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一毕业生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03
作品名称: 芦台一毕业生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2
起始页: T00056_00.pdf
责任者: 陈庆来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人的一生里,印迹最深也最耐回味的当是青葱岁月,而其行旅途中,遇上曾经浇灌自己成长的母校百年盛事,真乃增甚之至。 2013年8月20日,芦台一中喜迎建校100周年华诞,八方学子不辞百里千里,飞鸟归巢一般,汇集到母校一中校园,亲赴盛会,共举庆典,一时华彩纷呈,热烈空前。 我是一中莘莘学子中的一员,1977届高中毕业。欣逢如此百年盛会,兴奋与激动之情自是难以言表。 1975年我从赵庄中学考入芦台一中,那时,高中两年毕业,1977年即将毕业时,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来到部队。在一中读书近两年时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这座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校园里,我吮吸知识,锻炼才干,一天天成长进步,学习生活十分愉快。得益于老师们的师德熏陶,得益于学校培养的进步精神。 刚步入美丽的一中大门,我第一个接触的便是沉稳大方、挂着满脸严肃而又透出亲切感的一位中年老师,同学们议论中便知,她就是我们高一七班的班主任徐联珍老师。当时高一年级共8个班,我就被分到这个班,也正是这个班,由于徐联珍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科学管理,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具有战斗力、有活力的班集体。不论从学习、纪律、体育等各方面在全校都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优秀班集体,不谦虚的说,在学习成绩和体育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带着一中精神到了部队,第一年就荣立了三等功,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年提拔了干部,1983年转业地方后,分配到县政府,并在重要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于2008年调到县委工作。没有学校的培养锻炼,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长,我真诚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恩师,同时为母校祈祷祝福! 1976年底,毕业的同学们将要分赴各个岗位,或下乡、或参军、或招工、或待业,从此大多相互很少联系,杳无音讯。光阴荏苒,世事沧桑,2010年国庆节,在同学们的倡议下,我主持举办了高二七班师生联谊会,不但该班师生亲临聚会,我们还特邀了芦台一中德高望重的费淑琴、李天才、曹岳朋老师到场助兴。大家把同窗之谊当宝贝一样珍藏在心底,从此后,同学们联系密切了,相互往来,愈发频繁。这为今天母校百年校庆校友联系提供了极大便利。当郑德芹同学通知大家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时,同学们反应强烈,纷纷表示要参会,分享母校百年盛典的喜悦。令我感动惊喜的是,远在上海、四川、北京、广东等地的同学们,他们怀揣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思念、对校友聚会的渴望,表示如期参加。 35年前,我们就是从这片沃土奔赴各行各业,当年,懵懂小伙和妙龄的美女如今已鬓发斑白、儿孙绕膝。日月如梭,时光流逝,历经风风雨雨,如今我们更懂得珍惜时光、珍惜拥有,更懂得珍爱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无论走到哪里,当人们问起中学母校时,我们依然会自豪地说:“我们是芦台一中毕业的!”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庆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