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165
作品名称: 抹不去的记忆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4
起始页: T00050_00.pdf
责任者: 童乃望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一 人生沧海,岁月如歌。时间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冲走了泥沙也带走了无情的岁月。每个人都是一位淘金者,将自己置身于流水中,找寻着沉淀的金沙。有些事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忘,有些事却沉淀在心灵深处挥之不去,成为永恒的记忆。 偶然间,站在芦台一中的大门前,抚往追昔,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苦涩而沉重的日子。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一段悲情与苦朴的岁月中度过的。唐山大地震波及整个华北地区,所以家乡难免于难。由于大陈中学校舍震损,我有幸来到了梦想中的芦台一中就读。那段让我永生难忘的仅仅一年多的学习生活真的一下子弥补了唐山大地震给我年少心灵上造成的创伤。 地震后的芦台一中,一片瓦砾,砖瓦石块、门窗户籍、檩木桌椅以及黑板、玻璃不见面目,杂陈堆积。待我们入学时,已从废墟上清理出原来的教室基础。在这地基上,用竹篙、檩木支架起临时的教室,顶上苫着油毡,四周挂着苇薄,苇薄用泥封住,把原始的松木破成木板,下面垫上砖,高低相错的摆开,高的是书桌,矮的是板凳。往往十几个人同坐一块木板上,一个人稍动,便都晃晃悠悠,但那时的我们都较听话,坐在那木板上,还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由于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即便在那样简陋的环境下,我们还常常感觉到木板上松树油脂的幽幽清香。 我所在的班是初三五班,班主任是于云和老师。 那时,老师还不到三十岁,身体虽显单薄,但气质高雅,偶而穿着带有补丁的衬衣也整理的很干净,扎在笔挺的裤子里显出他那特有的青春年华。在讲桌前是这样,在下课走路时也是如此,那时我就想,这也许就是他的性格,也许就是知识之师行为之范吧。 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赵家园、国家园、大陈、崔靳庄子等芦台周边地区的农村,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土气得多,有一个同窗男生个子不高,硕大的脑袋剃了光头,于老师常常看着我们笑,有时还轻轻地拍拍他的光头。于老师和蔼可亲,我们也特别想和他亲近与交流。尤其讲课时,他那饱满的情绪总是感染着我们,他讲的课活泼,生动,除课本知识之外,他还能给我们讲一些从没听过的故事。 那时生活境况十分艰苦,家家户户都是如此。于老师一家四口住在学校临时搭建的宿舍里。那低矮的油毡房是我常去的地方,有时下课去,有时放了学晚上也去。他的两个爱子一男一女,男孩四岁,女孩一岁,都很听话。每每遇到老师家里吃饭我都能蹭些吃的,不管是馒头还是玉米饽饽。我常常把他住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在于老师眼里,我就是他的一个孩子。在他那简陋的斗室里,不知是老师还是师母的创意,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叠被方式,把被叠成整齐的长条,每条被三层,顺铺板而码放。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有新意、有美感的码被。 我对于老师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合格的父亲,他肩负着整个家庭生活上的重压,凭他那微薄的一点收入养家糊口,以他那并不健壮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的身躯支撑着整个家庭。老师起早备课,白天教学,晚上批改作业。节假日作家访,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虽然我们好多的同学都知道老师身体不好,但在讲桌前从没见他弯下过脊梁,总是笔直的站在那里。生活的压力,工作上的艰辛,并没有改变老师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威严起来像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使你敬畏,和蔼时像个慈爱的母亲,让你崇敬。 生活虽然艰苦,但于老师对生活的态度永远是乐观向上的,他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视学生如手足,在于老师眼里对我们这些孩子从没高低贵贱之分。他的思想境界是仰面观天,扶首看地,平等待人。于老师像一缕春风,滋润禾苗的春雨,默默的工作默默的关心学生,有人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有人把老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春夏秋冬细心呵护一片园林。我想说,只要能够体现老师的人生价值,把老师比喻成什么都不为过。 自卑的我也因为能写得一笔工整的字,被于老师在班上当范例而感到自信,受到鼓舞。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是值得他骄傲的。于老师他那父亲般的严厉,更有母亲般的慈祥,把我们六十来个如同一盘散沙的农村孩子磨练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他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从他身上我能读出一份感动的诗情,一种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积极进取精神。 毕业之后,忙忙碌碌,很少见到于老师。后来听说,他从一中由普通教师直接调任芦台五中副校长,后又任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还是国家教育学会会员,也是宁河县七届政协委员,八届、九届政协常委。 三十年恍然如一瞬,最让我惊奇的是,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再次见到于老师,感觉他并没有变,满面春风,风度依旧。