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国土整治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406
颗粒名称: 山区国土整治之路
其他题名: 前南峪脱贫致富记
分类号: F205
页数: 4
页码: 224-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前南峪1964年至1988年整治国土脱贫致富的历程。
关键词: 邢台县 国土整治 前南峪

内容

浆水镇前南峪村,地处本县中山区,全村334户,1689人,总面积10746亩,其中宜林山场8300亩,耕地692亩。
  1963年前,资源未开发,靠山没柴烧,守田缺粮吃,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
  1963年8月,一场特大洪水,冲走川畔良田340亩,只剩下岗坡赖地300亩和3000多棵栗树、柿树、苹果树。
  面对这荒山秃岭和沙石河滩,党支部一班人,认真检查了建国14年来山河依旧、水土流失严重的教训,有愧党的培养,难以面对全村乡亲。
  这时,县委发出学习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的号召,全体支委及队干部,到寺沟参观学习,提高了重新整治山河的信心,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20年建设规划。
  从1964年开始,党支部按照规划,带领全村群众,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一步一个脚印,重新整治国土,开发经济。25年来,尽管支部书记3次易人,支部成员不断调整,但前南峪的开发经济建设从未间断。尤其是1977年,郭成志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形成了新老干部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领导核心,保证了开发建设的持续前进。
  从1964年到1988年的25年中,前南峪的经济开发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64年到1968年春为荒山造林、恢复植被阶段。
  1963年8月的特大洪水灾害和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的成功经验,使前南峪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林业,保护山场植被的重要意义。该大队从荒山造林起步,在加强大队林业队的基础上,采取群众性冬春突击造林和专业队常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刨鱼鳞坑、修果树坪整地,进行工程植树造林。到1968年春,共计营造刺槐林3400亩,油松、橡栎500亩,其余4400亩沟坡栽植板栗、苹果等2万余棵,使光山秃岭开始披上绿装。
  二、1968年冬到1978年春,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群众温饱阶段。
  以党支部副书记郭成志为连长的民兵连为骨干,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首先,将乱石滚滚的河滩规划成方,垒堾如线,平整地基,将绕村河改在南坡根下。到1974年春,完成河滩造田420亩,修旱地26亩,共计446亩,比水灾前还增加106亩。同时,开山起石,沿河筑起了9000米长的护地坝3条,使血汗换来的滩地,得以久安,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1974年冬开始,又进行土壤改良。采取施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以农家肥为主;实施“秸杆还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同时兴修水利工程,经过4年的努力,到1978年春,完成截潜流3处,挖大口井5眼,建小水库1座,塘坝25座,扬水站2处,修防渗渠道3条,总长8300米。扩大浇地面积516亩,改变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1977年,粮食总产达26万公斤,首次实现了自给有余,向国家交售余粮7000公斤。
  三、1978年到1984年,为科学治山,脱贫致富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指引下,以省农业劳动模范郭成志为首的前南峪大队党支部,继续带领群众,走上科学治山、兴林治富的道路。
  前南峪从本队实际情况出发,把全大队分成四个专业生产联合体,下设承包组,实行集体专业承包经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山场开发治理上,前南峪坚持“开发治理相结合,远利近利一齐抓;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开发建设”的原则。
  该大队从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以加强现有果树资源技术管理和发展家畜家禽入手,增加集体积累和群众收入1978年4月,聘请省果研所王金章,驻村指导板栗科学管理。大队投资8400元,把网电架到试验场,满足试验所需人力、物力。对王金章家属予以安顿,使王金章能长期蹲下来,潜心科研。几年摸索,总结出板栗“五改一加强”综合管理措施。
