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8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分类号: D651
页数: 6
页码: 427-4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抗日战争时期党政要务。
关键词: 邢台县 党政要务 抗日战争

内容

一、减租减息
  1937年12月25日邢台抗日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第二天即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确定实行一半减租和一分减息(抗日政府成立前的欠租也减一半,欠息也按一分计);抗日军人家属,一律实行停租停息,并且更换新契。
  1938年4月初,营头、浆水两个政府合并为邢台县抗日政府后,全县统一改为“二五”减租(原租额减去25%)和分半减息(年息减到一分半),明确指出,既要履行减租减息,减轻地主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又要保证交租交息,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之后,连续开展了两年减租减息运动,使农民得到实惠,提高了参加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
  1941年,政府明令规定分半减息,租额最高不得超过生产量的37.1%。但未分好地坏地,一律按规定交租,农民吃亏很大。11月,晋冀鲁豫区党委组织部长徐小荣检查邢西工作时,批准了群众关于进一步实行减租减息和清理旧债的要求。同时,晋冀鲁豫地区土地使用暂行条例公布,肯定了贫、雇、佃农的永佃权和地租标准。
  1942年3月,县委召开党的临时代表会议提出:从贯彻土地政策入手,重新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会后,全县开展了清理旧债运动,揭露地主、高利贷者破坏“双减”政策。浆水、将军墓两川群众,先后对张老忠、田元磨、玉盛李等地主、高利贷者进行了斗争,解决了全县最集中的债务问题。各地争相仿效,清债运动迅速普及全县。在农民的压力下,一些地主将非法多收之租退还。秋季,抗日政府具体规定了租额标准,产谷二石以上,租额不得超过37.5%,二石至一石八斗的不超过35%,一石八斗至一石五斗的不超过30%,一石五斗至一石的不超过25%,一石以下的不超过20%。还规定租地收成不到20%者免租,减租后保证交租。据1945年检查,邢西132个村,“双减”贯彻执行好的40个村,占70.45%;贯彻执行一般的33个村,占25%;未贯彻执行的6个村,占4.55%。
  1945年到1946年春,县内新解放区普遍开展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斗争,农民直接夺回土地44048亩。
  二、肃清溃兵
  邢台沦陷前后,从平汉路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多是东北军),散乱在本县山区,他们各霸一方,任意征粮派款,打骂群众,奸淫妇女,搞得人心慌慌。从10月11日到11月29日,营头镇758人,有300多人被打,300多名妇女中有130名被强奸,财物损失不计其数。
  1937年11月20日,十八集团军东北抗日第一游击纵队到达浆水后,关山复同纵队正副司令张延枢、张政杭(原东北军的师长)等遵照周恩来的指示,重新组织东北军,到本县山区各地收编国民党溃兵。他们在冀西民训处和县抗日政府的协助下,收编了部份溃兵,将田福义部编入浆水游击队;徐玉璞、武振铎部交给河北民军乔明礼,申国栋部拒不接受改编,被八路军386旅771团歼灭在西牛峪;岳鹏、李本卿率部逃往敌占区。从此,盘踞山区的溃兵基本被肃清。稳定了社会秩序。
  三、取缔“红学”
