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民国时期的田赋、公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572
颗粒名称:
二、民国时期的田赋、公粮
分类号:
F812.424
页数:
2
页码:
291-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民国时期的田赋、公粮征收历史。
关键词:
邢台县
民国时期
田赋
公粮
内容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田赋仍实行清制。因使用公元纪年,故无闰月加征,又因当时废除纹银,改用银元计征,每银一两折征银元二元三角。由于连年战争,农业凋敝,所以总是“收不及额”。据《河北省通志稿》记载,本县1930—1933年,年额征为83866元(旧币,下同),但实际征收,1930年为57386元,1931年为61223元,1932年为41421元,1933年为58452元。
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日伪虽然使用暴力征税,但因战乱连年,田园荒芜,年年收不及额。
在抗日根据地,人民政府根据抗战需要,主要是征收粮食,称“公粮”,开始征收办法是实行合理负担,取消按亩摊派。实行大户乐捐,主要由地主、富农以及富裕户出捐。1939年改行公平负担,按户之贫富定分数,然后以分数征粮。定分办法是,将农户分为最富、次富、中户、贫户、最贫五类,以最贫户定为一分,依次向上加,层层累进,并在村民大会上讨论通过后实行。负担面增至70%。是年麦季派征公粮12万公斤,地方粮14874公斤(小麦)。
1940年9月15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布《修正合理负担征收款项办法实施条令》,规定合理负担以“一、三”累进税本递进,征收最高不得超过年收入的30%。是年秋季派征公粮小米21.6万公斤,地方粮1.8万公斤。1941年,夏季派征公粮43.2万公斤,地方粮6.75万公斤。
1943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布了《晋冀鲁豫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规定:农民的副业、家庭手工业的收入不计征;征收按照常年应产量计算;总负担以80%户为原则;有起征点,低于起征点免征;征收最高限额,一般不超过纯收入的30%;农业税率分七等,起码为三厘,最高为二分五厘。
1948年12月25日,华北人民政府公布了《华北区农业税暂行税则》,规定凡有农业收入之土地,均由其所有人交纳农业税。其计算方法是:凡常年应产谷十市斗之土地作为一个标准亩,计征以户为单位,所有农业人口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均扣除一个标准亩的免税点,下余之标准亩即为负担亩,每亩年征小米25市斤,另外随正税征收地方附加税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