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069
颗粒名称: 第五十五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22
页数: 21
页码: 550-570
摘要: 本章记述了邢台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述了教育行政、科举制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业余教育、教师队伍、考试制度、教育经费、教学设备、勤工俭学等。
关键词: 邢台县 教育 地方教育

内容

本县教育可上溯到公元前1438年,商祖乙迁都于邢,即设官“庠”治教育。周立国学“泮官”,春秋始有私学,以吏为师。汉初承秦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私学并举。汉平帝时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设庠,聚设序,邢“庠序”盈门。羯人石勒称王于邢,官庠时兴时废。隋文帝倡科举,唐太宗广设学校,宋、元、明、清历朝设书院、义院、书馆、私塾,及各类官办、私办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科举,兴学堂,义学、私塾、书院均被学堂所取代,教学内容也由孔孟经书转向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文学。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教育瘫痪,剩下几处小学也是搞封建礼教和奴化教育。山区抗日根据地各级抗日政府积极发展小学教育,每村都建立了小学,并在抗日军政大学支持下,先后有吴玉书、李庆俊、尚书绅等知识分子办起了下寺、浆水、内阳、北坡子等抗日高小,为邢台山区教育打下了基础。抗战胜利后,全县教育得以发展。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各类学校迅速发展,至1958年,全县行政村都有了小学。全县共办起141所完全小学、8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正常教育受到破坏,全县一半以上中小学处于停课状态,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随着拔乱反正,得到恢复。在中小学教育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技工、职业学校以及中等专业教育也迅速发展。随着函授、电大、刊大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出现,成人教育也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县已基本形成幼儿、小学、中学、中专、成人教育一整套教育体系。
  第一节 教育行政
  一、县级教育机构
  教育行政明代以前无考。明洪武二年(1369),本县设“教育署”,亦称儒学衙门,署官员称教谕,副职称训导,主管全县文化教育。清沿明制,康熙年间,本县设教谕1人,训导2
  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本县科举制度废除,同年废教谕、训导二官,设劝学总董1人,劝学员、书记各1人。宣统三年(1911)总董改为劝学所长。民国二年(1913)县署设“教育公所”,四年后复称“劝学所”。民国十一年(1922)改称教育局,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改为教育科,设科长1人、督学3人、视察员4人、总务1人、秘书2人、计11人,科址设在城内崇礼街。民国十九年(1930),易址城内文庙大殿。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邢东县、邢西县及邢台抗日县政府曾先后设教育科、民教
  科,主管全县文化、教育,设科长、科员1至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设教育科。1958年11月设文教局。“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命委员会设政治部文教组。1972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设文教局。1980年4月县人民政府设文教局。1987年5月改设邢台县人民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学研究室、招生办公室、教育行政科、人事科、计财科、成人教育科、老干部科、教育系统工会、教师进修学校,共有干部27人。地址在邢台市光明街。
  二、基层教育机构.
  1.区、公社和乡(镇)教育行政机构。1949年前,村办和私人办小学由学董管理。抗日政府建立后,区设文教助理员,负责本区各学校的管理工作。1951年后,全县分七片设总校长,每片分设若干中心学区,设中心校长。1958年公社设文教部,管理区设中心校长。1962年工委设总校长,公社设中心校长。1968年9月,公社建贫农下中农管校委员会,继而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总校长、中心校长负责制。1983年,学区增设中心教育主任,主抓教学业务。
  2.县办学校。民国年间,县办高级小学8处(其中女高1处、区立高级小学2处),各设校长1人。
  1952年后,县办中学、各专业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设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幼儿园设院长、副院长。“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管理,后建立学校“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原建制。
  3.工农业余教育。1949年,区文教助理员兼管业余教育。1952年,各区配备专职扫盲人员。1960年,各工委设专职业余教育干部。1983年,各公社增设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属教育编制,在中心学区办公。
  第二节 科举制度
  隋初创科举,教育被社会所重视。县境内私人讲学者日多。元明清代已有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等教育机构。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如刘秉忠、张文谦、郭守敬、王本固、赵孔昭等,都是本县蒙童,后跻身仕途。仅明代就有进士11人、举人82人,清代有进士13人,举人100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科举制度废除,开始兴学堂。
  一、儒学
