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244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22
页数: 20
页码: 149-168
摘要: 农业,是本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史以来,邢台人民务在农桑,勤劳稼穑,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生产水平很低。到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4816.1万公斤,棉花总产仅41.5万公斤,油料总产仅144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1166万公斤,棉花总产达267.4万公斤,油料总产达213万公斤,较建国初期分别增长131.8%、544.3%、48%。在生产管理上,实行统一部署,统一调配。结果使得以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
关键词: 邢台县 农业 经济

内容

农业,是本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史以来,邢台人民务在农桑,勤劳稼穑,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生产水平很低。到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4816.1万公斤,棉花总产仅41.5万公斤,油料总产仅144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1166万公斤,棉花总产达267.4万公斤,油料总产达213万公斤,较建国初期(1949年)分别增长131.8%、544.3%、48%。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一、解放前地主的剥削解放前,封建经济制度世代相传,生产资料为私有。土地占有极不平衡,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最多,仅占全县户数3%的地主、富农,就占有土地总数的20%。据山区将军墓、南沟门、梁元店、内阳、折户、王庄等10个村调查,1937年前806户,耕地6960亩,地主、富农15户(占总户的1.7%)就占有耕地1320亩,占总耕地的23%。据1946年平原区7个村的土地占有情况统计:7个村共有1557户,耕地15032.95亩,其中占总户数11.9%的地主、富农就占去35.9%的耕地;而占总户数88.1%的中农和贫雇农仅占有64.1%的耕地;地主人均耕地8.4亩,富农人均5.55亩,中农2.34亩,贫农和雇农人均只有1.75亩和0.69亩。地主、富农凭借着所霸占的大量土地,对广大无地或少地的农户实行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其剥削形式主要是:1.租佃剥削:地主将部分土地租给贫雇农耕耘,坐收地租。租佃方法分两种:一种是“活租”,按当年收成确定租佃分成,少者为“业佃各半”,多者达“佃二业八”,租地者纳租后所剩无几;二是“定租”。按租种地亩定租,每亩租额三斗、五斗不等,如遇灾年景欠收,土地所获全部交出还难以抵租,只好以粮折款,以钱抵租,或以工抵债,受其雇佣。
  2.雇佣剥削: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一种主要手段。用廉价雇佣劳力为其耕耘土地。一般分长期雇佣(长工)和季节雇佣(短工)两种,还有针线工、厨子工、务农工等。地主对雇佣者报酬很少,甚至以役顶债,只管吃饭不给报酬。
  3.“高利贷”剥削:是一种以贷放货币或实物高利的剥削活动。一般趁春季青黄不接或灾年时,向农民放高利贷,利率三、四、五分不等,甚至有借一还三的。不能如期偿还的,则利滚利。借粮一般是春借一斗秋还一斗三升,或一斗五升。借贷时还需有保人,以房屋土地作抵押。民国时期,本县分“老三分”“臭虫利”“细利”等数种高利贷,致使许多贫苦人家债台高筑,迫于无奈,只好卖房、卖地、卖妻小、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二、土地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人民在抗日政府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并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统一累进税,使地主的经济受到消弱。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减租减息运动在全县展开。1946年,全县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将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予以没收,分给没地和少地的农民,实现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全县贫雇农分得土地16.8万亩,房子8.8万多间,还有牲口、粮食等。1947年,中共中央颂布《土地法大纲》,本县又采取“填平补齐”的方法对土改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地主、富农也按人口分得一份土地,对错斗的中农进行了补偿,并向全县人民发放了“土地证”,从而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三、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完成后,县委本着“自愿互利、共同富裕、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的原则,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在不长的时间内,本县农村经济制度实现了重大变革由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土地集体所有制。
