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的思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324
作品名称: 七里海的思念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20
起始页: T00056_00.pdf
责任者: 李翠云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一提到我的家乡——七里海,人们会马上想到那里的河蟹。不错,那里的河蟹因其肉嫩、膏红、味鲜,而闻名于世。然而,在这里我要说的不是蟹,是那里的芦苇。 那一株株,一塘塘的芦苇呀,威武壮美,如歌如潮,至今留在我记忆里挥之不去,且令我魂牵梦绕!——我爱那里的芦苇! 初春,万物复苏,她不失时机地顶着春寒坚强地钻出泥土,带着尖尖的嫩绿,生机盎然为大地献上一抹特别的清新。 盛夏,骄阳似火,她像美丽的仙子,从容不迫,梳理着漂亮的羽衣,随风摇曳,自然洒脱,展示着应有清凉与和谐。 秋天,凉风习习,芦花白里泛紫,伴着秋风婆娑起舞,那柔韧之美,不由让人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寒冬,冰天雪地,任尔西风烈烈,她以早已由绿变黄的纤细身躯,艰苦地抗击着,卓绝地挺立着,等待、呼唤勤劳善良人们的收获。芦苇全身是宝,可入药,可饲草,可建屋造房,可换钱买粮。她的一生都在奉献,易生易长、随遇而安的性格,其一抹绿、一丝凉、一份美、一股暖,衍生着人们欢乐与幸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谁敢说与她无缘,特别是在上世纪,那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她密不可分,息息相关。自然我也不能例外!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昔日的丛丛片片芦苇已不多见,我每每回到故乡,无论是什么季节,我都会走近她,不自觉折一枝芦苇,去看、去品、去回味,也就是这个时候去世多年的姥姥便又走入了我的脑海。 芦苇的坚强与柔韧,极像姥姥。在我的印象中,姥姥也很爱芦苇,我们小的时候,姥姥常常拿来一株株芦苇编织各种玩物供我们玩耍,到了端午节就用苇叶为我们包粽子吃,姥姥往往是边干活边念叨:做人像芦苇一样才好!说来姥姥并不是我的亲姥姥,是妈妈的养母。姥姥娘家属书香门第,她读过几年私塾,十八岁上嫁给了姥爷,婚后跟随姥爷一起闯关东,吃了很多苦。她多次生育都不能成活,只好领养了我妈妈。姥姥一生中先后生过五个子女,都分别夭折了,一次次失去子女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姥姥却坚强地挺过来了。妈妈说过,姥姥自从抱养了她,再失去儿女就不再哭泣,但感觉得出姥姥的心就像蓄满水的云,只要轻轻的挤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不想让别人看见,把伤心的泪都流到了肚子里。在妈妈五岁时姥姥一家从东北又回到了老家。 姥姥带着我的妈妈生活着,受尽了婆婆和邻里的白眼。在当时的农村,女人不能生孩子好似一种耻辱,特别是没有生下男孩是对祖宗的大不敬。姥姥对此不辩解不分说,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把一生的爱倾注在了养女身上,继而倾注在了后来的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身上。 没有儿子就好似矮了半头。姥姥从东北回来,和婆婆、妯娌们挤住在一起,妯娌们觉得姥姥挤占了他们的住房,便经常指桑骂槐,在婆婆面前搬弄是非,弄得婆婆总有理由骂姥姥,姥姥的泪悄悄地流在了被窝里。 姥爷的哥几个一直没有分家,在一起吃饭、过活。妯娌们家家孩子多,十来个孩子的鞋子、衣服姥姥承揽多半,妈妈说在她记忆里姥姥经常在做针线,鸡不叫三遍都不钻被窝。姥姥很勤劳,每天很早又得起床做饭,她不和妯娌们攀比,直到把饭做好自己再去洗脸梳头,此时妯娌们才陆续起床。冬天里还不懂事的妈妈曾问姥姥:“大娘和婶子们为啥不起早,睡懒觉呀?”姥姥笑着说:“闺女,妈妈爱听芦苇在灶膛里唱歌呀,噼噼啪啪的声音可好听了!”“那好,明天我也和妈妈一起听,叫我哟!”姥姥马上说:“你还小,听不懂呢。” 后来,分家了,入社了,大家过上了生产队生活,妈妈也出嫁了,姥姥的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再后来,姥姥来到了我们家,当时全家十来口人,只爸爸一人是整劳力,生活非常困难。在夏秋姥姥带我们去割嫩苇养猪喂羊,冬春姥姥偷偷地收些芦苇编苇席、织苇帘,以换钱补家,正是姥姥的操劳我们才得以读书识字。那段岁月里姥姥天天和芦苇打交道,她总是那样,一边做活,一边念叨芦苇的好,姥姥说芦苇是神,芦苇是财,芦苇是命!这些话,到我二十岁之后似乎才明白。 十五年前,姥姥在一次感冒中,被村医用错了药,老人家便静静地走了。那是一个苇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把姥姥埋葬在了一条长满芦苇的堤岸上。我想,姥姥长眠在了芦苇旁,终日与她钟爱的芦苇作伴,看芦苇舞蹈,听芦苇歌唱,一定是快乐的!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翠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