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866
颗粒名称: 一、“扫荡”
分类号: K265.1
页数: 2
页码: 451-4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组织力量,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疯狂“扫荡”。
关键词: 邢台县 抗日 扫荡

内容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组织力量,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疯狂“扫荡”。
  第一次,1938年1月20日,驻邢日军出动一个联队约1500余人及伪军500余人,在联队长土肥原、伪旅长王瑛带领下,进山“扫荡”,妄图把诞生仅40天的营头抗日县政府扼杀在摇篮里。日伪军采取“步骑兵配合,分进合击”战术。南路之敌千余人经羊范、朱庄等村,进入元庄河时,被一二九师先遣支队击退;北路来犯之敌千余人,经石头庄、黄店进至马寨河时,遭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一营和浆水游击队伏击,狼狈撤回。
  第二次,1938年4月,驻山西、河北的日伪军“九路围攻”太行抗日根据地。平汉路上的日伪军,配合山西南犯之敌,于4月13日分兵合击冀西抗日根据地,企图歼灭冀西游击队、冀西民训处于临城、内丘。日军一股经赞皇院头奔向临城赵庄,一股经临城石城向内邱獐〓进发。邢台之敌分两股向北包抄,一股由皇寺直扑宋家庄。进至前河岔时,遭到“红学”阻拦,日军用机枪扫射,制造了“前河岔惨案”;另一路敌人沿路罗川西犯,途经营头时,日军联队长土肥原为发泄上次在此地遭到失败的仇恨,杀死群众十余人,焚烧房屋多间。16日,日军到达将军墓、宋家庄一线,获悉友军在山西武乡失利,围攻冀西抗日根据地各路受挫,乃于22日撤回,至27日“九路围攻”被粉碎。
  第三次,1939年6月1日,日伪军“分进合击”邢西抗日根据地。南线敌人从邢台出发,到石头庄后分成两队,一队经南会直扑浆水;一队700余人由伪旅长崔培德指挥,沿峰门、东牛峪西犯,在兴繁岭遭129师先遣支队二大队阻击,当晚回峰门住宿。2日沿路罗川往西,夜宿路罗河滩,3日北犯宿吕家庄。北线敌人二千余人,1日从皇寺出发,夜宿军营村外,2日驻将军墓,3日驻浆水。4日,两路敌人因遭一二九师先遣支队二大队、冀南青年纵队尾追截击,被迫撤退,当晚驻龙泉寺。5日,除伪军袁全卿旅600余人留驻土岭、桐花岭外,其余撤回邢台城。
  第四次,1942年5月,河北、山西的日伪军联合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5月19日,敌人分四路围攻浆水、将军墓以及井隆县鱼侧和赞皇县黄北坪。北路由赞皇、临城向南猛扑;南路由沙河向北包抄;东路由邢台向浆水直插;西路由山西省昔阳、和顺向浆水压来。
  5月21日,驻邢日军岗田大队万余人到达山区,同山西之敌配合,气势汹汹,进行拉网大“扫荡”,扬言要“剿灭”抗大总校,但以失败告终。
  6月8日,“扫荡”之敌撤退时,杀害本县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七百余人,抓走当劳工的约一千余人,制造了“南就水惨案”、“大寨山惨案
  第五次,1943年5月5日,驻山西白晋线上的日伪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三、四、五军分区进行“扫荡”,被当地抗日军民击退。14日,溃退之敌六千余人从山西进入本县抗日根据地。由于敌人在山西兵力分散吃了亏,进入邢西后便集中行动,导致部伍臃肿,行动不便,加上本县实施“空室清野”,民兵不断袭扰,使敌人处处挨打。至18日,敌人撤回邢台。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邢台县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