  1.农业生产互助组。互助组是土地私有制向土地集体所有制过渡的一种组织形式。早在1942年,水门、折户、小戈寥等村一些贫苦农民就创办了临时性、季节性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时称“变工队”),本着“土地私有,耕作互助”的原则,采取“劳畜互补,以工换工,等价交换”的方法,解决了部分农户缺劳少畜的困难。1943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组织起来”的号召后,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在原来临时性、季节性的互助组基础上,建立起常年性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互助组的规模,一般为15户左右,在其内部实行“土地私有,耕作互助,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入出自由,民主管理”,充分体现了劳动农民的民主意志和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1944年,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山区得到普及,1946年又发展到新解放区。到1952年,全县共建成6388个互助组,入组农户占全县农户的90%以上。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春,水门、折户、胡家楼、杜彬等12个村的农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采取“土地入股”的办法,建起了12个农业生产合作小社。紧接着,东川口村王志琪又组织全村农民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赏。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指出:河北省邢台县东川口村是个老解放区,全村70户,在1952年以前都参加了互助组,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又有王志琪那样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所以那个村,在1952年,只费了一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合作社,完成了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这种合作社,以“土地入社、统一经营”为特征,对入社土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对入社农户的劳力、畜力、农具,实行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对合作社的收入实行统一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依照各农户入社土地和投工(劳力、畜力)多少而定,一般按“地四劳六”分成。分配方法,通常为一年两次,夏季为预分,秋后搞决算。到1955年秋,全县建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27个,入社农户达57828户。基本实现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冬,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县委制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规划》,引导全县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1月底,在合并原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又“趁热打铁”建成308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66796户,仅用两个月时间,全县就基本实现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全部归集体所有,在劳动管理上,实行定额计酬或小段包工的办法;在分配方式上,取消“土地分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出现,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到1957年,全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596个,全部实现了完全社会主义的合作化。是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583.9万元,比建国初期的1949年增长89.5%。
  四、人民公社化1958年,本着“一大二公”的原则,全县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年8月,全县596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建成7个人民公社,下设596个生产大队,1873个生产队。
  人民公社为“政企合一”组织,坚持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它既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在生产管理上,实行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在初期,由于头脑过热,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在大跃进活动中,又强调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农村成立大食堂、吃饭不要钱、实行供给制。干活时强调集体行动,大兵团作战。结果使得以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给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1961年,本着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人民公社改编为33个,对社、队进行了认真整顿,纠正了大跃进中的错误,解散了农村食堂,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把以公社为统一核算单位,改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把生产计划、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等权力统一下放给生产队。同时,还向各农户下放了少量“自留地”,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但是,1964年以后,全县又开展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在生产管理和分配上,又出现了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使生产发展受到了影响。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后期,为消除平均主义的弊端,部分社队推行了“四定一奖”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80年11月,县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5号文件,搞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各社队又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定额包工”、“联产计酬”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全县各大队普遍将集体土地按人劳比例分配到户,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翌春,县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精神,各村与农户签订了土地长期使用证书,并积极支持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1988年,全县617个行政村,除前南峪实行专业承包外,其它616个村,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又出现迅速发展的好势头。是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408万元,较1979年增63.4%。
