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章 山区国土整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99
颗粒名称:
第二十章 山区国土整治
分类号:
F205
页数:
13
页码:
214-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山区国土资源政治的历程,分述了植被溯源、整治历程、国土整治典型。
关键词:
邢台县
山区
国土资源
整治
内容
本县山区有27个乡镇,508个行政村,7万余户,27万余人,总面积262万亩(中低山区208万亩,丘陵区54万亩),其中耕地40余万亩。
在总面积中,山场面积为188.2万亩。其中宜林面积157万亩。成土母岩各占比例为,花岗片麻岩类75%,石英砂岩类16%,炭酸岩类8.4%;此外,还有少量紫色页岩和基性岩。
第一节 植被溯源
宋、元代以前,太行山区森林茂密,清水长流,鸟语花香。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了太行山南端曾有大面积的松林和竹林。《诗经·商颂•殷武》中,有“陡坡景山,松柏凡凡”的诗句,形容太行山南部为以松柏为主的原始森林所覆盖。邢台山区的一些名山古刹,自然环境优美,山水景色宜人,曾吸引四方游人和骚人墨客,纷纷前来游览。明邑人傅来鹏夜宿张果老山八仙洞诗曰:“秋仲寻真紫府宫,霜天曙色景分明。风恬翠柏苍岩静,月映寒潭碧水清。几度猿啼惊雪岭,数声鹤唳过松棚。洞中夜半相传荤,身世恍疑在玉京”。至今,山区还流传着“跑马泉,黑龙关,四十五里不风天”的歌谣。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富农大量发展山羊养殖业,山场过度放牧林草资源被破坏;地主霸占耕地,迫使农民上山开垦破坏了一部分林木。长期如此,导致山泉枯竭,河水断流,昔日自然景观荡然无存。《邢台县志》上,有关生态失调的记载,屡见不鲜。如山区“四面荒山,独无浊水”,丘陵区“独苦灌溉之资,日绝井养之利。视涓滴之水。不啻仙掌之露”。社会上也流传着“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旱涝风雹年年有,十年九灾人人愁”的顺口溜。
到新中国建立前,山区的林木覆盖率只有5.8%。
第二节 整治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群众治山理水经验教训,注意发挥榜样模范带动作用,持续综合地开展了整治山区国土的群众运动。
本县山区国土整治的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950年到1963年7月,为坡沟初步整治时期。
1948年6月12日开始,连续五天的霪雨引起的洪水和“水炮”,冲走和沙压路罗、浆水两川210个村耕地4000余亩,冲毁房层7000余间,死人27名。只10户人家的白云山中的程子沟,原是个山清水秀小山庄,因山坡上的橡栎被砍伐,致使这次霪雨引起的“水炮”,冲走耕地15亩,石房21间,人10口,驴2头,损失极为惨重。
建国后,县委分析了造成1948年洪水危害的原因是因为广大坡面失去植被。要解决水土保持,就要绿化荒山,恢复植被,锁住“蛟龙”。县委、县政府把山区的水土保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以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亲自抓山区工作,选择荒山造林,沟谷打坝,为山区水土保持的突破口。
到1956年,全县荒山造林12万亩,打谷坊坝2万道。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统一规划,采用了东山造林,西沟打坝这种不科学方法,结果,1956年7月,连续3天降水480毫米,大部分坝被冲垮。
1956年初,山区实现了高级合作化,荒山由私有制变为社员集体所有制,劳力由农业社统一调配使用。县委适时提出社社建立林业专业队,抽出10-15名社员搞林业,采取冬春突击造林运动与专业队常年管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等措施,一座山一座山或一条沟一条沟的进行治理,在坡面挖鱼鳞坑,水平沟,进行工程造林;在沟谷修谷坊坝、塘坝、小水库、挡蓄水土,引进国光、元帅等苹果树种,大面积发展果林。在林牧上,实行统一规划,分山划界,留出牧坡、牧道;在林农上,按照刺槐头、果树腰、梯田脚的布局,实行粮、果间作,鱼鳞坑栽树栽豆子,林粮一齐管理,远利、近利一齐抓,解决了林牧、林农矛盾。同时,以农业社为单位,先后开始了寺沟、浆水沟、小镇滩、佛堂沟等沟谷治理,形成了国土整治的第一个高潮。
自1955年冬开始,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先开通了“跃进”、“七一”两条灌渠,引白马河、七里河之水,灌溉丘陵地区旱田2万余亩。
接着修建羊卧湾、东川口两座中小型水库,补充和扩大上述两条灌渠水源。北会、塔西、龙门等2526座小型水库、塘坝也先后落成。1958年3月,遵照省、地委集中兵力,突击绿化的指示,全县动员党政军民学13万人,南和、任县、邢台师范的部分社员、学生等前来支援,分别集中到白云山、影日垴、柳树沟、仙翁山等绿化点上,奋战十天,一举完成荒山造林70万亩。这是国土整治第二次高潮。
二、从1963年8月到1975年,为川河造田治水时期。
