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兰想到亲爱的故乡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291
作品名称: 从罗兰想到亲爱的故乡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9
起始页: T00044_00.pdf
责任者: 王贵正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天崖共此时”栏目播放了《岁月罗兰》专题节目,介绍台湾女作家罗兰的奋斗经历、辉煌成就和她对家乡的热爱。从此罗兰其人便萦绕我心头,不断拨动着我的心弦。 罗兰本名靳佩芬,因为爱好旅行和闯荡,1948年3月28岁时丢开在天津广播电台的工作,只身去了台湾。在台湾很长时间也是在电台工作,既为电台撰稿也做节目主持人。后来应听众要求,1963年出版了她的广播散文集《罗兰小语》,自称从此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作家的道路,陆续出版了《漂雪的春天》、《早起看人间》、《那岂是乡愁》等许多小说和散文,还多次出席国际文坛聚会。 让罗兰萦绕心头不断拨动我心弦的不是因为她是享誉华人世界的文坛巨匠,是因为她是我的同乡,她和我都是宁河县芦台镇人,我们都酷爱我们的家乡故土。罗兰是4岁随父母离开芦台的,其后主要在天津学习工作和生活。1987年台湾开放居民大陆探亲后,罗兰曾十次来大陆探亲和开会。这期间她回天津六次,除探亲外曾访问她的母校河北女子师范学校旧址,会晤当年在天津广播电台一起工作的朋友。尽管她的几个弟弟妹妹都不在芦台,他所津津乐道的老家豪宅在唐山大地震中己倾圮无存,罗兰还是回芦台三次。罗兰十分感谢县委统战部对她的热情接待。在芦台,她两次探察靳家豪宅旧址的变迁,深情倾听乡亲讲述名门大户靳家的往事,也难得有机会感受他所说的“柔软蕴藉”的亲切的芦台乡音。 罗兰的乡情乡恋激荡起我心底里的思乡情怀。我是12岁时随母亲举家到关外投奔父亲的,新编县志告诉我如今的芦台己是一座面貌一新的现代化新兴城镇。唐山大地震后我回芦台时,眼前只见北街31号我家老宅四合院大瓦房己荡然无存,远处大寺旧址有一位和尚无奈地守护着一堆堆瓦砾和残垣断壁,整个芦台到处满目疮痍。但是我心目中当年芦台的繁荣景象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活,是震不垮摧不毁的,亲爱的故乡将永远屹立在我心中。 芦台,在我1937年离开时还不是县城。但便捷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物产和商贾云集,铸就了芦台一直是我县最为富庶和繁荣的城镇。 北街中街南街是芦台的三条主要街道。北街背靠通称“大河”的母亲河蓟运河,蓟运河的摆渡口经常有一条大摆渡(没有凹下去船仓的大船)和一艘小船,不停地免费运送城区和河北农村过河的来往行人。摆渡口东侧有通称“小火轮”的定期班轮直通天津,西侧不远处的岸上有通称电灯房的发电厂,算得上是芦台最大的现代工业。北街和南街都是居民区,北街除民居外有商会、庆丰恒等两家海号、少数店铺、基督教福音堂和女子完小.还有不仅给北街也给整个芦台带来繁华的剧院和每月逢三逢八的集市。 剧院通称戏园子,是木结构二层楼房,剧场很大,经常有外地京剧团特别是俗称“落(lao)子”的评剧剧团来剧院驻点演出。应当说在正在走红的大白玉霜的影响下,评剧团演出的水平和影响也随之提高和扩大,当时芦台不少大人和小孩都以能唱上一段“落子”引为时尚。北街东头的一段路是芦苇席集市市场,每逢赶集的日子,许多农民肩上搭着钱褡子赶来出卖家中妇女编织的席子,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再往东,大寺头是牲口集市市场,大片场地满是待售的马和骡子.有意思的是买卖牲口的人都是袖口对袖口,暗中用手式讨价还价密而不宣,意在买卖不成不影响各自的后续交易。中街的集市更是一派繁荣,特别是每年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八两场集市,各种年货摆满街头,赶来买年货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呈现出芦台富庶和人们喜迎新年的忙碌景象。 中街商业街是最繁华的地方。这里各种店铺林立商品一应俱全生意一派兴隆,大百货店如同兴更是顾客盈门接待不暇。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还有别具一格的故衣铺中药店和专卖文房四宝的道生。故衣铺常常在赶集的日子在店堂门前摆一大堆故衣,两个店员互相配合边唱一件件故衣质量好价钱便宜,边连里带表完整地展示待售的故衣,唱声动听恣态喜人,引来众多大人小孩围观,堪称中街一道风景线。维兴堂大同仁两家中药店规格高服务好。古雅幽静的店堂走进去就让人有清爽的感觉,坐堂先生医术高,请医生出诊也很方便。更值得称道的是药店包装中草药时,不是一个处方的十几味药包成一大包,而是每味药分别包装。