  第二节 生产力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增长。1949年全县农业劳动力7.3万多个,其中男劳力4.4万多个,1988年农业劳动力发展到10.1万多个。生产工具变化更大,由原来的落后笨重生产工具,逐步发展成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村的运输、灌溉、脱粒和米面加工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平原区耕地、播种、中耕也用机器,一些笨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历史。农村耕地数量有不少变化。由于基本建设大量增加,耕地逐步减少,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大量下降。1949年全县耕地72.85万亩,人均3.3亩,到1988年,全县耕地只有57.69万亩,人均仅1.4亩。
  一、劳动力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劳力少土地多。1949年全县劳力73260个,其中男劳力44259个,全县耕地728508亩。当时女劳力下地少,每个男劳力平均耕种16.1亩,劳力处于紧张状况。因此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管理制度,强调把劳力集中到农业生产上,防止外流,把劳动管理列为四大管理(生产、劳动、计划、民主)之一,坚持评工记分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各时期经济组织的劳动管理主要形式:在互助组时期实行评工记分、清工制度。开始是每天晚上评工记分,后来发展到使用晌票,参加劳动的当天就发给晌票,每月清工、齐工。
  初级社时期,开始是临时派工,死分死记,后改为“死分活记”、“按件记工”等,并奖励劳动模范。
  高级社时期,实行“包工制”、“定额管理”和“三包一奖”制度,(即包产、包工、包投资,超产奖励),并且划分耕作区,建立健全作业组和检查验收制度,推行“一年早知道”等政策。
  人民公社时期,推行土地、劳力、耕畜、大型农具“四固定”,投工、投资、投肥“三投”计划以及“三包一奖”、“定额包工”等制度,一度还实行过工分加奖粮的分配办法。并开展评选和奖励“三八”模范干部、“五好社员”等活动。
  为了缓解劳力紧张的困难,各时期均强调发动妇女参加田间劳动。从建立初级社开始,全县就推广了折户村郭爱妮首创的托儿互助经验,把广大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参加田间生产劳动。1955年后又落实了毛泽东主席为邢台县妇联《关于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妇女工作的规划》一文写的按语,加强领导,使妇女劳动力在同工同酬的原则下,参加到农业劳动中去。
  从70年代起,农村劳动力急剧增长,1970年农村劳动力达12.25万个.1985年增至15.8万个,到1988年一跃为17.56万个。但是土地却相应大大减少,到1988年减少到57.6万亩,每个劳力只耕种3.2亩土地,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力出现剩余现象。为解决劳力出路问题,本县采取诸多办法,除到县办厂矿当临时合同工外,乡(镇)还办了一批工矿企业,农村也办了一批工副业、养殖业以及厂矿,安排了一批劳力。并且还组织劳力输出,1988年首次向科威特送去27名农民,当建筑工人。
  二、生产工具新中国建立前,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笨重,效率很低。耕种全靠犁、锄、锹、镰;浇水靠水车、水刮子和栲栳、辘辘;农产品加工靠石臼、石碾、石磨、纺花车、榨油槽;农村运输靠人担、牲口驮、铁轮车、手推车。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广新式农具。50年代,随着合作化的发展,开始推广半机械化农业机具。1955年12月,县人委决定,在全县推广手摇喷雾器、播种机、中耕器、锄草机等机具。1956年3月,县农业拖拉机站建立,机耕、机播开始。60年代,伴随着电力发展,推广应用电动机械。1964年,中央华北局经委与省、地、县有关单位组成工具改革工作组,以胡家楼为基点,进行以山区半机械化为主的工具改革试验,先后试制成架空索道、双碾根水碾子、山地犁、小马车等30多件(种)。70年代,大力推广拖拉机、脱粒机等。1973年3月,吕家屯大队试制成功“柴油机长腿”简易拖拉机。1975年,县机械厂仿制成功“邢台—12型”拖拉机。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小拖拉机进入农家,农村开始使用汽车。到1988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8911马力,比有记载的1957年增长202倍,实现了农业运输、灌溉、脱粒、米面加工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平原、丘陵地区基本实现了耕地、播种、中耕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耕种机械: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七寸步犁,次年普及全县。1954年推广马拉耘锄、播种机、封埝机等半机械化机具。1956年3月,县农业拖拉机站建立,机耕、机播开始。1969年后,各公社农机管理站建立,拖拉机逐年增加。1980年后,拖拉机进入农家,小拖骤增。到1988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18台,共94431马力,小拖拉机7192台,86404马力,机耕面积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5%。大、中型机引农机具182台。
  收获脱粒机具:1953年,县、区技术推广站推广人力脱粒机(大、小两种型号)、脚踏打稻机、打麦机。县农机站于1956年开始应用拖拉机轧场。1958年使用土豆挖掘机,1959年引进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和小麦割捆机,开始试用小麦收割、打捆、脱粒机械化作业。此后,一些生产大队、生产队,开始应用扬场机、电动风扇、机动和人力脱粒机。1974年开始应用与小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收割机。1978年应用大、中型脱粒机和上垛机。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中、小型脱粒机增多。
