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00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2.24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县的地理位置、地势、历史、经济和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
邢台县
概述
内容
邢台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线上。南邻沙河、武安,北连内邱,东与任县、南和接壤,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昔阳、和顺、左权相望。县政府驻邢台市区内,辖6镇27乡,617个行政村,人口41.1万。
一
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县。
本县东西长(77公里),南北窄(38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十字圪梁海拔1822米,最低处后屯村海拔只42.8米。西部为中低山区,峰峦叠嶂,河川蜿蜒,占全县面积的69.9%;中部为丘陵区,台田层层,岗峦起伏,是缺水干旱地带,占总面积的18.3%;东部为平原区,土地广阔,水利条件较好,占总面积的11.8%。本县特点是山区、丘陵面积大,占全县的88.2%。
本县是个山多地少的县份。全县总面积297.45万亩,其中耕地只有57.69万亩,占总面积的20%,其余都是山坡、川河与村庄,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本县具有典型的山区经济特点。山场很大,有155万亩宜林面积,191万亩可供牧用的草坡,是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天然场所。畜牧主要有牛、马、驴、羊等。林木多为人工栽植,板栗、柿子、酸枣是主要岀口产品;苹果、核桃、杏、梨及葡萄等产量也很可观。矿藏很丰富,主要有菱镁、石英、兰晶石、矿砂、石墨、石膏和煤、铁等。其中菱镁储量占全国第三位,兰晶石产量占全国第一。
二
邢台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1974年百泉岀土的古生物化石考证,早在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邢台这块地方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史书记载,在商代时,邢地即“桑麻遍野,名扬华夏”。商王祖乙选沃野而迁都于邢。周朝邢侯也以邢为国都,后为避狄族侵犯又迁都于夷仪城(今浆水),战国时期的赵成侯曾以邢为陪都,楚汉相争时,项羽立赵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先后管理信都(邢台当时称信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即建信都县,是全国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汉初改襄国县,隋改龙冈县,宋宣和二年改名邢台县。在建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邢台县城一直为国、郡、州、府、道的治所。本县地势险要,地当南北要冲,东西孔道,素为战略要地,历史上曾在此发生过上百次战争。著名的有周朝时的“邢狄之战”,齐桓公为救邢,联合齐、曹二诸侯,战败狄兵。紧接着又发生卫灭邢,晋灭卫的战争。晋时,王浚率5万军兵攻邢,被石勒战败。唐时李世民亲率军兵在此战败刘黑闼,后来李克用三打邢州,邢州留守孟立方战败自杀,李存孝守城年余,终因粮绝被迫投降,遂被囚至晋阳车裂而死。五代十国时,诸军争夺邢州,打过多次仗。宋宣和七年金兵分两路围攻邢州,宋军在此激战后败走。明末顺德千总李如龙率3700名军民抗清,全部阵亡。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邢台是必争之地,先后发生过商震打冯玉祥、刘峙打石友三等大战。1945年又发生了“解放邢台”之战,人民军队打败日伪残部解放了邢台城。
本县的经济开发历史久远。据百泉出土的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证明,远在七千多年前的邢地先人,就开始了种植粮食作物,捕鱼狩猎,进行农耕狩猎生产。据历史记载,西周时就开始烧瓦,战国时开始冶铁,秦时已会制砖。唐宋时代邢台的瓷器、解玉砂已很岀名,尤其“邢州白瓷”,精致美观,远销国内外。元代的酿酒业很盛。明万历年间,皮毛加工业兴起,城西乡很多村都有作坊。民国年间,纺织业有了发展,元青仿卡绸曾拿到巴拿马赛会展出,并获得银牌奖。
本县的商业很早即已繁荣。早在西汉时便与外国有贸易交往。唐代时城关已是冀南贸易中心,宋代即以“边关互市”的形式,向国外出口天然金钢砂和邢瓷。明万历年间皮毛业兴起,德、美外商纷纷来邢经营皮货,邢台成为全国重要皮毛集散地。清末民初,“洋货”流入邢台,外地商人和外国商客来往频繁,仅经营皮毛业的商贾近两万人,“七•七”事变时,邢台已是冀南主要商埠。
本县的文物很多,古建筑遗址有灵霄山上的张角寨,紫金山上的刘秉忠、郭守敬读书处,本县与山西交界线上的明长城,还有古代遗留下来的寺、观、庙、庵57座。石刻有川口峡的北魏石雕佛像(今废),南良舍的北魏造像碑,郭村的透铃碑(亦叫大齐碑,距今1400多年),榜栳红山上唐代名相宋璟撰写的雷音寺碑,以及蔡仲将军墓、刘秉忠墓、郭守敬墓等。
本县历史上名人众多,收录到《中国名人大词典》中的即有15人。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整理军政,治水患,重农桑,西伐后蜀,南征北战,为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是本县古代四个皇帝的佼佼者。在辅佐幕僚中,元朝礼部尚书刘秉恕,明代礼部尚书张英,明代吏部尚书王本固,兵部侍郎赵孔昭等,都有不少建树。尤其元代的刘秉忠,帮助忽必烈定国号,立朝仪,兴学校,扶农业,为元帝国的创业建立了卓越功绩。在科技上更是人才辈岀,元代的郭守敬是杰岀代表。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文、水利、数学和机械制造家,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他设计修建的西夏灏河,大都的通惠河等水利工程,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均起到巨大作用。他在天文上的贡献,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称颂,国际天文组织特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新发现的行星,欧美、日本还成立了研究郭守敬的学术机构。另外,元代数学家郭伯玉发明的珠算,金代大学士、天文学家张佐成,明代钦天监编制大统历的郭贵,以及开发河套地区的水利专家王同春等,都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
邢台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本县是中共在冀南建党最早的地方。大革命时期的1925年就有了党组织,十二中学党支部是冀南最早的支部,西郭庄张仲毅是邢台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省第四师范学校是河北省南部的革命摇篮,培养造就了大批职业革命家。西郭庄张信卿家是冀南中共党组织的最早联络站,陈潭秋曾在他家里召开过直南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建立了中共邢台中心县委,负责直南以及河南北部一带党的工作。
