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直书感情流放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49
作品名称: 信笔直书感情流放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3
起始页: T00065_00.pdf
责任者: 吕管成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因工作关系,随天津开发区、保税区作家协会赴大港采风,结识了滨海新区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中年作家梁晓文先生。他为人正直,忠厚,待人以诚。总是那么谦和,那么文质彬彬,透着善良的亲和之气。 他不但人性好,文品亦佳。 今年以来,我阅读了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发现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篇篇都是“信笔直书,感情流放”之作,充满真情实感。 孙犁先生认为“真情实感”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就是对这一规律的精炼的概括。也就是说,只有作家具有真诚的情怀,才能使“辞”感动读者,达到修辞的目的。语言是发自作家内心的东西,有真情才能有真话。虚妄狂诞之言,出自辩者之口,不一定能感人;而发自肺腑之言,讷讷言之,常常能使听着动容落泪。 晓文先生在散文集《耒水之恋》的自序中写道:“今日,把自己十余年的心迹整理出版的想法,竟是如此的狂热,以至于让我在凌晨醒来后再难以入睡了”。“这里面藏满了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以及对社会、对人性的探索、思考。成了失去的岁月中不失的生命轨迹。” 关于亲情的描写 在《母亲琐忆》一文中这样写道:“母亲信佛,已经是好几年的事了。记得当年姐姐来信告知我时,我竟然一点也未表现出来惊诧。或许是世事受不起她的这份虔诚,让她心灰意冷,于是她只好诚心向佛,于是她对儿孙的衷爱就有了更坚定的理由。在她看来,这也是皈依佛门后的必然。因我独自出门在外,母亲对我的牵挂最多。我在家信中多说的是些客套话,很少谈及自己的事。而母亲却极为了解似的开导我:凡事都要想得开,平平淡淡就是福。为人母,识儿也入木三分。母亲就这样评价过我:烦忧的事嘴头不说,只是憋在心里着急。想想自己挺过来的一些烦忧事,还真如母亲所说的,不张扬、不惊动他人。当然,如果有些烦忧事通过某些渠道让母亲知道了,马上在母亲那里升级为天大的事。记得有次偶然谈了一些社会不公平的事,母亲就去恳求乡里的半仙,又是拜佛、又是求符,千里迢迢给我寄来避邪,还担心地说:知道你不信这个,你别笑话妈,就听妈这一回吧!我即使全然不信那一套,但我哪有权利去嘲弄、奚落神圣的母爱呢?”母子情深可见一斑。 在《第一次送别》一文中这样写道:“下午送父母上车后回到家,发现家里突然变了样:妻带着女儿去娘家了,往日热热闹闹的场面突然变得冷清。这些天一回到家就会碰到早开的门及迎出来的目光,突然变成了回忆。我的心情也凄然了,如同在生活中的凄惨日子里,没有了生机与活力。父母来津,看到的是新奇,带走的却是忧伤;看到是放心,留给他们的仍是无尽的牵挂。离津的笛声拉响时,虽然隔着车窗,我仍看清楚了父母眼中的泪花。但我的腿没有挪动,我深知,每一步的移动都会把那一团团的泪花拉长、放大。父母就是这铺在地上的两行铁轨,甘心肩负子女的列车在上面摩擦驰骋。K253次(列车)带着呼啸远去时,我的心忽然紧了,一种漠然的离愁在冬日的上空弥漫着:这是我第一次送别父母,今生今世能有几次这样的送别呢?”“天底下,父母对儿女的爱,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不希望儿女有多大贡献,但求儿女平平安安。这是身为农民的父母对我的期望。这种期望既现实,又淳朴,很直白,于儿女永远是一种幸福啊!” 还有“姐姐”、“姨妈”等写亲情的文章等都写的非常好,让读者潸然泪下。 关于乡情的描写 晓文先生的原籍是湖南耒阳人。在《耒水之恋》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说岁月如歌,那么我的童年在耒水河畔写成譜就的歌谣,就时常在异域他乡宁静的灯影下响起。那流畅的旋律,似潺潺的耒河水,让自己一次次地浸润其中,享受天然地冲刷与造化的清凉。耒水是饮不完的乡愁酒,只能让我在沉醉中暂时忘却自己的根。在岁月的发酵下,乡愁也增加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只需一小杯,我就烂醉如泥,枕着香梦,让乡情凝固在脸上甜甜地睡去。”“耒水,当初我仅用一转身就离开了你,绝没想到后来没有你的日子里,盛满了对你的思念。因为你,我歌唱的风土人情都是关于你。你或许听不见这异域他乡的歌声,但我仍要唱,教我的子孙后代唱,唱给不知晓你的人听。我当然最想坐在你身边尽情地歌唱了,并看着你泛起的清波,与我合拍、和弦……” 在《江南情调》中写道:“我撑着伞,独自在雨中钻进了苍翠的紫云山中。我惦记起江南的母亲。这雨,莫非真的是因为要满足我的祈盼,而特意送给我的礼物么?” “有月光的晚上,故乡的温暖总能通过月亮中专站送达游子的心坎。曾经以为遥远如故乡,其实啊,故乡一直就深藏在自己的心里。”(《乡愁》) 乡情、乡恋、乡思的浓浓情感沁透他的全部身心,在漫漫的人生旅途的沟沟坎坎中无比的坚定、踏实、充盈与祥和。 晓文先生写故乡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耒阳别记》、《恋恋乡情》等,都写的非常生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关于爱情的描写 对于爱情,晓文的态度一是清醒,二是专一。在《我在风中等你》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漂浮不定,还不具备对待爱情的资本与实力。我是哲学上的完美主义者,尤其对待爱情这个永恒而又神圣的主题。游戏爱情是对她的亵渎。而爱情本身是带刺的玫瑰,美丽而又伤人。