精美的包装纸上还印有相关药材的图形和医用说明,为患者想的十分周到。道生是一位长髯老者经营的各种文房四宝专卖店,也是唯一一家兼营代订天津《益世报》等中外报纸的处所。小店门面不大,但文化品位很高,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一进去便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芦台有着厚重底蕴的文化生活也是我难忘的。每年正月十五和正月三十日两次连续三天演出的街头文艺:坳(niu)轴会、罗汉会、跑旱船、高跷、狮子会等把欢度新年的活动推向新高潮。坳轴会和罗汉会是芦台特有的街头文艺。坳轴是石滚子的别称。坳轴会在乐器伴奏下,模拟表演吃苦耐劳的老妈妈织席前在地上用石滚子碾压芦苇的场景,身边有两个姑娘扮作助手,另有两个透着灵气的傻小子围着跑来跑去。坳轴会通过演出这质朴欢快的生活,歌颂了农村妇女的辛勤劳动。罗汉会是由搬运工人表演的节目。身着简便罗汉服的众罗汉身强体壮力顶千斤,叠罗汉有单人组合和多人组合,一层又一层罗得高高的罗汉塔直刺长空。塔顶上,衣着华丽胆大乖巧的男童扮成的罗汉尖,随着罗汉塔的转动作出童子拜观音的模样,同时伴有“铛,铛!”,“铛,铛!”敲得很响的小锣声。叠罗汉惊美绝伦的造型是力量意志和艺术的高度完美统一,展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精神。 大寺、文昌阁、天齐庙、(关)老爷庙、魁星楼、药王庙等众多庙宇带来了芦台传统文化生活的另一个方面。佛像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瑰宝。庙里的列位神佛据说也有分工,各司其职造福生灵,而迷信活动折射出的正是平民百姓祈求平安幸福的朴素愿望。 大寺是芦台最大的寺庙。进入寺内,让当年像我这样十多岁的孩子最感兴趣的不是宝座上的观音,而是身穿盔甲的四大金刚和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还有庙里的钟鼓楼。因为每到夜晚老和尚撞钟时,在家里可以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悠扬的钟声。香火最盛的是老爷庙。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都会有众多善男信女到这里或上香或还愿,还有许多人带着6岁男童来“扫堂子”。“扫堂子”要孩子上香、跪拜磕头并用条帚在地上象征性地扫几下后,到庙内一角摆满剃头挑子那里剃头,给孩子暂时留下后脑勺圆顶的头发,寓意要留辫子了。“扫堂子”活动虽是走形式却让老爷庙显得更加热闹。 但是到供奉掌管文教神佛的文昌阁魁星楼烧香拜佛的人己经很少了,同时传统的私塾也不多了,人们差不多普遍把未来寄希望于现代教育。 大营的宁河县中学是我县最高学府,当时宁中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实不亚于高等院校。大哥是宁中学生,我从哥哥那里知道宁中有进步老师童老师,秀才出身的校长杜书田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家。我的学校芦台完全小学校是芦台最大的小学,也是一所声望很高的学校。因为学校是在三古庙旧建筑基础上建立的,人们都叫它三古庙,没有人叫它的名字。可是即使像我校这样最大最好的学校,当时的丁班丙班和乙班即初小一二三年级,也只能集中在一个大教教室里由老师进行复式教学。课堂上,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三个年级的学习井井有条互不干扰,复式教学同样保证学生学习好。我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有名的唐老师更是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学的多面手。每当在唐老师带领下学校列队参加镇里活动时,我校的乐队总是最大,洋鼓洋号也吹打得最响,同学们因之更加精神振奋,整个队伍也显得格外整齐。 我爱我的学校,我为是芦台完小的学生感到自豪。我是在读完甲班刚要升入高一时,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芦台完小的。我无限留恋芦台完小的学习生活,几十年来我总是默默地祝福我的学校,祝福我的老师和同学。 写完这些甜美的回忆,我应当感谢罗兰,是她让我又沉浸在少年时期的幸福之中了。虽然我一直想写一篇从罗兰谈起的文章,限于前此只是片断地读过一点罗兰的作品没有动笔,直到最近读到她的三部散文体自传,才得以实现这个愿望。我不知道罗兰的近况。罗兰1919年生人,今年应当是91岁的老人了,我祝她健康长寿幸福!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贵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