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口商品经营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5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出口商品经营状况
分类号: F752.6
页数: 2
页码: 276-2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出口商品,邢台县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便与外国开始贸易往来。宋代,邢台已是当时进行贸易的主要市场。到明万历年间,邢台皮毛业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华北重要皮毛集散地。当时熟皮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城西南乡前留家庄、后留家庄、西北留、中留和王村一带,清光绪11年,德国洋行开始来顺德府收购生皮,运回转销欧、美各国。此后,美国的新泰兴洋行、和平洋行相继来此收购生皮。一直到民国年间,皮毛货的内外贸易很旺。抗日战争中,邢台沦陷,皮毛店和作坊关闭,皮毛市场凋零,出口贸易也随之停止。12年间,共完成收购总值7082.17万元,实现利润22.89万元,为国家创汇1903万美元。
关键词: 邢台县 出口商品 经营状况

内容

邢台县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便与外国开始贸易往来。宋代,邢台已是当时进行贸易的主要市场。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邢台皮毛业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华北重要皮毛集散地。当时熟皮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城西南乡前留家庄、后留家庄、西北留、中留和王村一带,清光绪11年(1885),德国洋行开始来顺德府收购生皮,运回转销欧、美各国。此后,美国的新泰兴洋行、和平洋行相继来此收购生皮。一直到民国年间,皮毛货的内外贸易很旺。抗日战争中,邢台沦陷,皮毛店和作坊关闭,皮毛市场凋零,出口贸易也随之停止。
  1969年恢复出口贸易,由县供销社副食品公司办理出口业务,是年出口核桃25.7万公斤,板栗37.45万公斤。1973年又增加柿饼出口15万公斤。1977年增加活兔出口,1978年增加活元鱼、矿砂和蜂蜜。其中,矿砂经营量越来越多1978年出口300吨,到1984年增加到1017.5吨,增长近3倍。
  1979年,出口商品又增加了菜牛、枣仁和红谷。当年出口菜牛377头,红谷4.5吨,枣仁20吨,出口总值达到240万元,比1977年的1.87万元增长128倍。
  1980年,对外贸易市场开放,出口商品随之增多。是年增加出口的商品有硫酸钡、糠醛;1981年增加棉仁饼、钼酸铵;1982年新增加花生饼、麸皮、槐米、服装;1983年到1988年又增加芝麻、蓖麻籽、硝酸钾、柴胡、花生果、玉米、金属硅、黄谷、白茅根、秦皮九、豆饼、茜草、蒺藜、灵芝米、五加皮、黑丑、煎盘、黄豆、高粱、〓石、鲜桃、油菜籽、菜籽饼等23种商品。到1988年底,出口商品达38种,其中核桃、板栗、柿饼三大产品已成为本县的拳头商品,畅销西欧、日本、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外贸部门在大力组织出口商品收购、扩大出口的同时,还积极扶持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到1988年底,共拨给基层供销社和乡、村扶持生产周转金116500元,化肥960吨。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的产量和质量,还为基地乡、村培训技术人员2000余名,截至1988年底,全县共建成核桃、板栗、柿饼、枣仁、苹果、花生等基地13个。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977年是1.87万元,以后逐步增加,1988年上升到1264万元,比1977年增676倍。12年间,共完成收购总值7082.17万元,实现利润22.89万元,为国家创汇1903万美元。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