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740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D221.22
页数:
25
页码:
362-386
摘要:
本章技术了邢台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机构、党的建设、党的代表大会、纪律检查、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及现状。
关键词:
邢台县
中国共产党
历史
内容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发展
一、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1.7—1927.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1919年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在邢台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邢台知识界开始传播。1921年下半年,在保定省立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读书的张仲毅(本县西郭庄人,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利用假期回家机会,在邢台城一些学校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在省立十二中学(简称十二中学,下同)、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下同)及张氏家族中,推荐《中国青年》、《新潮》、《新青年》等革命书刊。
1921年7月,在张仲毅的帮助下,十二中学秘密组织起“读书社”;四师建立“文学会”,后又建立“人生改进社”,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2月,张仲毅同其兄张信卿(大贤高小教员)在大贤村创办夜校,宣传“男女平等”、“平均地权”等革命思想。1922年3月,“顺德车站工人俱乐部”成立,首次领导工人罢工,要求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和支援正太铁路工人反对法国资本家和警察压迫;次年又参加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4年4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张啸宇(经其叔张仲毅介绍入团)介绍南陈村高小青年教师张绍先(张啸宇叔父)、路兆衡及学生田占元参加团组织,建立起团小组。1925年初,十二中、四师和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三女师,下同),邢台县师范、宏道中学等中等学校,联合成立“邢台学生联合会,,,并参加全国学联,成为邢台党领导学生运动的外围组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步青年团体的建立及革命活动的开展,为邢台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25年4月,中共北京区委根据党的“四大”关于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组织的决定,派遣中共天津地方执委书记于方舟和共产党员张仲毅来邢,发展党员。十二中学学生史天和、薛金吾、吕良弼、高鸣鹿等四人参加共产党,这是邢台第一批共产党员。8月,驻邢国民军骑兵旅宣传队长王环新和杨子江、李长泰等共产党员,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托到十二中学介绍沈国华、蔺朝杰等入党,并帮助建立邢台第一个党支部即十二中学党支部。11月,沈国华到四师发展党组织,吸收学生王福堂、黄泊梁、史联甲(刘宁一)、王邦彦、刁梦申、冯温等入党,建立了第四师范学校党支部。两个支部均受中共北方区委(原北京区委)领导。至此,邢台已有两个支部,29名党员。
同年12月,根据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十二中学党支部改为中共顺德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顺德特支),负责领导邢台、南和、巨鹿、柏乡、隆平、尧山、任县、平乡等八个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工作,鲍济生任特支书记。
自从邢台有了共产党员和党的组织以后,适应并推动了当地革命斗争的开展。1925年6月,党领导邢台学生联合会,响应上海“五卅”反帝斗争,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街头讲演,张贴标语,组织募捐,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支援上海工人反帝斗争。1926年6月,邢台党组织通过共产党员沈国华为主席的邢台学联,发动邢台各中等学校学生和进步教职员工,又举行了反帝、反军阀内战的游行示威。在斗争中又发展了一批党员,至1926年底,党员发展到30多名。
1927年2月,根据北方区委指示,顺德特支改为“中共顺德临时地方委员会”(简称临时地委),领导范围与顺德特支相同。3月,临时地委根据上级指示,派冯温、刁梦申、张梦莹、李文明等四人,到武昌参加毛泽东主办的“中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来这四名党员编入贺龙领导的第三教导团,参加了南昌起义。4月12日,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被破环。这时临时地委决定抓农民武装,成立冀南武装农民办事处,领导武装农民占领了平乡、巨鹿、南和、尧山等县城,最后又占领了冀南重镇邢台城,但仅6天时间,即被跟随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山西军阀镇压,冀南武装农民运动办事处被捣毁,顺德临时地委也遭破坏,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7)
1928年6月,国民党控制了华北各省,鹿钟麟部队程希贤师进驻邢台。随之同来的有国民党平汉线战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成员韩振生、李梦同等。他们一到即在邢台开展“清党运动”,到处杀害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在白色恐怖下,跨党党员何子箴、赵西山、张其功、王玉宾等叛变,参加了国民党的“登记”,地委书记沈国华被国民党清洗,又遭军方通缉,被迫出走,脱离革命。顺德临时地委解体,完全停止活动。
1929年1月,中共顺直省委派朱林森来邢,筹建中共邢台中心县委,与党员张信卿接上关系,党组织又恢复活动。后来朱林森因父病危离邢,冯温接替其工作,继续筹建中心县委。同年4月,中共中央特派员陈潭秋由顺直省委农民部长郝清玉陪同来邢,在西郭庄张信卿家召开直南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传达了中央“六中”全会精神,部署了直南党的任务,正式成立了中共邢台中心县委。冯温任书记,负责领导邢台、南和、任县、隆平、大名、永年、磁县、清丰、南乐、濮阳、肥乡等十几个县党的组织工作。中心县委机关秘密设在南瓦窑村一个面房里。6月23日,为纪念冀南武装农民运动两周年,中心县委组织了反军阀的游行示威,10月,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刘万善在祝村组织起“农民协会”。1930年初,又在城东的祝村、城西的西郭庄建立两个农村党支部,又派人到驻邢部队组织兵变,派人到山区发动群众搞暴动,工作搞得非常活跃。
正当革命斗争出现新局面之际,1930年4月,驻邢军队及警察从中心县委机关搜出县委记录本,中心县委书记王近瑞被捕叛变,致使邢台中心县委领导干部和打入国民党军队中的干部十多人被捕,中心县委遭到破坏,停止活动。
同年6月,中共直南特委和直南团特委在磁县同时成立。为恢复邢台工作,直南特委确定调任县县委书记陈存仁到特委负责邢台一带党团工作。陈于9月到邢台后,与省十二中、省四师、省三女师等学校党团负责人取得了联系,根据需要将三所学校的团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邢台特支,李世农任特支书记。从此,邢台各中等学校学生在团特支领导下,积极开展学潮,进行各项斗争。1931年4月,省四师学生为反对反动校长胡勤业无理干涉学生自治会活动,举行罢课斗争,坚持两个多月,终于取得学潮胜利。“九一八”事变后,邢台各中等学校学生,在团特支领导下,又掀起声势浩大的救亡活动。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检查、没收日货,包围国民党党部并要求抗日等,轰轰烈烈。
1932年4月,中共邢台中心县委在南和东郝庄成立(亦称南和中心县委),因为领导南和农民清算八厘公债和永定河借款,并领导邢台各中等学校学生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纪念“9•18”事变一周年,引起反动派的注意。10月,驻邢国民党32军,用两连兵力破坏了南和中心县委。同月,直南特委交通员在邯郸被查失密,致使邢台团特支书记王常珍(张玺),四师党支部书记王含馥、十二中学党支部书记周庠等被捕,邢台党、团基层组织均遭破坏。此后,一些党、团组织仍坚持地下活动。直至1937年10月邢台沦陷,才全部停止活动。党、团员则分赴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
