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610
颗粒名称: 重读经典
分类号: I267.1
页数: 7
页码: 62-68
摘要: 重读经典收录观后感两篇,分别是遗愿清单和读《瓦尔登湖》。
关键词: 随笔 心得 文学 作品

内容

遗愿清单
  独上月楼
  一
  假如,我是说假如,就在此时此刻,医院给你打来电话,说你被检查出患有不治之症,只有六个月的存活时间,即便发生医学奇迹,也顶多活一年,你会怎么办?
  这是个非常残酷的问题。
  据说,曾有人做过调查,访问了一千个人,是否愿意提前知道自己的死亡日期,96%的回答是“NO”。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大限",说不准何时就会不期而至。
  直面只有一次的人生,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要作出自己的抉择:乐观?悲观?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当我知道,居然有这么一部电影,竟敢把"直面死亡"作为影片的主题,而且,以喜剧的风格,从绝望出发,抵达了一种恒久快乐的境界,我惊呆了!
  不错,这部电影就叫——《遗愿清单》。
  二
  《遗愿清单》一开头就摄人心魄一
  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峰,逶迤绵亘,巍峨壮观。
  一个身穿厚厚的黄色防寒服的美国中年男人,顶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向雪山顶峰攀登。凝重的男声画外音清晰响起——
  “爱德华在五月过世。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万里无云。很难说该怎样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有人说该用死者的家人来衡量,有人说可以通过信仰来衡量,有人说该用爱来衡量,也有人说生命本就毫无意义。至「我,我相信,你可以借他人衡量自己的一生,而那些人也是靠你来衡量他们自己的生命。我能确信的是,无论以哪种方式衡量,爱德华在人世的最后时光,要比许多人的整个一生都更精彩。我知道在他死亡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闭上了,心灵打开了。”
  “眼睛闭上了,心灵打开了”,这10个字,带着一种无法抵抗的冲击力呼啸而来,一下击中了我的心脏,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该如何衡量人的一生?”我被这个听上去很严肃的话题牢牢牵引着,一时间,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我只想看下去,看下去。
  三
  《遗愿清单》的主人公是两个生活轨迹截然不同的老男人。若不是因为他们同时都患上不治之症还住进同一间病房,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会有如此戏剧性的交集。
  爱德华:美国白人,亿万富翁,看上去70多岁。
  16岁开始经商赚钱,抵制一切信仰,事业上的成功养成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处事风格。
  “孩子们,你们需要我,而我不需要你们”,这是他最常用的口头禅。
  他天性喜欢女人,风流成性,却不喜欢婚姻生活的束缚。所以,他一生结过四次婚,也离了四次婚,每次婚姻都不长,最后一次婚姻给他留下一个女儿。
  他生命中唯一的心结就是无法得到女儿的谅解:他因无法容忍女儿挨女婿打(家庭暴力),做了“所有父亲都可能做的事儿”一一找人“摆平”了女婿,却因此得罪了女儿,父女俩从此不再来往。
  卡特:美国黑人,蓝领修车工,看上去60多岁,学识渊博,笃信基督。今生最大的夙愿是当一名历史学教授。但因过早结婚生子,不得不中断了大学学业。在修车铺的汽车底盘下度过了45载春秋。
  虽儿孙满堂,却缺少幸福感。
  最大的苦恼是与当护士的妻子之间出现了“裂痕”。他发现自己"再也想不起来不牵着她的手过马路就会不自在的那种感觉了。”长久枯燥乏味的婚姻生活,使他觉得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失去了一些东西”。
  他的妻子也有怨怼:“我做了工辈子的护士,与其他女人相比,我目睹过更多人的悲剧,我只是接受不了,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失去他。”
  人生的欠缺与生命的危在旦夕,逼迫他们不得不做出抉择:是混吃等死,还是跟死神来一场最后的较量?
