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畜牧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47
颗粒名称: 第十八章 畜牧水产
分类号: F326.322;F326.422
页数: 10
页码: 190-199
摘要: 本章介绍了河北省邢台县畜牧业余水产业的发展历程、种类与饲养方法、畜牧水产经济的概况。
关键词: 邢台县 畜牧业 水产业

内容

本县畜牧业长时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受农业丰歉和自然气候的影响,时兴时衰。据资料记载:邢台县1946年冬季有大牲畜12467头,到1948年秋季增加到34167头。这个时期牲畜大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邢台解放,群众生产情绪高涨。至1949年大牲畜发展到41776头,猪5462头,羊42169只。
  新中国建立以后,伴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水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畜牧水产事业,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并建立了各级畜牧兽医院(站),调动了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
  本县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驴、骡、马、猪、羊、兔、鸡、鸭、鹅等10多个种类。还饲养少量的貂、鹿、鹤鹑、鸽子。水产有鱼、鳖、虾、蟹、蛙、蟾等。经近四十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良种繁育、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产销服务体系。1984年被河北省认定为“基本消灭二瘟”达标县。1987年夺得河北省商品牛基地建设“金牛杯”赛第一名。1988年4月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商品猪基地县。到1988年末,全县畜牧水产总产值达4595万元,是1949年458万元的10倍,猪牛羊肉总产量4644吨,是1949年934吨的
  4.97倍。
  第一节 畜禽品种
  新中国建立前,本县畜禽品种单一,良种很少,主要靠半混群杂配繁殖。建国后,引进大量新品种,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畜禽业得到发展。
  一、马属家畜
  新中国建立前,马属品种主要是蒙古马、渤海驴和太行山地驴,缺乏优良品种。建国后,县食品公司、县生产资料公司及畜牧部门引进了优良品种,使马属家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发展。1959年县食品公司从新疆引进良种苏重挽种公马一匹,放到营头岗畜牧场进行配种改良。这是第一次引进新品种,很快使群众认识到新品种的优越性。
  1963年又从张家口引进苏高血4匹、苏纯血2匹、苏重挽2匹。1965年、1973年和1976年从张家口、邯郸、西安引进张北种公马2匹、渤海种公驴1匹、关中种公马2匹。为了推广优良品种,县在营头岗、将军墓成立了两个国营配种站,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1972.1973年两次改进精子稀释液(由原来的葡萄糖液改为蔗糖液,又由蔗糖液改为奶粉液),增加了精子的存活时间。另外在检查精子活力、母畜发情鉴定、孕期检查和防治母畜生殖系统疾病防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技术,并利用苯甲酸求偶二醇、乙稀雌酚、三合
  激素、孕马血清等药物进行母畜催情,使母畜受胎率大大提高。1968年以前全县母畜受胎率只40%,1988年提高到80-85%。
  二、牛
  建国前,平原和丘陵地区多饲养冀南黄牛、南阳牛和鲁西牛。山区多饲养太行山地牛。这些本地牛虽然也有肥壮的,但多数瘦小难养,发展缓慢。
  建国后,引进了大批优种牛。