  本县儒学设在县文庙旁,又名学宫,亦称县学,为秀才深造进而参加乡试、会试、殿试的地方。明清时期,本县按国家规定考取文武童生(秀才),三年两试称岁试和科试,清代邢台县岁试取文童18名、武童15名。科考取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凡被录为秀才者均需入儒学学习肄业,学习期间廪膳生由县学赋其银两、粮食补助,其余秀才均自费。学校开支主要靠学田615亩的地租维持。儒学由县衙教谕、训导分别掌管,经史大义由教谕掌之,礼、律、书、乐、射、算,由训导掌之。另外,还按规定每次岁试,科考都要向府学拔送2—4人。
  二、书院
  宋元时期,战乱连年,学者多择名山胜地建立书院,作为研究学术和聚传教授的场所。朱末县西部紫金山(今白岸乡西部)就建有紫金山书院。著名学者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张易、王询等曾一度就学于此,五人后来均被元朝重用,称为紫金山五杰。明清代书院最盛,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明嘉靖年间,顺德知府高迁在城内北长街建龙岗书院(今县招待所处,现院内仍有石碑一方),清初,县又在南长街建育婴堂,后改为育英书院(今南长街小学处)。书院均选择著名学者任主讲。
  三、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地方上采取官办民助的形式建立的小学。元代50户为一社,每社建一社学,全县社学数无考。明代全县有社学15所。万历十九年,知县朱诰一次就建社学7所。清代,要求一乡办一所社学,乾隆时新建社学17处,光绪时全县社学40多处,除城关、平原外,四道山川也建有社学。社学的费用多由县府拨给,少数用寺庙土地租金。教师均选择“文义通晓”者主任。社学课程除四书外,还要学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要学习《御制大浩》,《本朝律令》等。
  四、义学
  义学多是捐资建立的学校。元延佑年间,羊范段祯捐资建邢台第一个义学,礼部曾赠匾;“义士之门”进行表彰。此后,富豪商家多有效仿。明末清初,天灾人祸,义学所剩无几。康熙十五年(1676)知县申奇猷捐资,于太庙旧址建义学一所,雍正二年(1724),知县戴天球捐资于城西霍楼村建义学一所,乾隆四年(1739)知县刘蒸雯大办义学,并奖励办学者,遂建义学多所。
  五、私塾
  私塾散见于较大村庄。有合村办村塾及家庭办私塾的。
  义学、私塾系启蒙教育。学童年龄悬殊,以其经济状况而入而出。之后自学,同窗小聚,传阅诗文,谓之“文会”,准备考取秀才。启蒙教材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教程分教书、背书、理书、讲书。其中习字教学甚严格,
  描红、临摹程序固定。
  第三节 幼儿教育
  一、城市幼儿教育
  民国初,县劝学所在县城试办蒙养院,后改为幼稚园,入园者皆富豪官绅子弟。同期,荷兰天主教以慈善之名,在北长街开办育婴堂,收养弃婴、孤儿。其食宿差劣,冻、饿、病死者十之六七。1937年9月停办。
  1950年,邢台驻军在育才学校附设幼儿园。
  1959年,县直幼儿园在靛市街成立,实行全托,月收费8元。招收幼儿60名,1967年停办。1979年6月,于府前街复建县直幼儿园,入园幼儿由最初80名到1988年增至296名。幼儿园设8个教育班,大班、小班各2个,中班3个、小小班1个,均为日托。幼儿园有教师19名、保育员17名、保健医2名、行政管理人员16名。
  1986年7月,幼儿园建成三层楼房两座,有教育室8个、宿舍6个。幼儿园有午、晚餐。课程设体育、美工、计算、音乐、语言、生活常识。1986年,幼儿演出的歌舞剧“媒娃娃”获邢台市少儿节目双箭杯二等奖,市电视台录像播放。1987年,幼儿运动获“邢台市独生子女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企业单位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57名,幼师22人。
  二、农村幼儿园(班)
  1951年春,折户村郭爱妮在本村创办第一个托儿组,入托幼儿12名,保姆2人。当年秋天,全县托儿组发展到6个,幼儿64名,保姆14人。1953年4月,全县以折户村为榜样,600多个村先后办起幼儿班。郭爱妮托儿互助的事迹在全国推广,郭爱妮当选为全国劳模,受到毛主席接见。1958年,各村在幼儿班基础上办起幼儿园,全日制、半日制等形式不一。其中7个大公社办起了中心幼儿园,均为全日寄宿制。1959年,为加强幼儿教育,县师范学校招收4个幼儿教师班。1973年后,全县各小学相继附设了幼儿班,招六周岁儿童。1976年,全县普及幼儿班教育。1979年后,家庭及农户联办幼儿园相继产生。1984年,全县有355个农村学前班,入班幼儿8125人,幼儿教师252人。村办幼儿园58个,入园幼儿1480人,保教人员87人。
  第四节 小学教育
  一、创建与发展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戚朝卿积极兴办学校,首先改龙岗书院为高等小学堂,
  招生50人,为本县第一处新式高级小学。嗣后,戚又先后在孔桥、河会、羊范、石相、孝子村、东先贤、召马、霍楼、良舍、心长和城关三个街办起14所小学堂,学生计800人,均为官办公费制。与此同时,一批村办、户联办私立高级小学堂也相继办起。宣统二年(1910),美国基督教会于邢台城建起陶淑女子学堂。
  1912年9月,民国政府建立,学堂改称学校,小学教育不断发展。本县劝学所长徐彬积极推行新教育,利用各寺庙财产作学费,先后成立高等小学5所,初级小学300余所。1937年初,县立高级小学达7所,并建立县女子高级小学1所,区立高级小学2所,区立、村立初级小学300余所。城关还有省立第一模范小学,铁路局办的扶轮小学,波兰天主教会办的义德小学,美国基督教会办的陶淑女子小学。但小学毕业普及率不足学龄儿童的30%,高小毕业生数量更少。从辛亥革命到“七•七”事变,近三十年的时间,本县小学校没有达到普及,一些偏僻村庄仍以私塾形式办学,或者根本没有学校。
  抗日战争中,敌占区推行奴化教育,向学校派遣了日语教官。1943年,伪教育科在县城外设高级小学9所、初级小学6所。
  在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每村都建立了初级小学。抗日政府根据山区经济落后、识字人少、教师困难的情况,政府抽调一些原高小毕业生和识字的人当教员,边教边学,并开设教师训练班,又办了两期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基本解决了教师缺乏的困难。为了提高根据地的文化,八路军工作团一到浆水就创建抗日义务小学,后改名为“邢台县第一抗日高小”。1943年,坡子峪抗日高小成立,1945年9月与“一高”合并,仍称“第一抗日高小”。1939年春,在冀家村办“邢台县第二抗日高小”(后迁内阳)。1942年,在北坡村建立抗日高小。这几个抗日高小,在艰苦条件下,为革命培养出大批干部。
  1945年9月,邢台县城解放,邢西、邢东抗日县政府接收了敌伪学校,积极恢复全县教育事业,在全县办起了高级小学10所、初级小学250所,入学儿童计8147人,占全县学龄儿童的50%。
  建国初,本县9所完全小学,336所初级小学一律转为公办学校。1958年,初级小学达到866所,普及了小学四年制教育。高级小学165所,学生达17066人。1963年,为适应抗涝救灾需要,创建了耕读小学,并确定浆水、会宁、孔桥三所小学为县办重点“小宝塔”学校。