  “红学”又名孝忠团,信奉真武道。始建于1925年秋,是具有武装性质的会道门。
  “红学”成立时主张反官府,抗杂税,抗日战争前,他们参加过冀南武装农民暴动,占过邢台城,后援助巨鹿农民抗捐,打过巨鹿城,路罗川的“红学”杀死过山川收税官;还打过溃兵,打过土匪,在群众中享有很好的声望。但是1932年春,浆水川和将军墓川的“红学”与土匪刘桂堂发生战斗时,被土匪击败,伤亡惨重,从此“红学”便消声匿迹,自行解散了。
  1937年10月邢台城沦陷后,日军扫荡,溃兵骚扰,搞的民不聊生。为了生存,山区的“红学”又复兴起来。当时浆水的临时政府和营头的抗日县政府对“红学”采取争取、教育的方针,以达共同抗日的目的。开始时“红学”确实打日本、抗溃兵,河岔村的“红学”,曾一连两个晚上,将溃兵土匪拒之村外,在抗击日军时曾遭到屠杀,造成惨案。小戈寥村的“红学”,曾与前来要粮要款的溃兵一个连交战,在杜斌、石店、茶臼沟三个村“红学”支援下,把溃兵包围在小黑垴山下,缴获手枪步枪48支,机关枪3挺,充分显示了力量。
  但是,时间不久,“红学”就被封建地主、豪绅所利用。不少地主、豪绅当了“红学”的大师兄,特别是路罗川的封建势力头面人物,操纵“红学”投靠了国民党河北民军冀西司令张锡九,打着“打溃兵、抗日保家乡”的口号,把“红学”改为“抗日人民自卫团”。封安庆善当总团长,总团部设在路罗镇,又在浆水、将军墓、宋家庄、马河、营头等地成立了八个分团。他们有手枪、步枪1000支,轻重机枪50挺,大小炮3门。此时,“红学”借口操练合团,任意摊派粮款,左右村政,实际上成了拥有武装的政权组织。
  “红学”被国民党反动势力操纵后,不断给抗日政府发生矛盾,但是抗日政府以团结抗日为怀,坚持党的统一战线,尽量避免冲突,并且千方百计争取教育,帮助挽救他们。
  1938年1月,原东北军91师吴金铎部500余人,受东北军救亡总会影响北上抗日,途经杜旮旭村时,“红学”总部组织几千道徒挡住去路,不让通过。经交涉无效,吴部士兵开始用机枪扫射,“红学”死伤数人。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冀西民训处邢台工作团的李鸿年,说服了“红学”。又不顾个人安危,手摇白毛巾,跑到吴部,进行谈判,达成协议,使“红学”免受重大损伤。同年3月,浆水“红学”借在下店合团为名,组织2000名道徒到浆水临时政府门前闹事,摘掉“临时政府”的牌子,插上他们的杏黄旗,还扬言赶走临时政府。在这严峻的情况下,临时政府仍坚持争取、教育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对“红学”上层人物和下层人员,进行说服教育,道徒在理屈词穷的情况下被迫散去。
  抗日政府实行的减租减息,清理旧债和合理负担,请大户等政策,触及了地主、豪绅的利益,抗日政府的主张也使河北民军冀西司令张锡九不能容忍。“红学”头目们在张锡九支持下,不顾挽救和劝告,与抗日政府对抗,不测事件连续发生:路罗川“红学”抢走抗日政府40石军粮;马河“红学”在河岔合团时,企图杀害前往宣传抗日的三名八路军战士;胡家楼村“红学”无理扣留一二九师一个班的战士。特别是1938年4月17日,八路军一一五师6个侦察员赴平汉线执行任务,路过桃树坪村时,被“红学”杀害,并抢走6支枪,交给路罗总团部。县委副书记李都亲自到路罗总团部几次交涉,提出“交还枪支,严惩祸首”的要求,但均被“红学”头领拒绝。
  “红学”无可挽救,一二九师首长决定取缔“红学”。4月28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康率部东进途经路罗,一二九师先遣支队队长张贤约,中共冀西特委书记张玺也同时到达。遵照刘伯承师长的命令,午夜突然包围“红学”总团部,解除其武装,将其首领安庆善、曹桂芝、路纪武、赵福禄等6人逮捕枪毙。次日,胡震县长赶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了安庆善等人的罪状,宣布“红学”为非法组织,立即取缔。遂将缴获的枪弹,发给当地群众,组织自卫队,进行抗日。从此,全县“红学”各分团和各村“红学”纷纷解散。
  四、开展“除旧换新”群众运动
