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整治历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40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整治历程
分类号:
F205
页数:
5
页码:
215-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群众治山理水经验教训,注意发挥榜样模范带动作用,持续综合地开展了整治山区国土的群众运动。本县山区国土整治的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关键词:
邢台县
国土资源
整治历程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群众治山理水经验教训,注意发挥榜样模范带动作用,持续综合地开展了整治山区国土的群众运动。
本县山区国土整治的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950年到1963年7月,为坡沟初步整治时期。
1948年6月12日开始,连续五天的霪雨引起的洪水和“水炮”,冲走和沙压路罗、浆水两川210个村耕地4000余亩,冲毁房层7000余间,死人27名。只10户人家的白云山中的程子沟,原是个山清水秀小山庄,因山坡上的橡栎被砍伐,致使这次霪雨引起的“水炮”,冲走耕地15亩,石房21间,人10口,驴2头,损失极为惨重。
建国后,县委分析了造成1948年洪水危害的原因是因为广大坡面失去植被。要解决水土保持,就要绿化荒山,恢复植被,锁住“蛟龙”。县委、县政府把山区的水土保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以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亲自抓山区工作,选择荒山造林,沟谷打坝,为山区水土保持的突破口。
到1956年,全县荒山造林12万亩,打谷坊坝2万道。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统一规划,采用了东山造林,西沟打坝这种不科学方法,结果,1956年7月,连续3天降水480毫米,大部分坝被冲垮。
1956年初,山区实现了高级合作化,荒山由私有制变为社员集体所有制,劳力由农业社统一调配使用。县委适时提出社社建立林业专业队,抽出10-15名社员搞林业,采取冬春突击造林运动与专业队常年管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等措施,一座山一座山或一条沟一条沟的进行治理,在坡面挖鱼鳞坑,水平沟,进行工程造林;在沟谷修谷坊坝、塘坝、小水库、挡蓄水土,引进国光、元帅等苹果树种,大面积发展果林。在林牧上,实行统一规划,分山划界,留出牧坡、牧道;在林农上,按照刺槐头、果树腰、梯田脚的布局,实行粮、果间作,鱼鳞坑栽树栽豆子,林粮一齐管理,远利、近利一齐抓,解决了林牧、林农矛盾。同时,以农业社为单位,先后开始了寺沟、浆水沟、小镇滩、佛堂沟等沟谷治理,形成了国土整治的第一个高潮。
自1955年冬开始,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先开通了“跃进”、“七一”两条灌渠,引白马河、七里河之水,灌溉丘陵地区旱田2万余亩。
接着修建羊卧湾、东川口两座中小型水库,补充和扩大上述两条灌渠水源。北会、塔西、龙门等2526座小型水库、塘坝也先后落成。1958年3月,遵照省、地委集中兵力,突击绿化的指示,全县动员党政军民学13万人,南和、任县、邢台师范的部分社员、学生等前来支援,分别集中到白云山、影日垴、柳树沟、仙翁山等绿化点上,奋战十天,一举完成荒山造林70万亩。这是国土整治第二次高潮。
二、从1963年8月到1975年,为川河造田治水时期。
1963年8月,山区遭到了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严重损失。县委书记何耀明、县长王永淮等亲自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干部,深入现场,解剖麻雀,总结了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石槽大队建设小镇滩沟的正反经验和教训。胡家楼大队采取“先上后下,先坡后沟,沟坡兼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寺沟,在这场洪水冲击下,耕地、树木、工程安然无恙,粮果丰收。而石槽大队治理小镇滩沟,只注意在沟内建设苹果园、桃园、栗子园等10园,忽视了治坡,结果坡面起水炮23处,造成了泥石流滚滚急下,使316道谷坊坝、3600多棵果树、1座水库全部被冲光,这个曾以山区建设美好远景而闻名,并在印度加尔格达国际博览会图片展出的典型毁于这场洪水。
县委召开现场会,组织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参观讨论,推广胡家楼综合治理寺沟的成功经验,记取石槽大队在小镇滩沟建设失败教训,贯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以“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及“牧为林让路,限制山羊发展”为指导思想,重新发动群众,开展整治邢台山区国土的群众运动。群众情绪很高,涌现出南会大队、水门大队自力更生垫滩地、修梯田,浆水大队高标准综合治理浆水沟、将军墓大队拿出102亩好地培育刺槐苗,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出圃,当年完成荒山绿化3000亩等先进典型,全县形成了以修地、造林、治沟为重点的国土整治第三次高潮。
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抱有重新整治国土,造福山区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加上干部长期稳定,从县委到公社、大队形成治山治水的良好群体,故在国土整治上作出显著成绩。1965年10月18日,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确定本县为“治山、治水、治田样板县”。
正当重新整治国土蓬勃开展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各级领导干部被打倒,整治国土群众运动受到挫折。
“文革”中,在“以粮为纲”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主要精力投入垫滩地、修梯田。进入70年代后,掀起了“农业学大寨”。河滩筑坝垫地群众运动,先后完成滩地5万多亩,比水灾前增加了1万多亩。
当然文革中也进行了一些兴修水利的工程,如完成了野沟门、东川口水库的修建任务,开挖与水库配套的总干渠、干渠、支渠、还参加了邢台地区朱庄水库及北干渠的施工。低山、丘陵地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当时领导上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了多种经营,大部分社队的林业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都没跟上去。有的社队,从主观愿望出发,搞“劈山填沟,人造小平原”、“改河造田”、“毁果上粮”以及陡坡开荒等,其结果不是得不偿失,就是一事无成。路罗公社在县革委、地革委负责人的支持下,忘记了历史上的失败教训,不顾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的劝阻,在坡面迳流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又在南河滩搞“改河造田”。经过两年日夜苦干,耗资70余万元,费工几万个,结果一事无成。崇水峪公社大北沟大队,为了上粮食,不惜将50株祖宗留下来的,每棵年产百余斤的核桃树砍掉,修了5亩旱地,亩产粮食不过百余斤,得不偿失。