  排灌机具:1956年始应用手摇和马拉水车及立式锅驼机、离心水泵。1957年使用卧式锅驼机、煤气机。1958年开始使用柴油机、汽油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水车、锅驼机。1975年引进喷灌技术。1985年引进滴灌技术。1988年,全县拥有排灌机械8021台,83648马力,排灌面积达34.65万亩,占水浇地面积的99%。
  植保机具:1951年开始推广使用单管筒式喷雾器。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背筒人力喷雾器。1962年春,曾用“安二型”飞机在本县平原区洒石硫合剂,防治小麦和果树病虫害10万亩。60年代末推广应用人力喷粉器、高压喷雾器。60年代引进马拉喷雾器。1988年,全县拥有人力喷雾(粉)器35796架,实现植保半机械化。
  农用运输工具: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合作化发展,首先推广应用畜力胶轮大车,取代了铁轮大车。1979年,全县胶轮大车1909辆,是1949年的61倍,此后,胶轮大车又被拖拉机取代。5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双轮手推车(排子车),很快取代了手推独轮车和牲口,成为农村田间主要运输工具。1980年以后,农村开始使用汽车、机动三轮车运输。1988年,全县农用汽车280辆、机动三轮车3505辆、排子车6251辆,加上拖拉机运输,农村运输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农产品加工机具: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50年代和60年代,集体经济组织大量使用轧花车、弹花车、榨油槽等。后由于国家和合作商业工厂统一加工,笨重古老的工具迅速减少,饲料粉碎机、铡草机、磨面机、碾米机等机具迅速增多,用石磨、石碾加工米面成为历史。1988年,全县实现了米面加工机械化,拥有碾米、磨面机1600台,饲料粉碎机595台,轧花机159台,榨油机157台。
  三、耕地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728508亩,人均3.3亩,多数为壤土,其中水浇地15万亩,可谓土地宽广肥美。但随着国家建设和乡村企事业建设迅猛发展,农民建房占地较多,致使耕地大量减少。到1988年末,全县耕地减少到576870亩,比1949年减少土地15.16万多亩。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均耕地仅1.4亩,比1949年下降58%。
  耕地的迅猛下降,引起各级领导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土地。一是控制土地。县建立专门机构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土地。必须占用的也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二是组织群众修地造田。1963年特大洪水冲走土地12.6万亩,经过发动群众,一年时间就全部修复。后来又经过几次发动群众修梯田、垫滩地,也增加土地几千亩;三是兴修水利,提高土地效益。经过组织群众修水库、打机井、建扬水站,修建朱庄北干渠和野沟门北干渠等工程,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到1988年底,全县水浇地扩大到34.9万亩,比1949年增多了19.9万亩。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虽然土地数量减少了,但农作物总产量还有所提高。
  第三节 农作物一、农作物种类本县农作物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约200余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黄豆、黑豆)、红薯、高粱、绿豆、黍稷、水稻、大麦、养麦、豌豆、过豆、扁豆、红小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线麻、萩、烟叶、蓖麻、向日葵、药材、莲藕、芦苇等。
  蔬菜类作物:主要有白萝卜、胡萝卜、白菜、蔓菁、大葱、菜豆角、云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非菜、水萝卜、窝笋、菠菜、莙达、茴香苗、金针(黄花菜)、洋葱、大蒜、芥菜、芹菜、冬瓜、北瓜、南瓜、黄瓜、菜瓜、丝瓜、土豆、食用菌(蘑菇、木耳、银耳)等。
  瓜果类作物:主要有西瓜、甜瓜、香瓜、草莓等。
  其他作物:主要有青饲料(秴子、苜蓿)、绿肥植物等。
  二、种植结构本县农作物种植历来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蔬菜、瓜果类作物尤次,其它作物很少。但是,不同历史时期,其种植结构又呈现出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等天靠雨”的状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粮食平均亩产不过100公斤左右。如遇天灾,常常颗粒不收。1949年的种植结构表现两个特点:一是突出粮食生产,以维持人们生存;二是以耐旱作物为主,以可望70%左右的旱地能有收获。基于第一种原因,此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的80%以上;此外,瓜菜类作物也占有相当比例。基于第二种原因,在粮食作物中,坚持了以小麦、谷子种植为主,其种植面积分别占植粮面积的49%和29%;其次是玉米、高粱、大豆,此三项共占植粮面积的18%左右,其它杂粮仅占4%左右。在经济作物中,以棉花、芝麻、麻类种植为主,分别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25%、18%和17%;其次是花生、烟叶、芦苇等;在蔬菜类作物中,以萝卜、蔓菁、北瓜、南瓜等粗菜为主,其次是白菜、豆角、茄子、大葱、韭菜等;瓜果类作物,以西瓜为主,甜瓜、香瓜次之。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本着既保障人民吃饱,又增加农民的收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指导思想,本县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扩种经济作物。1955年,植棉面积发展到17.6万余亩,较1949年扩大了4.5倍。二是提高复种指数,多种高产粮食作物,以保证粮食作物减地不减产。在秋粮作物中,将建国前的以谷子为主,逐步改变为以红薯为主。到1958年,全县植谷面积较1949年减少了70.2%;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1.4万亩,较1949年增长了51.8倍。是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40公斤,较建国前增长40%以上。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作物产量逐步增加,尤其是玉米杂交种的引种,更显示出其增产优势。此后,在秋粮作物中,玉米占据了主导地位,全县粮食作物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以谷子、大豆、红薯为辅,其他杂粮皆有种植的新格局。到1988年,全县小麦面积为29万亩,玉米21.3万亩,分别占植粮面积的44.8%和32.9%;谷子、薯类、大豆三种作物共计11.7万亩,占植粮面积的18%;其它杂粮仅占4.8%。在经济作物中,棉花占绝对优势,1988年全县植棉8.1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61.8%;花生、芝麻次之,两项共占35.6%。在蔬菜类作物中.粗菜逐年减少,细菜日益增多,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精细蔬菜和温室蔬菜发展很快,已初步形成“粗、细、精”,多种蔬菜并存,春、夏、秋、冬四季青鲜菜不断的种植结构。