岁月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他站在那里,像三十年前一样显得伟岸和挺拔,看着他,我想,三十年的沧桑风雨,不知于老师是怎么走过。虽然我和于老师只相处一年多的学习时光,却构筑了我与于老师的师生之情,也铸就了于老师和我那份忘年的,带有父子亲情般的友谊。让我终身难忘。 二 人到中年容易动感情,更容易触景生情,也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之中,一是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一是珍惜自己以往的经历弥补着憾事。 回想转瞬即逝的三十年光阴,无数的激动和感慨,无数的悲欢与离合,叫我想起我的恩师—孙佩儒。他是我的数学老师。那时的我只听说他是从北京某个大学调到一中来教学的。当年的孙老师要比于老师年长十来岁,他和蔼可亲,为人师表的样子和于老师一样。略显白净的一张大脸带给我唯一不同的感觉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他是从大城市来的。虽然和我们这些小孩子从没发过什么牢骚,可不知为什么经常从他的脸上能看出他的忧伤和无奈,但他从没因为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影响上课效果和教学质量。 和于老师一样,家访更是他津津乐道的事情,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也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不管路有多远多难走,只要哪个学生在学习或思想上出现了问题,他肯定在某个中午或晚上手推自行车,不是满脸灰尘、就是汗流浃背的出现在你家门前。虽然从他脸上再也找不到城里人的痕迹,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已是乡村泥土的气息,但肯定让你感觉到他有一种尽不到教师的责任绝不罢休的意志。促使你不得不学,不得不认真的去学,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基础的薄弱,以及对数学的偏颇,每次作业是非抄不可的。可以说代数作业如果不抄同学的,自己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唯一值得自己和孙老师骄傲的是画几何图了,每次上几何课,孙老师也都会拿我的几何作业当范本,就凭这一点为我以后学木工当上所谓的小老板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交白卷当英雄的时代,学习是不怎么被重视的,一年多的学习,整整挖了半年多的新教学楼基础。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加之自身平时学习不刻苦,虽然我留恋学校,我喜欢老师,但是初中之后我再也没能背起书包。孙老师多次到家里劝说我读高中,考大学,可我自己心里有数儿,心口不一的谢绝了老师,就在那一刻,我看到遗憾和无奈再次爬上孙老师的脸庞,更看到了一位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怎么也没勇气对他说出自己平时交的数学作业除了几何几乎都是抄袭同学作业的真相。但是,直到现在心里还有抹不去的那时欺骗恩师的阴影。我想老师是知道的,也许他不知道,也许他不想伤害我的自尊心或虚荣心吧。 后来孙老师调走了,再后来就没有了他的任何消息。 时光一晃,流逝了二十多年,在思念老师的日子里,我一直不懈的打听着孙老师的下落,通过市教育局人事处、报纸、广播等各种途径,始终杳无音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在铁三院工作并已当上总工的同学李庆生,一打听,原来他老人家早已调出天津市的教育系统,可就住近在迟尺的大港区,已经从中国石化天津一中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在家了。我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哦,我得亲自去探望我的老师。 我满怀兴奋与激动心情,来到了老师的家中,打开门后,一张慈父般历经沧桑却又神采奕奕的脸庞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就是孙老师!这一刻,师生之间毫不掩饰的宣泄着那份积蓄已久的情感,我紧紧握住他那带有七彩粉笔味道的大手,用我那充满泪水的双眼看着他老人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孙老师还是和三十年前一样,没有过多的语言,在师母忙着为我沏茶的同时只是静静的听我倾诉对他老人家的思念之情和我三十年来所经历的风雨之苦。老师的眼泪涌出眼眶的同时,慢慢的站起来把我领到一张破旧的饭桌前没说一句话,当时的我眼睛一亮并且再一次湿润了。因为我已认出那是我在十五岁那年亲手给老师做的,没想到老师不管到哪儿,还都带着它。孙老师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几次搬家扔掉了好多的家当,就这张桌子始终舍不得扔,因为这是我的学生在还没有成人的时候给我做的。”可见这张破旧不堪,满是裂纹,近乎古董的一张破桌子在他老人家心里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更可见孙老师是何等珍爱这份师生之缘,珍视这份师生之情啊。 退休在家十来年了,没想到孙老师还是视学习为自己人生旅程的一部分。每天坚持准时到老年大学学书法,看书、读报。当听我说我的次子在西北政法大学读书时,孙老师又是激动不已。并再次说出了更让我浮想联翩的一句话:孩子终于圆了乃望的大学梦啊。并深情地让我转告儿子,孙爷爷祝他好好学习,有朝一日报效祖国。最后孙老师在谈到自己所走过的人生时,唯一的遗憾就是再也没能重返大学校园去讲课任教。 孩提时代早已过去,学生时代已成历史,那个时侯虽艰辛却也很快乐,不管日子多么苦,总能找到那种真挚的情感。现在的日子好了,我想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曾经给自己指点迷津的人,更不能忘记那些燃烧自己而照亮他人的恩师们。 遍地蕙兰恩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永远的感动,便有永远的感激和记忆。 每逢节假日,尤其是过春节,不管早晚我都要给老师打个电话。真心的祝愿教过我的所有恩师们家庭平安,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事如愿。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童乃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