三、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7—1949.9)
邢台沦陷后,八路军于1937年11月上、中旬,先后派出三支部队和地方干部来到邢西,负责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展党组织,领导人民抗日。
11月20日,八路军总部派遣周桓、高扬等率领的十八集团军东北抗日第一游击纵队,从山西到达浆水,25日即在浆水帮助建立了邢台抗日救国临时政府和浆水抗日游击队,并建立了邢台抗战工作委员会(县委前身)。随后,在临时政府和游击队中,以及浆水、冯家沟、坡子峪等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与此同时,冀西民训处邢台工作团物雨民、李艺林等,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帮助建立了宋家庄抗日区政府,并在杜树、土门等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支部。12月12日在一二九师先遣支队张贤约、张南生的擀助下,在营头建立了邢台抗日县政府和县独立营,先遣支队民训股负责党的组织发展,先后在西黄村、营头等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并成立了支部。
上述三个地区,一边建立政权和抗日武装,一边发展共产党员。至1937年底共发展党员200余名。
1938年1月,中共邢台县委在浆水正式成立(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高扬任书记,李都任副书记。县委成立后,首先说服动员浆水、营头两个政府合并,宋家庄区政府也归邢台县抗日政府领导,从此,统一了全县的党政领导。在县委领导下,全县党政军民团结一致粉碎了日本侵略军的两次“扫荡”,取缔了反动的武装会道门“红学”,县、区、村普遍建立了群众救亡团体,迅速打开了邢台抗日局面。
是年8月,邢台县委在菜树沟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在根据地大量发展党员,健全党的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开展“除旧换新”运动。这一运动壮大了党的组织,加强了根据地建设,使根据地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景象。年底,县委下辖6个区分委,197个支部,2758名党员。
1939年2月27日,以鹿钟麟为首的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及河北民军经不起冀南日军的“围剿扫荡”,落荒逃到邢西抗日根据地里避难。接着,大批国民党军队接踵而来,驻满邢台四道山川。他们到来之后,不但不与根据地军民合作抗日,反面积极执行国民党五中全会确定的“防共、限共、溶共”等反共政策,寻找各种机会,制造事端,进行摩擦。摩擦的核心问题是夺我政权。当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又有国民党大军压境,从而造成了斗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县委坚决贯彻党的“又联合,又斗争”方针,通过公开的隐蔽的,上层的下层的复杂而反复的斗争,粉碎了顽固派多次阴谋,战胜了国民党的各种进攻。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斗争,1940年初,鹿钟麟仓慌南撤,反摩擦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保卫了抗日政府,保卫了人民利益,坚守了阵地,而且锻炼壮大了党组织。全县原有200多个党支部中,有62个支部在斗争中更加坚强了,120多个支部坚持斗争,巩固下来了,只有18个支部在顽军和封建势力打击下被迫解散,29名党员叛变,37名党员不敢承认自己是党员。但是在斗争中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到1939年底,全县有225个支部,3828名党员。
鹿钟麟南撤后,留给邢台人民的是饥饿和疾病,正当春耕紧张之际,多数群众断炊。于是,县委一面组织医生给病人治病,一面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借粮斗争,向地富老财借粮度荒。但在借粮斗争中,又遇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和地富的对抗,引起广大人民的愤怒。这时全县正在开展反特务斗争,两个斗争自然结合起来。群众起来后打死一些罪大恶极的坏家伙,政府也公开逮捕和处理了70多个特务分子。广大人民扬眉吐气,反动势力的气焰很快被压了下去。但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又伺机反扑。3月,还乡道军师张永祥收买200多名还乡道徒和落后群众,制造了“杀县政府劫监狱”的反革命暴乱。在浆水周围村庄自卫队的支援下,暴乱很快被平息,这就是震惊太行区的“浆水事件”。
“浆水事件”后,从7月份开始,县委领导开展了建党以来第一次整党运动。虽然在克服组织混乱,纠正工作脱离群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党中,强调“反左”和“统战”,夸大党的阴暗面,造成讨厌中农的情绪,又采用简单的“清洗”方法,把一些有错误的党员开除或与之断绝关系,使党支部减少43个,党员减少882名,全县29个区分委干部,开除外调15名,县、区政权群团党员干部也被开除27人,警告8人,还有不少党员干部被降为候补党员。由于过多惩办党员干部,大大损伤了党的元气,打击了群众积极性,造成了工作沉闷局面。同年11月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对整党工作中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各项工作又迅速活跃起来。
是年8月,邢台县分为邢西、邢东两县,成立两个县委,下属14个区分委,149个支部,2946名党员。两县分开后,邢西县委主要抓了根据地建设,搞大生产运动;邢东县委针对日军对根据地“蚕食”及经济封锁,开展“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当时敌强我弱,加上连年灾荒,斗争非常艰苦,根据地逐渐缩小,邢东县几乎没有根据地了。在此情况下,根据上级“精兵简政”的精神,于1942年春,邢西、邢东又合并为邢台县。设邢台县委和邢东工作委员会(简称邢东工委)。县委于牛旺召开党的临时代表会议,提出从贯彻土地政策入手,重新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恢复1939年的斗争精神。从此,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又出现新局面。县委领导人民一面粉碎了敌人连续两年的大“扫荡”,一面继续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倡导生产互助,兴修水利,捕打蝗虫,建立供销合作社,组织妇女纺花织布,广泛采用代食品、代用品,度过天灾敌祸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县委又总结了前段反“蚕食”斗争的经验教训,贯彻地委指示精神,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派出精干力量,越过封锁线,深入敌占区,建立了南八区北八区两个抗日政权,并组织武工队,捉汉奸、打炮楼,打击敌人,扩大了抗日势力,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1945年3月,为适应抗战大反攻的需要,邢台县再次分为邢西县、邢台(东)县。两个县委分别在其领导范围内掀起参军运动,组织民兵配合八路军攻克敌人据点。9月,又组织两千余民兵和一万五千多农民组成的担架队,配合太行、冀南两支部队,于9月24日解放了邢台城。至此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年终,两个县委所属16个区委,1878名党员。
1946年6月,邢西县、邢台(东)县合并为邢台县。县委一方面领导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另一方面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动员干部南下北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同时整顿党风发展党员,1948年2月后,各级党组织党员陆续公开。1949年末,县委辖11个区委,432个支部,4740名党员。
四、建国初十七年
新中国成立后,邢台县委遵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毛泽东主席在火车上会见张玉美县长时所作的指示,在完成土改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积极领导全县人民发展互助合作,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开始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又将全县805个初级社合并为50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按劳分红。紧接着又完成了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同时开展了抗美援朝、“镇反”、“三反”、“肃反”等政治运动,保证了“三改”顺利进行和提前完成。在此同时,也加强了党的建设,从1951年8月到1955年9月,全县用了四年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了整党运动,使党组织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1955年5月,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选举出第一届县委会,健全了党内民主生活。使这个时期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1957年以后的四年里,由于“左”的思想占上风,党组织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57年