  四
  面对不多的生命时日,爱德华与卡特同时意识到,人生还有很多未竟的心愿与梦想,与其带着遗憾上路,不如趁着生命还在,拟一份《遗愿清单》,把今生想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儿统统列在上面,做好计划,逐一去实现。
  细细琢磨那些“遗愿”,有的很寻常,有的很疯狂,有的多少有点不可思议。譬如:“帮助一个陌生人”;“笑出眼泪”;“观看宏伟景象”;“高空跳伞”;“纹身”;“亲吻世上最美的女孩子”等等,等等,仿佛不那么“高大上”。
  于是有一天,他俩偷偷离开“混吃等死”的医.院,抓住生命最后时光的尾巴,去实现他们共同的“遗愿”。
  从高空跳伞到开着跑车跨越极限赛道,从骑着摩托车登上长城到坐在埃及金字塔上“侃大山”,从扎营喜马拉雅山脚下到踱步马来西亚辉煌的地宫前……当《遗愿清单》中的任一个愿望兑现之后,他们都会得意地在第一时间用笔把它划去。
  三个月后,《遗愿清单》上的内容大多被划掉了。
  尤为搞笑的是,在卡特的《遗愿清单》上,有个愿望竟然是——“笑出眼泪”。最终让他实现这个愿望的,却是因了爱德华生前最得意的一个嗜好。
  爱德华生前最喜欢喝一种叫做“考比努尔克”的咖啡,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可他并不知道,这种来自苏门答腊乡村的咖啡豆,却是当地一种狸猫的粪便。狸猫吃了咖啡豆之后,将其消化,然后排泄出来。村里人收集起这些粪便并进行处理。正是狸猫的胃液和咖啡豆的充分混合,营造了考比努克独一无二的口味以及芳香。
  当学识渊博的卡特如此这般告诉爱德华之后,爱德华恼羞成怒:“你故意恶心我!”
  卡特忍不住大笑起来,眼泪像喷泉一样四溅:"哈……狸猫早了我一步。”就这样,卡特实现了他的愿望。
  当然,他们也有来不及实现的愿望,譬如,“观看宏伟景象”。
  那天,他们已经走到喜马拉雅山脚下,所有的攀登准备已经就绪,很不幸,就在那时被残酷告知——暴风善来了,不能登山。
  若要登山,须等到来年春天……很显然,这个意愿真的要变成遗愿了。
  五
  在疯狂实现“遗愿”的三个月里,两个素昧平生,且家庭背景、身份地位、财富多寡完全不同的人,逐渐消除了隔膜,结为挚交,各自对人生也都有了全新的体验与理解——
  爱德华终于被卡特的诚恳所打动,主动放下父亲的“尊严”,与女儿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当他喜滋滋抱起外孙女,深情亲吻了她的小脸蛋后,他把清单上“亲吻世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一项轻轻划去。
  而且,在卡特的循循善诱下,爱德华最终成了一个有信仰的人。
  卡特回到家后,也与她的妻子重归于好,甚至还找回了初恋的感觉。
  他的妻子动情地说,在他离开的时候,他仿佛像个陌生人,可回家的时候,他又是自己的丈夫了。
  卡特认为,这要归功于爱德华。因为,是爱德华曾雇佣一个黑人美女诱惑于他,霎时唤醒了他对妻子久违的爱。
  最富戏剧性的情节是,爱德华以他雄厚的财力帮助卡特领略到从未奢望过的冒险生活,而卡特则以他睿智的人生观帮助爱德华走出绝望的心境。
  六
  我不得不佩服杰克•尼爱德华森和摩根•弗里曼这两位著名老演员,他们在《遗》片中的表演是那样的真实可信,不露痕迹,轻松流畅自然,恰到好处地把两位濒临死亡者的绝望心态和他们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甚至,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乃至每一句台词,都散发着一种恰到好处幽默感,好几次让我笑出声来。
  比如,他们第一次在医院病房见面——
  爱德华(忽然发现旁边病床上躺着黑人修车工,问助理汤姆):那小子是谁?
  卡特:你小子又是谁?
  爱德华:他叫我"你小子”……噢,天呐,难道我进了停尸房了吗?