  1966年6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小学停止招生,小学毕业生被迫流向社会。1968年学校恢复教学后,较大的小学附设初中班,招收本届及往届小学毕业生,谓“戴帽中学”。1969年1月,农村公办小学下放为民办。1970年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高小。1974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农村普及7年教育(小学5年、初中2年),“戴帽中学”大量增加,有的附设了高中班。1979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确定浆水、会宁小学为省重点小学。1980年,初中与小学分设。1985年全县小学545所,1453个教学班(包括复式班)。入学儿童25995人,入学率99.6%;年巩固率99.4%、毕业率97.6%,99.7%的儿童达到教育部1983年颁发的普及初等教育要求,省人民政府为本县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88年全县有小学530所,在校学生41393人。
  二、教育与教学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本县初等小学堂修业五年,高等小学修业四年,女子小学堂初级、高级修业各四年。除读、写、算知识外,每周讲读儒家经典12个课时。
  民国初,废除经科,初等小学修业四年。课程为修身、国语、算术、游戏、体操,兼学图画、手工,女生加学缝纫。高等小学修业三年(后改为二年),课程为修身、国语、算术、中华历史、中华地理、博物、图画、手工、体操、读经,女生兼学缝纫。民国十七年(1928),各小学推行教育部公布的注音字母。民国二十一年(1932),文言文教材一概废止。
  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学校使用日伪教材。根据地小学学制仍沿用“四、二”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教学内容“适合战争,结合生产”,所用课本有的采用边区或县教育部门编印的课本,但多系教师自编,学生自抄。
  邢台解放后,全县执行统一学制,统一使用边区政府印制的新课本。国语与常识合编,主要内容有:抗战基本观点,民族英烈事迹、石雷制造、公粮计算、减租减息、利息计算等,
  思想教育由民族教育转为阶级教育。
  1952年,小学使用全国通编教材。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小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图画、手工。1958年“大跃进”运动,因师生参加过多的政治活动与体力劳动,打破课程安排计划,学习成绩明显下降。1961年,教育部公布《全日制小学暂时工作条例(草案)》纠正了教育偏向,教学转入正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打乱教学计划。1969年,使用邢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教育组编辑的教材。1970年,小学执行五年一贯制,初级、高级不分段,高级小学不复存在。1972年,河北省颁发教学计划和通用教材,本县各小学整顿纪律,抓紧课堂教学,注重教
  学质量。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同年,本县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学校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各学校开展红旗竞赛,评比计分,奖优惩劣。1980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育计划(修定草案)》。语文课时内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四年级恢复地理课,五年级恢复历史课。1983年,各年级各科全部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全县压缩高中,调整初中,加强小学教育。1984年,小学一、二年级执行《小学六年级教学计划》,使用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材。
  第五节 中等教育
  一、普通中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顺德知府梁丹铭在龙冈书院旧址北(今县招待所处)创建顺德中学堂,为县境内第一所中等学校。1914年,学堂易名直隶省立第十二中学(1939年停办)。1933年,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建宏道学堂,设中学部。1939年,义德小学设初中部,后更名义德中学,1947年并入河北省邢台师范附中。
  80年代末,本县中等教育属空白。1952年,县创建第一所初级中学——浆水中学,招生三个班。同年,县师范学校招收两个附中班。1956年,县师范学校改建为邢台县第二中学,由邢台市靛市街迁至会宁。当年9月,孔桥、晏家屯、东先贤、崔路、路罗、马河6所完小建“戴帽中学”,各招两个初中班,本年全县有初级中学8所,学生1543人。
  1958年,孔桥等6所附中班单独建为中学。第一、二中学增设高中部,晋升为完全中学,分别更名为河北邢台浆水中学、河北邢台会宁中学。是年,会宁中学招收首届高中两个班。1959年,浆水中学招收首届高中两个班。本县初步形成普通中学教育体系。1959年又新建宋家庄、东静庵中学,各公社也相继办起中学。全县县办中学达11所,社办普通中学7所。1961年夏,建羊范、将军墓、孝子村、白岸、百泉、龙门中学,社办普通中学改为农业中学。1961年6月,本县普通中学达17所,在校学生达4081人。1961年7月,整顿普通中学教育规模,羊范、将军墓、孝子村、龙门、百泉、白岸、东静庵中学停止招生。浆水中学停招高中班。1962年按“两种日制”方针,确定会宁、浆水、孔桥、晏家屯、东先贤、马河、路罗中学为一类中学。浆水中学重招高中1个班45人。1963年,崔路中学被邢台专署改建为商业学校。皇寺、宋家庄、东静庵、羊范、孝子村、百泉、龙门、将军墓中学停办。浆水、会宁完全中学被确定为重点中学。至此,本县保留县办中学7所,在校学生2454人。布局为每一工委片1所。1965年,路罗中学改为“邢台县林业技术中学”,孔桥、晏家屯、东先贤、马河初级中学实行双轨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停止正常毕业和招生,红卫兵组织大串联,停课闹革命,学校机构陷于瘫痪。1968年,全县中等学校“复课闹革命”,9月、12月,县办中学66、67、68届毕业生未完成规定课程相继离校,进入社会,这三届学生共2430人。同时,各农
  业中学的老三届学生也仓促毕业离校。是年,又提出“大办教育”口号,全县采取大队办、大队联办、公社办等方式,一两个月就办起135所初级中学。所有农业中学一律转为普通中学。年底,中学发展到210所,其中县办7所、大队办140所、大队联办63所,中学班286个,总计中学生达9765人。1969年,县办中学(含林中)均改为高级中学,各公社办起高中16所,初中、高中一律改为二年制。
