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移民搬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98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移民搬迁
分类号: D632.4
页数: 2
页码: 502-5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1942年至1988年的移民搬迁详细情况。
关键词: 邢台县 民政 移民搬迁

内容

1942年、1943年,邢西县抗日政府组织路罗川、将军墓川400余名贫困农民,到山西省榆次一带垦荒种地,落户谋生。
  50年代初,县政府为解决山区人多地少困难,从宋家庄、将军墓、路罗一带部分村庄组织了近100户,400口人,搬迁到平原区的晏家屯、南大树、石相等乡插村落户。由于迁居分散,人地生疏,部分户在平原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原居住地。
  1956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援边防建设的精神,本县在西黄村、将军墓、路罗3个区组织了265人的“青年垦荒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开垦荒地,安居立业。一年后,除5人留居内蒙外,其他人均返回本县。
  1958年春,羊卧湾水库落成,库区淹没耕地1679亩。根据政府安排,库区部分群众,计450人迁移到外村。羊卧湾13户人家分别迁至会宁、苏村、东羊卧、皇寺插村落户。西羊卧部分村民迁至皇寺、会宁,其余村民将村址移至高地,村名依旧。其耕地、房屋损失,县人委酌情给予赔偿。
  60年代初,因兴建东川口水库,由国家投资,县人委组织,将水库淹没区的东川口、西川口、东窑、西窑、马寨等5个村就近移址,全部搬迁。
  1963年洪灾后,受灾严重的寺北坡就近搬迁。
  1969年,因兴建朱庄水库和野沟门水库,营头、元庄、前熬峪、崔峪、王峪、李峪、庞会、张沟、前东峪、后东峪、羊郸、落尔峪、小龙泉寺、老仓会、野河、野沟门等16个村为水库淹没区,共计淹没房屋13819间,耕地5082亩,果树79172棵,苇田124亩,苗圃16亩,有1423户,5994人须搬迁重建家园。
  依照河北省人民政府规定:对每人平均不足1亩土地的13个村庄,由县移民迁建办公室统筹安排,两个水库区的602户,2519人迁离故土,在本县平原区征地4701亩,建起8个新村。其中营头51户,183人,迁至晏家屯公社,征地300亩,建新营村;元庄145户,568人,迁至会宁公社,征地1028亩,建新元庄村;前熬峪、崔峪两个村64户,261人,迁至祝村公社,征地363亩,合建永红庄村;王峪、李峪及营头一部分共84户,360人,迁至晏家屯公社,征地564亩,合建新合庄村;庞会、张沟、后东峪3个村47户,190人,迁至晏家屯公社,征地588亩,合建三合庄村;羊郸、落尔峪2个村69户,312人,迁往南康庄公社,征地470亩,合建新华村;野河109户,458人,迁至石相公社,征地1095亩,建新野河村;野沟门33户,187人,迁至南石门公社,征地293亩,建东红庄村。前东峪、小龙泉寺、老仓会及13个迁建村共留下821户,3465人,均就地选址另建起20个新村。
  该项工作从1971年秋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4年零8个月。迁建中群众自己动手,凿山垫基,建窑烧砖,共建新房25277间。通过办电、钻机井、建扬水站、改良土壤,使7900亩土地变成良田,20个村的群众吃上自来水。并重新修复了库区道路、广播、电话线路等设施。
  凡库区淹没的耕地、果树、苇田等,均由水库拨款赔偿,房屋拆建及搬迁费用由国家统
  一支付,国家总投资412791元。
  1986年3月,县政府重新组建了“迁建指挥部”,将朱庄水库淹没区留守村中481户,1579人,进行了第二次移民搬迁。前熬峪、羊鄄、前东峪、赵罗4个村189户,375人,在会宁乡征地864亩,合建兴华村。营头、李峪、后东峪、元庄4个村90户,409人,在晏家屯乡征地906亩,合建永兴村。赵罗、落尔峪、张沟、前熬峪4个村82户,270人,在祝村乡征地586亩,合建中兴村。元庄、老仓会、庞会、小龙泉寺、王峪5个村110户,487人,在石相乡征地1055亩,合建新兴村。崔峪、营头、赵罗3个村10户,38人,在祝村乡永红庄征地60亩,插村落户。
  这4个移民新村及插村户共征地3471亩,建新房442座,2210间,国家投资4328.8万元。1987年,部分移民户乔迁新居,1988年基本就绪。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