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话济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615
颗粒名称: 走马观花话济南
分类号: I267
页数: 3
页码: 74-76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于济南的向往和探索,以及济南独特的泉文化。文章提到了济南有蹲突泉、千佛山、大明湖等著名景点,以及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等历史文化名人。作者特别强调了济南的泉文化,称其为“泉城”,并描述了济南的泉数量之多和分布之广,以及泉水所带来的神奇效果。整篇文章充满了对济南的向往和赞美,让人感受到了济南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 游记 文学 作品

内容

早就有去济南看看的愿望,因为济南有蹲突泉、有千佛山、有大明湖,因为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因为济南曾留下过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史名人的足迹……
  趵突泉
  走进济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泉的世界。
  济南也称“泉城”。自古就有"名泉七十二,小泉数不清”之说。不过,据当地人讲,这些年由于气候的变化,泉水少多了,规模也小了。但对我这个初次到济南的人来说,济南现存的泉已经让我激动不已了。这里仍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泉城”。济南的泉数量之多,可以用“星罗棋布”、“遍地开花”这样的词来形容,在大大小小的公园,在护城河沿岸,甚至随便走到一条小巷中、或是走进一户人家的院子,你都可以看到泉。就说护城河吧,与其他城市的城中河也没多大区别,可是不经意间,却觉得在水面处隐隐约约盘旋着若有若无空朦灵动的雾气,难怪前人有“山色有无中”的感慨了。如掬水在手,顿感清凉冷沁,便可见有无数的水泡从河的深处冉冉上浮,粗的如树枝,细的如鱼眼,大的如黄豆,小的如米粒,缕缕不绝。
  列七十二泉之首的是蹲突泉。据说趵突泉古时候叫“泺”,北宋诗人曾巩任在济南任知州的时候,在泉边建“泺源堂”,并作了《齐州二堂记》,正式赋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趵突”二字形象、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泉水跳跃腾出之貌之声。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在《蹲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散曲家张养浩也称赞蹲突泉"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清人怀应聘《游蹲突泉记》描述了泉水腾跃的险象“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园中有清朝康熙帝的题词碑和乾隆帝的诗碑。泉池的西侧是建于明代的观澜亭。亭南水中立一碑,刻有“趵突泉”三字,另有两碑分刻“观澜”、“第一泉”,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赞美的文字。
  当年风流的乾隆皇帝驻跸济南,到蹲突泉赏游,未到泉边,就听到蹲突喷涌的声音响彻耳畔。泉池中央三股吊桶粗的泉水喷涌而出,水势强劲,声如洪雷,蔚为壮观。乾隆皇帝被蹲突泉的美丽所感染,御笔亲封"天下第一泉”。出于对蹲突泉的喜爱,济南人专门为趵突泉修建了公园,泉池略呈方形,面积约一亩大小,四周围以石栏。三泉齐涌,大小如轮,时高时低,低时若春笋破土,高时如芙蓉初开。
  池中的水很清澈,池中有数千条大大小小的鱼儿自在地畅游。游完蹲突泉公园,我觉得我记住了趵突泉。
  黑虎泉
  黑虎泉在解放阁附近,黑虎泉的出水量和名气仅次于趵突泉。出趵突泉公园沿南护城河东行,经过金虎泉、汇波泉、任泉、珍珠泉、琵琶泉以后,河水就突然清澈起来,就感觉有一阵凉气袭来,隐约中可听到阵阵轰鸣声,人们循声前去,就见护城河南岸有一水池,有三只虎头在岸边排列,每只虎口中各喷出一道汹涌的泉水,声音很大,被人们誉为虎吼,故此得名"黑虎泉”。
  其实,黑虎泉的水是从南边有一石洞注入的,泉水从洞底通过暗道进入三只虎口再喷涌而出,造出了声势,造出了美名。不少游客在洞口用瓶子、水杯之类从泉池中提水,据说黑虎泉水最甘甜,喝一口便侵入肺腑,便可消解旅途疲劳。喝完便又觉得可惜了,如此美妙的甘泉却注入了护城河中,出城便与其它一般的水合流了。不过在黑虎泉附近的护城河因为有了黑虎泉的水流便清澈见底,也是由于黑虎泉的凉爽,使得附近的气温至少降了低3~5度,吸引了很多游人在河边乘凉,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世界。
  大明湖
  到济南旅游,应该说大明湖是必须要看的了。小时候看晚清小说家刘鄂的《老残游记》就记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名联了。尽管走进大明湖已是荷花难见,但湖光柳色仍然旖旎动人,湖面依然很大,纤瘦的柳枝在风中摇摆,湖中的丛丛芦苇,随风晃动,不时有水鸟在芦苇丛中起落,阵阵清脆的鸟鸣从芦苇深处传来。湖里游船很少,游人也稀稀拉拉,显得有些荒凉。但此行不白来,竟意外地听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大明湖边一对青年男女痴心相爱,男的叫杨柳,女的名荷花。小伙子英俊潇洒,姑娘如花似玉。杨柳诚实勤劳,荷花美丽聪慧。她们自小便在一起游戏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以后,便互生爱慕之情,且情深意笃,曾互指湖水为誓:非君不娶,非君不嫁。两家的家长也认为她们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准备待筹备妥当之后,择日为她们完婚,结成百年良缘。