6、7月间,党内开展整风运动,主要解决几种错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运动中,对少数右派进行了必要的反击,但由于“左”的思想指导,致使这次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不良后果。1958年,由于县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所以,持续开展了“反右倾”、“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这些不仅使经济遭受严重损失,造成经济的比例失调,而且使党脱离了群众,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加上连年干旱,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人民群众积极性受到挫伤。
1961年,县委贯彻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七个人民公社划分为33个,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纠正了“五风”,经济得到恢复。1963年8月,本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在全国军民的支援下,县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险救灾、重建家园”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大灾之年,没有发生饿死人、冻死人以及人口外流现象,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灾后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
1963年开始的粗线条“四清”和1964年开始的细线条“四清”,在“左”倾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实行“有枣没枣打三竿”,特别是第二批“四清”的后期又与“文化大革命”结合起来进行,加上上级派来“四清”工作团、分团、工作队,基本上取代了县委、公社党委及大队党支部的领导,致使不少党的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有的被迫害致死。全县33个公社党委书记有32个被撤换或调离,县直及29个公社27122名干部中,有19442名干部被定为“四不清”。
1965年,县委辖34个党委,3个总支,764个支部,16972名党员。
五、“文革”十年
1966年5月,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8月,又发布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从此,“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各中等学校的“红卫兵”和县直机关“造反派”组织相继建立。9月,开始揪斗县委领导,此时,县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尚能坚持工作。10月,学生开始“停课闹革命”,到处进行串连,任意冲击机关,揪斗干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形成高潮,斗争矛头直指县的党、政领导,致使各级领导机构陷于瘫痪,党员也停止组织生活,社会陷于一片混乱。1967年1月,县委机关“造反派”联合县直50多个“造反派”组织,非法夺了县委、县人委的领导权,接着县直各单位、各公社党委及大部分生产大队党支部也被夺权。与此同时,“造反派”组织逐渐形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打、砸、抢、抄、抓时有发生。坏人乘机作祟,动辄“揪出”、“批斗”、“打倒”,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党员干部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摧残。
1968年1月,邢台县革命委员会建立(简称县革委),统揽党、政、财、文大权。3月,县革委提出“砸烂黑公检法”、“斩断文艺黑线”等口号,紧接着县革委又发动“大刮十二级台风”、成立“群众专政委员会”,开展“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对大批干部非法批斗、毒打、关押,致使不少干部致死、致残,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最后大批干部被赶进“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在农村工作中,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把社员正当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砍掉,结果出现了“高产穷队”。
1969年7月,在县革委领导下,进行“开门整党”,“吐故纳新”。由于各级党组织尚未恢复,民主生活极不正常,结果又使一批老党员挨整、被“吐故”出党,一批“造反派”被“纳新”入党。
1971年4月,县第二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出第二届县委会,中断四年之久的县委恢复建立。接着公社党委先后恢复。之后,县委进行“批陈(陈伯达)整风”、“批林(林彪)整风”、“评法批儒”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同时,全县开展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财贸单位学大庆、学大寨”运动。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76年,县委辖34个党委、17个总支、895个支部,17546名党员。
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一是开展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祸国殃民的罪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算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二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首先改革了农村经济体制,1980年推行“联产计酬”,、“全奖全罚”等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推行“以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全县除一个大队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外,其余生产队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进行了农业资源普查和农业区域划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下,1985年,工商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
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明显提高。
三是不断加强县委自身建设。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召开县第三次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县委会;在全县范围内分批进行整党,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与作风建设。同时,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纠正腐败作风,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7年,县委辖40个党委,27个总支,103个支部,21558名党员。
第二节 党的组织机构
一、县委组织机构
1、中共邢台县委(1937.11—1940.7)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一直没有建立党的县委机构,本县党的工作由顺德特支、顺德临时地委和邢台中心县委直接领导。抗日战争爆发后,邢台被日军占领,八路军来到邢西创建抗日根据地,才建立了党的县级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邢台县委员会。“文革”中县委机关被撤消,中断四年之久。
