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牧民大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115
作品名称: 难忘的牧民大哥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3
起始页: T00066_00.pdf
责任者: 田敏
邹猛 责任编辑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岁月淡薄了许多往事,惟有和一位蒙族牧民的偶然相遇及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怀。虽然,我已记不起那位牧民的音容笑貌。 三十多年前,我曾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内蒙的冬天特别冷,冻掉耳朵鼻子不算稀奇,所以,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都愿意戴一顶沙狐皮帽子。戴上它,既轻松暖和又漂亮。可知青们要想得到一张沙狐皮谈何容易。尤其对我们女知青,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这个奢望变成了现实。一天,我去师部医院看病,因当天不能赶回连队,就住进了师部招待所。晚上闲着没事,就和住在隔壁的一位中年牧民围坐在牛粪炉子旁,用半蒙半汉的语言加手势聊了起来。交谈中,我得知他每年冬天都去打猎,也能打到沙狐,剥了皮送到供销社去卖。我告诉他,我想从他那买一张沙狐皮,他很爽快在答应了。和他分手时,我把写有我连队地址和姓名的纸条连同五块钱交给了他,他答应一个月内把皮子邮寄给我。 回到连队后,我焦急地盼望着。我没把这事告诉别人,我想等皮子邮来时让人们大吃一惊。当我想到我将是全连队惟一有沙狐皮的女知青,想到戴上沙狐皮帽子时的神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日子在我的等待和盼望中一天天过去。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过去了,不见皮子邮来,我失望了。我后悔自己太轻信,恨那个骗去我五元钱的牧民,在心里无数次地诅咒他。要知道,五元钱在今天不算什么,可在当时,那是我一个月的津贴,等于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呀,我怎么能不心疼呢。 兵团艰苦的生活和紧张的劳动渐渐冲淡了这件事带给我的懊恼,慢慢地我不去想它了。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从东乌旗寄来的包裹,我很奇怪,我并不认识那里的任何人。回到宿舍,我疑疑惑惑地打开包裹,呵!一张熟好了的沙狐皮跃进我的眼帘,上面有一个小纸包。我急忙打开纸包,里面有三角七分钱。纸上写着:我去年骑马时摔伤了胳膊,没能去打猎,今年打了几只沙狐,剥了皮,挑最好的到供销社问了价,应退给你三角七分钱。下面写着他不会写汉字,这字条是托别人写的,并为没按时邮来皮子道歉。 抚摸着那张光灿灿的皮子,看着那张纸条和三角七分钱,一时间,我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三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那位与我匆匆一见又匆匆分别的牧民大哥和那张沙狐皮,我仍记忆犹新。尽管我不知道他的名字,记不清他的容貌,但他那紫铜色的皮肤,他身上散发着浓重膻味的蒙古袍子,却清晰地留在我的心里。牧民大哥,你如今可好吗?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请你邮寄沙狐皮的小姑娘呢?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田敏
责任者
邹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