1963年8月,山区遭到了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严重损失。县委书记何耀明、县长王永淮等亲自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干部,深入现场,解剖麻雀,总结了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石槽大队建设小镇滩沟的正反经验和教训。胡家楼大队采取“先上后下,先坡后沟,沟坡兼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寺沟,在这场洪水冲击下,耕地、树木、工程安然无恙,粮果丰收。而石槽大队治理小镇滩沟,只注意在沟内建设苹果园、桃园、栗子园等10园,忽视了治坡,结果坡面起水炮23处,造成了泥石流滚滚急下,使316道谷坊坝、3600多棵果树、1座水库全部被冲光,这个曾以山区建设美好远景而闻名,并在印度加尔格达国际博览会图片展出的典型毁于这场洪水。
县委召开现场会,组织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参观讨论,推广胡家楼综合治理寺沟的成功经验,记取石槽大队在小镇滩沟建设失败教训,贯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以“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及“牧为林让路,限制山羊发展”为指导思想,重新发动群众,开展整治邢台山区国土的群众运动。群众情绪很高,涌现出南会大队、水门大队自力更生垫滩地、修梯田,浆水大队高标准综合治理浆水沟、将军墓大队拿出102亩好地培育刺槐苗,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出圃,当年完成荒山绿化3000亩等先进典型,全县形成了以修地、造林、治沟为重点的国土整治第三次高潮。
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抱有重新整治国土,造福山区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加上干部长期稳定,从县委到公社、大队形成治山治水的良好群体,故在国土整治上作出显著成绩。1965年10月18日,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确定本县为“治山、治水、治田样板县”。
正当重新整治国土蓬勃开展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各级领导干部被打倒,整治国土群众运动受到挫折。
“文革”中,在“以粮为纲”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主要精力投入垫滩地、修梯田。进入70年代后,掀起了“农业学大寨”。河滩筑坝垫地群众运动,先后完成滩地5万多亩,比水灾前增加了1万多亩。
当然文革中也进行了一些兴修水利的工程,如完成了野沟门、东川口水库的修建任务,开挖与水库配套的总干渠、干渠、支渠、还参加了邢台地区朱庄水库及北干渠的施工。低山、丘陵地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当时领导上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了多种经营,大部分社队的林业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都没跟上去。有的社队,从主观愿望出发,搞“劈山填沟,人造小平原”、“改河造田”、“毁果上粮”以及陡坡开荒等,其结果不是得不偿失,就是一事无成。路罗公社在县革委、地革委负责人的支持下,忘记了历史上的失败教训,不顾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的劝阻,在坡面迳流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又在南河滩搞“改河造田”。经过两年日夜苦干,耗资70余万元,费工几万个,结果一事无成。崇水峪公社大北沟大队,为了上粮食,不惜将50株祖宗留下来的,每棵年产百余斤的核桃树砍掉,修了5亩旱地,亩产粮食不过百余斤,得不偿失。
总之,在十年“文革”中,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使山区的贫困面貌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普遍出现了“高产穷队”、“高分低值”的不正常现象。
三、从1976年到1988年,为科学整治国土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政策的放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科技进山,开发经济,使山区的国土整治,进入全面振兴新时期。
1977年羊范公社固坊大队,从山东请来高传庭指导苹果生产。1978年4月,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王金章,以前南峪大队为基点,开始了板栗增产技术研究。山区开始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1980年,县委、县政府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调整山区农业结构,明确提出:“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确定县、社两级领导,实行包片、包社、包队、包沟责任制,并作为年终考评的主要一项。县委、县革委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使山区国土整治不断前进。