1937年11月20日,周桓、高扬等受八路军总部派遣,率十八集团军东北抗日第一游击队到达浆水,在建立抗日政权、地方武装的同时,建立了邢台县抗战工作委员会,这是中共邢台县委的前身,由高扬、李都负责。
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邢台县委员会在浆水正式成立,高扬、李都分任县委书记、副书记,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书记、副书记称主任、副主任。县委工作机构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军委会、秘书室;1939年4月增设妇女工作委员会。县委开始受中共冀豫特委领导,8月,改受中共冀西特委领导,1939年4月,改受中共冀西地委领导。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邢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县委领导机构,由书记、副书记及五名委员组成县委会。县委机关对外称“文具社”,主要负责人改用化名。
2、中共邢西县委、中共邢东县委(1940.8—1942.3)。
1940年8月,邢台县分为邢西、邢东两县并成立两个县委。
中共邢西县委由原邢台县委改称,开始对外称“文具社”,12月后改称“八路军政治处”,工作机构除原有部、室、委外,增设县委党校,受中共太行区一地委领导。1941年8月改受中共太行区六地委领导,县委机关驻浆水。同月,在中共邢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由书记和三名委员组成的县委。
中共邢东县委于1940年8月,在于家沟正式成立,设书记、副书记,工作机构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受中共太行区一地委领导。1941年8月,邢东县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及三名委员组成的县委会,改属太行区六地委领导。
3、中共邢台县委及邢东工委(1942.4—1945.3)。
1942年4月,邢西县、邢东县合并为邢台县,遂建立邢台县委,又设邢东工作委员会(简称邢东工委)。
中共邢台县委由书记、副书记及三名委员组成,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室,仍受中共太行区六地委领导。县委机关迁到牛旺。
中共邢东工委既是邢台县委的派出机关,又是县级机构,除给县委联系外,直接受中共太行六地委领导,设有组织部、宣传部。
4、中共邢西县委、中共邢台(东)县委(1945.3—1946.6)。
1945年3月,邢台县再次分设,设邢西县委和邢台(东)县委。
中共邢西县委由原邢台县委改称,由书记、副书记及五名委员组成,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室,8月增设妇女工作委员会。机关驻浆水,仍受中共太行区六地委领导。11月改受太行区一地委领导。
中共邢台(东)县委1945年3月建立,设书记、副书记,工作机构设有组织部、宣传部,8月增设秘书室,受中共太行区六地委领导,县委机关驻地开始在于家沟,后迁至孔村。11月,改属中共太行区一地委领导。
5、中共邢台县委(1946.6—1955.5)。
1946年6月,邢西县委、邢台(东)县委合并为邢台县委,工作机构设有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妇委会,1948年6月增设办公室。机关驻地大石头庄,仍受中共太行区一地委领导。9月,改受中共太行区邢台地委领导。1949年8月,改属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委领导,驻地迁至河伯祠。1950年12月,邢台镇并入邢台县,县委、镇委合并为邢台县委,县委机关迁至南长街,受中共邢台地委领导。1951年11月,恢复原邢台县委建制,县委机关迁至北长街路西。1955年1月,县委始设县委常委。从此,县委由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常委以及委员组成。工作机构设有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1950年12月,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1953年恢复党校,1954年3月增设农村工作部。
6、中共邢台县第一届委员会(1955.5—1958.11)。
1955年5月,中共邢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建国后重新排列届次)召开,选举产生了20名委员(其中副书记、第二书记、书记各一名),组成了中共邢台县第一届委员会,受中共邢台地委领导,除原有部、室、委、校外,1955年12月增设财贸工作部。1956年3月,纪检会改称监察委员会。8月,增设工业交通部,文教工作部。1958年6月,秘书室改称办公室。
7、中共邢台县委(1958.11—1961.5).
1958年11月,邢台县、邢台市、沙河县合并,称邢台县(俗称大县),始设县委书记处及第一书记,其间先后更替两任第一书记,任免12名书记及书记处书记。工作机构除原来的部、室、委、校外,1959年4月,增设统一战线工作部;9月,增设县直党委会;之后,又增设畜牧工作部。先后受中共邯郸地委、中共邯郸市委领导。
8、中共邢台县委(1961.5—1967.1)。
1961年5月,恢复原邢台县建制,邢台县委仍设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及书记处书记。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畜牧部、统战部、财贸部、党校、纪检会。受中共邢自地委领导。
1962年7月,县委书记处撤消,恢复书记、副书记主持县委日常工作。
1964年12月,县委主要领导抽调县外搞“四清”。邢台地委任命了代理书记,临时县委常委主持日常工作,直至1967年1月被夺权。
9、中共邢台县第二届委员会(1971.4—1985.1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1月造反派夺了县委领导权,县委机关被“砸烂”,不复存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党的核心小组负责党的工作。
1971年4月,中共邢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恢复建立县委,选举出了30名委员,10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邢台县第二届委员会;并且在二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举出10名常委(其中书记、副书记各一名)主持日常工作。但县委工作机构尚未恢复。一直到1974年5月,组织部、宣传部才恢复建立。1979年3月,县委、县革委才正式分开办公。1982年12月设老干部局,1983年12月将政法办公室(1981年7月建)改称政法委员会,1985年6月设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10、中共邢台县第三届委员会(1985.12—1988)。
1985年12月,中共邢台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31名委员、五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邢台县第三届委员会,并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10名常委(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组成常委会。1986年5月,改属中共邢台市委领导,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农村工作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党校、县直党委会、老干部局、政法委员会、党史办公室,1986年4月设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办公室。
二、基层组织
1、大革命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5年8月,邢台县第一个党支部——直隶省立第十二中学党支部成立,代号“仁达”。支部书记蔺朝杰,委员沈国华、高鸣鹿,支部直接受中共北京区委领导,10月改属中共北方区委领导。
同年11月,直隶省立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党支部成立,第一任支部书记王福堂,受中共北方区委领导,后来两个党支部又受中共顺德特支、中共顺德临时地委,中共邢台中心县委、中共南和中心县委领导。一直延续到1937年10月,邢台沦陷后才被迫停止活动。
1930年初,邢台中心县委在祝村、西郭庄建了两个支部,4月被破坏。
1935年1月以后,共产党员刘振河、刘魁儒在张安北等村建起了几个党支部,后被国民党军警破坏。刘子厚等在禅林寺、稻畦等几个村建立党支部,由于没人领导,自行解散。
2、抗日、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11、12月间,共产党派员到浆水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邢台抗战工作委员会”,在县政府、游击队以及浆水、坡子峪、冯家沟等村建立起党的中心支部、党支部。与此同时,八路军129师先遣支队民运股在西黄村、营头一带,冀西民训处在宋家庄一带也建立起了几个中共党支部。