  六十年代,县食品公司和县生产资料公司引进了大量蒙古牛,由生产队购回役用。从河南、安徽、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引进南阳牛、犏牛、川牛等。1964年开始对黄牛进行改良,特从湖北五三农场引进纯种南阳牛84头。1973年又先后从河南引进南阳种公牛16头。1975年开始发展肉牛和奶牛,从临西引进肉用短角种公牛1头,从北京西郊牧场引进黑白花奶牛32头。
  实践证明,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是加快发展速度,提高牛的质量和商品率最有效的方法。1975年推广和学习山西省和顺县黄牛改良经验,采用肉牛冷冻精液,直肠把握输精的方法,在路罗、白岸、杨庄、将军墓等公社开展了把本地黄牛改良为肉役兼用牛的实验。同时又采取三个措施:一是由路罗工委组织牛群在山西和顺县寄养、放养、配种,并代培技术人员。当年在山西改良配种407头,受胎236头。二是在将军墓配种站进行试点改良,组织推广。1976年推广到山区17个公社,1977年普及到全县。三是县畜牧水产局建立了“黄牛改良站”1975-1977年先后从和顺、石家庄、北京、新疆等地,分别引进海福特、安格斯、夏洛来、短角西门塔尔、南阳、秦川、黑白花等肉、役、奶牛的冷冻精液24000粒,对本地黄牛进行大面积改良,共改良配种4400头,受胎2640头,产改良牛犊2564头。对冀南黄牛、南阳牛还进行了提纯复壮、选优配种,收到良好效果。1976年国家畜牧总局局长邢崇智来邢视察牛改工作时说:“邢台县的黄牛改良是长城以南首屈一指的。”1978年受到邢台专署的嘉奖。
  为了进一步发展黄牛改良工作,1975-1987年,本县先后举办了28期黄牛改良技术员培训班,培训550人次,系统地学习了冷精的运输、保存、稀释、解冻、输精及母牛的发情、怀孕鉴定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健全组织,全县国营配种站和各乡兽医站都配有1—2名黄牛改良技术员。1976年利用避孕2号、三合激素搞同期发情试验成功,同期发情率达96%,受胎率由40%提高到80%,显示了杂交优势,在同等饲养条件下,改良牛初生体重比本地牛高48%,1岁龄高27%、3岁龄高30%。1984年河北省确定本县为商品牛基地县。1985年河北省首次举行商品牛“金牛怀”赛,本县获得第7名。1987年夺得第1名。同年全县累计改良配种29000头,产改良牛犊21750头。累计出栏肉牛16570头,创经济效益921万元。
  三、羊
  养羊主要在山区、浅山区。建国前主要品种是武安山羊,小尾寒羊。山羊毛色有黑、白、青和沙毛之分,多数有角。3岁龄体重在35公斤左右。出肉率35%。每只羊年剪毛0.25公斤,抓绒0.12公斤。小尾寒羊多为白色,2岁龄体重35公斤。每只年产粗毛0.5公斤左右。
  1955年本县首次从新疆引进考力代半细毛羊850只,分放到张尔庄、大石头庄、谈话、羊卧等村进行饲养,改良本地羊,改良一代年产毛3.5-4公斤。1957年利用考力代种公羊人工授精,当年产改良羊420只。同期,引进莎能奶山羊,利用其种公羊改良本地奶羊,形成了莎能羊的杂交后代。到1979年全县奶山羊发展到7021只,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奶山羊基地县。
  1980年从唐山、西安等地引进莎能母奶羊256只,种公羊43只。1981年从唐山和山西引进莎能羊190只,当年奶山羊存栏11381只,可繁母羊6028只。1982至1987年,从唐山、西北农学院及开封引进莎能羊690多只。引进的同时,在会宁、贾乡建成两个种羊场,并在丘陵建10个羊改站,购进人工授精器械12套,培训人工受精技术人员12名,利用莎能种公羊对本地奶羊进行杂交。当年还从山东引进羔皮用羊-青山羊2000只。1986年从承德御道口引进苏系美利奴细毛羊122只。在保持纯繁的同时,对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改良。
  四、猪
  建国前主要品种是宁晋白豆猪和定县猪。这种猪耐粗饲,瘦肉率高,但生长较慢。体小肉少,一般体重75-85公斤。
  1955年县供销社从新乐县引进巴克夏猪900头,约克夏猪400头,长白猪和定县猪各100头,分放到个体农户饲养。1959年县食品公司引进新金猪200头。1974年县供销社从湖北引进500头内江猪。该猪性情温顺,易管理,耐粗饲,适应当时饲料不足的条件,受到群众欢迎。1975年本县首次进行猪的人工授精。同年引进北京黑猪60头。1978年又引进北京黑猪30头1986年从天津、北京引进杜洛克猪44头,其中种公猪6头。同年石相乡养猪专业户杨士敏利用引进的2头杜洛克种公猪,进行人工授精,到1987年底改良配种范围达3个县、9个乡、14个村,配母猪282头,受胎率98.1%。繁殖瘦肉型改良仔猪1900头。1986、1987两年还引进了部分芦花、芦白、北京黑和瘦肉型长白、杜洛克等优良猪种。并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使本县猪品种向瘦肉型发展。
