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趣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626
专题名称: 潘庄趣谈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T00071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关于潘庄的传说流传的版本很多,《津门谈古》说潘美死后葬在潘庄。据史料文献记载,潘美,河北大名人。曾任幽州、并州、忠武(今许昌市)州节度使。990年奉宋太宗赵匡胤之命率军到监官庄(今潘庄)一带抗击辽朝萧太后南侵,双方对峙一年之久,之后在那里激战,最后战死的大宋将士不计其数,当地群众把尸体收敛埋葬,共建“古墓八十一座,九行并列”。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抗辽的中军元帅潘美(潘仁美)遂把那个村子定名为潘美庄,亦称仁美庄,渐渐地人们将潘美庄简称为潘庄了。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北宋将士中还有杨七郎。史料说:“宋杨七郎墓在县西潘庄镇西塘坨村,旧日庙尚存”。据《津沽逸事》讲,因潘仁美在此驻过军队而得名,死后为了避免杨家找其报复,便悄悄埋在潘庄,并设九行八十一座墓群,让世人不知哪座墓葬的是潘美。不管怎么说,潘庄村名的由来的确与潘仁美有关。古潘庄是退海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居住,时称盐渔堡。在汉代已经是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唐武德年间(618年)李世民率兵东征高丽,为了保证后方供给,命该村“盐丁灶户”熬盐,以供军用,并委派官吏监视,便改称监官庄。北宋时期海河是宋辽分界线,监官庄归属辽国,传说潘仁美曾率兵抗辽至榆关(山海关),收复了大片土地,宋太祖便将监官庄一带的土地册封给潘仁美。潘仁美在监官庄建有住宅,便改称“仁美庄”,也称“潘美庄”,潘仁美去世后家道中落,再加他陷害杨家将,潘姓子孙愧姓潘而纷纷改他姓,至今潘庄村无一人姓潘。后来人们又将潘美庄的“美”字去掉,称为潘庄至今。潘庄现有潘美古墓遗址,据《宁河县志》记载:“村西有古墓,九九成行而列,称为潘美八十一座墓。”可惜史料不详。 据清代县志记载:“县西北六十里有潘庄,此庄为来往京东一带大道,为县属主要之区”。清朝初期,潘庄有九街十八巷六庙一庵之说。九街即大平街,兴隆街,鼓楼街,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东奎兴街,西奎兴街;十八巷即曹家巷、李家巷、刘家巷、张家巷、宋家巷、马家巷、董家巷、吴家巷、岳家巷、冯家巷、杨家巷、肖家巷、甄家巷、陈家巷、阚家巷、鲁家巷、赵家巷、韩家巷;六庙即真武庙、关帝庙、药王庙、火神庙、娘娘庙、城隍庙;南大街与东兴隆街邻界处有娘娘庙,三层殿,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西兴隆街内有水晶庵堂。东桥西面有火神庙,日寇侵华时期,曾被日伪军强占,并修筑炮楼。西大街与东大街邻界处有关帝庙,三层殿,占地面积约2450平方米。北大街的北面有真武庙,真武庙是六庙中最为壮观的,因为它建于村北又称北庙。在北庙建筑群中共有七十二条屋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你无论从任何一个方向观看庙脊均是七十二条,毫无遮掩,堪称建筑一奇迹。真武庙的东面是土地庙,西面是马神庙、北桥附近有城隍庙,西桥的南面有药王庙。一庵即水晶庵。.潘庄村还有十三道花会,即小车、中幡、鹤翎、风云、春阁、狮子、龙灯、大小高跷、宝座、保安、节节高、牛轴等。其中鹤翎会以八仙献宝表演的绝妙、《渔翁乐》歌词意境的悠美而声名远扬,这道花会参加了天津市第二届“海河之秋”艺术节的演出,深受中外专家的好评,并被编入《中国舞蹈集成·天津卷》中。清朝雍正年间(1731年)潘庄设立集市,农历逢五见十为集日。1939年潘庄被日伪侵占并设置镇公所。 新中国成立前,沿潘庄村周围有一道护庄河,河边是一道土坡,坡高1.5米。村的东、西、南、北面都有一座石桥,桥宽2米,长约7米,石桥是村的进出口。1985年6月,东、西大街和南大街铺成柏油路面,路面宽5米,总长约1600米;西大街过西桥向西扩展的路面,也铺成了柏油路面。解放前,潘庄有邮政代办所、两家私人药店、当铺、盐店、杂货店、酱货铺等十一家私人店铺。1948年9月11日潘庄镇全镇解放,“平津战役”时,潘庄是东北解放军的后方指挥部和医院。新中国成立前照明沿用油灯、蜡烛,1964年安上了电灯。新中国成立前饮用水源为东、西、南、北4座石桥附近水坑,到1955年先后打成4眼水井。1985年开始饮用自来水,同年8月,自来水入户。1985年潘庄修建潘塘柏油公路,1993年潘庄村被评为市级小康村。 古老的潘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已成为七里海地区文化的摇篮,同时它作为历史名镇也洋溢着改革大潮涌动下的新辉煌。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潘美
相关人物
赵匡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