  1977年,本县各类中学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有初中183所,高中73所,同1966年相比,初中增加178所,高中增加71所。1979年对中等学校进行整顿、调整,压缩社办、队办高中34所,初中由2年制改为3年制。1980年,继续调整改革高中,调整提高初中,取消了小学附设初中班,全县初中布点144所。1981年,社办高中全部停办。1983年全县只保留浆水、会宁、孔桥3所高中,并由二年制先后改为三年制。东先贤、马河、晏家屯中学改为初级中学,社办初中原则上小公社办1所,中等公社办2所,大公社办3—4所。
  为改变中教结构单一化状态,1983年,路罗中学改为“邢台县农林技术中学”,皇台底中学改为“邢台县师范学校”。1985年东先贤中学增招职业高中班。是年,本县普通中学109所,在校学生18325人。县办有浆水、会宁、孔桥三所完全中学,马河、晏家屯、东先贤三所初级中学和县师范附中班。乡(镇)、村办初级中学102所,其中乡(镇)重点中学33所。1986年学校继续调整,取消了一些乡办初中,至1988年底,全县有中学77所,在校学生15037人。通过逐年调整、改革,使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每个学校按照教育大纲全开课程,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大有提高。
  附:浆水中学、会宁中学概况
  浆水中学
  浆水中学位于本县西部山区浆水镇,是1952年创建的全县第一所初级中学。校址原在浆水街北完小(原抗日高小),初建时仅有教室两座、宿舍四间,教职员工9人,首届招收初中3个班,学生150人。以后随着班级增多,学校移址街南,占地12亩。1956年易名邢台县第一中学,1958年定名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1959年增设高中班,由初级中学升为完全中学。1965年,该校发展到初中7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460人,教职员工增至30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此时,学校贯彻“少而精”、“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连续几年中考升学率均在70%以上,1965年高中四班高考升学率达到75%。
  1968年学校停招初中班,改为高级中学,1977年被邢台地区定为3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3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78年学校恢复为完全中学以后,由于学校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进入80年代以后,浆水中学发展为初中双轨制、高中四轨制的完全中学。截至1988年,学校增加到18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作为省重点中学,该校在原基础上不断增设、更新教学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图书室以及音、体、美等教学设施,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3个实验室,能进行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实验。新建的教学楼、办公楼、教职员工家属院及学生宿舍等,总建筑面积达6888平方米。
  浆水中学继承“抗大”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以其优良的教学质量、朴素严谨的校风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自1952年建校以来,培养出初中毕业生3200人、高中毕业生4500人。仅1980年到1988年的9年中,就为国家输送大专生400名、中专生270名。
  会宁中学
  会宁中学是县重点中学。该校前身是邢(台)内(邱)联师,1950年由新兵营(今市一中处)迁往孔桥,更名邢台县师范学校。1951年,县师迁到市内靛市街(今市二中处),翌年始招初中班。1965年5月,更名为邢台县第二中学,7月迁到会宁村。1958年12月,邢台市、县合并,县二中定名为会宁中学。当年学校有8个初中班,学生436人,同期招高中2个班,学生90人。1961年,首届2个班高中毕业,升入大专院校25人,是建国后本县第一批大学生。
  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会中老三届高、初中852名学生离校,新招2年制高中班,学校变为高级中学。1970年,红星汽车制造厂从北京迁到邢台,占用了会宁中学原校址,该校在会宁南岗重建校园,四年内边建设边招生,于1975年校园初具规模,有高中8个班、初中5个班。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拨乱反正,教育教学逐年发展,分别于1979年、1982年恢复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1985年,有初中班7个、高中班18个,学生1800人,教职工180人,为全县最大规模的学校。
  新建校址占地180亩,设有标准化教室81间、教师办公室14间、实验室20间、教研室14间、教职工家属院115间以及食堂、学生宿舍等各种建筑375间,设计面积达10740平方米。
  会宁中学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立志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该校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支品学兼优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中有大专毕业的52人、中师毕业的40人。建校以来培养出9280名初、高中毕业生,仅1980年到1988年9年中间,为国家各大专院校输送大专生601名。会宁中学在抓文化课教学的同时注重体育教育,学校备有30亩规范化的体育比赛场地及各种运动项目设施。1979年,该校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单位,1980年被省体委命名为田径业训点。1980年以来,学校有8名运动员选入河北体工队,有56名运动员升入体育院校。
  二、师范教育
  1922年,教员讲习所在县城东门里成立,招高小毕业生一个班共50人。1925年迁至卫衙街,更名为“邢台县乡村师范”,1931年易名“邢台县简易师范”,附设女子部。1936年,该校并入新成立的邢台县师范学校。同期,县第四高小附设师范讲习所1个班,共办三期,于1931年停办。