  三、农作物分布由于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本县除小麦、玉米在各乡(镇)均占主导地位外,其它秋粮及经济作物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分布。
  1.东部粮食作物区。主要包括王快、东汪、祝村三个乡之全部和晏家屯、南大树两个乡南部的26个村,共76个村。该区共有耕地10.56万亩,粮食总产4372.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29%。其中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占该区植粮面积的94.9%和75.9%;此外,该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多年份达1.5万亩,1985年后,水田面积逐渐减少,1988年仅有0.27万亩。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莲藕、芦苇,尤其是莲藕,系本县唯一产区。
  2.东北部白马河流域油、棉、粮作物区。主要包括石相、会宁两个乡之全部和晏家屯、南大树两个乡北部的16个村,共47个村。该区共有耕地11.3万亩,1984年粮食占地6.37万亩,棉花占地3.07万亩,油料占地0.77万亩,分别占本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4%、27.2%和6.8%。其中,油料种植面积占全县的26.6%,油料总产62.92万公斤,占全县油料总产的30.6%。此外,西瓜、蔬菜种植在全县也占居优势。
  3.中部丘陵地带棉粮区。该区主要包括南石门、羊范、皇寺、张尔庄、大贾乡、太子井、龙化7个乡(镇)。该区为本县集中产棉区,1988年,该区种棉花4.5万亩,占全县种棉面积的55%,棉花总产154.8万公斤,占全县棉花总产量的57.9%。粮食作物占地21.7万亩,占该区耕地面积的72.8%,其品种主要是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
  4.西部山区粮杂作物区。该区主要包括张安北、谈话、西黄村、北小庄、马河、龙泉寺、西上庄、河下、将军墓、宋家庄、崇水峪、冀家村、白虎庄、西枣园、浆水、路罗、城计头、白岸、杨庄等19个乡(镇)。本区农作物以粮食种植为主,其中尤以小麦、玉米最多、其他均为小杂粮。花生、烟叶、芝麻及瓜菜类作物本区各村皆有种植,线麻、芦苇分别在城计头、将军墓等乡(镇)有少量分布,棉花仅在浅山地带有少量种植,与山西交界的20多个村庄,因山高气温低,不能种植小麦。
  第四节耕作制度一、种植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本县绝大部分耕地实行一年一熟的连种制和倒茬轮作制,东南部平原和西部山区部分水利条件较好的村也有采用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一年三熟的复种轮作制。全县粮食复种指数通常不足1.24,土地利用率很低。种植形式分单作、混作、间作、套作4种。其中单作较多,混作、间作次之,套作很少。茬口配置方式:一年一熟的倒茬轮作制,一般为头年小麦,成熟后,留晒麦地,第二年种春谷、春玉米、豆类等大秋作物,第三年小麦;一年二熟的复种轮作制,通常是前茬小麦、后茬绿肥,或前茬小麦、后茬谷子、黍稷、绿豆等生育期较短的秋粮作物或瓜菜类作物,然后再种小麦;二年三熟的复种轮作,多为前茬棉花,后茬油菜,第二年种谷子;一年三熟的复种轮作制仅为前茬小麦、第二茬线麻,第三茬白萝卜,然后再种小麦。间作、混作制,通常采取高粱与豇豆豆,棉花与芝麻,花生和芝麻,玉米和黄豆(黑豆、绿豆),玉米和谷子,芝麻和豇豆,白萝卜和胡萝卜、蔓菁间作等。其中除与玉米有关的为间作外,其他多为混作。套种,一般为棉花套种油菜、小麦套种玉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广大农民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继承传统种植制度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种植形式。在轮作方面,大力提倡深根与浅根作物轮作,耗地作物与养地作物轮作,密度小与密度大的作物轮作,喜磷钾肥作物与喜氮肥作物轮作。在间作混作方面,逐步以“条带式”的垄行间作取代了“漫天撒”的混合间作。在套作方面,更具有突破性进展:一是品种配置显现出多样化,出现了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种谷子、小麦套种豆类、棉花套种小麦、白菜套种小麦等多种配置形式;二是套种方式日趋合理化,五十年代中期,王快村农民首先试验成功在平播麦垄等行距套种玉米技术,后推广到冀南各县。1974年,南石门、伍仲、后楼下农业试验场(简称农试场,下同)又试验成功小麦、玉米大小垄套种法。之后,本县又对套种时间进行了反复试验总结,得出一般在前茬作物收割前10天左右套种为宜的结论。到七十年代末,套种已成为本县主要种植制度,套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的85%以上。到1988年,全县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78。
  二、养地制度1.地力培养:建国前,本县培肥地力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养地法(如“轮作轮休”法、“留晒麦地”法和“撂荒地”法等),绿肥肥田法(割青草近肥上地法和种植绿肥“压青”法等),种养地作物法(种植苜蓿、豆类、花生等作物固氮肥田),过腹还田法(以牲畜粪、人类尿肥田)。50年代以后,又大力推广了桔杆还田法(以农作物桔杆沤肥肥田法,50年代末曾推广“高温积肥”肥田法),作物渣肥田法(用花生饼、豆饼、棉籽饼等渣类)和化肥肥田法。70年代初,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块曾推广过每亩地施百斤化肥、百筐粪,另加适量饼肥的方法。到80年代,所有农作物全部用上了化肥。化肥种类有氮肥、磷肥、钾肥,还有复合肥及钼、硼、锌等多种微肥。