  1938年8月上旬,县委在菜树沟召开扩大会议,根据“路罗事件”后全县的大好形势,确定了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在全县开展“除旧换新”群众运动。这个运动分四个浪潮:
  第一个浪潮是反毒禁赌运动。清末民初农村地主、高利贷者,大肆贩卖鸦片。1917年(民国六年)以后毒品海洛因流入。同时,赌风甚炽,农闲时或庙会上都有公开聚赌的,吸毒聚赌的农民日增,许多人因此破产。县抗日政府组织了自卫队除奸小组,主要依靠其力量在全县开展反对贩毒吸毒和禁止赌博的群众运动,扭转了不良风气,得到了各界拥护。
  第二个浪潮是反贪污、反摊派斗争。旧时,村政由地主、富农把持,各种捐税粮款多按人口或耕地平均摊派,由于地主富农人少地好,广大农民吃亏很大。抗日政府开展了反贪污反摊派斗争,提出“合理负担”,得到群众拥护。
  斗争贪污分子的方法,多是在村支部的领导下,由农救会出面,召开群众会提意见,配合查帐、算帐,最后罢免旧村长,选举新村长,建立村政委员会(由村长、农救会主席、自卫队长组成)。
  第三个浪潮是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浆水抗日临时政府成立后,提出“对半减租、一分减息,抗属免租停息”,开始了减租减息运动。县政府推广浆水地区经验,减租减息普及到全县。
  第四个浪潮是建设人民武装。旧时,地主富农等有权有势的人不支差,不站岗。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县委领导群众对地主富农以及破坏自卫队、破坏站岗的人进行斗争和罚款,罚款用于装备自卫队,从而加速了自卫队建设,健全了战时制度。
  五、反摩擦斗争
  1939年2月,国民党冀察战区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委鹿钟麟经不起日军的“扫荡”,带领其司令部、省政府残部,落荒逃进邢西抗日根据地避难,驻在路罗川贺坪村。接着,张荫梧之河北民军,石友三之十军团,孙良诚之铁军、侯如墉之别动第四纵队、夏维礼之冀察游击纵队、朱怀冰之九十七军等国民党顽固军队纷至沓来,驻满四道山川。
  他们到来后,大量发展国民党员,扶植封建势力,与共产党、八路军和抗日政府搞摩擦。从此,根据地出现了两种军队、两种制度严重对立局面。抗日军民既要反击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又要对付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而且反摩擦成为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省政府和国民党顽固军队进山后,借机刁难政府,谩骂殴打政府工作人员,还在路罗成立七专署,命令抗日县、区政府归其领导,被拒绝后,又企图撤换抗日县长,夺取政权。
  3月12日,省政府借欢迎其师长米文和之机,在路罗召开“民众”大会,企图在抗日政府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以“民众”名义,“民主”方式,撤换县长胡震。由于广大共产党员和群众得知消息,一齐涌进会场,县委书记刘毅又亲临讲话,挫败了他们夺权的阴谋。
  鹿钟麟又改变手法,请胡震县长去谈话,暗示胡震县长“如果你过来,可给你个旅长坐坐国民党河北省第七专署党务专员王玉宾(本县陈屯人),也以同乡关系拉笼胡震。因县委、县抗日政府针锋相对,鹿钟麟阴谋没能得逞。
  对基层政权,他们则通过军队直接打击,或扶植顽固分子进行夺权。如顽军装扮土匪,抢劫贾乡抗日区公所。民军在宋家庄成立除奸委员会,妄图取代抗日区政府。顽军三五成群,窜到村里,打骂干部,搜刮粮食,倒瓦缸、吃种子,逼死大牛田、垴上的村长。有的村顽固分子大肆活动,企图借“民主”口号选掉抗日村长。县委、县抗日政府采取坚决措施进行斗争,使国民党的县、区政府始终没有建立起来。顽军要粮时,各村能拖的拖,能少给的少给,顶不过去的按合理负担方法分配,使地主、富农多纳粮,打击了封建势力。顽固分子要求改选村政权,各村将计就计,进行普选,把坏村长全部换掉。
