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6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产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节介绍了河北省邢台县水产业经济法发展历程。
关键词:
邢台县
水产
内容
本县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藕、荸荠。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草鱼、鲫、鲤、鲶、黄鳝、泥鳅等。还有少量的虾、鳖、蟹等。1959年以前,鱼类主要生活在四道山川、白马河、七里河以及百泉等河川、泉坑内,靠浮游微生物维持生命,品种多为野生鱼,靠自行交配繁殖后代。1958年,开始在羊卧湾水库人工养鱼。1960年,七里河和东汪一带也开始人工养鱼,品种多从邢台地区鱼种场引进,有鲢鱼和草鱼,水面面积共有10亩,亩产50-75公斤。1970年本县开始放养鲤鱼,1975年全县养鱼单位发展到20多个,品种有鲢鱼、草鱼、鲤鱼、鲂鱼,养殖范围扩展到水库。水面有134亩,鱼最高亩产量达100公斤。在饲养技术上,开始给池塘鱼类投喂饲料。1978年本县养鱼单位发展到82个,水面5500亩,鱼总产量32.3吨。同年在塔西利用2亩水面的鱼种池,自己培育鲢、鲤和草鱼等鱼种3万尾。1982年又在塔西搞网箱育种试验成功,育成鱼种规格达到2.5寸以上。此项技术1983年推广到百泉和野沟门水库。同年还引进了荷元鲤鱼和尼罗罗非鱼。在投喂饲料技术上,采取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四定”措施。1983年,全县养殖水面达5850亩,是本县建国以来养殖水面最大的一年。
1984年池塘养鱼最高亩产200公斤,1985年最高亩产为250公斤。1986年达470公斤,1987年达585公斤。1986年开始投喂混合饲料,使用增氧机等科学养鱼技术,路家庄还制成颗粒饲料。1986年全县鱼类总产量40吨,是历史上最高产量。1987年在路家庄利用1亩池塘水面,搞了微流水养鱼高产试验。该项目属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的一部分。试验结果亩产达4350公斤,受到河北省畜牧水产局表扬。路家庄的经验在全县推广,1987年鱼林沟、白崖、白岸等村先后建池30多亩。
元鱼在路罗川河流中有自然生长。1986年以来,广州、北京等地高价收购元鱼,调动了当地农民捕抓元鱼的积极性,大量元鱼通过商贩上市。1987年以来农民已着手建池搞元鱼人工养殖。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