  1944年8月,县简易师范在安上村西南香水寺恢复,意在为抗日学校培养师资。
  1947年2月,县短期师范学校在邢台城成立。1948年9月,改建为太行行署第一专区第一简易师范,建制两个班。1950年更名为“邢台县师范学校”,迁址孔桥寺,翌年易址邢台市靛市街(现市二中处)。9年间,师范学校培养教师近406名。1956年,师范学校改为县第二中学。1958年8月,在东先贤成立县师范学校,设一年制速师1个班,招收在职小学教师;二年制中师2个班,招收初三学生;三年制初师2个班,招收高小毕业生。在校学生250人,教职工20人,1962年停办。1970年后,本县在会宁中学举办了两期学制一年的师范班。
  1983年,皇台底中学改为“邢台县师范学校”。学制2年,招收3年以上教龄有任用证书的民办教师。首届学员80人,两个教学班。之后,民办教师班为单轨制。
  附:驻县的师范学校
  (1)省立邢台师范学校,其前身系直隶省第四师范学堂。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校址在北关外河伯祠。1933年,易名“河北省立邢台初级师范学校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邢台后停办。1940年复办,本部设西门里,分校有两处,一处在拴牛橛,一处在文庙。1945年邢台解放,该校迁于文庙(今邢台地区行署处),改名河北省邢台师范学校,受邢台专署领导。1985年改建为邢台师专。
  (2)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创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全称“直隶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在文庙。1933年易名“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37年日军侵占邢台后,部分师生南下河南省南阳,组织“河北流亡学校”,不久即解散。
  三、职业教育
  1、中等专业学校
  1934年前县商会办职业商科学校,校址在县城马路街。只办一届即停办。1940年日伪政府曾在城内北长街举办河北省立邢台农业职业学校,学制3年,6个教学班,邢台解放后停办。
  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办教育,曾建起一批专业学校,计有医士学校、艺术学校、农业大学、畜牧大学、工业学校等14所。这些学校虽“牌子”很大,实则仅具初等或中等专业学校水平,遂于1960年调整、压缩教育规模时相继停办。
  1976年9月,县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址在长信林场,其专业设政教、农技、林技、畜牧、水利、电力、农机、卫生8个教学班,学制不一,短则数十天,长则一年,首届学员290人。年终移址皇台底,1979年停办。1984年7月,县在柳树沟创办“邢台县农民中等专
  业学校”。为邢台地区第一所成人正规学校。学制二年,专业设果林、农学4个教学班,招收在乡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择优录用60%,旨在培养有中等专业水平的农林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学校教师。首届学员175人,1986年7月毕业。
  2、职业教育
  本县首批农业中学建于1957年8月。计有北屋、东静庵、大贤、双楼、上马庄、时村、大贾乡、龙化、北张村9所。1958年中央号召各地大办农业中学,把不能进入普通中学的高小毕业生培养成具有生产知识的技术人才,为青少年回乡务农创造条件。是年,县农业中学发展到38所,学生1396人,教师75人。1960年,25处社办普埠中学一律转为农业中学,并又新建5所农中,全县农中数量达81所。1963年,为充实农业第一线,农业中学大量压缩,全县仅存上马庄、大贾乡、先于、树森4所。
  1965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农业中学又迅猛发展,全县创办农业中学50处,在校学生2750人,教师136人。路罗中学改为县林业技术中学。基本上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的中等教育结构。但“文化大革命”中“两种教育制度”被批判,职业中学被摧残殆尽,农中学生全部被迫离校。邢台中等教育又呈单一化状态。
  1971年4月,孔桥中学建附设机电班,首届招生92名,学制二年,编2个教学班,设机械、电力、修配3个专业。“社来社去”不包分配。1977年第三届学生毕业后停办。
  1983年,河北省要求每县改办一所条件较好的国办中学为重点农业技术中学,路罗中学又恢复“邢台县农林技术中学”。当年该校设10个农林专业班,学生528人,实习农场30亩,实习林场1700亩,年收入可达5000元。农林中学的学生可对口升入省内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未升校学生,乡村优先安排当各种技术管理人员。
  四、教育与教学
  1、普通中学
  1960年前,初、高中分段,学制均为三年。1961年、1968年,初、高中分别实行过“三、二”分段和“二、二”学制,1981年恢复3年制,初中高中“三、三”分段。普通中学执行上级教学计划,课程有语文、算术、植物、史地、时事、外语及音、体、美等10门课。1957年增设政治、农业基础知识等。1958年增设劳动课。1960年,初中代数取代算术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教学秩序混乱,1968年10月才陆续恢复教学,但无常规课本,毛泽东思想课为主课。1969年至1982年期间,中学先后使用地区自编课本,河北省编、北京市编教材,教育部10年制全国统编教材以及新编12年制中小学通用教材。1984年暑期后,中学统一执行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本县教学质量自1963年不断提高,1965年浆水中学的高4班,会宁中学的高10班,75%的毕业生升入大专院校,创历史最高记录。“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学停课闹革命,教学质量急剧下降,至1976年才着手理顺教学规律。1979年大抓教学质量,1980年、1981年本县高考初选率在邢台地区连续夺魁。1977年一1988年,本县有3757名初、高中毕业生考入全国、省属大专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占毕业生人数的16.4%。1980年至1988年9年中,全县升入大专学生1276名,中专939名。西上庄乡左庄村王爱妮,是个寡妇,有3个
  孩子,她节衣缩食,供给孩子上学,培养出2个硕士研究生、1个本科大学生,乡政府赠匾“良母育英才”以示表彰。前南峪郭成家章5个孩子,有4个大学毕业、1个中专毕业。滑子村仅百余户,就有大、中专毕业生42人。
  2、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