  2.土壤耕作:建国前本县对土壤耕作均为捋耕、镐刨、锌翻、耕、耙和锄划、滚轧等。一年一熟制耕地,通常当年秋后耕一次,名曰“晾乏”,翌春耕耙一次以松土保墒,耕层一般不足5寸。中耕以锄划为主,亦有耖锄。50年代中后期,提倡深耕细作,推广了七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1956年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土壤耕层通常在7寸左右。1959年曾提倡大搞深翻土地,有的深翻二、三尺,劳民伤财没有效益。到70年代,平原和丘陵区80%以上的村庄基本实现耕地机械化。
  3.改土造田:从50年代开始,在平原、丘陵区兴起了平整土地高潮,山区开始搞打坝垒堾修造梯田。60年代初,由于三年生活困难,广大农民为增加口粮,一度出现“开荒热”,使不少闲散荒地变成耕地。1964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山区“开山造田”、“客土造田”、“围滩造田”逐步形成高潮。平原区的河曲、李道村一带的农民对“四大洼”进行了治理,使之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1981年,河北省第一次太行山开发研究工作会议在本县召开。从此,河北林学院、河北农大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深入本县,使本县的治山治水、修地造田活动进一步科学化,涌现出前南峪、桃树坪等一批科学治山治水先进典型。1984年11月3日,本县被国务院水土协调组授予“水土保持先进县”称号。
  附:全县土壤普查1980年3月至1982年3月,本县组织80名农业技术骨干和2800名社、队干部,对全县2974504亩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壤调查。本次调查分外业调查、内业分析、制定规划三步进行。共取土样5000多个,化验分析19240样次(其中对锌、铁、锰、铜等微量元素的化验208样次),编写各种调查报告99份,绘制各种图表166幅。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本县农业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本县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981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壤遥感专家帕切克先生曾专程到本县视察土壤普查情况,对本县的土壤普查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第五节 农作物栽培本县传统的农作物栽培,通常以“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垄大苗稀桔杆壮”为准则,管理粗放,因此产量不高。建国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各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日趋科学化。
  一、小麦50年代以前,小麦栽培形式多为大垄稀苗,行距为1.8尺,下种量每亩一般在4公斤左右,为节约粮食,多选瘦小麦粒作种。1953年后,开始推广合理密植,行距改为0.8尺;下种量,水浇地每亩10公斤左右,旱地为每亩7.5公斤左右。1973年开始推广“三密一稀”和大小垄种植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光热和地力,又便于农田管理,为下茬玉米播种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方面,50年代以前,除锄划之外,少见其它管理。小麦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仅42.5公斤。从60年代开始,在全县逐步推广了培育冬前壮苗和春季管理技术,如,施底肥、精细整地、种子精选、适时早播、足量下种、浇满月水和冻水、及时锄划,以及适时追返青肥,浇返青水,根外喷磷,防治病虫害,适时浇“扬花水”、“灌浆水”等。1979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175.5公斤,较1949年增312.9%。80年代后,开始推广小麦综合性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根据全县不同的地力条件,分别制定了亩产350公斤、250公斤、150公斤三套栽培管理模式加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6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40公斤,较1979年又增36.8%。
  二、玉米传统的玉米栽培方式是稀植、粗管,一般每亩1000株左右,俗有“棒子地里卧下牛,还嫌稠”的说法。1949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为65公斤。1953年开始推广合理密植,每亩一般为2000株左右。1962年又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种,每亩又增至3000-3500株。同时,还推广了“一苗一锹粪”,培土防倒,隔行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喇叭口期撒颗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等技术。80年代初,又推广了按玉米叶龄追肥技术。1984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达285公斤,较1949年增338.5%。1988年将军墓农业技术站在山区推广玉米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年创经济效益159万元,荣获河北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棉花建国前,本县棉田垄大苗稀,管理粗放,俗有,,花见花,二尺八”和“立了秋,大把揪”的说法。1953年以后,棉花栽培制度实行了较大改革,收到良好效果。
  1.合理密植:50年代棉花密度一般每亩3500株左右;70年代每亩增至4000-6000株;在旱薄地推广了“高密度,早打顶”技术,亩密度高达6000-10000株。1975年,农业技术员陈振峰在伍仲搞了5亩旱地植棉试验田,每亩为11000株,亩产皮棉60.1公斤。
  2.整枝打权:50年代,西大郭、北先贤首先采用“捋裤腿”、“掏耳髓”、“打群尖”管理技术,之后很快推广全县。1964年,本县开始推广“按棉花长势、苗色,提前分批打顶、打群尖,促棉花早熟”整技技术。1984年以后,又推广了用“缩节铉”等化学药品控制棉花“疯长"和用“乙烯利”化学催熟剂催棉花早熟技术。
  3.地膜覆盖:1980年,伍仲村首先应用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平均亩增收皮棉20公斤。到1983年,全县棉花地覆盖面积达到4000亩。
  四、谷子本县传统的谷子留苗方式为“留墩苗”,每墩留苗10余株,苗的长势粗细不匀,高低不齐。1949年,全县谷子平均亩产73.5公斤。1954年后,开始推广“手剔亩”留苗方式,由原来的“撮撮苗”改为“羊拉屎”,产量逐年增高。1956年,军营村8亩麦茬谷亩产达530.75公斤,创当时河北省最高纪录。1957年,开始推广谷子沟播防倒技术,较合理地解决了增株与壮棵,增粒与秕粒的矛盾,一般可增产20—30%。1979年,全县谷子平均亩产达151.5公斤,较1949年增106%。1980年以后,又推广了清垄除草、顺垄追肥浇水,中耕培土,根外追肥等技术。
