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69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分类号:
F830.3
页数:
2
页码:
330-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邢台县
信用合作社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的信用社,一建立就注意支持生产或经营,据1947年《银行月刊》20期记载:1947上半年,本县49个信用社,共贷款3822万元(冀南钞)。支持群众买牲口127头,农具3041件,纺花车116辆,织布机71架,羊672只,打井32眼,支持经营运输得利170万元,经商得利339万元,办厂得利375万元。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信用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受县农行领导,在不设农行时期受县人行领导。
1955年,本县112个乡,均建立信用社,信用社动员社员入股作本,实行股金分红,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信用干部不脱离生产,享受补贴,他们登门串户,办理个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存款、贷款,帮助社员、农业社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颇受农民拥护。1955年,存款余额151万元,贷款余额13万元,拥有股金11万元,公积金1.3万元。
1958年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信用社干部由选举改为任命,社员代表大会流于形式;停止了群众集股和股金分红制等。从此模糊了信用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信用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到1962年,全县31个信用社中,有27个实现了社员和生产费用贷款,全部用本社储蓄发放。1963年8月,本县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信用社发放社员贷款21万元,支持3700余户社员,购买粮食533.5万公斤,衣服1262件,煤炭50万公斤,并代县人行发放救灾贷款16万元,支持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同年,山区信用社,在资金有余前提下,报经河北省分行批准,首次在本县试办设备性贷款。1964年至1965年,发放此项贷款27.3万元,支持2000多个生产队购买耕畜、种畜、农机具,并支持水利建设及造田工程。1965年,存款余额723万元,其中社员365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95%和84%,贷款余额143万元,其中社员77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429%和285%。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信用社业务受贫下中农监督;干部由公社任免,管理混乱,部分干部下放回家,部分干部工资改为“工分”加补贴;规章制度被批判;存钱多的户被视为“资本主义倾向”等,极大影响了信用事业的发展。至1972年落实干部政策后,干部的积极性逐渐恢复,业务日趋活跃,尤其是针对“文革”造成的资金短缺,大力开展社员储蓄,使存款额有了大幅度增长。杨庄信用社主任齐兴聚挨户登门进行调查研究,动员社员储蓄,并用社员储蓄支持发展社队企业和社员家庭副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信用社进行整顿和改革,恢复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务院规定,将信用社的资金纳入国家信贷计划,恢复了社员入股和股金分红;召开社员大会,民主选举主任,以及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县信用社联合社;实行集体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促进了信用社事业的发展,1988年,存款余额14678万元,其中社员13617万元,分别是1955年的38.6倍和92倍,贷款余额11547万元,其中社员3747万元,分别是1955年的426倍和468倍。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