“七•七”事变后不久,邢台沦陷。邢台人民不愿做亡国奴,奋起抗日救国。先于村的胡震带领一批青壮年越过铁路,奔赴山区进行抗日;山区的知识分子李梦萍、吴光裕等召开23编村代表会议,共商抗日大计,并到山西三请“红军”来邢领导抗日。1937年11月,八路军和抗战工作团来到本县山区,建立了抗日政府和地方武装,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杨秀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邢台县战斗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也曾迁到浆水一带办学,为抗日战争胜利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八年抗战中,本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鹿钟麟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取得了反摩擦的胜利。又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在解放战争中,本县人民参加了解放太原、解放元氏等战役,又先后派岀五批干部南下、北上支援新区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本县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全县有11050名青壮年参军,占当时全县人口的6.5%,其中有2304人为国捐躯,牺牲在人民解放事业的战场上。
四
新中国诞生后,邢台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经过40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当家做主,安居乐业在封建社会里,人民群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生活贫困不堪。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邢台城被军阀们轮番抢占,政令不一,政局不稳,加上土匪出入无常,搞得民不聊生。日本侵略军占领邢台后,视人民为牛马,任意屠杀,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11月,邢台抗日政府在山区建立,标志着民主政治在本县开始,人民由奴隶变为主人,由被统治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抗日根据地里建立“三三”制政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开始参政议政。1945年邢台解放后,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土改,平分土地,人民当家做主,从政治到经济都翻了身,人人扬眉吐气。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全县人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东川口王志琪“只花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全村合作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给全县人民作出了榜样。从此后,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搞社会主义建设,政令统一,法制加强,社会稳定,兵祸匪乱不复存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纠正了“左”的路线,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在安定、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劳动,安居乐业,均感欣慰。建国以后,开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推举代表参政议政,决定全县的大事,选举各级领导人。各级领导都自觉听取群众意见,接受人民监督,人民对渎职的可以批评,可以罢免,人民成了国家真正的主人。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本县历史上十年九旱,农产低而不稳,加上地主盘剥,战乱破坏,即是丰收年广大群众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群众生活非常困苦,“终生不知肉味”者并不罕见,旧志书上记载的“民食蝗”、“人相食”、“民外逃”屡见不鲜。
土地改革以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人民收入逐渐提高。建国时人均收入47元,“一五”时期提高到62元,人民公社时期提高到86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迅速发展,1988年人均收入达357元,人均储蓄达555元。40年当中也曾遇到几次灾荒,尤其是1963年特大洪水灾害,但从未发生过人民外岀讨要的现象。
由于收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食、住、行都有很大改善。吃饭以细粮为主,穿衣服料子讲高档,样式讲时髦,农村盖上成片的新房,旧房也进行了改造。老四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已基本普及,新四大件(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正在大量发展。职工家庭和部分农户家用电器和高档消费品不断增加,沙发、电风扇、电视机、收录机已进入农户,平原区部分农村已城市化。
由于收入增多,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1988年全县商品零售额达1.59亿元,比1949年增长21倍。
经济日益昌盛繁荣新中国建立后,本县的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和山区建设均有很大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工业。建国初期,全县国营、私营企业98家,总产值仅24.4万元。50年代国家投资,建起一批国营工业,但在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有的关停并转,有的移交邢台市,所剩无几。1972年后,本县发展了一批“五小”工业,1974年又大上社队企业,到1975年工业总产值达33.4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采取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重点发展有本县特点的骨干产品,如建材、化工、矿业、造纸等。同时,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尤其平原区利用离邢台市近的优势,发展起一批乡村工厂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到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1988年,全县工矿企业发展到1627家,总产值达1.4亿多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5%,初步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工业发展格局。
农业。农业是本县经济的传统和根基。土地改革后,广大贫苦群众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党和政府因势利导,领导大家走合作化道路,强调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式农机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截止1988年,全县共修建中小型水库11座,打机井4676眼,并兴修了南北干渠,水利条件大大改善,水浇地由1949年的15万亩增到35万亩;农机具也有了很大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万多马力。全县614个村通了网电,基本实现了耕作、排灌、收割、脱粒、运输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加上农作物的品种、技术的提高,特别是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政策放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虽然农村土地减少了,但粮食总产却又得到提高,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本县已成为农林畜综合发展区、河北省粮食基地县。