  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教学工作与普通中学大体相同,只在课程设置上取消外语,加设专业课,相应减少普通文化科目和授课时数。师范学校加授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材教法;农业中学加设农业技术课和会计、珠算、毛笔字等课;林业技术中学文化课同高中理科,专业课有农业气象、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作物遗传与育种、果树栽培、畜牧兽医等。职业高中班学习高中课本,商业班专业课有商业计算技术、供销会计、商品知识、商办工业会计、供销财务、统计知识等;电子科专业课学习收音机、电视机和其它家用电器维修。农民中专课程与农林中学类似,文化课设政治、语文、数学、化学、体育;果林专业加授果林储藏加工学,农学专业加授农业经营管理学。
  各专业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专长能力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重视学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劳动就业教育。
  说明:小中专自1983年开始,各年录取人数为:1983年41人,1984年67人,1985年60人,1986年134人,1987年155人,1988年180人。
  第六节 业余教育
  一、农民业余教育
  民国初,本县较大村镇设“冬学”,教授农用学、珠算之类。抗日战争时期,山区根据地
  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冬学运动的通知》精神,村村办冬学,旨在提高农民文化知识,为抗战服务。1945年根据地有业余教师350人,明水村的“青年识字班”曾受到太行区的表彰。
  1950年,推广速成识字法扫盲运动,全县办冬学320所,到1955年,全县699个农业合作社都办起民校,开展见物识字、随身带字、设识字岗、订识字计划一系列的扫盲群众运动。路罗川谢沟全村老少均达到识字脱盲标准,出席了1958年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在1958年扫盲运动中,全县业余教师达12592人。在此基础上,60和70年代各大队先后办起部分业余初中、业余技术班(组)和政治夜校。1978年,全县业校教师多达5471人。1980年,河北省政府为本县颁发了“基本无盲县”证书。1981年,业教以科学技术为主,浆水镇前南峪村举办的青年技术学习班,培养出70多名果林技术员,对本村板栗、苹果、梨树都进行了科学管理,收益逐年成倍增长。全村有十几名青年被聘到外地当技术员。1988年,全县农民业校488所,举办各种科学技术短训班564期,农民学科学、求知识蔚然成风。
  二、职工业余教育
  50年代初,干部职工文化水平很低。1952年,县教育科举办乡以上干部扫盲班和干部文化补习学校,使一些干部职工脱盲,有的提高到高小毕业程度。1958年4月,县成立红专学校,各公社设分校,定期授课,当年扫除职工文盲492人、干部文盲67人。1960年,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干部职工文化教育,成立干部文化进修学校,设扫盲班、高小班、初中班、初中中技班、高中中技班及大专班,大抓干部职工的业余学习,参加各类学习的人数达40054人。1980年,全县干部职工文盲仅余2%,职工教育达无盲县标准。1981年,县直各单位和公社成立职工业校55所,对1969—1980年间参加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实际程度达不到要求水平的工人、干部进行了文化技术补课。1979年以来,县联社职工学校、县农机学校和县振兴中医学校连续举办各类培训班达79期。1982年11月和1985年底,全县进行学员统一考试,90%的学员考取了合格证。1985年以后,全县有2791名干部职工,参加电大、函大、刊大学习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
  第七节 教师队伍
  一、基本情况
  清末以前,县官学教授由县知县委任。私学先生由学董或雇主挑选。清末民初,新学堂教师多为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充任,不足部分,由劝学所选贤,逐渐取代了私塾先生。
  1938年,抗日县政府在浆水举办“知识分子训练班”,其中140人担任教师,使抗日根据地里村村建起学校,并都派去了教员。
  1945年邢台城解放,县东部农村变成了解放区。为发展教育,9月,县教育科先后举办了三期教师培训班,培养300名教员,使全县教育很快得到恢复。1950年全县教员达570人。
  1951年,一批复退转业军人参加教育工作,但教师队伍仍不足。1954年又录用了32名民办教师,并接受了一批外地师范、高中毕业生来任教。1958年和1959年全县大办教育,为解决教师不足,除短期培训一批高、初中毕业生任教外,还大批录用民办教师。1959年底,全县教师总数达1824名,其中国办教师1621名,民办教师203名。
  由于教师队伍发展过快,教师队伍质量不高,1960年下半年开始整顿精简,到1963年后精简教师220名。
  “四清”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大部分教师被批斗,,12名教师被迫害致死,受到各种处分的262名(其中开除公职的87名)。1976—1980年先后平反,有104名教师回到岗位,45名学校领导恢复了职务,12名被迫害致死的开了追悼会。
  1968年后学校“复课闹革命”,教师严重不足,只好大批录用民办教师,并在会宁中学设师范速成班,培养出100名教师。1969年,全县教师发展到2652人,国办教师仅788人,下余1864人全是民办教师。1977年由于教育的发展,又大量聘用民办教师,全县教师达3995人,其中国办教师1076人,民办教师2919人。小学教师中民办是公办的8.3倍;中学教师中民办为公办的1.4倍。小学教师中高中、中师毕业的占44%,中学教师中具有大专学历的仅占7.6%。由于民办教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程度较低,为提高教学质量,从1978年起,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了评定,不合格的则辞退。1980年不再录用新的民办教师。1981年9月,有460名民办教师领取了“任用证书”,1058名领“试用证书”,320人被辞退。1973—1988年,通过各种渠道民办教师转正1099人。基本扭转了民办教师过多的非正常局面。同时,师范毕业生源源上岗任教,老教师陆续退(离)休,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专业化。1988年全县小学教师中专、高中以上程度的就有1494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9%;乡办初中教师中,大专毕业108人,中专、高中毕业的784人,占乡中教师总数的80%;县办初中教师全部是大专、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在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1987年本县为教师队伍评定了技术职称。有2252名公办教师和926名民办教师评为不同级别的技术职称,其中高职39名、中职636名,助级以下职称2500名,并实现了职务工资挂钩。
