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45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运输
分类号: F512.922
页数: 3
页码: 247-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分述了、人担、人背、牲口驮、人力车、畜力车、民间客货栈、汽车货运、汽车客运。
关键词: 邢台县 运输 发展

内容

一、人担、人背、牲口驮
  人担、人背、牲口驮,是旧社会乡村民间和长途运输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山区的山货进城、日用工业品进山,全靠这种形式运输。
  人担,俗名挑扁担,是用国槐、椿木做成的六尺长、二寸宽的扁担,两头用麻绳系在井字形盐架上,盐架放置货物。一般一人能挑百斤左右,日行七、八十里,是农村中一项家庭副业。现在山区田间仍有此种运输。
  人背,是用木质做一梯形柴架,系两根麻绳或带子,靠两肩背在背上,将运送物品捆上,一般成年人可背150斤左右。
  牲口驮,俗名赶牲口或赶脚,是旧社会农村一种重要副业。做一木质桥形驮架。把要运输的货物用绳扎在架子上,抬放在骡、驴的背鞍上。一般骡、马能驮二百斤左右,驴能驮120斤左右。一人可赶两头牲口,乡里和邻村自愿结合,搭伙承包运输。
  二、人力车
  又名独轮车。是平原区、丘陵区旧时的主要运输工具。早年是木轮木辐,车轮架于轮轴上,载物推行时发出吱嘎的声音,1958年改用胶轮和装配滚珠轴承,由一人推行。如遇载货过量或道路泥泞,车前有一个人拉行。建国初广大农村用于短途货运和田间运送等。战争年代,运送弹药、军粮,支援前线,起过重要作用。1955年发动农民参加短途运输,日出动人力车800多辆。1956年抗洪救灾,抢修堤埝和修筑公路出动人力车达千余辆。到1958年的水利大跃进及1963年以后的根治海河工程,人力车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起到提高工效的作用。六十年代后期被双轮的排子车所替代。排子车载重量大,或人力、或畜力,推拉均可,已成为农户的必备运输工具。据统计,1988年底全县有农用排子车62515辆。
  三、畜力车
  主要是指马车和牛车,木轮木辐外包铁皮,两根辕杆、两帮、底盘构成全车,套马套牛均可,载重量在500-1000公斤,是长途运输的主要工具。建国后大部分改装胶轮,轻快省力,载重量大,在没有或机动车少的时期,畜力胶轮大车是唯一长途交通工具。1949年全县只有36辆,1952年增加到65辆,1957年成立运输社时胶轮大车已有300辆。到1960年民间胶轮大车已发展到1369辆,进入70年代中期,胶轮大车被汽车和中小型拖拉机所代替。
  另一种畜力车是客运车,称马拉花棂轿车,轮网直径大,木轮木辐辐条细长,车盘上装有轿蓬。两侧留有窗棂并装上玻璃。轿蓬前有布帘,是当时较高级的客运马拉轿车,只有官府和绅士商贾才有。平原区娶媳妇,新郎新娘也有乘花棂轿车的。
  四、民间客货栈
  民国时期城乡物资的交流,是靠民间的客货栈和马车店进行的。如北路的皇寺、宋家庄,中路的姚坪、西黄村,南路的李村、羊范及山区的将军墓、浆水、路罗等较大集镇,都有客栈、货栈或马车店。客货栈的业务范围较广泛,栈内设有客房、食堂、库房,同时办理代购、代销、代运、代储事宜。货栈均雇用私人马车、牲畜力驮子,供来往客商运送货物。
  五、汽车货运
  1950年邯郸汽车运输公司邢台分公司在县内办理货运业务。1951年邢台分公司在本县浆水、宋家庄设立联运栈点,主要办理山货物资运送。1953年将联运栈改为邢台县运输站,邢台分公司三辆汽车常驻本站,承办货运业务。1956年县手工业联合总社购进加拿大汽车,1957年增至三辆,1960年增至49辆(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汽车),此间首创汽车运输“一条龙”的方法(即联运),就是专业运输与部门的汽车统一调度,往返无空车.来回有货运,效益显著。1959年粮棉入库时间缩短了两个月,山区的土特产提前四十五天上市。
  1973年成立了交通局汽车队,拥有货运汽车18辆,年货运量3.75万吨。
  1985年11月成立邢台县运输公司,购进日本产15吨载重汽车18辆。县内还有邢台地区运输公司驻县货运汽车10辆,全年货物运输量3万吨。
  六、汽车客运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南宫“德南长途汽车公司”首次开运南宫——邢台的长途客运。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南宫、威县、任县私营客车每年冬春往返于邢台东大街客栈,夏秋两季道路泥泞停驶。
  邢台沦陷期间,日伪“顺德自动车营业所”开营邢台至任县、南和、内邱、皇寺等客车。
  1945年9月24日邢台城解放,太行运输公司接收日伪汽车八部,同年12月成立裕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以载货汽车代运旅客,后由邢台运输公司经营.长途线路是邢台——德州、邢台——南宫。
  1956年邢台至浆水通运客车,后延伸到山西和顺。1959年邢台通皇寺客运班车,1968年延伸到北小庄、宋家庄和崇水峪。
  1960年以后相继有邢台——营头、邢台——羊范、邢台——南大树通车。在县境内并设有浆水、路罗、崇水峪、将军墓、皇寺、放甲铺、西黄村、杨庄等8个汽车分站,102个停车站点。
  至1988年底,邢台汽车站每日往返县内各站有18个车次。加之京广、邢临、邢德等各线经过境内的客车多达300个车次。年客运量,1956年为7万人次,1988年达43万人次。
  市内公共汽车公司于1971年开通了邢台——红星汽车制造厂(4路)班车,运行24个车次,年客运量43万人次。
  1976年又相继开辟了邢台——长征汽车制造厂(7路)班车,日运行12个车次,年客运量达25万人次。邢台——留村,邢台——东庞煤矿(9路)两路班车也同年开运。
  1978年又开通邢台——棊村铁矿,日运行8个车次,年客运量15万人次。
  1986年新开辟邢台——张果老山旅游区,日运行4个车次,年客运量8万人次。
  个体客运汽车到1988年已有23辆.车座616座,主要是长途客运:邢台——石家庄,邢台——太原,邢台——德州,邢台——临清等。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