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25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力
分类号: F304.7
页数: 4
页码: 152-155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增长。1949年全县农业劳动力7.3万多个,其中男劳力4.4万多个,1988年农业劳动力发展到10.1万多个。生产工具变化更大,由原来的落后笨重生产工具,逐步发展成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村的运输、灌溉、脱粒和米面加工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平原区耕地、播种、中耕也用机器,一些笨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历史。农村耕地数量有不少变化。由于基本建设大量增加,耕地逐步减少,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大量下降。1949年全县耕地72.85万亩,人均3.3亩,到1988年,全县耕地只有57.69万亩,人均仅1.4亩。
关键词: 邢台县 生产力 农业

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增长。1949年全县农业劳动力7.3万多个,其中男劳力4.4万多个,1988年农业劳动力发展到10.1万多个。生产工具变化更大,由原来的落后笨重生产工具,逐步发展成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村的运输、灌溉、脱粒和米面加工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平原区耕地、播种、中耕也用机器,一些笨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历史。农村耕地数量有不少变化。由于基本建设大量增加,耕地逐步减少,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大量下降。1949年全县耕地72.85万亩,人均3.3亩,到1988年,全县耕地只有57.69万亩,人均仅1.4亩。
  一、劳动力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劳力少土地多。1949年全县劳力73260个,其中男劳力44259个,全县耕地728508亩。当时女劳力下地少,每个男劳力平均耕种16.1亩,劳力处于紧张状况。因此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管理制度,强调把劳力集中到农业生产上,防止外流,把劳动管理列为四大管理(生产、劳动、计划、民主)之一,坚持评工记分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各时期经济组织的劳动管理主要形式:
  在互助组时期实行评工记分、清工制度。开始是每天晚上评工记分,后来发展到使用晌票,参加劳动的当天就发给晌票,每月清工、齐工。
  初级社时期,开始是临时派工,死分死记,后改为“死分活记”、“按件记工”等,并奖励劳动模范。
  高级社时期,实行“包工制”、“定额管理”和“三包一奖”制度,(即包产、包工、包投资,超产奖励),并且划分耕作区,建立健全作业组和检查验收制度,推行“一年早知道”等政策。
  人民公社时期,推行土地、劳力、耕畜、大型农具“四固定”,投工、投资、投肥“三投”计划以及“三包一奖”、“定额包工”等制度,一度还实行过工分加奖粮的分配办法。并开展评选和奖励“三八”模范干部、“五好社员”等活动。
  为了缓解劳力紧张的困难,各时期均强调发动妇女参加田间劳动。从建立初级社开始,全县就推广了折户村郭爱妮首创的托儿互助经验,把广大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参加田间生产劳动。1955年后又落实了毛泽东主席为邢台县妇联《关于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妇女工作的规划》一文写的按语,加强领导,使妇女劳动力在同工同酬的原则下,参加到农业劳动中去。
  从70年代起,农村劳动力急剧增长,1970年农村劳动力达12.25万个.1985年增至15.8万个,到1988年一跃为17.56万个。但是土地却相应大大减少,到1988年减少到57.6万亩,每个劳力只耕种3.2亩土地,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力出现剩余现象。为解决劳力出路问题,本县采取诸多办法,除到县办厂矿当临时合同工外,乡(镇)还办了一批工矿企业,农村也办了一批工副业、养殖业以及厂矿,安排了一批劳力。并且还组织劳力输出,1988年首次向科威特送去27名农民,当建筑工人。
  二、生产工具
  新中国建立前,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笨重,效率很低。耕种全靠犁、锄、锹、镰;浇水靠水车、水刮子和栲栳、辘辘;农产品加工靠石臼、石碾、石磨、纺花车、榨油槽;农村运输靠人担、牲口驮、铁轮车、手推车。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广新式农具。50年代,随着合作化的发展,开始推广半机械化农业机具。1955年12月,县人委决定,在全县推广手摇喷雾器、播种机、中耕器、锄草机等机具。1956年3月,县农业拖拉机站建立,机耕、机播开始。60年代,伴随着电力发展,推广应用电动机械。1964年,中央华北局经委与省、地、县有关单位组成工具改革工作组,以胡家楼为基点,进行以山区半机械化为主的工具改革试验,先后试制成架空索道、双碾根水碾子、山地犁、小马车等30多件(种)。70年代,大力推广拖拉机、脱粒机等。1973年3月,吕家屯大队试制成功“柴油机长腿”简易拖拉机。1975年,县机械厂仿制成功“邢台—12型”拖拉机。