  1987年,畜牧师王士洲在东良舍养猪专业户刘援朝猪场,利用23头杜洛克、北京黑、长白和内江的二三元杂种猪搞了“提高商品猪瘦肉率杂交组合”试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平均每头猪比对照组(内江×内江)多生产4.88公斤瘦肉,每头增值27.46元。1988年4月,本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商品猪基地县。
  五、鸡
  建国前本县鸡的品种主要是华北柴鸡,个体小,耐粗饲,适应性与抗病力均强。年产蛋110-120枚,蛋重44克左右。
  从1955年开始;本县不断引进优种鸡。是年前炉子等村引进来亨鸡13813只,1964年长信林场从天津引进白洛克肉鸡种蛋1000枚,孵化雏鸡980只,四月龄平均体重6.5公斤。同时小商贩们也不断向本县输送红育鸡、澳洲黑、九斤黄、芦花鸡等新品种。
  1980年以后,为鸡的良种引进的鼎盛时期,既有蛋用型的星杂288、W36、尼克、京白Ⅲ系、星杂579.13,又有肉用型的白洛克、星布罗、海赛克斯、AA等鸡。1982年从北京引进288鸡2万只、来亨鸡3000多只,从平山县引进白洛克鸡200只。1984年从北京畜牧局引进W36种蛋3000枚,孵雏鸡1600只,从常州市引进海赛克斯种蛋3000枚,孵雏鸡1800只,从石家庄引进尼克鸡800只。1985年从石家庄、北京、河南引进星布罗鸡500只,白洛克鸡1100只。1986年从北京引进星杂579鸡15000只,京白Ⅲ系1万只,尼克3500只。1987年从邢台市肉鸡场引进AA鸡3500只。引进的这些良种蛋鸡一般放在重点村,并从技术上给以帮助。良种蛋鸡平均年产蛋210枚,蛋重55-65克。肉鸡二月龄体重平均1.5公斤以上。
  为促进良种鸡的推广,建立了县种鸡场,饲养父母代种蛋鸡、种肉鸡。
  六、兔
  建国前本县仅有极少量的青紫兰兔和本地白兔。
  建国后群众通过集市零星引进青紫兰兔、本地白兔、长毛兔和极少数的黑优兔。1960年县供销社曾引进青紫兰兔1000只,长毛兔300只。
  1982年县畜牧局承担了河北省太行山《家兔良种繁育及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从易县阳谷庄试区引进比利时兔500只,坚持本品种选育,严防乱交配,保持了该品种生长迅速的特点。同时在原品种黄褐毛色的基础上,通过分离、横交,培育出白色比利时兔种。由于办法得当,比利时兔在本县生长很快,三月龄普通家兔体重平均超过2公斤,为大力发展养兔事业创造了条件。1987年在会宁建成以比利时兔为主的县种兔场。1982年以来,比利时兔不仅在本县得到普及发展,还支援了内丘、临城、威县、武安、柏乡、涉县、磁县、大名以及山西、山东、湖北三省部分地区。此项课题研究获得河北省一九八五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二节 畜禽饲养
  建国前,本县畜禽饲养以鸡、羊、牛为多,其次是驴、马、骡和猪、兔等,均为农户自养。大牲畜及羊,山区多以放牧饲养为主,平原区以舍养为主。猪多为圈养,鸡散养较多。这种饲养方式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1953年后,农村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除猪、鸡、兔小畜禽外,其它家畜折价入社,实行专人集体喂养统一管理。1960年农业歉收,饲草不足,部分生产队的牲畜从队有队养,变为队有户养。1966年本县牲畜又全部归为队有队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下放到户,生产队的其它养殖业,如养蜂场由户承包,折价归户,涌现出大批畜禽养殖重点户、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到1988年止,全县各类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329户。其中养猪专业户500个,大家畜饲养专业户34个,养羊专业户251个,养兔专业户231个,养蜂专业户205个,养鸡专业户105个,养鱼户3个。
