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历史上私营商业发展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488
颗粒名称:
历史上私营商业发展状况
分类号:
F721.4
页数:
2
页码:
262-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历史上私营商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邢台县
私营商业
发展状况
内容
本县私营商业兴起很早,元朝时邢台城已很繁华。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邢台皮毛业加工、交易兴起,逐步形成交易市场,清乾隆年间(1736).成交额达1200多万两白银。清末民初邢台城为全国著名皮毛集散地。其产品除本地自销外,供顺德府羊市街、羊市道专营商户贩运、出口,行销全国及欧、美。
鸦片战争后,“洋货”流入中国,德、美、英等国商人开始来邢收购生皮,经营山货,刺激邢台工商业有了新的发展。
光绪初年(1885),邢台城已形成华北内地皮毛业的第二市场。光绪30年(1905),京汉铁路通车,本县商人与外界客商来往频繁。为适应当时商业发展的需要,邢台城于1906年建立了商务会,其任务是:为商人跑外经商出具证明,调解商户间的纠纷,接待外地客商。商务会还创办一所商务学校,对本县商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据《河北通志稿》记载:民国22年,邢台县每年输入国货有市布、棉纱、毛线、食糖、海带、肥皂、瓷器、铁条、纸烟、碱面、纸张、面粉、煤炭、竹藤器等。每年输入“洋货”有布、纱、毛线、糖、海带、煤油、颜色、胰皂、瓷器、铁棍、纸烟、碱、纸等。每年输出的产品有线麻5000担,杏仁2000担,桃仁3000担,秋梨3400担,酸枣面2300担,橡壳13000担,烟丝4000担,苇席82000领,水胶700担,毛皮衣42000件,土布92000匹,股皮73000张,弓弦皮线32000斤。邢台县共有商家1390户。
“七·七事变”前,邢台皮毛经营进入盛期,商贾近两万人。皮毛作坊有427户,生皮行店89户,熟皮行店15户,制革作坊50户。皮货行销东北四省及平津、上海、汉口、九江等地,年出口毛25万一50万公斤,猪鬃5万公斤,年出口值800万元(旧币)。
当时的集市也已形成,山区以路罗、浆水、将军墓、宋家庄、马河,丘陵区以皇寺、羊范,平原区以东汪、石井等10多个大村镇为中心的贸易市场。这些集镇的商户,经营、服务项目大体有:饭店、粮店、盐店、麻店、杂货店、棉布庄;有油坊、毡坊、皮毛坊、染坊、馍馍坊、面坊;还有挂面果子铺、茶馆、兽医院、山货栈等。遇到集日,远来客商和当地商户,叫卖声不绝,人流不断,十分热闹。当时最为繁华的集镇有皇寺、宋家庄和羊范。邢台城是各类商品的交易中心,批发商店兼营零售.有的是前店后厂。
日军占领邢台城后,不少商户关门,生意萧条。山区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政府领导下,商业却有大的发展,私营商户达750家,为活跃根据地的经济,反对日伪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
解放后,本县在大力扶持供销商业的同时,积极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使个体商业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46年,全县(邢台城除外)个体商户达3500户。
1952年,由于对私营商业的调整和改造,个体商业相应减少,全县有1044户,从业人员1140人,拥有资金97400元。其中:座商85户,从业人员167人,拥有资金31400元;行商358户,从业人员363人,有资金34300元。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