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与贞观之治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325
作品名称: 长孙皇后与贞观之治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20
起始页: T00058_00.pdf
责任者: 寒瀛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长孙氏十三岁嫁给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并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只几年工夫,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在李世民南征北战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擞,所向无敌。 唐高祖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成了唐太宗。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长孙作为皇后,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尽孝。对后宫的嫔妃,她不但不争宠,也非常宽容和顺,经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嫔妃,这在历代皇后中是少有的。 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唐太宗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与长孙皇后贤淑温良的辅佐分不开。她成就了唐太宗,为大唐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知性女人皇后楷模 自古以来后宫都是波涛汹涌,瞬息万变,但是在贞观时期,长孙皇后管理后宫,一直是风平浪静,有条不紊,掌控有力,是一种柔性的力量,贤德的智慧。 长孙皇后生活俭朴,堪称楷模。不但自己俭朴,她要求太子也这样做。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提及增加费用要求,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应用器物都很寒酸。”。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太子应该关心自己是不是德立名扬,哪有关心用度够不够这种事儿?”。她胸怀大度,处事贤柔。唐太宗跟别的宫女生了孩子,宫女因为难产而死,皇后就把这个孩子一直养在身边,当做亲生。别的妃子生病了,她就把自己的药品拿去给人家用。这些举止,史书称为“下怀其仁”。 长孙皇后自我定位稳定后宫。即以唐太宗为准绳,以皇帝的大业为目标。她管理的后宫以及包括她自己在内,都是皇帝大业的一部分。把自己摆在了与其他大臣一样的位置。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问题。稳定后宫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不能对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扰。 后宫一旦有事,就会牵扯三方,即后廷的人、皇后和皇帝。后廷中的人犯了大错,皇帝发怒的时候,皇后的方法是“助帝怒”,并请求亲自来处置,决不轻饶。她不是顶着皇帝的怒火,而是顺着皇帝的思路。等到皇帝过了愤怒期,她才开始慢慢调查处理,最后决不能让后廷的人受冤。后宫问题众多,稳定是绝对的大局。皇帝妻妾众多,不仅争风吃醋,更有争夺继承权的问题。长孙皇后十分自信,从容不迫地管理后宫,为保证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显著的辅助作用。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作罢,凸显了皇后的理性精神。 政治顾问皇帝高参 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后宫管理者,而且也是李世民的高参,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 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官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按历朝朝规,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李世民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丝毫不怕有外来的侵犯。 长孙家的利益,皇后很坚持。因为她是长孙家族最有权势的人,对长孙家族有一份责任。 皇后和长孙无忌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长孙安业,早年曾有虐待继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行为。按照当时人的看法和习惯,后来有了势力的皇后和长孙无忌,一定会报复他们的哥哥的。贞观元年,长孙安业参与了李孝常等人的谋逆阴谋,要杀皇帝搞政变。这当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这属十恶不赦之罪,一定要杀头。当时也是重要大臣的长孙无忌没有说什么话,可能他的愿望是希望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被依法处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对皇帝说:我家哥哥干出了这样的勾当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会怎么理解啊?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我们兄妹迫害哥哥,因为哥哥当年对我们不好,这尽人皆知啊。如果这样,不是很拖累朝廷吗? 李世民不让他拖累朝廷,也不能让他拖累皇后。于是,长孙安业没有被杀,而是被流放到了岭南。 长孙皇后的这次努力,虽然是从朝廷名声出发进行论证,但毕竟保全了安业的性命。她没有公报私仇,也没有继续发展家庭内部的斗争。长孙皇后对权力也有这样的理性。在阻拦长孙无忌掌权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长孙皇后对长孙无忌如此防范,而对于另外两个人却是认真推荐,那就是魏征和房玄龄。李世民对魏征的纳谏也不是历来心平气和的,有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给唐太宗提了意见,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气冲冲拂袖而去。