  一、猪的饲养管理
  本县猪的传统的饲养方法是“两头细、中间粗,粗细结合,以粗为主”,即对仔猪和临出圈前的猪喂精料多一些,中间阶段(架子猪)以粗料为主。由于粮食紧张,饲料不足,饲喂方法落后,养猪业发展缓慢。1949年全县猪存栏只有5462头。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猪为六畜之首”的指示,号召农民“大养其猪”把养猪业推上了新高峰。五十年代末,本县先后办起北关、东沙窝、孝子村、北王段等养猪场,各饲养百头左右。同时推广了小球藻喂猪技术。1960年后由于经济困难,饲料不足,猪场下马,全县猪只存栏由1959年的49754头,到1961年下降为14437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允许开垦小片荒地作饲料地,养猪量开始回升,1964年底猪存栏回升到42489头。
  “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倡集体养猪,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办有养猪场。当时精饲料不足,只好以草代粮,养猪场还搞了山药秧青贮,办起粉坊、豆腐坊、油坊,利用其副产品,扩大饲料来源。1965年在孝子村、石相搞中曲发酵、庆曲发酵、无曲盐水发酵,并在全县推广,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1971年在武家庄、前晋祠搞了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的养殖试验。其中水葫芦的养殖得以推广。还引种了含蛋白质较高的苦麻菜、聚合草、苜蓿草等。这一时期全县养百头以上的集体猪场有:武家庄、孝子村、北王段、翟村、前晋祠等。到1976年全县猪存栏16万头,达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只顾数量,饲料不足,技术跟不上,死亡率高,出栏率仅有27%。1978年南康庄办起了县内第一个半机械化养猪场,养猪370头,种母猪近百头。采用前后有窗半封闭式猪舍,配备了抽水机、刮粪机、自动乳头吸水器等。还建起一座粉房,所产粉渣全部供喂猪使用。该场肥猪一般喂养六至七个月,猪体重均达90公斤以上。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粮食连年丰收,农民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剩余的粮食开始向肉蛋奶转化。养猪专业户在农村开始出现,并将单、一饲料,改变为配合饲料,将传统的饲养法改为“一条龙”的快速育肥饲养法,开始重视含蛋白质较高的饼类饲料的利用。1981年以前,每头猪,喂养一年体重仅达到65公斤左右,改变饲养方法后,每头猪饲喂10个月,体重可达到90公斤以上。东良舍养猪专业户刘援朝养猪百余头,实行快速育肥法,喂配合饲料,肥猪六月龄体重均达90公斤以上。1988年全县猪存栏73005头,百头以上大户22个。
  二、鸡的饲养管理
  本县传统养鸡方式是个体散养,有啥喂啥。1958年县畜牧局在营头岗首办畜牧场,养鸡近7000只。1959年北关畜牧场建立,养鸡2484只。使鸡由散养变圈养,由单一饲料变为简单的混合饲料。1980年后,出现一些养鸡专业户,饲养量一般在几百只到几千只。1981年粮食局筹建了饲料加工厂,开始为全县养殖户供应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1984年县畜牧局畜牧师霍丽芳承担了河北省太行山关于《提高蛋鸡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课题,1985年获河北省技术进步二等奖。同年县畜牧水产局成立了牧工商服务公司,建成饲料加工车间。专业户也自置加工设备自筹原料,配制饲料。1985年本县推广鉴别雏鸡技术,首次鉴别2万只,饲养成年母鸡比公母混养降低成本1.2元。专业户养鸡逐步由平面散养、竹杆搭架网养发展到笼养。1987年本县发展笼养鸡15户。在育雏方面,多采用火炕、平地热面、棚架3种形式。专业户对鸡瘟、鸡霍乱、鸡白痢和球虫病都进行定期防疫注射或投药,对鸡的活动场地和用具经常消毒,还推广了强制换羽技术,停产换羽时间由过去的120天左右,缩短到30天。1988年全县鸡存栏达812540只。