商业。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本县商业形成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两个体制。长时间是国合商业独占市场,虽然在支持生产,稳定市场,打击投机倒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给发展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注意发展市场经济,除恢复开放农村原来集市贸易,加强全县6个镇的经济市场建设外,又在市郊建立了豫让桥市场,发动群众在近市区建工厂,设商店,搞运输,使本县商业购销两旺,日趋繁荣,为建成城郊型经济奠定了基础。同时农村商业网点分布合理,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
交通。建国初期,本县交通不便,只有平汉铁路和6条总长57公里的简易公路,交通运输全靠人担畜驮和马车拉。尤其山区交通更为困难,经济处于封闭状态。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先后开通邢台至和顺、邢台至左权、邢台至昔阳三条县级公路,同时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投资兴建的宜安至沙铭的国防公路横穿本县山区,加上邢南、邢威、邢都和京广公路的建设,到1988年,本县已有8条县级以上柏油公路,总长807公里,纵横交织形成网络。并以民办公助的方法,开通乡村公路87条,总长47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汽车,乡乡有客车。同时,从1979年起,打破国营企业独家搞运输的局面,集体、个体运输业迅速发展。到1988年,全县拥有货运汽车226辆,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山区的封闭经济也被打破。
山区建设。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就对山区建设制定了长远规划,发动群众对“山、河、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发动群众造林,改变光山秃岭的状况,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绿化运动,造林保存面积129万亩,森林覆盖面积达22.4%,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称号。人民日报称颂邢台县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其次建水库,修塘坝、进行小流域治理和“经济沟”建设,初步治理山场16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82%,多次荣获河北省山区治理奖励。另外,在山区修公路、建工厂、立学校、设医院,组织科技进山,综合开发山区,使山区由一个贫穷落后、消息闭塞的地方,变成一个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经济繁荣的新山区。
文化卫生科技事业大发展教育。民国时期,本县教育曾受过大总统的嘉奖,但学校数量少得可怜,连一所中学也没有,只有乡村师范1所,高等小学7所,初小300多所,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弟没有受高小以上教育的机会。小学毕业普及率也不足学龄儿童的30%,特别是农村女孩,根本没有入学读书的条件,全县文盲充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到1988年,全县有小学530所,教师2928人,在校学生4.1万人。普通中学77所,教职员工1147人,在校学生1.5万人,另外还有师范学校、农林技术中学、卫生学校、农民中等技术学校等,培养小学教师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据统计,从1952年以来,共培养出初中、高中毕业生16.5万人,考入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4900多名。通过50年代扫盲教育,到1980年实现“基本无盲县”,80年代以后,着重在职工、农民中开展业务和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文化。旧社会本县农村没有专门文化机构,只有少数民间戏班和乡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县建立了文化馆、电影队、图书馆、县剧团和有线广播站。在农村重点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农村电视逐渐普及。1982年以后,又在山区建立了电视插转台,其它文化单位也大有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有广播发射台一座,电视插转台7座,有线广播站33个,文化站34个,农村电影放映队89个,农村文艺团体57个。大部分群众能天天听广播、看电视,还有图书室、录像放映、体育比赛和传统戏剧活动等,农民文化生活,已丰富多彩。
卫生。抗战前,广大农村全靠民间中医治病,特别是山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新中国建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到1988年,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有77个,其中县级医院3座,共有病床521张,各类卫生人员747名。另有农村医疗点849个,农村医生千余人,基本做到小病不岀村,大病不出乡。由于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已经绝迹,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制度化。
科技。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注意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不断引进新的人才和技术。70年代,县成立了科技领导机构,工矿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都成立了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1956年以来,本县获省级以上技术工作奖和科研成果奖27项,1988年全县有各类技术人员318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有42名。
五
从抗日政府创建到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邢台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邢台县人民在邓小平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鼓舞下,以腾飞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宏伟计划,把经济建设工作摆在中心位置,决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迅速将邢台县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昌盛。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