是年,县水利局等单位,配合国家海河委员会、省水利厅,以折户大队大南沟为基点,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科学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总结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经验。同时,前南峪大队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套相同的科学治山经验。这两个经验,概括为“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在整体规划上,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乔木、灌木、野草相结合,封山、造林、管理相结合;在生物措施上,山顶松、橡树相结合,沟坡干、鲜果树相结合,沟道杨、柳树相结合;在工程措施上,鱼鳞坑、果树坪相结合,梯田、沟状梯田相结合,谷坊、塘坝相结合。从过去用镢头刨鱼鳞坑整地,发展到爆破整地,从而提高了治山治水质量,促进了林果成活与生长,加快了国土整治速度。
1982年7月,县委、县政府在将军墓召开山区建设大会,重申了1980年提出的方针。从此山区走上了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轨道。
自1982年开始,根据河北省政府的统一布署,组织实施太行山开发研究,本县列为开发研究重点县之一。
本县从回顾历史,调查现状入手,确定了“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治理相结合,远利、近利相结合,试验、推广两手抓,走治山脱贫致富之路,使山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战略思想,组织县直有关单位72名技术骨干,配合河北农大、河北林专、河北农科院等单位,组成课题组,选择并进驻基点,进行科学试验。
在治理上,从养山入手,大念“草木经”,推广折户,前南峪大队创造的“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开展整治国土,工程造林,进行长期建设。在开发上,从加强现有果树资源技术管理和发展家畜家禽入手,先后确定了板栗、酸枣、柿子、养兔、养鸡等16个课题,进行丰产技术研究。并把基点上摸索的技术管理经验,通过现场参观,扩大示范区,扩散辐射到面上,转化为生产力,使群众获得近利。
1982年由河北林学院主持,县林业局,山建、科委、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协作,承担了《真炭沟、浆水沟、麻峪沟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调查及综合治理试验研究》课题。1984年以来,三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研究,取得经济效益142529元,是投资的2.5倍。浆水沟、麻峪沟两个课题分别于1986、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
1983年开始,由县科委、县山建委、县水利局、县林业局等单位科技人员参加,进行“邢台县经济沟建设研究”。基点设在前南峪东沟、建滩沟、水门村正沟、折户村大南沟。1986年列入科委星火计划项目——“浆水镇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课题之一。通过6年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四条沟净增经济效益136万元;创出一条国土整治、脱贫致富新途径。
1985年,在前南峪兴林致富后又上工业项目的影响下,山区一批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中解放出来,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从此农、工、商、建、运、服一齐上,拓宽了致富道路。
经过近40年的国土整治,开发建设,山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昔日的光山秃岭,穷乡僻壤变为粮丰林茂,繁荣昌盛的新山区。
全山区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163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1985年本县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全山区累计荒山造林保存面积129万亩,占宜林山场82%。林木覆盖率达22.4%,植被覆盖率70%。全区715条大沟,已初步建成经济沟365条,其中年收入万元以上,亩均产值50元以上的200多条,全区拥有果树1200万株,果品总产量1447万公斤,1984年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县,1987年被列为全国绿化先进县。
全山区大牲畜存栏4.6万头,生猪存栏4.3万头,羊存栏6.9万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37.3%、9.6倍和66%。1988年列为省养猪基地县。
1988年同1949年比较,山区耕地虽减少10.4万亩,但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产量仍有很大提高。粮食总产量由2977万公斤增至6402万公斤,棉花总产量由37万公斤增至197万公斤,油料总产量由130万公斤增至160万公斤,山区农业总产值由1891万元增至10408万元,社会粮食人均占有量,由1965年195公斤,增至1988年233公斤,人均收入,由1965年51元,增至1988年305元。