1939年初,在冀西民训处邢台工作团帮助下,建立了中共宋家庄区委员会,受冀西民训处党组织领导。这是邢台县第一个党的区委机关。
1938年4月,邢台抗日政府统一后,县委以行政区顺序设置五个区委。即中共第一区(营头)、第二区(路罗)、第三区(浆水)、第四区(宋家庄)、第五区(马河)委员会。后增设中共第六区(贾乡、东柏山)委员会。至此,县委辖六个区委,197个党支部。区委对外称区政府的组训股,由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区委会,也称区分委。
1938年12月,县委将6个区分委合并为,四个中心区委,即中共邢台县第一中心区(营头)、第二中心区(路罗)、第三中心区(将军墓)、第四中心区(马河)委员会。
1939年12月,县委将4个中心区委,按区委所在地命名为9个区委,即中共邢台县营头区、浆水区、路罗区、将军墓区、宋家庄区、七林区、马河区、龙门区、大贾乡区委员会。
1940年8月,邢西县委、邢东县委分设,邢西县委辖八个区委,114个党支部,邢东县委辖六个区委、60个党支部。
1942年4月,邢西县委、邢东县委合并为邢台县委,并设邢东工委,共辖9个区委。
1945年3月,邢台县又分为邢西、邢台(东)两县,邢西县委辖6个区委,邢台(东)县委辖6个区委。
1946年6月,邢西县委、邢台(东)县委合并为邢台县后,县委辖11个区委,即中共邢台县第一区(东小汪)、第二区(晏家屯)、第三区(董村)、第四区(会宁)、第五区(大贾乡)、第六区(皇寺)、第七区(营头)、第八区(路罗)、第九区(将军墓)、第十区(宋家庄)、第十一区(西黄村)委员会。
3、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邢台县委所属区委仍为11个。1951年1月,县委将11个区调整为9个。同年6月,又将9个区委合并为7个。1953年7月,全县设置112个乡。其中79个党总支,33个乡支部。这时,七个区委及其所属乡、村党组织情况是:一区委(东小汪),辖14个乡党总支和乡支部,63个农村支部,三个党小组;二区委(晏家屯)、辖11个乡总支,56个农村党支部,5个党小组;三区委(大贾乡),辖29个乡党总支和乡支部,49个农村党支部,19个党小组;第四区委(皇寺),辖14个乡党总支和乡支部,57个农村支部,1个党小组;第五区委(马河),辖15个乡党总支,58个农村党支部;第六区委(路罗),辖14个乡总支和乡支部,50个农村党支部;第七区委(将军墓),辖24个乡党总支和乡支部,78个农村党支部。
1956年7月,随着撤区并乡行政区划的改变,县委撤消七个区委,将112个乡党总支和乡支部合并为55个乡党委。
1957年为工作方便,县委又设立马河、路罗、将军墓三个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作为县委派出机关,领导所属乡党的工作。
1958年8月,县委将50个乡及59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为七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相应的建立起七个公社党委会,以公社管理区建立党总支,生产大队建立党支部,即中共邢台县东小汪人民公社委员会,辖51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晏家屯人民公社委员会,辖51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南石门公社委员会,辖69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皇寺人民公社委员会,辖72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西黄村人民公社委员会,辖119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路罗人民公社委员会,辖79个大队党支部;中共邢台县将军墓人民公社委员会,辖142个大队党支部。
1958年11月,邢台县委、邢台市委、沙河县委合并为邢台县委后,辖13个公社党委。1961年5月,恢复原邢台县制后,县委将7个人民公社划为33个,分别成立党委。33个公社党委是:东汪、王快、南康庄、祝村、晏家屯、南大树、石相、南石门、羊范、大贾乡、龙化、西太子井、皇寺、会宁、谈话、张尔庄、张安北、西黄村、马河、营头、河下、北小庄、路罗、白岸、扬庄、城计头、浆水、西枣园、将军墓、冀家村、白虎庄、崇水峪、宋家庄。
4、“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1月,33个公社党委先后瘫痪,大部分支部停止组织生活。1971年8月以后,33个公社党委先后恢复建立。1972年11月,撤消营头公社党委,分设龙泉寺(建新)、西上庄两个公社党委,全县公社党委增至34个。1979年11月,南康庄公社党委划归邢台市委领导,全县公社党委仍为33个。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4年4月,县委所属33个人民公社党委一律改为乡(镇)党委。至此,县委辖27个乡党委,即中共邢台县东汪、王快、祝村、晏家屯、南大树、石相、龙化、西太子井、大贾乡、会宁、张尔庄、谈话、张安北、西上庄、龙泉寺、河下、马河、北小庄、路罗、城计头、白岸、杨庄、西枣园、白虎庄、冀家村、宋家庄、崇水峪乡委员会,六个镇党委即中共邢台县羊范、南石门、皇寺、西黄村、浆水、将军墓镇委员会。
第三节 党的建设
一、发展党员
1、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2年春,在保定省立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读书的张仲毅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由邓中夏介绍加入)转为中共党员,成为邢台县第一个党员。
1925年4月,张仲毅与于方舟受中共北京区委派遣来邢发展党组织,介绍省十二中学四名学生参加共产党。8月,国民革命军陕西骑兵旅王环新等共产党员,又在十二中学发展两名学生入党,成立了十二中学党支部。11月,十二中学党支部宣传委员沈国华到四师发展十多名学生入党,成立了四师党支部。年底,邢台县在知识界中发展党员29名。
1926年,继续在知识界发展党员,南陈村小教员张信卿、东候兰高小教员张啸宇等参加共产党,四师附小也发展几名教师入党,到1927年3月,邢台已有党员35名。
当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发展党员方式,一般先由几个党员共同选择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经支部讨论同意后,个别谈话,启发革命思想,一旦条件成熟,再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简单而庄重的入党仪式,即为正式党员。而且,允许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谓之“跨党党员”。
1928年6月,国民党在邢台进行“清党运动”,制造白色恐怖,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邢台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党员只剩下一、二名。
1929年4月,陈潭秋来邢,成立了邢台中心县委,提出恢复整顿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并且注意在工农群众中发展党员。6月23日纪念冀南武装农民暴动两周年时,吸收了九名工人入党。后来又在西郭庄、祝村建立两个农村支部,发展一批先进农民入党。
1930年4月,邢台中心县委遭破坏时,一批党员被捕或叛变。1932年4月,中共直南特委交通员杨朝三在邯郸被查失密,邢台党组织遭破坏,又有一批党员被捕,党员数量大大减少。1934年邢台仅有党员十余名。
1935年1月,中共直南特委派刘振河、刘魁儒在八方、张安北、军营、稻畦、禅林寺等村发展一批党员,后因国民党军警破坏和失去领导均解散。
2、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1937年11月20日,八路军来到邢西创立抗日根据地,开始在浆水、营头、宋家庄建立抗曰县、区政府,并在先进知识分子、先进农民以及从太原、邢台失业回乡的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至年底三个地区共发展党员200多名。
1938年6月,邢台县委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共产党员的决议》,派组织部长白赏义赴赞皇学习建党经验,回来后提出“大量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采取四种方式发展党员:一是,路罗区从斗争中发现积极分子,然后,个别谈话,进行教育,吸收入党。二是,宋家庄从雇工小组中选择积极分子进行谈话,启发阶级意识,然后放在斗争中进行考察,成熟后吸收入党。三是,浆水一带,先在先进村建立党的中心支部,再通过中心支部到周围村发展党。四是,县委在浆水、路罗、马河等区举办训练班,各村选拔积极分子参加,通过讲课启发阶级觉悟,再经个别谈话,成熟后即填表入党。截至1938底,全县共有党员2758名。
1939年以后,在反摩擦、反“扫荡”等革命斗争中不断吸收贫雇农积极分子入党,使党的队伍得到壮大。但是,1940年7月,县委开展了建党后第一次整党,清洗了一批坏分子,同时也开除了一大批有缺点的好党员,使党员队伍骤减。年底邢西、邢东两县仅有党员1437名。
之后,各级党组织虽然不断发展党员,但由于不少党员带头参军,使党员数量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直至1945年,邢西、邢台(东)共有党员1878名。
