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51
颗粒名称: 三、羊
分类号: S823.8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邢台县畜牧业对于羊类品种的改良引进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效益。
关键词: 邢台县 品种

内容

养羊主要在山区、浅山区。建国前主要品种是武安山羊,小尾寒羊。山羊毛色有黑、白、青和沙毛之分,多数有角。3岁龄体重在35公斤左右。出肉率35%。每只羊年剪毛0.25公斤,抓绒0.12公斤。小尾寒羊多为白色,2岁龄体重35公斤。每只年产粗毛0.5公斤左右。
  1955年本县首次从新疆引进考力代半细毛羊850只,分放到张尔庄、大石头庄、谈话、羊卧等村进行饲养,改良本地羊,改良一代年产毛3.5-4公斤。1957年利用考力代种公羊人工授精,当年产改良羊420只。同期,引进莎能奶山羊,利用其种公羊改良本地奶羊,形成了莎能羊的杂交后代。到1979年全县奶山羊发展到7021只,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奶山羊基地县。
  1980年从唐山、西安等地引进莎能母奶羊256只,种公羊43只。1981年从唐山和山西引进莎能羊190只,当年奶山羊存栏11381只,可繁母羊6028只。1982至1987年,从唐山、西北农学院及开封引进莎能羊690多只。引进的同时,在会宁、贾乡建成两个种羊场,并在丘陵建10个羊改站,购进人工授精器械12套,培训人工受精技术人员12名,利用莎能种公羊对本地奶羊进行杂交。当年还从山东引进羔皮用羊-青山羊2000只。1986年从承德御道口引进苏系美利奴细毛羊122只。在保持纯繁的同时,对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改良。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