  二、教师考核
  清末,本县对官学教师的考核为业务和升学率,并依次决定其升降。私学先生一般由雇主或学董们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评定优劣,决定任免。民国初,国办学校教师考核为文化、业务能力和教学成绩;民办学校根据学生识字量和升学率评定教师。抗日战争时期,本县抗日临时政府先后3次在将军墓考核教师。内场考核其文化水平,外场考查学生作业、歌咏、队列、体操等。
  建国后,教育科于1952、1954连续两年对全县小学教师进行摸底测验。此后,常以听
  课及以学生学业实绩为依据,对教师予以评定。
  1972年7月,通过对全县教师进行政治、业务、文化考查,为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任用、辞退提供了依据。1980年、1981年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分别进行了统编教材和文化考试。1982年,由省统一命题,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者免试)进行过“教材、教法关”考试,1460名小学教师、635名初中、高中教师考试过关,1983年,为这批教师颁发了“合格证书”。1986年,为未过关教师进行了补考。
  为了促进教师文化进修并为教师职称评定提供依据,国家教委于1986年开始对学历未达标教师进行“专业合格证”考试。为提高教学质量,县文教局于1982年制定了教师教学成绩考核规定:高中毕业的考核以本届毕业生高考初选数为标准,非毕业班则每班抽测15—20名学生,县统一评卷,分科按人计算平均分;初中毕业班的考核结合中考进行,非毕业班每班抽测25—30名学生。农村中学由总校区组织考试、评卷,县办中学由县文教局教研室组织考试、评卷,分科按人计算平均分数。小学的考核办法由各中心自行拟定,可以同考核成绩记入教师档案,以为公办教师评薪、晋级,民办教师转正、辞退的依据。
  三、教师进修
  1938年春,本县抗日临时政府在浆水举办首届教师时事政策短训班。1942年,根据地教师在安庄举办整风文件学习班,历时两个月。1940—1944年,县政府在下坡举办“抗日师范短期进修学校”。1945年9月,教育科在县城西门里开办4期训练班,组织闲散知识分子和原日伪学校教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使之服务于人民教育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县在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着重抓了文化业务进
  修。
  1.短训班。1952年10月,全县教育干部在会宁完小学习“祁建华识字法”。1953年,在李马举办初级教师培训班,学习注音字母及小学语文、数学教材教法。1956年一1957年,邢台专署在本县招待所举办普通话训练班,全县800名教师参加学习。1976年后,县教师辅导站通过每年短期培训,解决了中学新教材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2.学校自培。学校以教研组的形式,采取以老带新、互教互学、集体备课、听课、观摩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同时,县文教局组织校长听课、观摩、切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
  3.教师自学。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文化、业务知识的缺漏,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一些教师由此自学成才。
  4.函授。1952年,本县成立函授师范学校,系统培训在职小学教师。各县办中学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天津等师范院校举办的函授学习。1978年,有47名中学教师参加函授学习。1979年,县教师辅导站改为“邢台县教师进修学校”,旨在培训提高小学教师。1980年,本县撤消公社教师辅导站,建工委教师辅导站,定员、定时具体辅导小学教师。通过学习有1460名小学教师过了教材关。
  1982年秋,县进修学校从教师中招收中师函授学员1600人,三年中有819人系统进修了中师课程。1985年,9名高中教师获河北师大函授本科毕业证书,22名初中、高中教师获邢台地区教育学院毕业证书。
  5.巡回授课。1978—1983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分设8个面授点,向全县初中教师巡回授课。
  第八节 考试制度
  清光绪年间,考试为科举制。民国初期,初级小学没有固定考试制度,但升高级小学必须经过严格考试。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学校考试机动灵活,考试合格,可提前升级或毕业,亦可单科结业。
  从50年代起,学校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小考等。阶段考试每学期1—2次,并进行期末和毕业考试。60年代初学校进行课前考、课后考、月考、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小测、大测频繁进行,师生疲于应付。1964年,县文教局规定:小学语文、算术,中学政治、语文、数学、外语,高中物理、化学可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分数各占学期成绩50%,其余学科
  依平时考查计分。升级考试于学年末进行。小学语文、算术总成绩,中学2门主要学科成绩经补考仍不及格者,不准升级或毕业。初级小学招生不经过考试。高小、初中招生由县统一命题组织考试,按先重点、后一般分批录取。
  1966年以后,考试制度被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学校招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规定每学期中、末进行考试,各科平均成绩经补考仍不及格者,不予升级或毕业。因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各学校出现统考排队,重主课、轻副课,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偏向。1981年,在纠正以上偏差中,规定小学每年上学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下学期进行期中和年末过关考试。年末过关考试由县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由学区命题。升级毕业考试由学区(学校)自行安排,两门主要学科经补考仍不及格者不准升级或毕业,应予留级或发给修业证书。