第三节国土整治典型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县在各个时期的山区国土整治运动中,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榜样作用。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6个村分记于后。
大戈寥村的合作造林
路罗乡大戈寥村,位于本县西部山区,全村605人,有宜林山场12250亩,耕地344亩,人均27亩山,五分田。是个山多、地少、缺水的山村。旧社会,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山场,收入很少。
1950年秋前,县委开展荒山造林,大戈寥党支部热烈响应。但是,当时荒山是私有制,有些户有劳力却没山坡,有些户有山坡却没劳力,难以开展群众性造林运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为当时荒山造林的关键。党支部书记王魁泽和村长王玉泉连续召开党员会,群众座谈会,寻找大规模造林的途径。最后一致同意建立造林合作社,实行荒山劳力入股,收益按劳、坡比例分红的办法,开展合作造林。
思想一致了,在王魁泽和王玉泉的带动下,全村百余名劳力,8000余亩荒山入股,率先建立起全国第一个造林合作社,推选王魁泽当主任。社员议定造林收益,按劳八、坡二的比例分红,建立了社员民主管理,制定工帐、股票,清理帐目等制度。从此解决了“有劳无坡”,或“有坡无劳”的矛盾,为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荒山造林运动,开辟了新的途径。8月群众开始大面积人工播种造林。
全村204名劳力和妇女、儿童,于挑枝凹、狼窝垴一带播种橡树355亩。秋后,社员在柳树沟播种橡树195亩,还进行了200亩栗树直播试验。
造林后,根据禁坡养林的经验,把新造林坡及原有天然次生疏林,一律封禁起来,人畜均不能入,曰“封山育林”。
事实证明,封山育林的经验是一个简单易行,加速绿化的成功经验。不仅避免了人畜损坏树木,杜绝了火源,而且保护了自生幼树。刺猬、臊猫每年储冬食,可变为“动物造林”。林地封禁后,自生幼树的密度和生长情况,不亚于人工造林。此外,山坡封禁后,野草、灌木、乔木一齐生长,很快形成了乔、灌、草结合,促进了水土保持。
1951年春季,大戈寥造林社在郑家垴带蓬直播栗树500亩。引进油松籽,雨季在南岩山背坡进行直播试验油松30亩,出苗率达80%以上,节省了劳动力,填补了本县林种上的空白。秋前,又在西垴凹、张安堂南凹,播种橡树795亩,在焦子垴背直播杏树195亩。
1952年春天,大戈寥造林社直播栗树700亩,杏树200亩。秋季在西垴凹等地播种橡树1020亩。
1953年大戈寥造林社三年累计播种橡树2365亩,油松30亩,栗树、杏树1795亩,加上疏橡林封山育林3500亩,共计造林7690亩,占宜林荒山62%。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牧业受影响,群众打柴割草也发生困难。直播栗树成活率低,保存面积更少。
针对这些问题,王魁泽、王玉泉等干部同社员共同商议确定:一是实行造管并重的原则,在营造新林的同时,加强幼林抚育。组织社员对已植的林果,进行锄草、松土、间苗、定苗、培埂。二是将栗树直播改为育圃移栽。三是对山场进行统一规划,分山划界,将北沟、长春沟、小药王沟等山场,定为基本放牧区;开放由村通往馍垴、郑家沟一条羊道,使这一带50亩旱地能够进羊卧地,解决林牧、林农矛盾。四是对封禁山坡,结合林果抚育,在冬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放,让社员进山打柴割草杀荆条,获得近利。
是年,在横垴背疏橡林地空间,修成环山带状梯田5亩,进行林间油松块状育苗试验,取得成功。作法简单,节省耕地,成本低,产苗多,每亩出苗33万株,共计出苗165万株,按亩植千株计算,可造林1600亩。
这年.大戈寥被评为造林模范村,王魁泽被评为河北省林业劳动模范。
1954年,大戈寥农业社与县林业工作站签定合同,在对界沟、黑垴背等地,完成油松荒山块状播种250亩。同年秋后,采用干藏、沙藏两种办法,进行橡籽越冬贮藏试验。次年,石家庄林业试验场与邢台地区农林局,共同进行了两种贮藏方法结果及播种出苗检查,认为沙藏比干藏效果好。
这年秋季和次年春季,大戈寥在黑石头城、西垴凹、桃树凹三处进行幼橡树平茬抚育试验和橡树生长习性考察,均取得一定效果。
1956年初,大戈寥村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山场由私人所有制,变为社员集体所有制。从此,以劳力,荒坡入股,收益按劳坡比例分红为特点的合作造林为高级社取代。
胡家楼寺沟的综合治理
冀家村乡胡家楼村,位于中山区,村西南有一条沟名寺沟,由于治理的好,并摸索出一条治山治水的规律,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
寺沟由南岔、正沟、寺沟掌、打娘岩、光屁股沟五条支沟汇流而成,总面积1470亩,占全村山场面积的四分之一。流域内最高点海拔757米,山的相对高度50-200米,成土母岩为花岗片麻岩,土壤属褐土类,表层多系砂壤土,厚0.2米左右。
治理前的寺沟,除沟谷有45亩耕地,340株栗树、柿树等外,其余均是光山秃岭,人称“光屁股”沟。
1955年冬,胡家楼由初级农业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农业合作社,山场、林木、耕地由私有制度变为社员集体所有制,为统一整治山河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广泛讨论,记取过去零散植树不见树,河滩造由被水冲的教训,提出了整治寺沟的计划。
