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1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资源
分类号: TV211
页数: 1
页码: 107
摘要: 本节介绍了邢台县地上、地下水资源情况,地上、地下水资源之和为6.22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部分,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28亿立方米。
关键词: 邢台县 水资源

内容

本县地上、地下水资源之和为6.22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部分,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28亿立方米。
  地上水;全县地上水资源多年平均经流量为3.927亿立方米。按产地分,山区2.95亿立方米,丘陵0.528亿立方米,平原0.083亿立方米,来自内邱县境的客水0.366亿立方米。按流域分,白马河0.48亿立方米,牛尾河0.082亿立方米,七里河0.39亿立方米,沙河2.975亿立方米。按水质分,白马河、七里河、沙河三河之水属于“重碳酸盐类钙组I型淡水”,矿化度为200-400毫克/升,灌溉系数大于18,为一级灌溉好水;其总硬度为6〜15,对工业用水是“弱软水”。河的上游(山区)氟化物含量达1.34-3.4毫克/升,超过1.0毫克/升的国家饮用水标准。牛尾河下游,受邢台市排污影响,钾钠离子含量较高,为“重酸盐类钠组I型水”,矿化度为650毫克/升,其水黑臭,仅可慎用于农田灌溉。
  地下水;全县地下水(即年可采储量)为2.30亿立方米。按区域分,丘陵区0.371亿立方米,平原区北部0.225亿立方米,平原区南部1.705亿立方米。按岩系分,本县水文地质构造有三类:一是古老变质岩区,位于皇寺、南会、西牛峪一线以西,为表层风化壳裂隙潜水,由于该区没有较大的储水构造,裂隙潜水常年外涌,最终转化为地表水,故地下水不计其储量。二是碳酸岩区,位于丘陵区及百泉泉群一带,为碳酸岩岩溶水,储量为1.479亿立方米。三是第四纪松散岩区,分布于丘陵区东部小部地区及平原区,为砂砾孔隙水,储量为0.822亿立方米。按水质分,丘陵岩溶水为HC03-Ca型水,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灌溉系数达60以上,是农田灌溉的一级好水。平原第四系孔隙水主要为HC03-Ca和HCO3-Ca—Na及HCO3-Ca-Mg型三种,矿化度除北康庄一带为1克/升外,其他均为0.18—0.9克/升;灌溉系数除牛尾河两侧为9.2-17.2,属二级灌溉水(适宜水)外,其他均在26〜226之间,为一级灌溉好水。牛尾河两侧氟化物和铁含量较高,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
  水力资源:境内理论水能蕴藏量共计31500千瓦。其中,白马河中上游为3400千瓦,七里河上游为0.19千瓦,沙河中上游(含朱庄水库以上,宋家庄、将军墓、浆水、路罗四道山川)为26200千瓦。
  境内可利用水能资源为5900千瓦,占理论水能蕴藏量的19%,其中白马河为440千瓦,七里河为330千瓦,沙河为5130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量为1240千瓦,占可利用量的21%,其中七里河已开发利用90千瓦,沙河上游已开发利用1150千瓦。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