回到后宫,余怒未消。皇后就说:“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乡巴佬,整天找我麻烦,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皇后听后进到里间,改换了朝服,来向皇帝祝贺。她跪在皇帝面前,皇帝吓了一跳:“这是为何啊?”她说:“史书上说,主贤臣忠,只有君主贤能,臣下才能忠诚。魏征敢于提出很多意见,那是因为他效忠您,他敢于这样,证明陛下是贤能的。现在我有一个贤能的夫君,我能不祝贺吗?这是国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贺。”说得李世民心悦诚服。 对于后宫的事情,皇后敢于提意见,善于提意见。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回宫后,唐太宗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对此事长孙皇后还特意赏赐了魏征。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毋庸置疑,唐太宗对魏征的信任重用,这其中有皇后的因素存在。此外,皇后处处维护皇帝形象,也如同魏征等人一样。 太宗有一匹骏马,他特别喜爱,总在宫中饲养,有一天这匹马却无病而暴亡。太宗对养马的宫人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想杀掉她。皇后谏道,过去齐景公以马降罪于人,晏子云:你养马而死,是罪责之一。如果你因马杀人,百姓知道,肯定抱怨你,这是罪责之二。诸侯国听了,必然轻视吾国,这是罪责之三。齐景公这才没有杀人。陛下读书熟知此事,怎么会忘记呢?太宗怒气才解。他还对房玄龄说,皇后拿平常事启发我,真使我受益匪浅。 爱护皇帝的形象,就是爱护国家的形象,是爱护国家的一种重要表现。但是,不是隐藏皇帝的错误,真正爱护国家的荣誉,爱护皇帝的荣誉,就是减少皇帝的犯错。帝王无私,不是说帝王没有私心,而是说帝王代表国家,事无大小内外,都关涉国家,都是公共事宜。 这不仅需要皇帝处处从国家利益、民众福祉出发,也需要大臣们从多个方面共同督促皇帝。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而言,是特殊的臣下,她能发挥其他大臣发挥不了的独特作用。唐太宗和唐太宗的时代,正气占据上风,长孙皇后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临终遗嘱 深谋远虑 长孙皇后和皇帝情真意笃,贞观十年(636),长孙氏三十六岁的时候去世。皇后临死之际,对皇帝说了一番话,可以看作是政治遗嘱。一是相信房玄龄,二是不要重用外戚,三是要求薄葬。除了第三个问题以外,前两个问题,不仅关系唐太宗的最终名声,也关系后来的政局。 皇后病重的时候,房玄龄正好犯了一个错儿,被李世民停职。皇后觉得这件事做得不当,所以把这件事提出来。皇后认为,房玄龄为人谨慎,忠心报国,最值得信任。对于房玄龄的信任,唐太宗最后可以说是做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这之前,太宗保证了房玄龄没有出问题。因为有很多人想扳倒房玄龄,都被太宗挡住了。保住了房玄龄,就是保住了唐太宗的英名,保住了贞观之治的名声。 另外一个遗嘱,唐太宗有一点不明白,怎么在他的时代会出现外戚干政?对于长孙无忌,他既了解又信任。不过,太宗至死也没有忘记皇后的遗嘱。他依然重用长孙无忌,但是也不是没有限制。至于最后长孙家族在高宗时的覆灭,责任不在长孙皇后,也不在唐太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孙皇后最担心的后果,后来还是可怕地出现了。 皇后怎么能够洞察到后来的局面呢? 这个世界上,长孙皇后最熟知两个人,一个是哥哥长孙无忌,一个是夫君李世民。只有妹妹才知道,在艰难的岁月里,长孙无忌如何渴望翻身,如何渴望获得权力,扬眉吐气。他的这些渴望已经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天下大定之后,长孙无忌的这些渴望,在李世民高度信任的前提下,真的可能实现。这在皇后看来是可怕的,渴望已久的权力一旦获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贪婪,一切恶果都可能发生。于是,皇后才在临死前再度提出这个问题。长孙皇后真是用心良苦。 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并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哽咽着说:“以后入后宫,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谏了。” 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于昭陵。太宗经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一个多层塔楼,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瞭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领魏征同登塔楼,让魏征看昭陵。魏征说:“在哪里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吗?”魏征故意打马虎眼说:“啊,是昭陵啊,我还以为你要看献陵呢,要是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征这话,含意很隐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魏征的意思是:作为儿子,你不想念父亲,单单想念妻子,这让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个好榜样啊。毕竟,我们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征的意思,唐太宗何尝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征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着掩饰,他再一次哭了起来。 这次痛哭之后,太宗下令拆毁这座塔楼。那座思念之楼虽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之楼永远高耸。作为封建帝王的皇后,长孙皇后确实让人敬佩!李世民正是有了这样的贤内助,才帮助他完成了建立大业的目标。她的贤德和才能,为唐初经济社会的迅速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贞观之治这块名垂青史的奖牌,应该有长孙皇后的一半。 长孙皇后以她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德顺圣皇后。”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寒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