解放战争时期,在土地改革、参战支前等工作中,又吸收了一大批阶级觉悟高,工作积极的贫雇佃农入党1949年末,全县党员达4740名。
3、新中国建立初十七年
1954年,发展新党员的重点是无党支部的村,小支部及老党员较多并缺乏朝气的村,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对象主要是成份纯洁,历史清楚,斗争坚决,工作积极,有群众威信的人。有青年团组织的地方,首先吸收够条件的团员入党。截至1954年底,全县共发展新党员1335名。
1956年6月,县委在贯彻中央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大会上,公开吸收了一批知识分子入党。
1957年,根据上级指示,基本上停止发展党员,集中力量加强对现有党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质量。
1958年,恢复发展新党员工作。县委注意在钢铁战线建党。1959年,发展党员重点放在各系统力量薄弱的单位。农村公共食堂的炊事员、管理人员、幼儿教养员等,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着重吸收教员、主治医生。
在“四清”运动中,根据中央“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受新党员”的指示,吸收年龄较轻,出身成份好,经过基层长期考验的知识分子,优秀干部及知识青年入党。同时,开除了一批所谓“四不清”党员干部。1965年,全县党员达到10796名。
4、“文化大革命”时期
发展党员是按照党的“九大”精神,以所谓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高低为标准,主要发展积极造反,敢于跟“走资派”斗争的人入党。在整党整风“吐故纳新”工作中,一批老党员以“走资派”、“叛徒”等罪名被开除出党。一些造反派头头、打砸抢分子在“斗争”中火线入党,许多运动活跃分子被“纳新”入党。仅1969年,全县党员达17546名,比“文革”开始前增加了6750名,造成组织严重不纯,很多党员入党动机不明确,造成党内思想作风严重不纯。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落实了党的政策,恢复了1085人的党籍,同时,进一步注意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使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中专学历的党员比原来增加了二十一个百分点。1988年底,全县共有党员22303名,比1950年增长两倍多。
邢台县几个年份党员发展及分布统计表
二、整党整风
1、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从1940年7月开始,进行了重新建党以来的第一次整党,经过整顿,清洗了坏分子,基本上克服了组织混乱,纠正了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但是,这次整党正处于反“左”时期,过份夸大了“庞大”党的有害面,机械地规定百分比数清洗党员,致使不少有缺点的好党员被开除;过多惩办和撤换了一些党员干部。全县29个分区委干部,开除、外调15名,政权、群团开除27人,警告8人,还有不少党员降为候补党员。年终与上年同期比较,党支部减少48个,党员减少882个,损害了党的肌体。
1942年8月,全县党政群机关按照县委部署,开展了以整顿党风、文风、学风为内容的整风运动。运动中在学习中央规定的22种文件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地检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这次整风由于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大大提高了党员觉悟,也增进了党内团结,提高了战斗力。至1943年1月15日结束。
1948年2月,县、区级干部百余人,参加了太行区一地委“扬寨”整编,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开展整风,解决干部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阶级路线问题。但在整党中,处分人过多,使不少同志背上了包袱。参加地委整编回来后,在全县开展了民主整党,支部第一次向群众公开,发动翻身农民给党员提意见。然后,党员以“三查”、“三整”为内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缺点错误。至年底结束。
2、新中国建立初十七年
1951年8月开始,利用冬闲时间,结合生产开展整社、建社工作,分期分批对245个基层支部进行了整顿,参加党员4098名。
这次整党,始终坚持“教育提高和组织处理相结合”的方针,通过以党员八条标准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使党员明确了社会发展方向,提高了阶级觉悟,自觉地检查了缺点错误。对不起作用的党员劝其退党,对混进党内坏分子清除出党。共计出党139人(清除坏分子11人,开除17人,劝退40人,自退41人,取消候补资格10人),给予其他处分的144人;结合整顿支部,调整支委950名,新选支委276名,发展新党员762名,经过检查验收,基本达到整党要求。至1955年9月结束。
1957年6月,根据上级指示,开展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第一批参加的有17个县直单位和28个乡,共计干部1301人,其中党员752人。整风开始,县委首先动员党员及非党干部学习文件,开展大鸣、大放,共计贴出大字报61138张,其时,资产阶级右派借机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整风暂停,集中力量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反右后,整风进入大整大改、提高阶段,到1958年8月底结束。
从1957年12月到1958年5月,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了农村整党。这次整党分三批进行,每批60至70天。据一、二批整党统计,共整顿246个支部,参加党员4132名,经过整顿,开除97名,劝退51名,自退19名,给予其它处分109人。
从1959年8月开始,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在全县开展反右倾斗争。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对县委书记处书记李志宏、张承舟等当做右倾重点进行了批判斗争。1960年1月,分公社召开四级干部会,又批判了52名“右倾重点人物”。2月,县直党员干部全面开展整风,有8名干部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有26名干部被定为有“严重右倾错误”,定为犯其他错误的有66名干部。
1960年12月,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整风会。在学习中央12条紧急指示信等文件基础上,检查和批判了县、社两级干部程度不同的“五风”错误。当场退回平调生产队耕地1025亩,劳动力4583个,赔偿物料折款、青苗损失以及劳动工资等111万余元。
3、“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9年7月以后,按照党的“九大”精神,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为标准,进行“整党整风”。当时县委和各级党委尚未恢复建立,广大党员亦未恢复组织生活,在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整党,其结果只能是“造反派”整党员,使一批党员受到错误处理,或长期挂起来,不作结论,不给工作。使大批造反派头头和“文革”积极分子“纳新”入党,造成党内很大不纯,并造成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等极不正常现象。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7年12月30日,遵照中央主要领导“抓纲治国,首先治党”的指示,进行第一批整党整风,重点解决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而造成党的思想、组织、作风三不纯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参加第一批整党整风的有6个公社、91个大队和32个县直单位的党组织。经过对社队的检查验收,有6个公社和82个大队基本达到省委提出的六项标准。至1978年9月结束,未进行第二批。
1985年5月,根据中央整党决定,全县进行了整党。这次整党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整党自上而下,县级(历时五个月),乡级(历时四个月)和村级(历时十个月)分三批进行;参加这次整党的有1105个党组织,其中38个党委,9个党组,27个总支,1031个支部,共计21024名党员。
经过整党,进一步清理了“左”的思想,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翻番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通过检查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好转;提高了党员素质,纯洁了党的组织。全县29名“文化大革命”中犯错误的党员错误事实全部查清,其中定为“三种人”的一名,犯严重错误3名,参加整党的20436名正式党员中,给予党纪处分的38名,缓期登记的38名,不予登记的76名,暂不登记的98名,其余20174名党员进行了登记。
