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杜心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唯一号:
021930020230000628
人物姓名:
杜心耕
人物异名:
名:书田;以:字行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T00703_00.pdf
性别:
男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880
卒年:
1956
籍贯:
天津市宁河县
传略
杜心耕(1880年—1956年) 名书田,以字行,宁河镇人,生于1880年,晚清秀才,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潜心县内教育事业。系本县近代科学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矢志教育救国,义无反顾。毕业之初,因与军阀齐燮元自幼同窗,又是同科秀才,加之品学兼优,很受官僚阶层青睐,所以被任命为天津市警察局长。然而他冷于仕途,辞官不就。说:“为官要两袖清风,我的家产不多,肯定是不够赔垫的”,甘愿在家中闲居。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书法山谷,苍健遒劲;画宗板桥,尤善作竹。于是挂起“力行”的牌匾,以卖书画为业。不久,经人推荐,从事河务管理工作。本以为这是为民造福的事业,能施展自己的才智。谁料想刚干1年,除自己搭上160元钱外,并未能为民众带来一丝利益,只好愤然辞职。继而齐燮元出面要委任他为冀东道尹,他婉言回绝,表示自此远离政界,投身教育,“不在别人压制下去作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1919年,河北省教育厅任命杜心耕为宁河中学(今芦台一中)校长,校址在芦台镇北街董家院内,十分狭窄,若重新建校,则经费无着。杜心耕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只得游说于宁河籍齐燮元、白宝山、刘壬三、苏锡麟等军政要人之间。经先后5年不懈努力,终得到他们的支持,筹齐资金,精心施工,于1924年上半年将新舍建成。 杜心耕教育思想的主旨是:勤奋、慎行、朴素、整洁。首先是能劳动,有劳动习惯和技能。并把“勤慎朴洁”四字题为校训。并亲著校歌,歌词是:“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心身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他主张“学校即社会”。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社会,了解社会,他倡导学生成立“宁中市政府”(即学生会,后改称“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主席任“市长”,下设“民政局”、“教育局”等。其中局长等各位“官员”,均由学生选举产生。设“宁中市银行”,学期开始,学生们自愿把生活费存入“银行”,兑换成本“银行”发行的“货币”,可在本校“商店”、“伙食团”内流通。经理、会计、出纳、售货员等则由学生轮流担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为奖励学生勤奋学习,他规定:凡考试名列第一,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学费及住宿费一学期(学费5元、住宿费3元);名列第二并操行甲等者,免学费一学期;名列第三并操行甲等者,免住宿费一学期。对一时难以凑齐学费的穷学生,自己时常解囊相助,或设法使其半工半读。 在任宁河中学校长期间,曾主持筹建宁河女子高级小学校(1920年选址宁河镇),宁河女子职业中学(1941年于宁河镇),李公祠小学(今芦台第二小学)。筹建女子职业中学时,经费不足,他毅然拿出自己仅存的800元钱予以资助。筹建女子高级小学时,把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用于弥补学校经费之不足。而李公祠小学则不收学费,以招收更多的穷苦儿童入学。任校长时,校董会商定校长薪俸为每月140元,杜心耕仅领70元,其余充作学校经费。尽管自己家庭开支时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仍乐此不疲,清风两袖。就连自己的办公桌上,也摆放公私两套文具,式样、牌号不致混淆。公事私事,分别使用。 杜心耕先生自1948年后长期赋闲。先后在天津、北京两地儿女家中闲居。1956年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