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流浪狗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285
作品名称: 老人和流浪狗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9
起始页: T00023_00.pdf
责任者: 李振起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47
主题词: 小说-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一条黑色的小狗,脏兮兮的,瘦得皮包骨,腿,似乎受了伤,一瘸一拐地出现在小区的草地上。 “又是一条流浪狗!”一群晨练归来的老大娘们看见了,都觉得小狗太可怜,就叽叽喳喳地议论起狗的主人来,仿佛在声讨一个有法生没法养的女人。七嘴八舌一通牢骚发过后,就都各自回家了。不大一会儿,她们又都从家里走了出来,有的拿着药水、有的拿着棉纱、有的拿着馒头、有的拿着稀饭,刚刚没了老伴的王奶奶还用碗端来了一个鱼头…… 包扎好伤口且汤足饭饱的小狗像懂事的娃娃,乖巧地卧在王奶奶家的楼下,王奶奶又端来一盆水,细心地给小狗刷洗。 渐渐地,小狗不瘸了,小狗胖了,小狗的皮毛像黑色的锦缎闪着光泽。有的时候,小狗还颠儿颠儿地跟在老人们的身后,引来路人的啧啧称赞,老人们的脸庞就溢光流彩,像灿烂的秋阳下盛开的九月菊。 一天,老人们发现狗的肚子大了,她们着急了。其实,她们不关心公狗是谁,就像不在乎未婚先孕者的男人是谁一样,担心的是肚子里的小生灵。 老人们破天荒地不去外面晨练了,她们聚集在一起,巡遍了整个小区,为小狗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居处——在小区里一个安静的偏僻角落。 有人拿来竹竿、木棍,有人拿来草帘、尼龙绳,还有人拿来了大张的塑料纸。自愿帮忙的人很多,只用半天的功夫,凝聚着众人智慧的狗的产房就搭好了。 于是,这里成了老人们眼睛的聚焦、心中的圣地,也成了路人驻足而视的疑惑点。 老人们往这里跑得更勤了。不光是晨练归来,中午、晚上,都有人来。不光是集体,俩人结伴、一人独自的、甚至还有携带家人的。但,男人们不许来,特别是临近分娩。有的男人委屈,有的男人不明白,老大娘们说就像女人们生孩子时不许男人看一样,有忌讳!男人们就笑了,知趣地止步。 狗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了,不但有饭、有菜、有汤,甚至有鱼、有肉、有虾、有丸子……有的大娘自我检讨:“我闺女生孩子我都没有这么挂心”,有的大娘颇多感慨:“嘿,俺那时坐月子都没这待遇!”说完后,老人们就哈哈大笑,笑得开心的泪珠都淌了出来。 不料,狗分娩时竟下起了雨,骤然间,陆续有人奔出楼口,擎着伞,像朵朵蘑菇云在漂移。狗的产房的上空,好多雨伞,层叠着,五颜六色,像雨中盛开的花朵。 雨中的老人们在雨声中紧急商讨着狗妈妈和狗崽儿的未来,脸色像参加联合国会议那样凝重,像祈祷那样虔诚。 几只狗崽儿,在爱的温馨中一天天长大,温馨的爱在狗的成长中愈加浓郁。 忽然,一天早晨,轮到喂养的王奶奶发现:狗崽儿丢了一只! 犹如晴空一声惊雷,震怒了小区的老人们!像游行示威般走遍小区每个角落仍未找到狗崽儿的老人们,怒气未消,于是,一个大牌子在狗的产房旁竖起,上有如拳大字,个个似振臂呐喊:“狗儿还小,怎么能离开娘!不许盗狗,不让狗儿再流浪!如果你还比狗强,就把狗崽儿送回来!” 怒而生威的留言,着实表达了老人们的愤怒而又渴望的心情。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不见丢失的狗崽儿归还,老人们渐渐地失去希望,可是,看见剩下的狗崽儿一天天长大,绒球般活泼可人,愤怒的心情倒也日见平和。 不料,一个更出人意料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小区:狗崽儿一个也不见了! 老人们闻讯都急急赶去了,果然只有焦躁不安的狗妈妈! 后来,人们看到,那条没了崽儿的黑狗,跟在了没了老伴的王奶奶的身后。 不过,人们惊喜地发现,小区再也没有出现过流浪狗。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