  谁知天有不侧风云,湖畔有一官宦人家的恶少,垂涎荷花的美貌,生出歹心。一日趁荷花家中无人,带人抢走了荷花,欲行不轨。杨柳闻讯,追来抢救。恶少指使家丁对杨柳动武,杀死了杨柳,他含恨倒在了大明湖畔。荷花见状,悲痛欲绝,挣开强人之后,纵身跳入湖中,殉情自尽了。她们死后,湖畔杨柳被害的地方,长出了茁壮的柳林,湖中荷花自尽的地方,生出了艳丽的红荷。柳枝拂水,向着荷花点头,红荷挺立,朝着柳枝传情。人们都说:这是杨柳和荷花的化身,她们活着不能结合,死后也要日日厮守相聚。
  自唐宋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大明湖留下千古诗文。宋代著名文学家、济南知州曾巩就写过“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等诗句。
  在大明湖的西北岸有著名的沧浪亭,亭子的周遭三面都是荷花池,境界非常优美别致。据说清朝嘉庆年间,山东巡抚铁保在沧浪亭设宴款待学使刘风诰,酒席间刘学使兴致很高,即景赋成一幅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大为赞赏,随即挥笔书写,刻石留念。墨迹刻石至今仍镶嵌在亭西廊墙壁上,使这幅对联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推崇与喜爱。大明湖里除了沧浪亭以外,还有当年陈毅元帅题匾的“辛稼轩纪念祠”、北极阁、汇波楼、铁公祠、南丰馆。另外,还有著名的历下亭。这历下亭因为唐天宝年间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设宴款待途经济南的大诗人杜甫。杜甫即席作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留下了"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名句,使这个本来很普通的亭子名扬天下。
  大明湖,还真是一个好去处。
  千佛山
  千佛山,原名叫历山,在济南的东南。山上绿树浓荫,山下高楼迭起,城与山紧紧相连。
  这千佛山是一个大有历史的所在,古称历山,南北朝称舜耕山,乃是我们中华历史上四大仁圣君王尧舜禹汤之一的舜的出身地。相传舜和娥皇、女英曾经带领百姓在历山耕种田地,故此山又名舜耕山。现在,山上仍有舜、娥皇、女英像等与舜以及二妃有关的遗迹。大舜历经丧失人性的老爸和继母及同父异母弟弟的残酷迫害,以孝义感天动地,以仁德回报冤怨,他完美的为人让世人敬仰,正因为如此,使得他从一个盲人的儿子而成为部落酋长,最后竟能得到尧帝的“禅让”。漫漫历史如长河东去,舜的历史遗迹已被烟云尘封,舜耕山也已变成了后来的千佛山。隋朝开皇年间,佛教盛行,人们在历山和附近群山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很多佛像,因而落得美名“千佛山"。
  登千佛山,由西盘路上山。过唐槐亭,到“齐烟九点”的牌坊下,为什么要叫“齐烟九点”呢?经与人交谈了解到,原来是因古代济南称作齐州,当年建造牌坊者借诗造景,借用了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梦天》里“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意思。
  登石阶拾级而上,过了“云径禅灵”坊,便来到兴国寺北门。这兴国寺原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明清两朝都曾重修过。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古海梦迷人。”读来很有意味。兴国寺寺内南崖上有千佛崖,崖中有极乐洞,洞中有观世音、阿弥陀佛、大势至三尊造像,艺术非常精湛,令人赞叹。极乐洞的东面有一个黔娄洞,洞口有一题刻,记述了黔娄子隐居此洞的传说。
  黔娄子是春秋时齐国的高士、齐国和鲁国的国君都请他做官,但他坚辞不就。齐威王曾亲临此洞请教,为了表示尊重,他远远就下马脱靴,徒步进洞。黔娄子死后,因家贫如洗,被子太短竟然不能盖满全身,有人建议将被子斜盖以盖住全身,黔娄子的妻子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为此大发感慨,并作《咏贫士》赞黔娄子: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弊服仍不周……”我想,黔娄子的故事会让每一位游人沉思。
  我有个习惯,每当登山的时候,就喜欢在没有路的林间走,也不是特意要寻找什么宝贝,只是觉得那样才过隐。还真巧,就在躲避石头的时候我竟然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就见在薄薄泥土掩盖下的碎乱石头里有一块造型规整的石头半掩半露地睡在那里。我俯身拾起,擦去泥土,原来是一块很薄的三角形石头,边沿特别薄,显然是被人工打磨过的,三个角的一边还有一个明显的断痕,我觉得这肯定不是一般的石头,我小心地把石头用纸包起来,带回家来,在一次偶然机会与一位考古行家相遇,我把石头拿出来让行家看,那位行家端详半天后用肯定口气说:“这是块石器,只是残了,太可惜了。”尽管行家可惜,可我觉得也非常荣幸了,这也算是千载一遇啊。想那块残缺的石器在千佛山乱石堆里藏身上万年,竟然被我发现,难道不是一种机缘吗?所以我说这次登千佛山我是最幸运的人。
  千佛山,还有近年修建的桃花园、游览索道、瀛芳园、奇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高尔夫球场、大舜石图园、梨园、瀑布等。一位当地人讲,千佛山有一个沿袭了好几个朝代的风俗,就是每逢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都举办山会。到时候,山楂、柿子、花生等土特产正好上市,就有各地商家不远百里赶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惜我们没有赶上,只能等明年再来了。此刻,巳是夕阳西下,西斜的太阳给千佛山投下长长的光影,如同一支巨大的笔,在时空的屏幕书写着苍茫岁月!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伯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