从1955年冬开始,群众在党支部书记樊守善,村长樊守德、社长马聚山等干部的带领下,分为三路,于寺沟三个地方,采取三种方法,分而治之。
开始,农业社仅有7把镢头。他们发扬先辈艰苦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一冬一春劳动,到1956年夏天,完成三项工程:在寺沟掌缓坡上修梯田27亩;在正沟沟口建起容量2500立方米水库一座;在寺沟坡面上,刨了成群成列的鱼鳞坑、修梯田坪、挖连环池等水土保持工程300亩,并在里边栽上树。
1956年7月,一场暴雨,使三处工程均遭到冲击。但因治理方法不同,结果也就截然不同,寺沟掌梯田冲塌了,正沟的水库淤平了。只有整个寺沟坡上新造的刺槐生机昂然,一片葱笼,各项工程安然无恙,蓄满清水。
实践使胡家楼的干部群众认识到“水是一条龙,由上往下行,治沟不治坡,到头一场空”的水土流失规律,以及山林相依、水土并存、保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水,治水必须造林的辩证关系。他们便从“锁龙头”着手,从下游着想,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槐松头、干果腰、水果脚”的布局,采取“先上后下,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寺沟小流域进行了集中治理、综合治理、连续治理。
从1956年冬开始,社员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斗,在陡坡上刨鱼鳞坑16.4万个,规格为长1米,宽0.5米,深0.2至0.4米。坑的外边垒石头或培土埂,外高里低,两端留有溢水口。坑内种植刺槐、油松、橡树、山合欢等用材林。在缓坡上挖水平沟719道,规格为长5至7米,宽1米,栽植用材林或栗树。在坡根沟旁修梯田坪648个,连环池480个,规格视地形而定,可大可小,但均要垒堵培埂,平整好,留溢水口,6年中共计栽植刺槐、油松等用材林1300亩,板栗、苹果等100亩,计果树2800棵,实现荒山全部绿化。在支沟打谷坊坝667座,塘坝、小水库7座,拦蓄水土。寺沟综合治理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建立林业队(开始12人,后增至40余人),对寺沟的工程造林常年进行管理和维修。寺沟被封禁起来,卖掉山羊发展养猪,寺沟长治久安有了保证。
通过工程,整个寺沟从分水岭到沟口,形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林草。通过造林养草,增加了植被覆盖,不仅能固土,防止“水炮”,而且,雨水被茂密的空间林草枝叶所截留,减缓了坡面迳流。第二道是鱼鳞坑、水平沟、连环池工程,星罗棋布,遍及坡面,形成了从分水岭到坡根,层层设防,就地消化,涵蓄雨水,防止迳流。第三道是谷坊坝、塘坝、水库工程,节节拦截,步步设卡,截住泥沙,蓄积了雨水。至此,雨水及其形成的迳流,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一截再截,一缓再缓,一蓄再蓄,使整个流域内有雨时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雨后清水缓慢施放,源源不断地补给河川,供给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963年8月2日至8日一场特大暴雨,使寺沟的综合治理经受一次严重的考验。暴雨过后,寺沟小流域仍是林木葱葱,绿草如茵,工程完好,林茂粮丰。林果收入9900元,比1952年1250元,增长近7倍;而寺沟分水岭南的合峪沟,在同样暴雨冲刷下,坡面产生“水炮”158处,水冲沙压耕地25亩,粮食减产4400公斤。据当时水文站测算,寺沟小流域地面迳流总量仅34.6万立方米,比治理前减少32%,泥沙流失659吨,比治理前减少94%,沟口最大洪峰流量仅5.1秒立方,比治理前缩小6倍。共计产生山水25个流量,实际流出沟口只有5个流量,减少五分之四。《河北日报》曾以“暴雨摧残处,百花依然红”为题,报导了胡家楼综合治理寺沟成功经验。省、地、县在此开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寺沟成为太行山区综合治理的典型。胡家楼大队,在县委“一手抓山,一手抓川”方针的指导下,除继续完善提高寺沟的综合治理外,在河滩上拉土垫地126亩,使耕地恢复到514亩,完成荒山工程造林5000亩,实现了荒山全部绿化。
1972年,山区遇到了严重的旱灾,全年降水量仅298.2毫米,仅占常年平均降水量的43.5%。其它沟谷山泉枯竭,林木萎黄,而寺沟清水长流,林草茂盛,粮果丰收,与1971年比较,粮食增长9.7%,林果收入增长8.3%。
经过30多年的连续治理,使昔日“有雨就泻肚,无雨渴死牛”的寺沟,如今变成“绿树葱葱,果实累累,台田层层,塘水清清”林茂粮丰的经济沟。林木覆盖率达90%,郁闭度0.8以上,年产干鲜果品5万多公斤,粮食1万多公斤,加上其它项目,年收入4万多元。
南会重建家园
南会,位于本县西黄村镇,全村310户,1119人,960亩耕地。是本县60至70年代修滩垫地重建家园的先进典型。河北日报曾以《脚踏南会,胸怀全局》和《改天换地一杆旗》通版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河北省展览馆曾以《乱石滩上换新天》和《南会在前进》为标题展出他们的先进事迹。