  1982年,前南峪被定为省太行山开发研究板栗、养兔、养鸡三项课题的基点。1983年,该大队麻峪沟列为河北省林专等单位《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研究》课题基点;建滩沟列为县科委等单位《邢台县经济沟建设研究》课题基点。1983年,该村栗树、苹果树接受省微生物研究所921试验。前南峪先后还与河北农大、北京农机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省作物研究所、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挂钩,进行科学试验,引进适用技术。在外引的同时,采取师傅带徒弟、办农民技校等方法,培养本村“永久牌”技术人员144人。
  前南峪在荒山造林基础上,还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经济沟建设为中心,重点发展了经济林,有计划将部分刺槐林“退林换果”,对疏果林补植加密,并辅以工程措施,使经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场的资源作用。
  前南峪科学开发和治理经济沟的经验,主要是“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即:在整体规划上,生物、工程措施结合,乔、灌、草结合,封山、造林、管理结合、在工程措施上,坡面鱼鳞坑、果树坪相结合,梯田、水平沟状梯田结合,沟岩谷坊、塘坝结合;在生物措施上,山顶松、橡树结合,山腰干、鲜果树相结合沟道杨、柳树结合。植树造林。由于过去用镢头刨鱼鳞坑整地,发展到用炸药爆破整地,以改变立地条件,促进林果成活与生长。共计投资40万元,投工30万个,修整果树梯田、果树坪1500亩,水平沟状梯田2609亩。同时,对果树进行刨坪、除草、施肥、喷微肥、嫁接、修剪、治虫等系列技术管理,对原来“小老栗树”,施以“闷炮扩穴”,对低产栗树,进行“高接换头”,对老栗树更新换代;并且由于过去青打栗蓬,改为等栗实成熟脱落后拾栗籽,改变了历史上大小年结果现象。
  1984年,干鲜果品总产量28万公斤,其中板栗5.75万公斤,比1877年分别增长1.2倍和1.7倍。人均收入364元,比1977年增长3.5倍。
  前南峪建立起“太行山板栗技术开发中心”,郭成志、王金章等带领技术人员,不断到武安等副点,无偿地传授板栗丰产技术,使板栗“五改一加强”综合技术管理经验,辐射到3省18县142个乡,得到各级领导和受益单位的好评。
  四.1985年至1988年,为发展村办工业,向“小康”迈进阶段。
  1985年以后,前南峪村,开始发展村办工业。当年利用林果积累36万元,以当地重晶石作原料,聘请浆水中学化学教员赵泽昌、县化学试剂厂工程师台中杰作技术指导,办起本村第一家年产千余吨硫酸钡的化工厂,当年获利1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获利20万元。1986年,与藁城县农民企业家武吉龙,签订工业硅生产技术和销售合同,投资160万元,用当地石英石作原料,建成年产千余吨工业硅的冶炼厂。1987年建成投产,当年获利140万元,次年获利220万元,创汇140万美元。从此,该村由单纯地上资源开发,改为地上、地下资源一齐开发,由单纯农业生产,转为农业、工业一齐生产,由单纯板栗出口创汇,转为板栗、工业硅一齐出口创汇,为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拓宽了致富门路,迈进了“小康”道路。
  经过二十六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的改革体制、引进技术、开发经济,前南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10条大沟,8300亩山场,已经全部治理,其生态达到了县定的经济沟标准。现有林地7900亩,占宜林山场95.2%,其中用材林3200亩,经济林4700亩。共有各种果树96400棵(板栗44300株,柿子19200株,苹果14600株,红果.12400株,其它果树6000株)。林木覆盖率达84.3%。还有疏林草坡400亩,植被覆盖率93.6%。1988年与1977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由16万元增至868万元,粮食总产量由26万公斤增至46.5万公斤,干鲜果品总产量由12.5万公斤增至48万公斤,纯收入由10.8万元增至314万元,公共积累由24万元增至284万元。
  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1977年,全队总收入中,农业占74%,林业占22%,牧业占1%,工副业占3%。1988年,全村总收入中,工副业67%,林业占26%,农业占6%,牧业占1%。劳动力投入逐步转向工业,1977年,全队283名劳动力,绝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少数搞工副业。到1987年323名劳力中,从事农业45名,林业108名,畜牧10人,工业160人,并雇用外村劳力72名。
  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村人均收入,在1977年57元的基础上,1988年达2350元。人均拥有粮食,在1977年180公斤基础上,1988年达388公斤。1988年末,全村储蓄存款余额246万元,比1977年纯增245.6万元。
  文化福利事业发生了显著变化。1988年全村实现了按人口分粮,吃粮不花钱。自来水、电费免费50%。医疗免费70%,老人实行退休金制,每人每年发200元,无儿无女者发400元。儿童实行九年村费教育。农业税全部由村代交。户户有电视机、洗衣机,村补助买机款50%。
  1988年,郭成志荣获河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所领导的前南峪村,1983年以来被河北省、邢台地、市、县誉为文明村;前南峪所走过的脱贫致富道路,誉之为“太行山道路”。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