  小学就近入学、分片招生。初中、高中招生考试全县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按先重点、后一般原则逐级选拔新生。1983年,为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县文教局规定,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县级以上“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参加市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5名者或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录取新生时在其总成绩上加10分。
  1980年,国家高考实行初选。同年,本县为解决中考考生过多、工作量过大问题,限制了考生名额,规定初选合格的学生方可参加中考。1988年,国家取消高考初选,本县针对县办中学初中部班容量过大的现象,限定每班初选考生50名。同时规定,考生加试生物及生理卫生科,测试由县统一名题。农业职业中学、县师范及有关中专、技术学校招生与高中招生一同进行。报考技校的考生免试外语,报考中师的考生面试音乐、体育、美术。
  第九节 教育经费
  清朝以前,县儒学经费由学田课银供给。清初,学田60顷,征银300两,地22亩5分,租银1两5钱7分5厘。清末,儒学经费银296两5钱零8厘。义学、村塾或书院经费由村、族公产负担或由学生均摊。家塾、私校经费由校方筹措。经费形式或银两或钱,或柴、米、油、盐、布匹等实物。民国初年。国办学校经费由县地方财政开支,每年约3600元(银元),其中学田租285元,其余部分由商行大户捐资补充。县办8所高小经费由城区羊市街皮毛商行负担。1937年,教育经费减为2400元。民办学校如旧制。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高小经费由县地方经费统筹,不足部分由学校勤工俭学补充,小学经费由村筹款或群众捐资供给。据《新华日报》(1942年,太行版)载:本县根据地每年高小经费472元,初小2627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县执行“两条脚走路”方针,多渠道集资办学。1950年,公办学校经费由县随国家公粮征收地方附加公粮解决1958年后,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不足部分靠社队集资和勤工俭学解决。
  教育经费的使用。清以前私校用于教师薪俸和饮馔杂用,县儒学用于教授束修、廪生补助和科举盘费。民国时期的经费用于教师工资及县立高小的公务开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拨款教育经费用于公办教师的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及离休、退休教师生
  活费、民办教师补助费、县办学校公用费、农村中小学公用费补助和学生助学金等项。乡村集资用于民办教师工资及所属中学、小学公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拨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公用部分所占经费比例却逐年递增,教育经费开支一直紧张。
  第十节 教学设备
  建国初,小学设备极为简陋,除个别学校使用公用桌凳外,绝大部分学生自备桌凳,教具及文体器材大部分靠勤工俭校自筹解决或师生就地取材自己制造。6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一些社队逐渐为学校增添了桌凳及文体用具。1984年本县改变办学条件,全县新添课桌3100张,使90%的学校使用了统一桌凳,大部分学校相应增添了文体教学用具。
  县办中学设备在创办初期就较正规,以后又由双人桌凳发展到单人桌椅。浆水中学、会宁中学从50年代就备有必要的教学仪器及文体器具。“文化大革命后”,各中学设备逐年增加。1980年,省教育厅为浆水中学建立了标准化验室,装备了全部仪器。1983年,县文教局为路罗农技中学建立了物理、化学试验室,配备了大部分仪器。除此以外,文教局还为县办中学和中心校区配备了一批电视收录机和投影仪器,为初步实现电化教学创造了必要条件。
  2.学校基本建设
  民国前,村塾、义学多占用村、族公房或民房。民国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学校多占用祠堂、庙宇、寺观及土改时没收的地主庄院。1958年以后,公社、大队不断扩建、改建校舍。70年代中期,采取“国家补助、群众集资、勤工俭校”等方法,逐年修建大批校舍及学校活动场地。
  1984年,本县“两条腿走路”,动员全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乡(镇)、村和群众集资43万元,国家拨款16万元,修建校舍8200平方米,其中新建4200平方米。1985年,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县人民政府助资6万元,县直各部门与学校挂钩支援6万元,修缮学校危房。永红庄村民赵恩会捐款2.5万元,翻修本村校舍;离休干部王彬(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本县崔路村人)捐资2万元,修葺崔路学校。年底全县院落化学校达300余所,占总数的50%;教室标准化学校240所,占40%。1987年,西上庄、冀家村、宋家庄、西枣园校区相继建成乡办初级中学新校舍。东小汪、东坚固、路家庄、南石门、祁村、冀家村、西枣园、时村小学建了新校舍。1976年后,各县办中学校舍由传统的土木结构向水泥、砖瓦结构发展,浆水、会宁、路罗、孔桥、皇台底、马河、东先贤中学先后建起教学楼或教工楼、学生宿舍楼。
  第十一节 勤工俭学
  抗日战争时期,本县革命根据地频遭日伪“扫荡”、封锁,加之连年灾荒,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学校师生边学习,边生产,兴起勤工俭学事业。
  50年代起,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大跃进时期”,会宁中学办起石子、菌肥、土化肥、缝纫、甘薯综合利用加工厂;浆水中学办起化肥、木工、缝纫厂和农场。1960年,中学基建任务重,会宁、孔桥、东先贤、崔路中学建起砖厂、石灰厂。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各学校开垦闲散土地、种粮种菜,补济伙食,保证教学。1965年,路罗林业技术中学建起全县第一个校办林场,植树37.4万棵,林场面积达1700亩。70年代教育走“五、七”道路,勤工俭学走上极端,劳动教育变成劳动惩罚。1977年,全县校办工厂达31处,农场达665处,种地养牛变为检验学校好差的重要指标,因办厂项目过多,影响了教学,成了学校的负担。
  后经过调整、压缩,全县得以巩固的校办工厂有7处、农场23处、果园4处。每年平均收入33万元。1984年,农林技术中学、县师范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