  1939年夏初,国民党省政府以未备案为由,下令取消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各群众团体以“抗日救国、匹夫有责”,义正词严予以拒绝。后省政府又派人到村,改农救会为干事会,改自卫队为壮丁队,改妇救会为妇女会,遭到普遍抵制。结果,除贺家坪、桃树坪几个村外,其余村均未改成。
  5月中旬,全县开展了“拥朱反汪反顽运动”。拥护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任河北省主席,反对国民政府副主席汪精卫卖国投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破坏抗战。邢台县抗日政府在将军墓召开“反对鹿钟麟制造摩擦破坏抗战的声讨大会”。
  6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鹿钟麟在山西辽县下庄谈判,提出《解决河北问题的八条纲领》。县委传达贯彻八条纲领,结合揭露省政府扣押农民请愿团代表王丕绪的行为,使鹿钟麟很窘迫。因鹿钟麟未能收拾河北局势,蒋介石非常恼火,逼他辞去河北省政府主席之职;11月,又将张荫梧撤职查办,任命庞炳勤为河北省政府主席(未到职),97军军长朱怀冰兼任冀察战区政治部主任及河北省民政厅厅长,任命乔明礼为河北民军总指挥。根据地的形势骤然紧张。
  为巩固太行山革命根据地,11月下旬,八路军一二九师对主力部队重新部署,调青年纵队二团、东进纵队一团由冀南进入冀西,同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控制内邱、宋家庄、松烟(山西省)以南,邯(邯郸)长(长治)路以北地区。
  12月11日,朱怀冰走马上任,带领部队进驻县抗日政府驻地浆水附近。第二天,抗日县政府在浆水村召开庆祝邢台抗日县政府成立两周年大会。朱军参谋长蒋希文带领其部分人马及所谓民众代表不邀而至,当胡震等领导干部在主席台上就座后,蒋希文在卫兵簇拥下也登上主席台,并以保卫大会名义,令其部队荷枪实弹包围了会场,机关枪对准主席台。为了确保大会安全进行,粉碎顽军的破坏,青年纵队和县大队随即又从外围将朱军包围。大会在两军对垒中开始。参加大会的自卫队和群众情绪激动。“反对分裂、反对摩擦、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等口号声此起彼伏。胡震县长、八路军代表在讲话中痛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和汉奸汪精卫破坏抗战的行径。朱军参谋长见他的部队腹背受敌,未敢轻举妄动,后灰溜溜地撤走。
  12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对时局指示》指出:“凡遇军事进攻,准备在有理有利的情况下坚决反击之,”1940年1月,侯如墉、乔明礼两部6000余人在赞皇、束鹿突然向八路军驻地进攻,八路军被迫反击,并将其大部歼灭。鹿钟麟、朱怀冰看到我军主力已到,非常恐慌,乃于1月底南撤武安、涉县,历时一年的反摩擦斗争胜利结束。
  六、平息“还乡道暴乱”
  1940年1月,国民党省政府及其军队南逃。群众情绪高涨,县委和抗日县政府立即组织春耕生产。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压榨破坏,加上天灾,群众生活、春耕生产遇到很大困难。正当春耕紧张之际,很多群众绝粮,宋家庄区70%以上的户断炊,且疫病流行,七林区不到万人,就病倒1,292人,病死279人。在此情况下,县委、抗日政府积极组织医生抢救病人,又支持群众向地主、富农开展借粮斗争。在借粮斗争中遇到了地、富反动势力的抵制,国民党特务也趁机活动,造谣生事,妄想变天。根据上级指示,太行区开展了反特务斗争,以摧毁国民党特务的社会基础,打击国特残存的骨干力量。群众情绪很高涨,运动中群众打死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反动地、富和国特分子,抗日县政府也公开处决了一部分罪大恶极的国民党特务骨干分子,反动的地富、国特的气焰被打下去了。广大人民扬眉吐气,群众的生活困难得到解决,根据地的形势得到很大发展。