  三、兔的饲养管理
  本县历史上养兔业不发达,1958年底兔存栏仅有4130只,多采用地下窝公母混养,由于潮湿,兔多患球虫病和疥癣病,而且近亲交配严重,使兔的品种严重退化。1982年县畜牧局梁修福承担了河北省太行山区技术开发“家兔良种繁育与饲养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开始试验和推广了架式兔舍和公母分开的饲养方法,采用以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花草花料合理搭配以及投加夜草的饲养方法,不喂霜露草、泥水草、发霉草、带尖刺草和污染草,清水不断,饮水常换,定时、定量、定人饲养。在公兔配种期、母兔妊娠中后期及哺乳期,都要增加精料。全县推广这种方法,促进了养兔业的发展。白岸乡前坪500口人,1987年养兔10000多只,收入5万多元,仅养兔一项人均收入100元。1987年全县兔的饲养量达63万只,年底存栏15万只,创本县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肉兔收购价格不稳和兔球虫等病造成兔死亡较多,农民养兔积极性受挫,到1988年全县养兔数量下降,年底存栏105081只。
  四、牛的饲养管理
  本县建国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山区多放养,丘陵、平原多舍养。1949年全县牛存栏24983头。六十年代末,会宁一带冬季开始用棉籽皮为主喂牛。1987年采用了“西繁东育”“易地育肥”的办法,即山区繁殖的肉公牛,秋后到平原区育肥,先后从冀家村、杨庄等乡售到平原区的南厂、东汪60多头肉牛,经过舍养育肥,日增重1公斤左右,同时推广了玉米秸青贮喂牛法。
  五、羊的饲养管理
  建国后,羊的饲养基本沿用以放牧为主的传统方式,以品种的不同分群放养,一群少则二三十只,多则百只,每群都有领头羊。放牧形式多为“满天星”和“一条鞭”。满天星是让羊均匀地散布在草地上吃草,每只羊在一定区域内自由采食,此种方法多用于秋季放牧。一条鞭是使羊群基本上形成一条线,牧工在前领羊,使羊齐头并进,均匀吃草。在群众中还有“要使羊吃饱,鞭打回头草”的说法。夏季多在高地、有风阳坡放牧。为防伤热,羊群在凉圈过夜。每隔三、五天往石头上撒些食盐,让羊自由舔食,促使羊饮水。在秋季有羊群卧地施肥的习惯,最适山区远地。冬季羊群夜间在暖圈过冬。在饲养上只要有青草,能放牧,很少补喂精料。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羊只发展很快。1962年底羊存栏达13.6万只,其中奶山羊发展到13905只,创历史最高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羊肉、羊皮、羊毛及羊绒价值的不断提高,刺激了养羊业的发展。1988年存栏达到78406只。在饲养上多数开始放牧加补饲,个体户零散羊以舍养家牧为主。有的开始搞肉羊育肥,实现春羔秋肥当年屠宰上市。
  六、马属家畜的饲养管理
  马属家畜以山区饲养量为最大,占全县的50%以上,其次是丘陵区。1949年全县马属家畜存栏为16793头。由于驴的使用价值低,处于下降趋势,由1949年的15064头,1987年下降为10209头。因农耕和运输的需要,骡马发展很快。马由1949年的332头到1985年发展到7177头,骡由1949年的1397头,1985年发展到6069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马、骡存栏又稍有下降。本县马属家畜饲草主要是谷草、玉米秸、花生秧、山药秧和杂草。饲料主要是麸皮、玉米和大豆。在饲养方法上,多采用先喂草,再拌.料,最后饮水的方法。每次使役后,先以草节饲喂,以防吃之过急,引起疾病。在饮水上有空腹不饮水的习惯。部分村镇给大家畜灌四季药,以春季为最多。为防止蹄子过度磨损.根据地区的不同和使役的长短,1-6个月挂蹄掌一次。
  七、蜜蜂的饲养管理
  解放前笨蜂饲养以土窝养蜂为主,少数利用蜂箱养蜂。在管理上,除铲除王台,打扫蜂巢和在春分至立夏割一次蜜外,没有其它管理措施,单产蜜每窝5-35公斤。
  建国后,引进了意大利蜂,均采用蜂箱群养的方法。饲养形式是成立养蜂场,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管理。