1963年8月4日,东川口水库塌坝决口,这里遭受了一场特大的洪水灾害,全村960亩耕地,水冲、沙压699亩,冲走了半个村子。420亩“眼珠子”地,冲走了349亩,灾害惨重。在灾害面前,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此时,县委书记何耀明来到南会,与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棋共商共渡难关,重建家园之计。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重建一个新南会。他鼓励大家;“地冲了,再修。房冲了,再盖。只要有共产党在、人在、滩在,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全队男女老少都参加了修地造田活动。大家表示:“不能添斤也要添两,人人都要为南会出把力。”修地造田的战场拉开了,铁姑娘、硬汉子、老参谋、能工巧匠层出不穷。
修一亩地,首先得起沙石6000担,再垫土12000担。每人每天拉土往返行程150里,脚起泡了,腿跑肿了,谁也不叫苦。他们上工见星星,下工点了灯,经过一冬一春,修起160亩水地,筑起了一条四华里长的水渠和两条750米长的护地坝,还盖起了60间新房。
1964年冬天,为提高治山治水的质量,王志棋领着大队全体干部到本县胡家楼大队的寺沟参观。河北省劳动模范马聚山给他们介绍了治理经验。他们认识到,光修滩垫地不行,就重新进行规划,从治理卧牛山下手,从山顶到山脚搞了“三道防线”。即山顶造林、山腰挖水平沟、修水平梯田、山脚修缓水坝。他们在卧牛山上共植树25,000棵,打鱼鳞坑45,000个,修水平梯田坝348道,缓水坝2,000米。
1965年春,他们修了两条4华里的长渠,均为水泥浆砌,坚固耐久。这两条渠保证了全村400亩“眼珠子”地长年用水。打了一大口井,引水上高山,140亩变旱地为水地。为了确保新修地的安全,他们修了两条两米半高,两米宽,2000米长的青石水泥浆砌护地坝。
南会苦干三年,动用土石16万方,把1963年洪水冲毁的699亩农田全部修复了。新修地的粮食亩产都超过千斤。1968年全村农林牧副齐发展。粮食总产量由灾前的10万公斤增加到22.5万公斤,大牲畜由120头增到133头,猪只由37只增到120只,副业收入由10000元增加到534000元,盖新房460间。从此,南会年年都有新贡献,成为全省农业一面红旗,劳模王志棋被选为全国十届人大代表。
水门的山河整治
水门,地处浆水镇,在本县最西部,全村由10个自然山庄组成,共271户,1031口人,耕地663亩。山场25000余亩,人均6,4分耕地,23亩山场。
水门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是模范村。1940年,王俊生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曾获晋冀鲁豫边区劳动模范称号。新中国建立以来,他们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依靠科学技术改变了山区的贫困落后面貌。
1963年8月,7天7夜的特大暴雨,水门大队被冲毁房屋89间,水地200亩,冲走树木20000余株,塘坝渠道全被冲垮,每人只剩下1分7厘旱薄地。在这关键时刻,大队党支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他们认真总结了治山中的经验教训,到胡家楼参观学习寺沟的治山经验,制定了本村“一山、二坡、三沟、四滩”国土重新整治方案。
1964年冬,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始整治北垴。首先在山顶播油松、栽刺槐11000亩。接着在北垴缓坡上修筑梯田,全大队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汗水湿透了衣服,钢钎震裂了虎口,没有人叫苦退阵。经过三个冬春,动用土石60000多方,投工26000个,垒地塔51000米,硬是在这荒凉的山坡上劈石、担土修成了202亩“外噘嘴,里流水”的高标准梯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都介绍了他们的事迹,河北省展览馆,展出了他们的大幅照片。
1968年开始整治荒滩,他们连续苦干10个冬春,搬走一个村庄,理顺了15华里长的河道,修护村、护地大石坝6000米,垫滩地420亩,旱池塘坝4座,挖潜流2处,修8条防渗渠,长75000米,打大口井4眼,水浇地面积由水灾后的70亩扩大到480亩,修简易公路20华里。该村山、水、林、田、路已形成一完整配套体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因地制宜,缺啥补啥”,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经济沟建设为重点,经过三年的奋战,修高标准果林梯田700亩,打固防坝820道,总长度达8300多米,动土石24600立方,刨果树坑14000个,鱼鳞坑12000个,栽栗树11000株,使22条经济沟都得到了高标准的治理。为了更好地发挥效益,他们对现有果树采取配套技术管理。1988年与1980年相比,干鲜果产量明显提高,栗子由总产2.5万公斤,提高到5万公斤,柿子由10万公斤提高到25万公斤,核桃由750公斤提高到1750公斤,新栽苹果总产也达1.25万公斤,干鲜果品总产量比治理前提高
2.8倍。
水门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全村有用材林16800亩,经济林4300亩(其中板栗20800株,柿树2176株,苹果37000株,核桃256株),共计绿化山场21100亩,占山场面积84.4%,覆盖率达72%,全村大牲口150头,羊700只,兔300只,粮食总产由1980年52万斤,1988年增至80万斤,全村总收入提高了1.4倍,人均收入由200元提高到399元。