  卡特(沉默,画外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爱德华,老实说,那不是个好的开始。
  爱德华:我才不要和这个家伙并排躺三个星期,一点生气都没有,简直已经半死了。
  助理汤姆:你不能住单人病房,会引起公愤的。
  爱德华:狗屁公愤!我要个单间,这他妈的可是我的医院,别跟我说不能有自己的病房。(看着黑人修车工)我可不是针对你,伙计。
  助理汤姆:你无数次捍卫过你这个政策——“你开的是医院,不是疗养院,每间病房两张病床,无一例外。”
  爱德华(无奈的摇头):我以前从来没病过……这样的对话在电影里不胜枚举,俏皮,诙谐,有趣。然而,笑过之后,一丝哀伤也会悄然爬上心头。
  七
  最难忘是爱德华在主持卡特葬礼上的那番演讲——
  “我只是想说,我爱他,也很想念他。我和卡特—起环游了世界,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们知道就在三个月前,我们彼此还并不认识。我希望(此时,他拿出《遗愿清单》,划去了'帮助一个陌生人'这一项),你们不会觉得我这么说太自私。但是,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他拯救了我的生命……我觉得,可以说我们给彼此的人生带来了乐趣。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告别人世,如果我来到天堂门口,我希望卡特在那儿,为我担保,指引我通往天堂的路……”
  忽然意识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完美契合,与身份地位、家庭背景、财富多寡真的没有多少干系,唯有彼此灵魂的相互吸引、相互映照、相互取暖乃至相互救赎,才可以让友情这个字眼变成了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虽说生命的本质是孤独,但这种心心相印的友情,却可以洞穿阴阳两隔的世界,让彼此的生命链接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八
  《遗》片中最经典的对白,莫过于两位男主人公对坐在埃及金字塔上,卡特说的一番话:“古埃及人对金字塔有着美好的信仰,当他们的灵魂抵达天堂入口,他们的神会问他们两个问题,他们只要诚实的回答,是或者不是。答案决定了它们的去留。
  1,你找到人生的乐趣了吗?
  2,你的人生给他人带来乐趣了吗?
  猛然醒悟,这两句话,丕正是贯穿了《遗愿清单》这部电影的主题嘛。这个主题,不仅是电影的,更是人生的,人性的,对每个活着的人都适用。
  “你找到人生的乐趣了吗?”我试着这样解读:人活着,当笑对人生。哪怕死亡迫近,依然可以像《遗愿清单》里的两位老人那样,列出人生最后的愿望,—个一个去兑现,不留遗憾或少留遗憾。
  “你的人生给他人带来乐趣了吗?”我试着这样诠释:人生最大的乐趣不仅是自得其乐,也要助人为乐,让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拥有活着的乐趣,这种人的灵魂方可以抵达天堂;相反,因了种种自私狭隘嫉妒仇恨乃至罪恶的图谋,毁掉了他人的乐趣,也毁掉了自己的美好,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洞开的地狱。
  忽然想到一则关于天堂和地狱的传说。
  有个人找到上帝,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区别?上帝把他领进地狱,看到一群饥饿如狼的人们正拿者一根长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食物,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吃得到,因为那根长勺比他们自己的手臂还要长,地狱果然凄惨;上帝又把他领到天堂,依然是每个人拿着一根同样长的长勺,但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因为,他们每个人把获取的食物都舀给了对面的那个人,所以没有一个人挨饿。天堂果然美好。
  原来,所谓天堂,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很显然,《遗愿清单》所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以善意为主导的人生价值观。它像一束璀璨的阳光,投射在我们这个阴暗与光明同在的世界里,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轮廓。
  善良和友爱拯救世界。
  九
  电影的结尾与片头巧妙衔接,揭示了一个更为超然的人生真谛。
  依然是顶着风雪向雪峰挺进的中年男人(我认出他是爱德华的助理汤姆)。
  他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个用几块水泥板垒
  在雪峰上的,,迷你墓穴”(只能盛下两个速溶咖啡罐)。
  他打开水泥板小门,里面放着一个速溶咖啡罐(那是卡特的骨灰)。然后,他把装着爱德华骨灰的一只相同的咖啡罐也放了进去。
  两个老朋友在这里团聚了。
  顶着呼啸的寒风,汤姆展开了一个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遗愿清单》,密密麻麻被划掉的“遗愿”上,只剩下一行字——“观看宏伟景象”。
  于是,汤姆掏出笔,把两位老朋友生前没能实现的这个最后的愿望,果断划掉。然后,他把这份全部完成的“清单”夹在两个咖啡罐中间,轻轻关上了“迷你墓穴"的水泥门。
  这时,低沉而乐观的男声画外音再次响起——
  “爱德华五月过世,那是个周日的下午,万里无云。他享年81岁。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敢说我知道怎样衡量人生,但是我可以这样讲,我知道他在死亡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闭上了,心灵打开了,我相信他一定很满意自己的墓地,因为他被埋在大山之巅,这可是违法的(令人叫绝的幽默感)。”
  终于,他们两个人都站在了世界的最顶端一生命的最顶端。
  那一刻,我笃信:他们的灵魂一定感受到卡特所期待的那种“无以伦比的寂静”——“世上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就在那个时刻,听到了大山的声音,那仿佛是上帝的声音。”这就是“眼睛闭上了,心灵打开了”的真正涵义吧!