总之,在十年“文革”中,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使山区的贫困面貌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普遍出现了“高产穷队”、“高分低值”的不正常现象。
三、从1976年到1988年,为科学整治国土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政策的放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科技进山,开发经济,使山区的国土整治,进入全面振兴新时期。
1977年羊范公社固坊大队,从山东请来高传庭指导苹果生产。1978年4月,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王金章,以前南峪大队为基点,开始了板栗增产技术研究。山区开始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1980年,县委、县政府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调整山区农业结构,明确提出:“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确定县、社两级领导,实行包片、包社、包队、包沟责任制,并作为年终考评的主要一项。县委、县革委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使山区国土整治不断前进。
是年,县水利局等单位,配合国家海河委员会、省水利厅,以折户大队大南沟为基点,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科学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总结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经验。同时,前南峪大队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套相同的科学治山经验。这两个经验,概括为“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在整体规划上,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乔木、灌木、野草相结合,封山、造林、管理相结合;在生物措施上,山顶松、橡树相结合,沟坡干、鲜果树相结合,沟道杨、柳树相结合;在工程措施上,鱼鳞坑、果树坪相结合,梯田、沟状梯田相结合,谷坊、塘坝相结合。从过去用镢头刨鱼鳞坑整地,发展到爆破整地,从而提高了治山治水质量,促进了林果成活与生长,加快了国土整治速度。
1982年7月,县委、县政府在将军墓召开山区建设大会,重申了1980年提出的方针。从此山区走上了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轨道。
自1982年开始,根据河北省政府的统一布署,组织实施太行山开发研究,本县列为开发研究重点县之一。
本县从回顾历史,调查现状入手,确定了“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治理相结合,远利、近利相结合,试验、推广两手抓,走治山脱贫致富之路,使山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战略思想,组织县直有关单位72名技术骨干,配合河北农大、河北林专、河北农科院等单位,组成课题组,选择并进驻基点,进行科学试验。
在治理上,从养山入手,大念“草木经”,推广折户,前南峪大队创造的“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开展整治国土,工程造林,进行长期建设。在开发上,从加强现有果树资源技术管理和发展家畜家禽入手,先后确定了板栗、酸枣、柿子、养兔、养鸡等16个课题,进行丰产技术研究。并把基点上摸索的技术管理经验,通过现场参观,扩大示范区,扩散辐射到面上,转化为生产力,使群众获得近利。
1982年由河北林学院主持,县林业局,山建、科委、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协作,承担了《真炭沟、浆水沟、麻峪沟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调查及综合治理试验研究》课题。1984年以来,三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研究,取得经济效益142529元,是投资的2.5倍。浆水沟、麻峪沟两个课题分别于1986、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
1983年开始,由县科委、县山建委、县水利局、县林业局等单位科技人员参加,进行“邢台县经济沟建设研究”。基点设在前南峪东沟、建滩沟、水门村正沟、折户村大南沟。1986年列入科委星火计划项目——“浆水镇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课题之一。通过6年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四条沟净增经济效益136万元;创出一条国土整治、脱贫致富新途径。
1985年,在前南峪兴林致富后又上工业项目的影响下,山区一批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中解放出来,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从此农、工、商、建、运、服一齐上,拓宽了致富道路。
经过近40年的国土整治,开发建设,山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昔日的光山秃岭,穷乡僻壤变为粮丰林茂,繁荣昌盛的新山区。
全山区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163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1985年本县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全山区累计荒山造林保存面积129万亩,占宜林山场82%。林木覆盖率达22.4%,植被覆盖率70%。全区715条大沟,已初步建成经济沟365条,其中年收入万元以上,亩均产值50元以上的200多条,全区拥有果树1200万株,果品总产量1447万公斤,1984年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县,1987年被列为全国绿化先进县。
全山区大牲畜存栏4.6万头,生猪存栏4.3万头,羊存栏6.9万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37.3%、9.6倍和66%。1988年列为省养猪基地县。
1988年同1949年比较,山区耕地虽减少10.4万亩,但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产量仍有很大提高。粮食总产量由2977万公斤增至6402万公斤,棉花总产量由37万公斤增至197万公斤,油料总产量由130万公斤增至160万公斤,山区农业总产值由1891万元增至10408万元,社会粮食人均占有量,由1965年195公斤,增至1988年233公斤,人均收入,由1965年51元,增至1988年305元。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