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蚕桑生产技术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33
颗粒名称: 四、蚕桑生产技术推广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
页码: 1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县蚕桑生产技术推广,自清代养蚕到1988年的推广历程。
关键词: 邢台县 蚕桑 生产技术

内容

清代(1807年)黄家台王文起,从河南鲁山县采来黄鲁桑接穗条,开始在黄家台、西口、许家村、上坡子一带嫁接当地明桑,开始养蚕。为此,当时知县曾给王文起赠匾一块,匾文“桑梓”。在水门、坡子峪等村曾放养柞蚕。
  1953年春,河北省农林厅家蚕工作站派技术人员来本县西口、马蜂、水门等村,推广江苏省优良杂交蚕种232张,传播了消毒防病、催青、多回育等科学养蚕技术,当年获得丰收,比土种增产3倍多。1954年全山区52个村全部沟汰了土种,改换饲养优良蚕种578张,通过举办技术训练班,登门串户指导养蚕技术,蚕茧产量达到14250公斤。西就水村养蚕60张,产茧1800公斤,获中央农业部颁发的“金日成奖章”。1956年县林业局从浙江引进湖桑等大叶良桑,在胡家楼,前山头、水门、西口栽植成功。1958年育桑苗2600亩,栽桑4万亩3900万株,并办起了县桑种场一个,社队蚕种厂4个,烘茧站3个,成立了蚕桑学校一处,推广当年栽桑、当年养蚕,一年6次养蚕高温快速养蚕法先进技术。到1960年全县250个大队和社办蚕种厂养蚕1150张,产蚕23500公斤,创历史纪录,受到中央农业部的表扬。1959年许家村试验养原蚕90张,制蚕种2000张成功。1960年石槽大队孙清贵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技术员指导下,带领群众建设桑树垴,搞桑树上山成功,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表扬。其事迹曾在印度国际博览会展出。1964年全县14个公社、159个大队养蚕690张,产茧21465公斤。在平原、丘陵社队还利用蓖麻叶、臭椿叶饲养蓖麻655盒,产蚕22000多公斤。1975年,河北省林业厅组织本县桑蚕干部到四川、江苏等地参观学习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后,推广了桑树倒劈接、冬季室内袋接、蚕桑生产又有了新发展。进入八十年代,在石槽、龙门、北屋、李道村大队,建立了无干密植桑园1080亩,推广先进栽桑养蚕技术,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出现了四个产桑叶3000公斤以上的大队。1984年,全县蚕茧产量又增加到23500公斤。1985年后,由于蚕茧销路受阻,价格下降,养蚕生产又一次受影响,1987年只产茧3000公斤。石槽、龙门、北屋、李道村、先于等村的密植桑园全部刨平,停止养蚕。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