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蟹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1177
专题名称: 紫蟹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21
起始页: T00048_00.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丹蟹小于钱,霜螯大曲拳,捕从津淀水,载付卫河船。官阁疏灯夕,残冬小雪天。盍簪谋一醉,此物最肥鲜。”诗人的赞美之词,就是对宁河三宝之——紫蟹的真实写照。紫蟹,其实是蟹类中奇特的一种。成熟的紫蟹,大不过银元,小如铜钱。不但产于七里海,几十年前的蓟运河沿岸及芦台周边百里全都盛产紫蟹。紫蟹也具有海洋、江河洄游的习性,海里生,河里长。大多聚憩于芦苇丛生、杂草密布的壕沟、沼泽湿地。 想吃到味道奇鲜的紫蟹,非等西北风刮来不可,不然你是品不到紫蟹那种奇特味道的。紫蟹虽小,但腹部洁白无泥,味道鲜美。因其蟹黄异常丰厚,透过薄薄的蟹盖,呈现出一层猪肝儿似的紫色,蒸熟后又变成橘黄色,因此得名。冬季遁入泥洞之中,破冰也能掏捕。 明、清时曾为贡品的紫蟹,如今我们平常百姓的餐桌上也能时而有之。尤其是我们宁河传统的食法“紫蟹面”,更是味美绝伦。偶尔从饭店打包回家带给母亲,母亲总是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到秋天,遍地的紫蟹,来人去戚现捉现做。尤其是晚上,手拿提灯,来到沟壕埝岭,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捉回半面袋”。 再问母亲紫蟹面的味道如何时,母亲便会自豪的说:“老辈子做的紫蟹面比现在的好吃多了,做紫蟹面就是费时,首先把蟹盖儿揭开,取出蟹黄放上油、姜、葱等作料提前炒熟放在碗里,再把蟹去脐去腮,加少许水将蟹捣烂后,用纱布沥出蟹汁备用。炝锅、加汤、煮面条,面熟后把蟹汁倒入锅内,待蟹汁呈豆腐状时便出锅,在盛满面汤的汤盆里倒入炒熟的蟹黄,顷刻香飘四溢”。 其实,母亲所说“老辈子”做的紫蟹面比现在的好吃,我想不无道理。因为,虽然那时紫蟹遍地,但一般都是清蒸、酒醉等吃法。白面的异常金贵,使得每家一年很难吃上几顿紫蟹面,所以,在母亲的回味中肯定是最好的。 如今的紫蟹面,已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家常便饭,没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比较不出味道的好坏也属正常。但我相信,那时的紫蟹肯定是纯野生的绿色食品。不像现在,好多紫蟹都是人工养殖,加之生态环境的污染,失去了原生态的味道更有可能。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步治理,盛产紫蟹的七里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母亲回味中的紫蟹面,肯定会回到我们每家每户的餐桌上。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