命名为“沼气化村”。本县被省新能源办公室列为“沼气重点县”。为推广沼气技术,县新能源办公室曾编写了《农村沼气实用技术教材》。
二、节柴灶、节煤炉
1969年7月东先贤建成全县第一个“赵县式煤柴两用灶”。1970年春,县组成“双节”工作组,以东大树为试点,推广赵县式和完县式节柴灶,3个月培训改灶技术员44人,使节煤节柴灶逐步推广到全县。
1974年后,“双节”工作重点转向节煤炉具改革与推广,先后推广了蜂窝煤炉具和二次进风蜂窝煤炉具。1980年,县一砖厂试制成功二次进风上点火蜂窝炉,热效率达60%以上。至1983年,全县推广节煤炉具8000余套。
三、太阳能
1974年,开始推广箱式太阳灶。1980年初,试用聚焦式太阳灶。1981年后,新能源办公室试制并推广了铁铝合金箱式和塑料袋式两种太阳能热水器,到1988年底,全县共推广1000多平方米,供1000余人家洗浴。
1985年,太阳能利用由生活发展到生产领域。新能源办公室帮助心长瓜农制定了“太阳能促西瓜早熟高产试验方案”,采用太阳能早春育苗,实行塑料地膜多层履盖大田栽培,使西瓜提前20多天上市,亩产4850公斤。该成果于1986年通过市级鉴定,1987年获邢台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986年,新能源办公室设计的太阳能果脯烘干室在南东山果脯厂建成,1987年通过省、市新能源办公室联合验收,并荣获邢台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1987年,新能源办公室为前楼下两户农民设计了太阳能采暖房,效果良好。
四、风能
1986年6月,新能源办公室以黄旮沓、峨岭底、凉水泉、小西天旅游区等偏僻山村为风力发电试点,共安装风力发电机18台,总装功率1800瓦,解决了当地照明用电。至1987年,全县共安装风力发电机28台,总容量3100瓦。每台每天可供照明3—4小时,并带一台14吋黑白电视机。1987年12月,该项目通过省、市新能源办公室联合检查验收。
1987年底,新能源办公室与河北农业大学农机系合作,在古洞峪、范家脑、白云山林场各设测风仪一台,进行风资源测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风资料提供了依据。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