  我愿意把它看作最美妙的人生谢幕。
  灵魂,我自己的,仿佛在那一刻,完成了一次圣洁的洗涤和升华。
  十
  或许,有人会把这部片子简单理解为"垂死的人在做最后的挣扎”;或许,也有人会武断地给这部片子扣一个“及时行乐主义”的大帽子,就像有人为这部片子翻译的片名那样——“玩转身前事”。
  但我以为,仅仅用这样的观点看待《遗愿清单》,显然是浅薄的,不公平的。
  当我们已经预知自己的生命即将抵达极限时,尽最大可能实现生前的愿望,自然是一个美丽的选择。然而,《遗》片清晰地告诉我们,最终让片中主人公远离死亡的恐惧且重新拥有顶级快乐的源泉,并不仅限于那些及时行乐的疯狂刺激,而是彼此给予对方的最真诚的帮助、最贴心的引导,最终唤回对方日渐疏远的亲情。
  卡特牧师说:“我们的生命就是不同的溪流,涌向同一条河流,涌向瀑下轻渺天堂所在的地方。”可是,痛苦的下坠与愉悦的飞瀑,终究是不一样的。
  究竟怎样衡量人的一生?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个答案。《遗愿清单》让我们坚信,当一个人不仅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也为他人或更多的人带来快乐时,这个人的一生才是精彩而完美的。
  我愿将《遗愿清单》视为“妙趣横生的人生教科书”,感谢她为我们的人生指出一条铺满阳光的路。
  路两旁,鲜花盛开。
  读
  《瓦尔登湖》
  杨丽
  一本书,影响了伟大的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平凡的人,改变了观念,指导着人的行为。这是一本什么书?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和魔力?冬夜,静悄悄,我在异乡翻开了《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缘于一个居住在美国的文友,他不止一次地在写给我的E一mail中大谈《瓦尔登湖》,让我一定要拜读。他说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他说梭罗在书中于平淡琐事中感知到生命的律动和大自然的美丽,用干净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他说梭罗提倡的''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自然主义思想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活,使他能在纷扰喧嚣的芝加哥静心教书。后来又看见《读者》上有一篇文章,写一个白血病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居住到一座小山上,告诉朋友们有了自己的“瓦尔登山”,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他的宁静和幸福。
  《瓦尔登湖》,美国人梭罗著,戴欢(译)。梭罗在书里这样描写瓦尔登湖的颜色“这是一个清亮、深碧的湖。湖水忽蓝忽绿。从山顶看,是蓝天的色彩;在湖边看,湖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远一点看,是淡绿,色泽会随着距离的远近而渐渐加深,最后是黛绿。”我想象着湖水的颜色,为这渐渐变幻色彩的湖水着迷,更让我着迷的是梭罗的生活。他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平静地去了瓦尔登湖,一个人在那里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简朴、简单的原始生活。两年后,当他结束这种生活去大学讲课时,学生要求他讲讲林中生活,于是梭罗准备了一个“我自己的历史”的课题开讲。后来梭罗把讲课提纲加以整理,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瓦尔登湖》这部传世名著。
  翻开书,扉页上的一行小字吸引了我:“无论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里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欢你的生活。即使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如皇宫里一样,如此开心又心满意足。”读着这样深入肺腑的超尘文字,浮躁的心渐渐静下来。为什么我们要为自己的贫穷难过不开心?为什么我们要去羡慕富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心静知足,寻求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中国不是早就有句话叫知足常乐吗?