三、党的教育
1、党章及党的政策教育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党组织尚未公开,多以个别谈话方式,对党员进行党的性质、任务和纪律等教育。
1938年后半年,党员骤增,县委编制了党员教材,分片举办党训班,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减租减息、清理旧债、合理负担等政策知识。此外,县委编印新党员课本,发到各支部组织党员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对党员教育紧紧围绕着土地改革进行。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员教育围绕着社会主义和农业合作化进行,并配备了农村支部教员。1954年5月,农村建立了三级宣传网,县委宣传部编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采取上党课,党校培训,支部组织学习,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党员八项标准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1958年以后,围绕着“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进行党员教育。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党员教育。
1982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在传达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基础上,又以新党章和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主要内容,以公社为单位,分期分批轮训党员,每期10—15天,全县轮训党员17001名,占党员总数的90%。
1983年12月,以新党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整党决定以及邓小平、陈云讲话为内容,县直及公社分期分批轮训党员18257名,占其总数的95.5%。
1986年和1987年,县委选择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带领群众致富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农村支部书记,如前南峪的郭成志,河会的李学禄,朱文坪的冯召森,北寺沟的李景建,土门的张秀书,东先贤的武文珊等巡回报告,教育党员干部。
2、职工干部理论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为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县委宣传部专设理论教员,并聘请兼职理论教员,采取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其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1953年,国家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县委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编为理论中级学习班,主要学习联共党史,毛主席著作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等。之后,干部的理论教育内容转向以毛主席著作为主,先后学习了毛主席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践论》、《矛盾论》等。
“文化大革命”中,强调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反对自由主义》等,称之为“老五篇”。并强调天天读,带着问题学,立竿见影,致使学习公式化、教条化,形成严重的形式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加强在职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组织干部参加“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县委常委进行过四次专门讨论;县直各单位一、二把手和县直机关干部都进行过专门讨论会、报告会。
1980年,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章》,邓小平的《目前形势与任务》,同时学习《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经济理论。
1983年,学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邓小平文选》及《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
1984年后,县委有计划的组织党员干部选读马克思理论书籍,并建立了考试结业制度。1984年组织学习《政治经济学》结业619名;1985年9月,组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结业692名;经济部门干部学习《国民经济管理学》,结业90名;1986年9月至1987年9月,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业910名。1987年9月至1989年9月,学习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结业567人。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
一、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邢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9年7月15日至17日在安庄寺召开。大会的主要议程有四项:1、选举出席晋冀豫区党代会代表。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加强抗日统一战线,保卫党、保卫抗日政权、保卫抗日根据地。4、选举县委领导机构。选出刘毅、刘华、张玉环、李庆伟、吴光裕、王丕绪、李震宇为县委委员。书记刘毅、副书记刘华。选举刘毅等为邢台县出席晋冀豫区党代会代表。
1941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邢西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安庄寺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0余人,代表全县1200名党员。大会听取了县委的工作总结报告、建党工作总结报告和组织工作报告。地委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会选举了县委领导成员,陈光、王庭栋、吴宏涛、郭凤山为县委委员。陈光为书记。并选举陈光、冀英等为出席中共太行六地委党代会代表。
大会通过的决议如下:1、进一步加强根据地的武装建设,实行全民武装,开展群众性的防奸、防特和对敌斗争,大力支持邢东,保卫民主,保卫抗日根据地;2、加强党对民主建政工作的领导,普遍开展民主选举运动,建立“三三制”新政权,打下广泛而有力的政权基础,树立优良民主新秩序;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彻底改变党的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关系;4、深入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1941年8月,中共邢东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于家沟召开。重点讨论了加强对敌斗争、民主建政等重大问题。选举刘华、王大川、张玉环、胡文、陈忠和为县委委员。刘华为书记,王大川为副书记。
二、新中国建立后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代表大会重新排列届次。
1、1955年5月20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邢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委驻地召开,全县共选出代表887人,出席会议代表276人,候补代表13人,列席14人,代表全县的9109名党员。大会由代表选举主席团主持。
大会由执行主席何耀明致开幕词。赵明琛受前届县委委托向大会作了《两年工作检查报告》,何耀明作《两年工作报告的补充检查》,大会主席团委托张玉美作《今后工作报告》。
会议选举产生了由21名县委委员(其中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各一名)组成中共邢台县第一届委员会。同时选举出何耀明、陈修俭、张巧云为出席河北省党代会代表。
大会收到代表提案610件,合并为210条。