  在养蜂技术上,五十年代就有了自培蜂王和人工分蜂的技术。为了及时更换衰老母蜂和补充丧失的母蜂,用来组成新蜂群,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从蜂群中提取几框蜂(或带小脾),诱入一只母蜂或母蜂台,就能发展一个新蜂群。
  在饲养方法上,六十年代就将定地饲养改为外地放牧和空地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外地放牧是本县养蜂业上的一项改革。在早春,本地气候寒冷蜜源缺乏,将蜂运到南方追花繁殖生产。四月下旬,气温回升,部分果树开花,蜂群返回本地。这样既可节约饲料,又壮大了蜂群,提高了产量。
  为促进养蜂事业的发展,县畜牧局经常组织养蜂技术培训和组织放蜂,并派专人专抓,使养蜂业发展较快。建国初期全县只几十群蜂,1988年发展到12028群。单产由建国初期的35公斤,增加到67.5公斤,总产达到54.2万公斤。:1988年蜂产品总产值达185万元。
  第三节疫病防治
  建国前本县有少量的民间中兽医自由行医。1952年,兽医开始应用西药,走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医疗技术上相继出现了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胃管投药、灌肠、洗胃、瘤胃(盲肠)穿刺、瓣胃注射、气管注射及导尿等。并应用了听诊器、温度计等器械,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1965年本县第一次利用外科手术为大牲畜进行剖腹产。1970年开始利用电疗器治疗大家畜结症、风湿、腹痛及进行麻醉等。:1973年建立兽药厂,生产葡萄糖、氯化钠、安痛定、安乃近、樟脑、安那加、磺胺、柴胡等十几种注射液,健胃散、胃肠活,消黄散、清肺散、镇痛散及少量酊剂,缓解了兽药供应紧张的矛盾。1982年用金属探测仪和瘤胃取铁器,对牛胃进行金属探测和吸取,对预防和治疗牛胃铁器创伤性疾病有积极作用。
  本县兽用防疫疫苗,首见于1953年。当时有结晶紫猪瘟苗、鸡瘟疫苗、牛瘟疫苗。到1987年已相继使用了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炭疽、口蹄疫、牛肺疫、羊痘、鸡霍乱、鸡痘、鸡气管炎、兔瘟等疫(菌)苗。对彻底消灭传染病起了决定性作用。县境内畜禽主要传染病有鸡瘟(新城疫)、猪瘟、鸡霍乱、猪丹毒、猪肺疫、炭疽、仔猪副伤寒、牛肺疫、马鼻疽、布氏杆菌、马传贫、马媾疫、兔瘟等。其中鸡疫、鸡霍乱、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俗称“传鸡传猪”。80年代以前每年虽进行防疫注射,但以上五种疫病,仍时有流行。1980年,县畜牧局纪春花搞了“鸡新城疫免疫新程序试验”选出Ⅱ系苗滴鼻一次、Ⅰ系苗二次注射的最佳免疫程序。其论文印发全省,得以推广,对控制和消灭鸡瘟起到了作用。1984年河北省畜牧局命名邢台县为基本消灭“二瘟”(鸡瘟和猪瘟)达标县,鸡霍乱、猪丹毒、猪肺疫也得到控制。
  一、牛肺疫
  1959年春季,会宁公社有牛肺疫流行,一个月后蔓延到石相、羊范、南大郭、南石门等公社。当时,此病没有治疗的好办法,唯一办法是捕杀。此病在本县持续近一年时间,1000头耕牛患病,捕杀360头,其余全部死亡。秋后在平原和丘陵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防疫注射,才控制了牛肺疫的流行。到1988年本县没有再次发生。
  二、炭疽
  本县丘陵与浅山区是炭疽老疫区。建国前就有此病发生,中兽医称为“偏次”1952年,南石门乡尹郭村发生炭疽,死亡牲畜8头,羊53只。1953年蔓延到姚平、坂上、火石岗、石坡头、南尚汪、张尔庄、北小庄、后青峪等村。1955年炭疽菌苗在邢台开始试用,对上述疫区及其周围的73个村的牲畜和羊只全部进行了预防注射。1956年,尹郭村羊发病100只,死亡50只。石坡头村也有牲畜和羊只死亡现象。1961年尹郭、后青峪、百户庄、石坡头、崔路、大路村、马河、龙化等村因患炭疽死亡牲畜7头,羊1010只。同年八月畜牧局组织人员对11874头牲畜,10844只羊进行了防疫注射。1962年又因炭疽死亡牲畜39头,羊229只。为防治炭疽病,同年在南石门成立了邢台县灭病办公室。当年防疫牲畜8522头、羊19239只,抢救牲畜31头、猪4头、羊12只。并对567个牲口棚、741个羊圈及24处污染地面,635眼饮水井均进行了消毒处理。1963年防疫牲畜3739头、羊5738只,使此病得到控制。但1978年5月石头庄又有60只羊发生炭疽,死亡17只。此后炭疽在本县仍有零星发生。
  三、马鼻疽
