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0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镇
分类号: K292.24
页数: 4
页码: 64-67
摘要: 本节详细介绍了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下设六镇:浆水镇、将军墓镇、西黄村镇、南石门镇、羊范镇、皇寺镇的简况。
关键词: 邢台县 简况

内容

一、浆水镇
  该镇位于县境西部中山地带,辖26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1577人(均为汉族)。总面积97.98平方公里,有耕地8674亩,山场90000余亩。经济结构以农为主,辅以林、牧、工、副诸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果树以板栗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443.59万公斤;单产571公斤,居全县首位;薯类总产50.55万公斤,名列本县第一。干鲜果总产173.65万公斤,其中板栗37.5万公斤、桃15.5万公斤、红果5600公斤,上述四项均为全县之冠。80年代初,本镇被河北省科委定为太行山开发示范区,“经济沟”建设闻名全国,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本镇有复合肥厂、造纸厂、化工厂、工业硅厂等村镇企业30个。农村经济总收入1427.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76万元,工业收入名列全县第一,达955.4万元,人均收入449元。共有中、小学24所,教职员工206名,县立浆水中学设在浆水镇,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
  镇政府驻地浆水村,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偏北51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曾为邢侯国国都,名夷仪城。后因村西沟水混浊似浆,改称浆水。抗日战争时期,“邢台抗日临时政府”和“邢台县抗日政府”先后在此建立,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亦设于此地。1953年,为乡政府驻地。1961年,为公社驻地。1984年,复为乡政府驻地。翌年,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镇。古往今来,浆水镇一直为本县西部山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本镇(单指浆水村)共有20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8人。建筑面积314亩。有三条街道,南街最繁华,该街宽10米,沥青路面,商场、旅社、医院、镇政府、邮电所、信用社、气象站、个体店铺摊点以及河北省重点中学——浆水中学等单位分设两侧,邢和公路穿街而过,与镇东口的战备公路——宜沙公路成“丁”字形交叉,交通便利。
  二、将军墓镇
  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中山地带。全镇辖14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1071口人(均为汉族)。总面积为72.11平方公里,有耕地6612亩,山场11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可观。果树以柿子、板栗、核桃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176.94万公斤,平均亩产329公斤;干鲜果总产75.89万公斤,其中柿子50.6万公斤、板栗13.5万公斤。省军工电机厂设在境内,有村镇企业13个。农村经济总收入277.8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9.55万元,工业、建筑、交通运输业收入34.8万元;人均收入227元。全镇有中、小学23所,教师82名。
  镇政府驻地将军墓位于邢台市西偏北45.7公里处,将军墓古名井梁店,始建于商代。战国时期,因郑国将军蔡仲战死后葬于此地,改称今名。抗日时期,太行一专署曾驻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区政府驻地。1953年,为乡政府驻地。1958年为公社驻地。1984年为乡政府驻地。1985年6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镇。
  本镇(单指将军墓村)有2443人,其中农业人口863人,非农业人口1580人;有东西大街1条,宽5米,长500米,两端与邢和公路相衔接,商场、剧场、饭店、县第二招待所、县第二医院、工委、镇政府、税务所、缝纫社、工商管理所以及县生活用具厂、县文化馆分馆等单位分设两侧,为本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宜沙、邢和公路穿镇而过,交通方便。
  三、西黄村镇
  本镇位于县境中部浅山区,全镇共辖20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8495口人(均为汉族)。总面积为56.7平方公里,耕地10239亩,山岗坡地占一半以上。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为主,果树多为柿子、苹果、核桃、黑枣,盛产酸枣,人均酸枣树30余株,是本县酸枣主要产区。1988年,粮食总产138.29万公斤,其中小麦55.29万公斤,玉米59.48万公斤;平均亩产225公斤。干鲜果总产37.94万公斤,杏仁产量居全县首位,达1450公斤。境内有省属企业(长征汽车制造厂)1个,有乡镇企业60个,其中镇办1个,村办14个,私营45个。农村经济总收入354,9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3.69万元,工业收入118万元。人均收入251元。
  镇政府驻地西黄村位于邢台市西偏北25.3公里处。清代,县衙为了处理四道山川人民事务,曾设巡检司于此,因此,西黄村习称巡检司。1953年后为乡政府驻地,1958年,为公社驻地,1984年为乡政府驻地,翌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镇。