  但是,反动的国民党封建势力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千方百计找机会进行反扑。是年三月,抗日县政府逮捕了特务分子宋兰波。宋兰波的亲戚张永祥(还乡道军师)以搭救宋兰波为名,利用流氓赵得江秘密制造“天旗”,并在白云山借祭旗为名,准备三月三日起事。张、赵等人在前沟近、辽县下庄、沙河县路通沟等村暗中煽动还乡道徒及不明真相的群众200余人,以到浆水川“取宝剑”为名,于三月三日发动了反革命暴乱。他们行至宋家峪沟口栗树坪时,张永祥露出真相,公开动员道徒“杀政府、劫监狱,搭救宋兰波。”这时,多数道徒犹豫观望,只有七、八十个坏人唯命是从。“吃符用功”后分成两路,一路直奔安庄寺,企图砸监狱,营救宋兰波;一路直奔浆水镇,欲冲击抗日县政府。他们挥刀舞剑,一路呐喊,见人就杀,抗日政府被迫还击,打死暴徒十几人,击毙张永祥、赵得江等,其余道徒落荒逃窜。劫监狱的道徒,还未到安庄,在抗日政府打击下,四散奔逃。浆水附近的自卫队闻讯赶来,一部分留下保卫抗日县政府,一部分追击暴徒,很快平息了这场反革命暴乱,此为震撼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暴乱“浆水事件二
  第二天,抗日县政府在浆水召开群众公审大会,将反革命特务分子宋兰波处死,遂即派出工作队,到茶旧沟、沟近等村对暴徒采取分化瓦解政策,并将罪大恶极的暴动首领家里的粮食分发给缺粮农民,安定了群众情绪。全县的政治局面又稳定下来。
  七、组织生产救灾
  由于日军“扫荡”和经济封锁,加上国民党军队的搜刮,1942年春,又遇到旱灾袭击,使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极其严重的困难。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渡过难关,县委、县抗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月,贯彻中央“精兵简政”决策,将邢西、邢东两县合并,精减工作人员,机关开展生产。接着,在牛旺召开党的临时代表会议,会后,根据会议精神针对地主、富农及高利贷者的赎地、收地行为,继续开展了减租减息、清理旧债与反特务斗争。6月,县委提出“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的口号,加强对生产运动领导,采取合理调整负担、组织生产互助、兴修水利、集体开荒,引种金皇后玉米,提倡温汤浸种,发展(供销)合作社,开展妇女纺织等措施,发动起生产救灾运动,解决了群众的吃饭穿衣困难。
  1943年,旱灾继续发展,伏天前后两月余滴雨未落,大部分玉米和谷子旱死。干旱最严重的时候,曾发生屠杀牲畜、祈雨请神等问题。县委、县抗日政府召开农村干部会议,号召学习吴满有,在生产建设中起带头作用,还提出“打破迷信、人力胜天”口号,组织群众担水浇苗,兴修水渠,增加水地4178.5亩。
  这一年,全县群众响应毛泽东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学习推广水门王俊生组织劳动互助,发展农林牧副生产,折户姚德增建立合作社,组织妇女纺花织布,解决群众吃穿困难等经验,促进生产救灾。
  1944年3月,县委、县抗日政府提出“耕三余一”的口号。7月,山区、丘陵区发生罕见的蝗灾,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发出“立即动员起来,坚决消灭飞蝗”的号召。遂成立了以代县长郭成允为指挥长的剿蝗指挥部,动员五、六万人力,连续奋战三个月,捕打蝗虫100余万斤,消灭蝗蜻761石,粮食不仅未减产,还比上年增产四万多石。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