  开篇梭罗就说:“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能以简洁而又严谨的笔触,描绘自己的生活,写得应该如同遥远的他乡寄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一样。”我会心一笑,用笔勾了这句话。其实写作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莫测,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只是源于本真的一种诉说而已。要尽可能地逼近自己,逼近灵魂,也就是为自己写。这个世界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完全一样,只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就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流行原声唱,文字也该脱下华丽的外衣,素面朝天。
  梭罗说这本书特别适合贫寒的学子。我知道也一定适合我,因为我一直崇尚简朴和本真。梭罗的小木屋,使我想起曾经的梦,一段时间我渴望着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简单生活,居住到深山老林处的一个小木屋里,门前有一条小河。但现实中却深陷俗尘,从来没有去找寻过这个一定存在,一定在什么地方的小木屋。遁世隐身或许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那怕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没几个人能身体力行。梭罗却做到了,他不是要谁模仿他的行为,他想告诉大家的是,“简朴生活,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瓦尔登”。梭罗在瓦尔登湖只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道德经》,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几千年博大深邃的文化精髓,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德经》以精炼的八十一章,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早就洋洋洒洒写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遗憾的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没有像风一样吹遍全世界,没有像种子一样撒播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真是“养在深闺无人知”。其实,一切的文化艺术都该属于全人类,该在全世界广为传播。文友“东方安澜”这么解释《道德经》没能得以在全世界传播的原因:“这就是刘小枫说的拯救与逍遥。西方基督教文化注重拯救人的精神,东方文化注重个体内在的精神恬适。说到底是文化的差异。我记得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隔了三五百年直到北宋,苏东坡才把他捧出来,才十路采菊到如今,不然陶渊明也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梭罗本身并不足奇,足奇的是梭罗背后有西方强势文明的托举。”
  梭罗以为“在土地上劳作是一个大错误,这些人在近乎于要被窒息在人身的重负下,在人生之路上匍匐前行,是土地的奴隶。人身上的精华部分顷刻之间就被铁锹翻进了泥土。而还有一些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的人们,也会让无知的错误纠缠一生,让虚无的忧怨和无休止的粗俗活计占据一生,甘美的生命果实确不能触手可及。”也许有人会问:不这样,又如何?这个世界上的粗活总要有人干。其实梭罗是想告诉我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让生命在大自然中轻松、放松。不可浪费生命、虐待生命。我不禁问自己:我在浪费自己吗?我的劳作是在犯着一个大错误吗?那么多生活的结,一个个牢牢地打着死结,想要解开一个个结就只能选择匍匐前行。选择了匍匐前行,我时常感觉到苦不堪言。我也想在自己的房子里,挥毫泼墨,养花种草,修身养性。可是不能。不能我就只能放弃甘美的生命果实,让无休止的劳作占据一生。其实,这样的比对是没有意义的,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效仿而是净化心灵。
  我一边读书,一边认真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我离开父母亲已经二十年,离开丈夫、女儿已经十五年,一个人在外打拼、奔波,每两周回家一次。许多人对我的这种生存方式不以为然,也有人一再追问我,是不是日子过的不好?我淡淡一笑,无从解释。从骨子里说,这种生活方式是我喜欢的。有家,却不为家累,不为柴米油盐操劳;有归宿,却不是只看见头顶上的一片蓝天;有依靠,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刚离开家的日子里,一到周末,我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大巴,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只有一个愿望:回家。因为家里有小女和先生。现在女儿长大了,已经插翅远飞,我终于安静了,一个人静静地在离家并不远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是属于我的独有的生活方式。梭罗说“更愿每一个人都能慎重地寻找并坚持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
  看到第七页时,已经看到了两处和中国有关的文字。一处是第二页“我所乐意倾诉的事物,并非与遥远的中国人和夏威夷群岛人相关",一处是第七页上,梭罗引用了孔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梭罗说人要生存只需要几种简单的必需品:食品、房舍、服装和燃料。其它的都是奢侈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上不停的劳作、索取?关于食物,梭罗说"一个人肯定可以像动物一样吃的简单,却仍保持着健康和体力。”梭罗通常只吃点腌猪肉、糖浆和食盐。如果有一个访客来还可以分享他简单的饭菜。人一多,吃饭的事就免了,大家到他这里仿佛戒掉了吃饭的习惯。最美妙的是有一个客人在一片黄色胡桃叶上这样写诗:,,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没饭吃还要为小屋歌唱,这样轻松自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让人向往。这本书,是一本孤独安静的书,也是一本令人遐思的书,书中一些片段总会和自己的生活碎片不期而遇。昨晚,应邀参加一个生日晚宴。孩子周岁,按照闽南的风俗习惯必须举办盛大的庆生宴会。豪华的大酒店里灯火辉煌,孩子的奶奶穿一件深紫色旗袍,雍容华贵,抱着戴满金饰的小孙子站在鲜花丛中,旁边站着身穿淡紫色连衣裙的孩子的母亲,然后依着辈份站着一排穿着盛装的亲戚们,各个满面春风,恭迎客人。一共一百桌,每桌菜金三千元。宾客满座,先后上了十道大菜,拼盘、长寿面、龙虾、鲍鱼、鱼翅、蚌和印有序号的阳澄湖大闸蟹、千年龟汤等等,宴席从21点开始持续到23点30分。席间,人声鼎沸、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划拳猜令、博饼嬉笑。这种暴发户的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高低的意义在哪里?还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交不起学费?
