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地修堤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0614
作品名称: 工部地修堤记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19/001
起始页: T00097_00.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5.2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近代

作品简介

杜立德为大清工部地修堤题记载于《宝坻县志》,原题名为《坻邑工部地修堤记》。《宁河县志》所刊载的节本名为《工部地修堤记》。这篇题记反映了一位古代大臣忧患民生、爱国爱乡的真实思想情感。这里首先简要介绍“大清工部地”的概况: 在宝坻县城东南有清朝工部地一块,位于蓟运河下游,北界连营城炮台,南界至青坨庄和蛏头沽,之间夹蓟运河通北塘河口,河西岸至宁车沽,北至东辛庄炮台。这片地域约100平方公里,中间没有村庄,全是沼泽及芦苇草荡。古地名主要有大嘴子(营城水库湾段)、平沽圈(五七村)、邵家圈(包括营城炮台及南部地域);河西岸崔家圈(清河农场砖厂、原炮台)、后港、前港等。河口中有前后避风嘴两个小村,系古代漕运和捕鱼避风形成的村落。自古以来,这片地域环河枕海,淀泊交错,河汊纵横,潮汐往来,泄众川之水入海,水资源丰沛,物种丰富,自然生态优越。清朝政府为什么把这片地域列为由朝廷直属的工部地呢?一来蓟运河是畿东四大名河之一(其他三条是白河、庚水、滦河),是千年漕运古道,河口防汛有如江南海塘工程一样重要。二是,这片地域命系朝廷五种贡品,就是银鱼、紫蟹、芦席、白盐、盐砖。银鱼、紫蟹的繁殖产卵地就是河口大嘴一带,从明代就向朝廷纳贡,下坞村曾是明代征收银鱼的码头,由宫中的太监驻守,持黄旗巡河的太监压境,曾成为蓟运河一景,叫“夏雾银鱼”(下坞庄原名夏雾庄)。工部地生产的芦苇编织的芦席也是贡品,京城王公大臣及宫中铺炕的席子都是芦席。因南方的竹席寒凉,不适应干燥寒冷的北方,芦席属中性,四季皆宜。进贡的白盐和盐砖也靠芦苇草荡烧柴熬制。从有海盐生产以来,灶地就是和芦荡相生相伴的。综上所述,工部地的物产命系五种贡品,所以列为工部直接管辖,在芦台镇设有大清工部局。 北塘和塘沽在清代属宁河县所辖。由芦台、汉沽、营城到北塘河口有一条大道,在营城南从工部地穿过,是一片空旷无人区。康熙初年,汉沽庄崔崧在今五七村南建茶棚三间,相当于驿站。据《宁河县志》记载:“汉沽距北塘四十余里,无居人行旅苦之。(崔)崧中置茶棚三间,龛帝君像以示庄严。冬月捐粮施粥,择老而无依者主之。即以就近青坨庄荒地资其采种以为生。”青坨庄安置的村民,主要以从事樵采和种地为生。河西岸的宁车沽村,就是以樵采为业。每年秋冬,由工部局开禁,让灶户和附近的乡民到工部地采割芦苇,叫“开圈”。后来出现的邵家圈、崔家圈,都是营城和汉沽两家名门大族花钱从工部地置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聚落的增多,使这片原生态型的工部地的风光逐渐退去。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修建营城炮台四座,撤北塘海口大营,三千多名马步官兵驻防营城炮台,占用的全是工部地。进入20世纪70年代,因走“五七”道路,移民垦荒,东岸建立了“五七”村、“创业”、“建华”、“东风”等村;西岸建立了新村、前进等村,遂形成现在的状态。

知识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清初良相杜立德》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杜立德的个人事迹,内容包括:梁城阁老;初登仕途;倡议经筵;反对圈地;改革朝仪;推行鞭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