1988年,村里投资37500元引水上坡,给全村群众安上“自来水”,改善了饮水条件。1986年村里补贴20000元,给200户村民买了电视机,并拿出14500元在村西山上安装了本县第一座电视差转机,使山区人民同城市一样,看上清楚的电视节目,村里每年还拿出8000元作为群众医疗费的补助。
山区国土整治之路
——前南峪脱贫致富记
浆水镇前南峪村,地处本县中山区,全村334户,1689人,总面积10746亩,其中宜林山场8300亩,耕地692亩。
1963年前,资源未开发,靠山没柴烧,守田缺粮吃,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
1963年8月,一场特大洪水,冲走川畔良田340亩,只剩下岗坡赖地300亩和3000多棵栗树、柿树、苹果树。
面对这荒山秃岭和沙石河滩,党支部一班人,认真检查了建国14年来山河依旧、水土流失严重的教训,有愧党的培养,难以面对全村乡亲。
这时,县委发出学习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的号召,全体支委及队干部,到寺沟参观学习,提高了重新整治山河的信心,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20年建设规划。
从1964年开始,党支部按照规划,带领全村群众,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一步一个脚印,重新整治国土,开发经济。25年来,尽管支部书记3次易人,支部成员不断调整,但前南峪的开发经济建设从未间断。尤其是1977年,郭成志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形成了新老干部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领导核心,保证了开发建设的持续前进。
从1964年到1988年的25年中,前南峪的经济开发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64年到1968年春为荒山造林、恢复植被阶段。
1963年8月的特大洪水灾害和胡家楼大队综合治理寺沟的成功经验,使前南峪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林业,保护山场植被的重要意义。该大队从荒山造林起步,在加强大队林业队的基础上,采取群众性冬春突击造林和专业队常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刨鱼鳞坑、修果树坪整地,进行工程植树造林。到1968年春,共计营造刺槐林3400亩,油松、橡栎500亩,其余4400亩沟坡栽植板栗、苹果等2万余棵,使光山秃岭开始披上绿装。
二、1968年冬到1978年春,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群众温饱阶段。
以党支部副书记郭成志为连长的民兵连为骨干,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
首先,将乱石滚滚的河滩规划成方,垒堾如线,平整地基,将绕村河改在南坡根下。到1974年春,完成河滩造田420亩,修旱地26亩,共计446亩,比水灾前还增加106亩。同时,开山起石,沿河筑起了9000米长的护地坝3条,使血汗换来的滩地,得以久安,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1974年冬开始,又进行土壤改良。采取施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以农家肥为主;实施“秸杆还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同时兴修水利工程,经过4年的努力,到1978年春,完成截潜流3处,挖大口井5眼,建小水库1座,塘坝25座,扬水站2处,修防渗渠道3条,总长8300米。扩大浇地面积516亩,改变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1977年,粮食总产达26万公斤,首次实现了自给有余,向国家交售余粮7000公斤。
三、1978年到1984年,为科学治山,脱贫致富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指引下,以省农业劳动模范郭成志为首的前南峪大队党支部,继续带领群众,走上科学治山、兴林治富的道路。
前南峪从本队实际情况出发,把全大队分成四个专业生产联合体,下设承包组,实行集体专业承包经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山场开发治理上,前南峪坚持“开发治理相结合,远利近利一齐抓;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开发建设”的原则。
该大队从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以加强现有果树资源技术管理和发展家畜家禽入手,增加集体积累和群众收入1978年4月,聘请省果研所王金章,驻村指导板栗科学管理。大队投资8400元,把网电架到试验场,满足试验所需人力、物力。对王金章家属予以安顿,使王金章能长期蹲下来,潜心科研。几年摸索,总结出板栗“五改一加强”综合管理措施。