  本病主要感染马属牲畜,发病缓慢,呈散发性流行。没有疫苗预防,只有捕杀或送到鼻疽管理区实行保守治疗。1954年界家屯发现1匹开放性马鼻疽,1964年南会发生4匹马患鼻疽,1969年小石头庄发现1匹马患鼻疽。为防止传染均执行了枪毙,对剩余的马属牲口送到柏乡县鼻疽管理区,并责令发病村三年不准喂马属牲畜,对周围五公里以内的乡村进行检疫。1975-1976年发生鼻疽的有:大路村马8匹、王村马8匹、北唐村马1匹。1978年王村发生马6匹、驴1头。1980年以后制订了严密检疫制度,采取果断的灭病措施,至1988年本县未发生过马鼻疽。
  四、兔瘟
  1986年9月郝麻村发生兔瘟,死亡家兔100余只,很快蔓延到全县。到1987年底,全县因兔瘟死亡的家兔有一万多只。1987年8-1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兔瘟的预防注射,得到防疫的家兔八万多只,使兔瘟得到控制。
  第四节 水产
  本县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藕、荸荠。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草鱼、鲫、鲤、鲶:、黄鳝、泥鳅等。还有少量的虾、鳖、蟹等。1959年以前,鱼类主要生活在四道山川、白马河、七里河以及百泉等河川、泉坑内,靠浮游微生物维持生命,品种多为野生鱼,靠自行交配繁殖后代。1958年,开始在羊卧湾水库人工养鱼。1960年,七里河和东汪一带也开始人工养鱼,品种多从邢台地区鱼种场引进,有鲢鱼和草鱼,水面面积共有10亩,亩产50-75公斤。1970年本县开始放养鲤鱼,1975年全县养鱼单位发展到20多个,品种有鲢鱼、草鱼、鲤鱼、鲂鱼,养殖范围扩展到水库。水面有134亩,鱼最高亩产量达100公斤。在饲养技术上,开始给池塘鱼类投喂饲料。1978年本县养鱼单位发展到82个,水面5500亩,鱼总产量32.3吨。同年在塔西利用2亩水面的鱼种池,自己培育鲢、鲤和草鱼等鱼种3万尾。1982年又在塔西搞网箱育种试验成功,育成鱼种规格达到2.5寸以上。此项技术1983年推广到百泉和野沟门水库。同年还引进了荷元鲤鱼和尼罗罗非鱼。在投喂饲料技术上,采取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四定”措施。1983年,全县养殖水面达5850亩,是本县建国以来养殖水面最大的一年。
  1984年池塘养鱼最高亩产200公斤,1985年最高亩产为250公斤。1986年达470公斤,1987年达585公斤。1986年开始投喂混合饲料,使用增氧机等科学养鱼技术,路家庄还制成颗粒饲料。1986年全县鱼类总产量40吨,是历史上最高产量。1987年在路家庄利用1亩池塘水面,搞了微流水养鱼高产试验。该项目属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的一部分。试验结果亩产达4350公斤,受到河北省畜牧水产局表扬。路家庄的经验在全县推广,1987年鱼林沟、白崖、白岸等村先后建池30多亩。
  元鱼在路罗川河流中有自然生长。1986年以来,广州、北京等地高价收购元鱼,调动了当地农民捕抓元鱼的积极性,大量元鱼通过商贩上市。1987年以来农民已着手建池搞元鱼人工养殖。
  第五节 管理机构
  新中国建立后,本县畜牧业由农业部门兼管。1953年本县首建畜牧兽医站,后改为邢台县兽医院。1958年兽医化验室建立。1958年9月县畜牧兽医局成立,1959年改为畜牧水产局。1963年与农林局合并为农林畜牧局,局设畜牧科和畜牧技术站。并在会宁南岗和将军墓分设畜牧站,后均改为配种站。1987年把会宁配种站人员合并到将军墓配种站,原地建立县种兔场。1965年全县33个公社均建立兽医站。1968年10月县农林畜牧局撤销。1971年8月建立农林站,站内设畜牧组,统管全县畜牧兽医工作。1972年1月恢复县农林畜牧局。1975年建立了将军墓、南石门、皇寺、路罗、晏安屯、东汪、西黄村7个农业畜牧技术站。1976年8月,县畜牧水产局建立。并在祝村、南石门、将军墓建3个畜牧技术站和黄牛改良站。1979年建立皇寺、路罗、西黄村畜牧技术站。1984年2月,畜牧水产局再次并入与农业局,局内设畜牧股,局下设黄牛改良站、兽医防疫站、水产站。1985年成立牧工商服务公司。1986年1月畜牧水产局恢复。局下设水产站、兽医防疫站、家畜改良站、动物检疫站。1988年将畜牧股、家畜改良站撤销,设畜牧技术推广站。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