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小拖拉机进入农家,农村开始使用汽车。到1988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8911马力,比有记载的1957年增长202倍,实现了农业运输、灌溉、脱粒、米面加工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平原、丘陵地区基本实现了耕地、播种、中耕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耕种机械: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七寸步犁,次年普及全县。1954年推广马拉耘锄、播种机、封埝机等半机械化机具。1956年3月,县农业拖拉机站建立,机耕、机播开始。1969年后,各公社农机管理站建立,拖拉机逐年增加。1980年后,拖拉机进入农家,小拖骤增。到1988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18台,共94431马力,小拖拉机7192台,86404马力,机耕面积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5%。大、中型机引农机具182台。
  收获脱粒机具:1953年,县、区技术推广站推广人力脱粒机(大、小两种型号)、脚踏打稻机、打麦机。县农机站于1956年开始应用拖拉机轧场。1958年使用土豆挖掘机,1959年引进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和小麦割捆机,开始试用小麦收割、打捆、脱粒机械化作业。此后,一些生产大队、生产队,开始应用扬场机、电动风扇、机动和人力脱粒机。1974年开始应用与小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收割机。1978年应用大、中型脱粒机和上垛机。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中、小型脱粒机增多。
  排灌机具:1956年始应用手摇和马拉水车及立式锅驼机、离心水泵。1957年使用卧式锅驼机、煤气机。1958年开始使用柴油机、汽油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水车、锅驼机。1975年引进喷灌技术。1985年引进滴灌技术。1988年,全县拥有排灌机械8021台,83648马力,排灌面积达34.65万亩,占水浇地面积的99%。
  植保机具:1951年开始推广使用单管筒式喷雾器。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背筒人力喷雾器。1962年春,曾用“安二型”飞机在本县平原区洒石硫合剂,防治小麦和果树病虫害10万亩。60年代末推广应用人力喷粉器、高压喷雾器。60年代引进马拉喷雾器。1988年,全县拥有人力喷雾(粉)器35796架,实现植保半机械化。
  农用运输工具: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合作化发展,首先推广应用畜力胶轮大车,取代了铁轮大车。1979年,全县胶轮大车1909辆,是1949年的61倍,此后,胶轮大车又被拖拉机取代。5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双轮手推车(排子车),很快取代了手推独轮车和牲口,成为农村田间主要运输工具。1980年以后,农村开始使用汽车、机动三轮车运输。1988年,全县农用汽车280辆、机动三轮车3505辆、排子车6251辆,加上拖拉机运输,农村运输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农产品加工机具: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50年代和60年代,集体经济组织大量使用轧花车、弹花车、榨油槽等。后由于国家和合作商业工厂统一加工,笨重古老的工具迅速减少,饲料粉碎机、铡草机、磨面机、碾米机等机具迅速增多,用石磨、石碾加工米面成为历史。1988年,全县实现了米面加工机械化,拥有碾米、磨面机1600台,饲料粉碎机595台,轧花机159台,榨油机157台。
  三、耕地
  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728508亩,人均3.3亩,多数为壤土,其中水浇地15万亩,可谓土地宽广肥美。但随着国家建设和乡村企事业建设迅猛发展,农民建房占地较多,致使耕地大量减少。到1988年末,全县耕地减少到576870亩,比1949年减少土地15.16万多亩。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均耕地仅1.4亩,比1949年下降58%。
  耕地的迅猛下降,引起各级领导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土地。一是控制土地。县建立专门机构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土地。必须占用的也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二是组织群众修地造田。1963年特大洪水冲走土地12.6万亩,经过发动群众,一年时间就全部修复。后来又经过几次发动群众修梯田、垫滩地,也增加土地几千亩;三是兴修水利,提高土地效益。经过组织群众修水库、打机井、建扬水站,修建朱庄北干渠和野沟门北干渠等工程,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到1988年底,全县水浇地扩大到34.9万亩,比1949年增多了19.9万亩。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虽然土地数量减少了,但农作物总产量还有所提高。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