1982年,前南峪被定为省太行山开发研究板栗、养兔、养鸡三项课题的基点。1983年,该大队麻峪沟列为河北省林专等单位《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研究》课题基点;建滩沟列为县科委等单位《邢台县经济沟建设研究》课题基点。1983年,该村栗树、苹果树接受省微生物研究所921试验。前南峪先后还与河北农大、北京农机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省作物研究所、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挂钩,进行科学试验,引进适用技术。在外引的同时,采取师傅带徒弟、办农民技校等方法,培养本村“永久牌”技术人员144人。
前南峪在荒山造林基础上,还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经济沟建设为中心,重点发展了经济林,有计划将部分刺槐林“退林换果”,对疏果林补植加密,并辅以工程措施,使经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场的资源作用。
前南峪科学开发和治理经济沟的经验,主要是“三个三结合,一个大发展”,即:在整体规划上,生物、工程措施结合,乔、灌、草结合,封山、造林、管理结合、在工程措施上,坡面鱼鳞坑、果树坪相结合,梯田、水平沟状梯田结合,沟岩谷坊、塘坝结合;在生物措施上,山顶松、橡树结合,山腰干、鲜果树相结合沟道杨、柳树结合。植树造林。由于过去用镢头刨鱼鳞坑整地,发展到用炸药爆破整地,以改变立地条件,促进林果成活与生长。共计投资40万元,投工30万个,修整果树梯田、果树坪1500亩,水平沟状梯田2609亩。同时,对果树进行刨坪、除草、施肥、喷微肥、嫁接、修剪、治虫等系列技术管理,对原来“小老栗树”,施以“闷炮扩穴”,对低产栗树,进行“高接换头”,对老栗树更新换代;并且由于过去青打栗蓬,改为等栗实成熟脱落后拾栗籽,改变了历史上大小年结果现象。
1984年,干鲜果品总产量28万公斤,其中板栗5.75万公斤,比1877年分别增长1.2倍和1.7倍。人均收入364元,比1977年增长3.5倍。
前南峪建立起“太行山板栗技术开发中心”,郭成志、王金章等带领技术人员,不断到武安等副点,无偿地传授板栗丰产技术,使板栗“五改一加强”综合技术管理经验,辐射到3省18县142个乡,得到各级领导和受益单位的好评。
四.1985年至1988年,为发展村办工业,向“小康”迈进阶段。
1985年以后,前南峪村,开始发展村办工业。当年利用林果积累36万元,以当地重晶石作原料,聘请浆水中学化学教员赵泽昌、县化学试剂厂工程师台中杰作技术指导,办起本村第一家年产千余吨硫酸钡的化工厂,当年获利1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获利20万元。1986年,与藁城县农民企业家武吉龙,签订工业硅生产技术和销售合同,投资160万元,用当地石英石作原料,建成年产千余吨工业硅的冶炼厂。1987年建成投产,当年获利140万元,次年获利220万元,创汇140万美元。从此,该村由单纯地上资源开发,改为地上、地下资源一齐开发,由单纯农业生产,转为农业、工业一齐生产,由单纯板栗出口创汇,转为板栗、工业硅一齐出口创汇,为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拓宽了致富门路,迈进了“小康”道路。
经过二十六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的改革体制、引进技术、开发经济,前南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10条大沟,8300亩山场,已经全部治理,其生态达到了县定的经济沟标准。现有林地7900亩,占宜林山场95.2%,其中用材林3200亩,经济林4700亩。共有各种果树96400棵(板栗44300株,柿子19200株,苹果14600株,红果.12400株,其它果树6000株)。林木覆盖率达84.3%。还有疏林草坡400亩,植被覆盖率93.6%。1988年与1977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由16万元增至868万元,粮食总产量由26万公斤增至46.5万公斤,干鲜果品总产量由12.5万公斤增至48万公斤,纯收入由10.8万元增至314万元,公共积累由24万元增至284万元。
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1977年,全队总收入中,农业占74%,林业占22%,牧业占1%,工副业占3%。1988年,全村总收入中,工副业67%,林业占26%,农业占6%,牧业占1%。劳动力投入逐步转向工业,1977年,全队283名劳动力,绝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少数搞工副业。到1987年323名劳力中,从事农业45名,林业108名,畜牧10人,工业160人,并雇用外村劳力72名。
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村人均收入,在1977年57元的基础上,1988年达2350元。人均拥有粮食,在1977年180公斤基础上,1988年达388公斤。1988年末,全村储蓄存款余额246万元,比1977年纯增245.6万元。
文化福利事业发生了显著变化。1988年全村实现了按人口分粮,吃粮不花钱。自来水、电费免费50%。医疗免费70%,老人实行退休金制,每人每年发200元,无儿无女者发400元。儿童实行九年村费教育。农业税全部由村代交。户户有电视机、洗衣机,村补助买机款50%。
1988年,郭成志荣获河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所领导的前南峪村,1983年以来被河北省、邢台地、市、县誉为文明村;前南峪所走过的脱贫致富道路,誉之为“太行山道路”。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