2、1971年3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邢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革委驻地召开。选出代表808人,出席会议713人,代表全县13217名党员。大会由代表选举主席团(39人)主持。
大会由刘义民致开幕词。马彪代表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向大会作了《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乘胜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30名委员和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邢台县第二届委员会。
3、1985年12月29日至31日,中共邢台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委驻地召开。全县选出代表367人,出席会议329人,代表全县20851名党员。大会由代表选举主席团主持,并选出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分别进行工作。
与会代表听取并审议县委、县纪委的工作报告,通过相应决议,选举产生31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邢台县第三届委员会,并选举出中共邢台县纪检委员会。
第五节 纪律检查
一、机构设置
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主要是结合整党整风和党的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未设专门纪律检查机构。
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纪律检查工作也得到加强。1950年6月,经地委批准,县委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纪检会,下同),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下设委员,配备专人负责日常工作。1956年改称监察委员会,仍由县委副书记兼其书记,另配备专职副书记、委员和干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律检查机构被取消。1973年秋设监察组,属县革委政治部领导,设组长、干事。1974年归组织部领导。1979年3月中共邢台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并由过去县委领导改为县委和上级纪检会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1983年12月,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根据中央文件规定,纪检会更改为中共邢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配设专职书记、副书记,增设常委,列为县级机构,并于1985年12月第三届党代会选举产生常委8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至1988年纪检会下设秘书科、信访科、审理科,并向公安、县社、文教、工业、县直党委及金融五个系统派出了纪律检查组。
二、工作任务
根据党的十二大党章规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它规章制度,帮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维护党纪的决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章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促进改革开放,纪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保护、惩处、教育、监督。1984年之后,又重点抓了党员在经济方面的违法乱纪问题,并配合审计局和检察院等协同办案,从1979年至1988年底,县纪检会直接查处案件71起,全县处理犯错误党员296人。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邢台地方组织建立后,首先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帮助国民党在邢台建立组织,发展党员。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并决定“凡关于国民革命均以国民党名义,为国民党工作”。1926年派顺德特支委员沈国华参加中共北方局和国民党省党部合办的党训班学习后,又以冀南特派员身份回邢领导国共两党的党务工作。这期间由于两党合作,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反帝反封运动,及迎接北伐军工作。1927年顺德临时地委又与国民党邢台县党部一起组织领导了“武装农民占领邢台城”的战斗。国民党顽固派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军队占领邢台,进行了清党活动,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抗日战争期间,本县党的各级组织,按照党中央制定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打击顽固势力”统战工作策略方针,进行了大量工作。首先在邢西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员一起建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动员各界人士一齐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新局面。同时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国民党退却南撤时掉队散乱在邢西山区的十几股东北军,通过说服动员全部收编为抗日军队。抗日根据地形成后,县委先后在根据地和游击区建立救联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组织起一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力量。在发展进步力量的同时,对地方上层分子、开明士绅等中间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团结、争取工作,对他们晓以民族大义,使其投身于抗日工作,1941年后,各村还建立“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国民党和无党派人士均派代表参加政权),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对敌伪军、政人员也进行了争取、改造工作。如1939年通过说服动员,使邢台伪军第三营营长宗书阁在皇寺起义,参加八路军,进行抗日。还通过工作将谭村与日军、国民党均有联系,并有爱国思想的徐兰争取过来,为抗日政府买了不少武器弹药,掩藏和搭救过不少地下工作人员,还给抗日政府提供过不少敌人情报,为我们作了很多工作。1941年之后,抗日政府还通过多种工作,对敌占区的日伪乡、保长进行教育,使其积极给抗日政府筹措粮款,提供敌人活动情报,掩护过往的抗日人员,后来多数成为“两面”村长,为抗日作了很多工作。徐村大乡乡长李吉昌,多次召开保长会议,布置给抗日政府交粮交款,给武工队买枪支子弹,后来被日军怀疑,他干脆参加了抗日工作。羊范警察所长杨荣善在党的统战工作感召下,暗中为我党做事,沙河伪军抓住八路军三个侦察员,送到羊范警察所,通过联系,第二天他就把人放出。他还和八路军十三团、抗日八区政府合伙在羊范开了一个货栈,给根据地交送过大量的布匹、火柴、碱、盐等物资,为我们反经济封锁做了不少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统一战线工作又有加强,建立了专门机构。根据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于1956年完成全县私营工商业改造工作。知识分子的工作也得到改善。但1957年反“右”斗争中,一批知识分子和统战对象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运动,统战工作受到更大干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工作才步入正轨,一系列统战政策得到落实。1979年县委恢复统战部后,将被错划的110名右派全部作了改正。对原国民党投诚过来的又被打成“反革命”、“坏分子”的人员落实政策,并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置。对原工商业者也落实了政策。1981年成立了由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邢台县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统战工作。在“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指导下,政协和统战部与台胞、台属、归国华侨以及宗教人士、起义投诚人员、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团结各界人士,齐心协力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