  本镇(单指西黄村)共有15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0人。总建筑面积208.5亩。有东西大街一条,宽7米,沥青路面,镇办中学、县医院分院、供销社商场、农行营业所、信用社、粮站、邮电所、工委、镇政府等单位座落该街。有南北向街道两条,宽4米。邢和公路沿镇南穿过,两侧建饭店、商店数家,已见街道雏形。邢台市7路公共汽车终点站设于此,交通比较方便。
  四、南石门镇
  该镇位于县境中部丘陵地带。全镇共辖26个行政村,25163人(均为汉族),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有耕地59102亩,有效灌溉面积20104亩,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为本县主要产棉区。1988年粮食总产742.42万公斤,其中小麦418万公斤,玉米344.6万公斤;平均亩产为219公斤。棉花总产50.08万公斤。干鲜果总产52.82万公斤,其中苹果28.45万公斤、梨21.78万公斤。境内有县办企事业单位28个,镇办和村办企业50个,私营企业62个。农村经济总收入1898.1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60.32万元,工业收入624.13万元,交通运输收入209.6万元。人均收入451元。邢台县师范学校设在黄台底村。全镇有中、小学15所,教职员工223名。
  镇政府驻地南石门位于邢台市西9.8公里处,邢台解放后,为本县第三区区政府驻地,1953年为乡政府驻地,1958年为公社驻地,1984年为乡政府驻地,1985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镇。
  本镇(单指南石门村)现有13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人。总建筑面积509亩。有南北向街道4条,宽4米左右,东西大街3条,除“太行大街”外,各宽6米。“太行大街”为80年代中期沿邢和公路新建的一条商业街,长650米,宽20米,水泥路面,县中医院、供销社商场、农行营业所、镇信用社、工商管理所、税务所、粮站、邮电所及私营饭馆、照相馆等店铺门市分设两侧,系本镇最繁华的街道。
  该镇东接邢台市,交通方便。
  五、羊范镇
  本镇位于县境南偏东部,全镇辖12个行政村,21822人(均为汉族)。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有耕地42172亩,果园2430亩。境内有机井122眼,朱庄水库北干渠及其支渠、斗渠网布境野,总长4万余米,有效灌溉面积2050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637.05万公斤,其中小麦345.4万公斤,玉米208.45万公斤,棉花总产22.45万公斤。近年水果生产发展较快,干鲜果总产达86.6万公斤,其中苹果、杏的产量居全县首位,分别为56.6万公斤和6万公斤。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皮毛加工业历史悠久。现有皮毛总厂、砖厂、金属制品厂、电线电缆厂、糠醛厂等乡村企业136个,其中镇办5个,村办42个,私营69个。农村经济总收入1913.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567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215万元,农业收入753万元;人均收入530元,居全县第一。
  镇政府驻地羊范位于邢台市西南15公里处,原名桂香,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历来为远近闻名的皮毛集散地。1953年为乡政府驻地,1961年改为公社驻地,1984年为乡政府驻地,翌年6月,省政府批准改为镇。
  本镇(单指羊范村)现有39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4人。总建筑面积536.7亩。1962年始用网电,电力设施较完善。1983年用上了自来水。
  镇内有南北向大街4条,东西向大街5条,尤以居中的东西大街最为繁华。现有商业、服务业固定摊点15个,每月二、五、八日(农历)为集日,商贩蜂拥而至,成交数额可观。驻镇单位主要有镇办中学、医院、粮站、信用社、邮电所、剧场商业大楼等。
  邢台市5路、8路公共汽车经此往返,邢朱、邢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
  六、皇寺镇
  本镇位于县境北偏东部。全镇共辖12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8468人,总面积70.91平方公里,有耕地47901亩。境内有“八一”水库、万米渠、扬水站等水利工程,有机井100眼,有效灌溉面积33211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666.09万公斤,其中小麦310.35万公斤、玉米227.2万公斤;棉花、花生总产名列本县首位,分别为55.11万公斤和41.02万公斤。果树以苹果、梨、柿子为主,林木多为柏树。干鲜果总产51.98万公斤,其中苹果10.4万公斤、梨25万公斤,居全县首位。有乡村企业62个,其中镇办9个、村办18个、私营35个。农村经济总收入1674.6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762.65万元,工业收入678.3万元。人均收入439元。
  境内西青山村,曾为隋代青山县县城驻地。东羊卧产的陶盆、陶罐,曾享盛名。
  镇政府驻地皇寺原名黄寺店,位于邢台市西北18公里处。村内有玉泉寺。据传元末顺帝北逃,曾宿此寺,后将玉泉寺改称皇寺,村名也由此而得。本县解放后,此地曾为区政府驻地,1953年为乡政府驻地.1958年改为公社驻地,1984年为乡政府驻地,翌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
  本镇(单指皇寺村)共23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人。总建筑面积285.6亩,镇内有三条东西大街,其中以80年代初沿邢昔公路新建的大街为最宽,约8米,柏油路面,大部分商业、服务业摊点分布于此;另外两条古老街道,宽约4米。驻镇单位有县医院分院、镇办中学、供销社商场、农行营业所、信用社、邮电支局、粮站、棉站等。镇南侧有棋盘山,据传,张果老和吕洞宾曾在此下棋对奕,山上留有石制棋盘。邢昔公路通过镇境,交通方便。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