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016
颗粒名称: 第六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22
页数: 70
页码: 527-596
摘要: 本编记述了邢台县文化艺术、新闻、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及体育的事情。
关键词: 邢台县 文化

内容

本县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书画、散诗、遗曲隋唐即有记载。明清时期,说唱、诗画已很兴盛,至民国初,戏曲、音乐、各类乡艺已遍布民间。“七•七”事变前,本县文化艺术多为群众自发活动,主要组织形式是农村剧团和乡艺班子。活动时间多是年关、庙会及红白事、庆典祭祀等,也有戏班、民艺团体外出卖艺。
  1937年8月,八路军东进太行,一二九师宣传队首次将“文明戏”(时装戏)、革命歌曲带到邢台山区。抗日政府建立后,创办抗日学校,先后由抗日公学成立了“烽火剧团”(后改编为平汉剧团)、内阳抗日高小成立了“抗日剧社”(后改为县剧团)、崇水峪村成立了业余剧团。内阳抗高剧社二年内自编自演十多个现代戏,走乡串村宣传抗日,曾出席太行区劳模会,受到边区主席杨秀峰的表扬。1940年冬,抗日军政大学迁到山区浆水一带,抗大文工团下乡宣传,首次举办美术展览,教唱抗日歌曲,演出“雷雨”、“日出”、“苏武牧羊”、“亡宋鉴”等现代戏。在其影响下,根据地村镇仅几年就成立业余剧团180多个,其中东庄、西庄、内阳、清沙坪、崇水峪、河东等村剧团除在本地活动外,还到邻近的山西、内邱、沙河等地演出,改编、移植、自编时装戏20多本。与此同时,民间乡艺遍及各村各镇,送新兵、庆功会等一些大型集会都有秧歌、鼓乐、太平车等乡艺队表演。这些剧团、乡艺活跃了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在反扫荡、反摩擦、大生产以及土改等历次运动中起到了宣传鼓动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文化事业,文化艺术迅速发展。自1952年建立县文化馆以后,又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影、戏剧管理、图书等多项文化组织。到1960年底,全县拥有农村、厂矿基层俱乐部800多个。“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文化受批判,1966年后,俱乐部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有线广播、电影、样板戏普及乡镇。粉碎“四人帮''以后,传统文化逐渐得到恢复发展,传统戏、民间乡艺、文艺创作日见兴盛。1983年,建立了乡镇文化站,直接指导、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985年成立县文联,组织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摄影各个门类的创作活动。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