  五、甘薯1948年,本县开始引种甘薯,品种为“胜利百号”,当时种植面积很小。50年代,甘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人们对甘薯栽培管理也愈来愈重视。1953年,东先贤、北先贤采取“温床育亩”获得成功。以后又推广了合理密植(春种每亩3500-4000株左右,夏种每亩5000株左右)、高垄栽培、根外喷磷等技术,有的还运用了草木灰灌根技术。1976年,霍楼、赵家屯农试场为节约薯种,连续二年进行“薯蔓越冬”试验,获得成功,一度轰动省内外。但因费时耗力,技术要求太严,未能推广。1988年,本县又推广了甘薯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
  六、花生建国前,本县花生管理粗放。1950年,邢台专区农场技术推广队首先在冀家村一带推广花生根瘤菌拌种技术,平均增产20%以上,1953年普及全县。1954年开始推广花生合理密植,每穴5粒,每亩500穴左右。1960年以后推广了“培土迎针”、“清棵蹲苗”技术,1982年开始推广钼酸铵等微肥拌种技术。
  第六节植物保护一、虫害防治本县农作物害虫主要有蝗虫、粘虫、蚜虫、螟虫;棉铃虫、蝼蛄、金针虫、小麦吸浆虫等。但在建国前,植保工作无人过问,病虫害蔓延无阻,常常造成灾难。建国初期,对病虫害仅采取简单的土法除治,效果不高。从5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推广了“六六六”、“DDT”、“赛力散”、“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化学农药,收到较好效果。50年代后期,本县提出“治早、治小、治了”的植保方针,植保工作成为本县一项重要农事活动。60年代逐步推广了“1605”、“1059”、“3911”、“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甲铵磷”、“氧化乐果”、“代森锌”等有机磷农药。这些农药杀虫效果很好,但易造成人畜中毒。据此从1975年开始,本县采取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到80年代,在化学防治方面,推广了“漠氰菊脂”、“氯氧菊脂”、“速灭杀酊”等高效低毒农药。
  1.棉蚜防治:50年代,对棉蛟通常以烟叶石灰水、棉油皂水浸沾棉叶除治。1955年以后,开始推广有机氯农药叶面喷雾防治。60年代以后,棉蚜抗药性明显增强,为害愈来愈重。据此,本县逐步推广了“3911”拌种和有机磷农药叶面喷雾防治技术。70年代县病虫测报站在晏家屯进行了“氧化乐果加机油涂茎防治棉蚜”试验,防治效果达90%以上;南石门技术站搞了“三合剂”(亚铵硫磷、柴油、氨水混合使用)灭螃试验,防治效果达96%;张家屯采用“人工助迁瓢虫灭蚜”达3万亩。1987年,县病虫测报站又提出利用羌蟒灭蛟的新方法。80年代,全县还推广了“菊脂类”高效低毒农药叶面喷雾灭蚜和“敌敌畏麦糠薰蒸除治伏蚜”技术。
  2.棉铃虫防治:1955年以前,本县棉铃虫危害很不明显。之后,一年重于一年。除治方法主要有:冬耕冬灌灭蛹法,棉田插杨柳枝或种玉米“诱杀带”诱蛾灭卵法,药粉、毒土喷撒叶面法和乳剂农药叶面喷雾法。1976年伍仲应用马蜂灭卵和1978年张家屯采取“7216”生药农药防治一代棉铃虫,收到高效益、无残毒的灭虫效果。
  3.螟虫(钻心虫)防治:本县螟虫分为粟穗螟、玉米螟、高粱条螟。各类螟虫发生时代不同,50年代以粟穗螟为害最重,60年代以后以玉米螟为害最烈,高粱条螟次之。本县防治方法主要有4种:(1)处理冬作物秸杆、根茬,消灭越冬幼虫;(2)用灯光诱扑成虫;(3)抓住蛀茎前(喇叭口期)有利时机,撒施“六六六”“1605”颗粒剂或毒土;(4)在穗部撒施“DDT”、“六六六”混合粉除治。
  4.粘虫防治:粘虫对农作物危害严重,尤以谷子为甚,严重时一夜间可把谷子吃成光杆。但在建国前,一直处于自然消灭状态,常常造成严重的减产或绝收。1949年8月,全县64282亩谷(稻)田发生粘虫害,每平方米达到60-70头,县政府动员广大农民开展捕捉运动,有3万亩保住收成,有3.4万亩平均减产50%左右。50年代以后,随着植保技术的推广,粘虫为害得到控制。60年代以后,由于化学农药的应用,再没造成严重的粘虫危害。防治方法主要有:(1)用杨柳枝黑光灯诱杀成虫法;(2)用5%有机氯粉剂喷撒治虫法;(3)用、25%“DDT”乳剂喷雾防治法;(4)用1%“六六六”和5%“DDT”混合粉喷撒防治法等。
  5.蝗虫防治:建国后,较大的蝗灾发生过两次。一次是1949年6月8日,全县有120多个村、7万余亩农田发生蝗灾,严重地带每平方米达40-50只。县政府提出“捕蝗如救火”,“要吃粮,快灭蝗”的口号,动员全县12.5万人投入捕蝗运动,仅用10天时间,蝗虫全部被歼。第二次是1951年6月15-18日,境内三、四、五区的26个村发生蝗灾。有17670亩农田受害。县政府组织当地近万人进行捕打,三天内全部消灭,共打飞蝗2244斗,蝗喃33.8斗。
  6.地下害虫防治:建国后,开始重视地下虫害防治。防治方法有药剂拌种,毒饵诱杀和用农药处理土壤。
  二、病害防治本县农作物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黑穗病、白粉病,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谷子白发病、瘟病,甘薯黑斑病、软腐病,棉花黄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白菜霜霉病等。自60年代以后,本县开始农作物病害防治。
  1.棉花黄枯萎病防治:1973年,本县在苏家屯首次发现此病。到1978年,该病已蔓延到全县8个乡50个村,受害面积达5000余亩。1982年6月,县政府组织1662名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集中6天时间,对全县棉田进行普查,共发现有10个乡、52个村、9618.7亩棉田因染此病,造成缺苗断垄,有的成片枯死。为控制此病蔓延,全县采取了三种方法进行防治:(1)清除病株,集中处理;(2)倒茬轮作,减少染病条件;(3)引进、培育抗菌棉种。
  2.小麦白粉病防治:1981年,该病开始在境内流行。1985年,县植保站首次引进“粉诱宁”进行药物防治试验,除治效果达90%以上,翌年推广全县。
  3.谷子线虫病防治:本县对该病防治始于1985年,防治方法是“1605”乳剂拌种,效果良好。
  4.白菜霜霉病:1986年,县植保站首次引用瑞毒锰锌药液除治此病,收到良好效果。
  三、杂草除治60年代以前,杂草对本县农作物为害严重,尤其是幼苗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往往造成荒地现象。据1979年全县杂草普查表明,本县共有杂草417种,其中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马唐(俗称抓地蔓)、菅草、马齿苋(俗称马尔菜)等。为防治杂草,在70年代以前通常是采取手拔、锄耪、犁翻及烧荒等传统方法。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化学除草剂除治。1985年石相村试用“24—D丁脂”进行麦田除草,获得成功,1987年,全县推广面积5.5万亩。是年,本县又推广“阿特拉津”玉米除草剂,效果良好。