  梭罗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餐桌,一个书桌,三把椅子。没有窗帘,他说无需将任何人关在窗夕卜,家具只是华而不实的拖累,“一个人死后,他的脚只能踢到尘埃。”我的宿舍还不如他的小木屋,只有一把椅子。他那里来了一两个人可以坐着说话,我这里只要来一个人就得站着说话。不过,我多了一个衣柜,这并不奢侈,梭罗说过:“女人总有一件缝制不完的衣服。”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悠闲地生活。他欣赏各种禽兽的千姿百态,狐狸会在傍晚来到窗前,发出一声狐狸的咒语,然后急急溜走。黎明,红松鼠会来坐在窗前大啃玉米棒催他起床,小野兔时常蹲在他的门口不肯离去。还有各种各样的飞鸟。他读书,读经典著作,他说阅读是一种高尚的心智锻炼,名著是如此精炼、如此纯粹、宛如霞光一般美丽。他观察植物,垂钓,做家务做面包,他带着罗盘,绞链和测深绳子初探湖底,再探湖底,细探湖底。读着这些章节,就有两句诗浮了出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思想正是“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他在《咏贫士》中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以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他身在官场,绳墨却难束缚他渴望返归、保持本真的性情。辞官归隐后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他返朴的欣悦;用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描写田园景色的恬美、简朴。隔着千万里,他们的思想精髓原来一样。
  读书不只是为读而读,而是要读懂并能对自己产生影响,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充盈心灵。书还没读完,梭罗已经在影响我,他的观点已经渗透在我的生活中。
  那日,在车里遇着友人,友人说当初如果把买车的钱买了房子,现在钱早随着不断上升的房价翻番了,而车却一天天在贬值。我问她这几年开车都去了哪里?她立刻眉飞色舞地说自驾去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然后在博客上写文章、发照片很是开心。我说对呀,我们需要的是快乐,我相信一辆车带给你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一栋毫无生气的房子带给你的快乐。钱多少能够?有了足够的维持生存的钱就可以了,房子你不是已经有了吗?其它的钱用来享受生命。友人顿时开悟。
  女儿在北方求学,打电话来说:天凉了,想让我的友人给她送一床棉被。我说你没钱吗?钱存着做什么?用别人的旧棉被和用自己买的新棉被哪个舒服?我让她学会寻找最大的快乐。第二天晚上,女儿又打电话来时,正舒适地躺在温暖的新棉被里,开心地笑了。
  玲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板,拥有几十个亿的资产。我推荐她看了《瓦尔登湖》,她说只读了一半已经知道全书的精髓,就是要提倡简朴生活,她说知道我用心良苦。去年她公公过八十寿诞时,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家族,多少人期待着一顿免费大餐。但是,玲在族人和众人的反对下坚决抵制了大摆宴席的风俗习惯,把准备摆宴席的二十五万元交给了公公,并陪着公公把这笔款分笔捐赠到当地小学和老人协会。当时报社、电视台大加宣扬,积极倡导这种社会风气。老人在电视上看见自己,亲身感受了给予的美好,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是的,虽然奢华挥霍永远存在,但简朴简单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我以为,《瓦尔登湖》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是它能让人沉浸进去,染上瓦尔登湖水一样纯净、简单的蓝色,并渗透到骨子里,在不知不觉中检视、修复、完善自己的行为。心灵如洗,生活已经悄然改变,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书,装在包里,跟着我天南地北地奔波。我把读书时瞬间的体会和启示随手写在书上,因为许多时候一些思绪会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留在书上的字迹很潦草,不知道当这本书经过多年后,另一个人翻开这本书时,看见这些被勾画圈点的符号和已经斑驳的字迹,会有怎样的一番感叹?跨越时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因同一本书相遇在字里行间,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读书不为别的,只为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和营养美学,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读《瓦尔登湖》不能通宵达旦,不能囫囵吞枣,不能一目十行。最好在飘雪的冬夜,沏一杯热茶,关了电脑和手机。夜静、心静,潜入书中,一页页细细品味。一本书,若是有意思也有意义,那该是最好了,《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本书。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