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楼寺沟的综合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404
颗粒名称: 胡家楼寺沟的综合治理
分类号: F205
页数: 3
页码: 220-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国土整治典型中的胡家楼寺沟的综合治理,冀家村乡胡家楼村,位于中山区,村西南有一条沟名寺沟,由于治理的好,并摸索出一条治山治水的规律,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
关键词: 邢台县 国土整治 胡家楼寺沟

内容

冀家村乡胡家楼村,位于中山区,村西南有一条沟名寺沟,由于治理的好,并摸索出一条治山治水的规律,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
  寺沟由南岔、正沟、寺沟掌、打娘岩、光屁股沟五条支沟汇流而成,总面积1470亩,占全村山场面积的四分之一。流域内最高点海拔757米,山的相对高度50-200米,成土母岩为花岗片麻岩,土壤属褐土类,表层多系砂壤土,厚0.2米左右。
  治理前的寺沟,除沟谷有45亩耕地,340株栗树、柿树等外,其余均是光山秃岭,人称“光屁股”沟。
  1955年冬,胡家楼由初级农业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农业合作社,山场、林木、耕地由私有制度变为社员集体所有制,为统一整治山河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广泛讨论,记取过去零散植树不见树,河滩造由被水冲的教训,提出了整治寺沟的计划。
  从1955年冬开始,群众在党支部书记樊守善,村长樊守德、社长马聚山等干部的带领下,分为三路,于寺沟三个地方,采取三种方法,分而治之。
  开始,农业社仅有7把镢头。他们发扬先辈艰苦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一冬一春劳动,到1956年夏天,完成三项工程:在寺沟掌缓坡上修梯田27亩;在正沟沟口建起容量2500立方米水库一座;在寺沟坡面上,刨了成群成列的鱼鳞坑、修梯田坪、挖连环池等水土保持工程300亩,并在里边栽上树。
  1956年7月,一场暴雨,使三处工程均遭到冲击。但因治理方法不同,结果也就截然不同,寺沟掌梯田冲塌了,正沟的水库淤平了。只有整个寺沟坡上新造的刺槐生机昂然,一片葱笼,各项工程安然无恙,蓄满清水。
  实践使胡家楼的干部群众认识到“水是一条龙,由上往下行,治沟不治坡,到头一场空”的水土流失规律,以及山林相依、水土并存、保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水,治水必须造林的辩证关系。他们便从“锁龙头”着手,从下游着想,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槐松头、干果腰、水果脚”的布局,采取“先上后下,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寺沟小流域进行了集中治理、综合治理、连续治理。
  从1956年冬开始,社员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斗,在陡坡上刨鱼鳞坑16.4万个,规格为长1米,宽0.5米,深0.2至0.4米。坑的外边垒石头或培土埂,外高里低,两端留有溢水口。坑内种植刺槐、油松、橡树、山合欢等用材林。在缓坡上挖水平沟719道,规格为长5至7米,宽1米,栽植用材林或栗树。在坡根沟旁修梯田坪648个,连环池480个,规格视地形而定,可大可小,但均要垒堵培埂,平整好,留溢水口,6年中共计栽植刺槐、油松等用材林1300亩,板栗、苹果等100亩,计果树2800棵,实现荒山全部绿化。在支沟打谷坊坝667座,塘坝、小水库7座,拦蓄水土。寺沟综合治理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建立林业队(开始12人,后增至40余人),对寺沟的工程造林常年进行管理和维修。寺沟被封禁起来,卖掉山羊发展养猪,寺沟长治久安有了保证。
  通过工程,整个寺沟从分水岭到沟口,形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林草。通过造林养草,增加了植被覆盖,不仅能固土,防止“水炮”,而且,雨水被茂密的空间林草枝叶所截留,减缓了坡面迳流。第二道是鱼鳞坑、水平沟、连环池工程,星罗棋布,遍及坡面,形成了从分水岭到坡根,层层设防,就地消化,涵蓄雨水,防止迳流。第三道是谷坊坝、塘坝、水库工程,节节拦截,步步设卡,截住泥沙,蓄积了雨水。至此,雨水及其形成的迳流,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一截再截,一缓再缓,一蓄再蓄,使整个流域内有雨时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雨后清水缓慢施放,源源不断地补给河川,供给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963年8月2日至8日一场特大暴雨,使寺沟的综合治理经受一次严重的考验。暴雨过后,寺沟小流域仍是林木葱葱,绿草如茵,工程完好,林茂粮丰。林果收入9900元,比1952年1250元,增长近7倍;而寺沟分水岭南的合峪沟,在同样暴雨冲刷下,坡面产生“水炮”158处,水冲沙压耕地25亩,粮食减产4400公斤。据当时水文站测算,寺沟小流域地面迳流总量仅34.6万立方米,比治理前减少32%,泥沙流失659吨,比治理前减少94%,沟口最大洪峰流量仅5.1秒立方,比治理前缩小6倍。共计产生山水25个流量,实际流出沟口只有5个流量,减少五分之四。《河北日报》曾以“暴雨摧残处,百花依然红”为题,报导了胡家楼综合治理寺沟成功经验。省、地、县在此开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寺沟成为太行山区综合治理的典型。胡家楼大队,在县委“一手抓山,一手抓川”方针的指导下,除继续完善提高寺沟的综合治理外,在河滩上拉土垫地126亩,使耕地恢复到514亩,完成荒山工程造林5000亩,实现了荒山全部绿化。
  1972年,山区遇到了严重的旱灾,全年降水量仅298.2毫米,仅占常年平均降水量的43.5%。其它沟谷山泉枯竭,林木萎黄,而寺沟清水长流,林草茂盛,粮果丰收,与1971年比较,粮食增长9.7%,林果收入增长8.3%。
  经过30多年的连续治理,使昔日“有雨就泻肚,无雨渴死牛”的寺沟,如今变成“绿树葱葱,果实累累,台田层层,塘水清清”林茂粮丰的经济沟。林木覆盖率达90%,郁闭度0.8以上,年产干鲜果品5万多公斤,粮食1万多公斤,加上其它项目,年收入4万多元。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