  四、鼠害防治80年代以前,田鼠对农作物危害不甚明显,亦不曾被人们重视。1985年,县农业局在境内布点12个,首次进行农田鼠害调查,发现有40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受到鼠害,其种类有大仓鼠、小仓鼠、小家鼠、鼢鼠、黑伐鼠、松鼠、花鼠等7种,其中尤以大、小仓鼠为害最重。翌春,全县开展灭鼠活动,灭鼠面积达1.5万亩。
  第七节 品种改良本县农民具有爱惜作物良种的优良传统,至今仍留传着“卖掉儿郎,不吃种粮”的农谚。经过千百年的栽培选种,留传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到1953年,本县保留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大白芒、红葫芦头、白葫芦头、蚰子麦、鸭子嘴、鱼鳞白等;谷子品种主要有紫根白、毛毛黄、齐头白、金苗黄、绳头、大红苗、刀把齐、一寸红、小黄后、小红后、粘谷、“六十天还仓”等;玉米品种主要有;白马牙、大金皇后、小金皇后、白八趟、小黄玉米等;高粱品种主要有打锣锤、散码、千斤红、百日熟、小白高粱、黑壳红等;大豆品种主要有四角齐、黑豆、青仁大黑、小黄豆等;甘薯品种主要有胜利百号、大红袍;花生品种主要有大花生、一窝猴;芝麻品种主要有大把筒、霸王鞭;棉花品种主要有中棉(紫棉、白棉)、斯字2B棉、脱字棉等;上述农家品种大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的品种至今还在应用,但也有很多好品种因缺乏系统整理和繁殖而失传。
  1953年以后,尤其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以来,本县坚持“四自一辅”(以生产队为单位,对农作物优良品种进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国家调剂)种子工作方针,在重点搞好当地农家品种挖掘整理的同时,积极调入外地优种。当时,经鉴定,选出的当地农家品种主要有白马牙、大金黄后、小金皇后玉米和一窝猴花生,一寸红谷子等。1956年从西安调入碧蚂一号,石家庄52号、54号、34号小麦等抗病高产品种。1957年从河北省农业厅调入冀综1号玉米单交种。60年代初又引进丰收3号小麦品种。以上品种,一度成为本县“当家品种”。1964年,全县实现了玉米,小麦良种化,双双突破400斤(每亩)大关。1965年,本县的白马牙、大金皇后、小金皇后玉米和一寸红谷子参加了河北省农业展览。
  1963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建立县种子站,并将孝村农场改建为县良种场,开始对玉米、高粱、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实行“站场合作,少量进行,高倍繁殖,面向全县,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方针。1966年,高粱、玉米杂交制种成功,县确定首先以县良种场为基地繁育优种。翌年,全县选定数十个大队,组织9000余人开展了高粱、玉米杂交制种大会战。共配制“遗杂7号、4号”高粱和“农大4号、7号”玉米双交种2290余亩,产种62万斤。县种子站被誉为省级先进单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工作和科技活动被强大的政治运动所淹没。县良种场变成“五七”干校,各大队的良种场也变成生产性农场,萌发不久的制种活动陷入夭折,代之而兴的是种籽“大调大运”之风。先后从外地入数十个品种,造成了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的现象。
  1972年,制种工作得到恢复。为加快植种速度,实现高倍繁殖,县农业局组织人员赴海南岛进行了玉米制种。1976年,先于大队农试场采取“穗行圃选育法”,选出高产耐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小麦良种,被定名为“邢先一号”。1978年,全县绝大部分公社、大队都建立了农试场,总面积达8000余亩,当年共产良种170余万斤,实现了自给有余。
  1979年,为确保制种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本县开始推行“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种植区域化、加工机械化,实行全县统一供种)的种子工作方针。是年,在界家屯、石相、孝子村一带建起了总面积为6,500万亩的3个大型制种基地,年产玉米杂交种160万斤。1981年本县被列为河北省制种重点县。1983年,县种子公司等有关部门参加了高产抗倒玉米品种——“矮单88”的开发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多点示范,获得成功。1986年该品种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冀单20号”。
  1984年以后,由于受种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县制种基地被取消,县种子公司又由原来的指导组织制种为主变为调种、售种为主,全县所需良种再次靠外地调入,一度造成“购种难”。有些单位或个人看出经营种子有利,很快又出现了“多渠道调种,多口经营”,进而造成种籽“多、乱、杂、假”现象,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加强种子市场治理,使种子工作不正常现象得到初步解决。
  第八节 农业机构沿革1937年前,本县无专门的农业机构。1938年4月邢台抗日政府设有建设科,负责管理农业生产等。各区设农业助理员。1952年2月,县政府建设科下设护林委员会,康庄苗圃、孔村农场等。1953年3月,建设科下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林业站、县畜牧兽医站。1954年邢台县农业局成立,下设县农场,县康庄亩圃以及七个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7年9月植物检疫小组成立。1961年又成立了农林畜牧局。1968年1月,农林畜牧局被撒销。1971年4月,成立县农林工作站。1972年6月,复设县农林畜牧局,下设种子站、县技术站。1975年12月,县虫情测报站成立。1976年8月,县农林局单设,畜牧水产被分出,局下设县技术站、县种子站、县病虫测报站。1978年9月,种子站改建为种子公司。1980年底,设县农业局,林业被分出,局下设县技术站、县土肥站、县植保站、县农场、种子公司以及七个基层技术站。1984年2月,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局又合并为县农业局,下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土肥站、县植保站、县会计辅导站、县兽医防疫站、县水产黄牛改良站、县农场、县种子公司、县乳制品厂以及7个基层技术站、7个基层畜牧兽医站。1986年1月,县农业局单独建立,畜牧水产分出。1987年2月,土地管理股从本局析出。县技术站、县土肥站、县植保站、县会计辅导站、县农场、县良棉厂、县种子公司以及7个技术站,拥有行政干部41人,技术干部106人,乡级半脱产技术员30人,工人144人。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