我不想伤害别人,至少不能伤害自己……”上大学期间,面对爱情他无奈地自欺欺人:“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疲惫的我无需和谁相依……” 在《生命中有你》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目睹到了苦难的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祈祷着苦难的终结。一路走来,生命中有你,体验着有寂寞、孤独、无助、失望等构成的苦难,甚至也曾经因此动摇过、绝望过;同样,生活中的我,也实实在在地经历着苦苦挣扎、漂泊不定、抵制诱惑、深深自责等等诸多现实的压力,甚至也曾经有过自暴自弃、甘心被时代遗弃的念头。那几年,也许是上天安排给我们的、今生今世的心灵与肉体的双重磨难——而心灵上的磨难则是更是难以承受的——但我们终结了它!”这是晓文先生写给妻子雯雯的。他与妻子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牵手走向婚姻的殿堂,是相当不容易的。古人云:千里有缘来相会。芸芸众生,茫茫人海,千里迢迢,是怎样的一个偶然之遇使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擦出爱情的花,继而成就了一个家庭的诞生。 在《偶然与唯一》中这样写道:“偶然的相遇,正是命运的必然。就像你出现了,我想念一辈子;你闪耀一下了,我晕厥一辈子。就像我恋上你的唇,你恋上了我的怀;在我的怀里,你就成了盛开的花朵;而你的双唇,也就成了我可以漂泊,可以栖息的港湾。谁也骗不走你的我”的妙笔,感情的专一,沁入心扉。 晓文先生是幸福的,他家有贤妻相伴,有娇女承志,社会上有真正的朋友鼎力帮助,事业发达是必然的。 关于友情的描写 晓文先生《童年的朋友》一文中写道:“我见到了我童年的朋友们。那是在阔别故土后,一个寒冷的冬天。我那些光腚子朋友都以告别了活蹦乱跳的时光,沙地里偷瓜、烂泥坑里打滚的往事随着秋日的残叶飘逝、枯黄。耕耘中的辛酸与劳苦凝结在结实的胸膛,粗沉的嗓音传播着庄稼人的富裕与满足;腼腆与羡慕构成了他们神采的主旋律,眉宇间依然深藏着往日的真情与忠实。”语言精炼,细节生动,活灵活现。 在《大哥》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因为面世太晚,在宿舍里排行老末,只有喊‘哥’的份。可大哥的位置还真是费了些周折。他与老二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出娘胎的时辰无从考证,两位弟兄为这头把交椅争得脸红脖子粗。还是大哥厉害,居然搬出了祖宗来助阵:我们祖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威震欧洲,令洋人丧胆,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自然是我大。对方一时语塞,大家于是哄堂大笑。而大哥在笑声中得到了认可,堂而皇之地抢占了宝座,一如皇帝登基接受百官朝圣般志得意满。”把大哥这个人物特征和朋友情分刻画的入木三分。 关于对生态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 梁晓文说:“我得益于离开故土湖南、长期漂泊在外的经历。这些经历让我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并且在感情上更加留恋故乡。同时,也让我逐渐把他乡过成了‘第二故乡’、‘第三故乡’。这些新的发现,也直接促成了我崇尚郦道元、徐霞客这样的游历者。我跟随他们的游记,到处游览观光,让更多的地方都与故乡一样,有似曾相识、久别重逢的狂喜。” 长春是晓文先生的第二故乡,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长春》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汽车城、电影城是此前对这座‘塞外春城’的全部印象。”“那白色的杨絮,是春天的精灵……夜幕下丁香花香味袭人……冰雪覆盖的寒冬,颜色也不单调……炊烟升处,有红色的春联格外耀眼……甩掉繁重的冬衣,独自沐浴着春光在灰色的城市中漫游——我以我的方式让春天在心中常驻,实现着我的一个美好愿望。从此,我的冬天不再寒冷,因为长春已在我的心中扎根。” 《到山中去》一文中这样写道:“到深山中去,让秋天的感觉得以延续。穿行在青山幽径,风过处叶浪滚滚……到山里可以静静地去听秋的声音:有鸟雀的啁啾,有山泉的潺潺,有昆虫的绝唱,还有叶浪泛起的波涛……夜深时,明月悬空,繁星满天……晨起,阳光温柔地抚摸沉睡的山头。野麦穗、狗尾巴草已呈现出黄灿灿的金色来……晨光,让香烟的味道,也洋溢着丰收与成熟。我看青山多抚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祖国山河的壮观美丽,在作者笔下一览无余,让人流连忘返。 《到青海去》是一组散文长诗。“在飞机上”、“坎布拉”、“青海湖”、“苦行僧”、“拴马桩”、“归去来兮”、“酥油灯”、“转身即是天涯”等八个部分浑然天成,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如临其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改变生态,美化环境,服务百姓,科学发展,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细读梁晓文先生的作品,发现《耒水之恋》、《滨海隽语.梁晓文作品》、《晓文晓语》等三部作品,印证了作者工作的三个阶段:《耒水之恋》,出版在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联合会时期;《滨海隽语.梁晓文作品》出版在滨海新区工会时;《晓文晓语》出版在滨海新区总工会时期。前两部是以亲情、乡情、爱情、友情以及对社会、对人性、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主题,《晓文晓语》则代表作者40多年来的人生阅历的积淀。篇篇都是“信笔直书,感情流放”之作,充满真情实感,深受读者欢迎。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管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