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534
颗粒名称: 散文/随笔
分类号: I267
页数: 21
页码: 39-59
摘要: 本文收录了七里海当代的散文、随笔作品,其中包括了梦回七里海、过年琐忆、生活拾零、芦苇情、御道口牧场、我是一个老顽童等。
关键词: 散文 随笔 当代

内容

梦回七里海
  赵建英
  七里海——我故乡的一片水泽湿地,它草木繁茂,清新润泽。青青的苇草碧水,会把人间浓浊的烟火气清洗的干干净净,使人眼目清亮,心的光明。少小离家的远方游子,不论他走的多久多远,只要一想起家乡的七里海,便会涌出无限眷恋,仿佛灵魂被那里的清水洗涤过了,生怕弄脏了,可惜了。
  一、摸鱼
  初春,海内水面清凉荡漾,波澜不惊。一场春雨过后,紫红色的芦锥象支支彩笔,对着水镜细细地描呀,描呀……不知不觉,“海”穿上了绿色的春装,苇也变的婷婷玉立随风摇曳……端午节到来之时,乡亲们三三两两的入“海”,采摘苇叶和着甜枣糯米包粽子,极浓极郁的清香,从“海”漫到村,又从村流回“海”。这时的七里海不再寂静,从此变得热闹起来。
  夏日来临了,北方进入多雨季节,气势磅礴的大雨,给七里海注入了新的血脉,水一分一分的往上涨,悄悄的浸入四面八方,远远看去便觉得烟波浩渺,郁郁苍苍。这时,便是鱼儿们的天堂了。雨后的太阳暖暖的照射水面,苇草特有的香味引来鱼儿们的欢腾跳跃,追逐嬉戏,它们尽情玩耍洄游打旋。这里多的是鲫鱼、草鱼,偶尔也会有金肚皮红尾梢的大鲤鱼跃出水面,更有那成群结队浮在水面上的“黄瓜条”和潜在水底称王称霸的“大黑鱼”。夜里鱼儿们会成双成对的游窜到水浅草密之处,谈情说爱,孕育生命,这时扑楞楞、噼啪啪的响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是七里海最奇妙最热闹的季节。
  清晨,当你下海,便会看到苇杆儿上、蒲草边围浮着数以亿记的金黄色的鱼卵,一夜之间仿佛海水变成金黄色。这是最好的捕鱼季节,喜欢捉鱼的青少年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只要看到鱼群闹水,哪怕是细雨濛濛,他们的心也会马上属于七里海。他们会穿起蓑衣,戴上草帽,拿上捕鱼工具,驾起小船,入“海”捕抓。
  当“大人们”拿着鱼具兴冲冲往海里去的时候,身后往往会有自家或邻居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跟在身后,他们或背鱼篓,或拿脸盆。这些小小少年不会也没有资格下远“海”捕鱼,他们只是在水浅草密的“海”边摸鱼。摸鱼不仅会让这些男孩子们有了收获的喜悦,更是他们炫耀于人的“功夫”。摸鱼时,手眼要协调配合,静如处子,动如逸兔,身手敏捷,干净利索。下水后,要叉开腿,猫下腰,静听鱼群游动的声音,感受鱼儿的信息,判断方向的远近,看到草动时,便如流星般猛扑上去,两手很劲一摁,反手一抓,便大功告成。如果稍有迟疑,即便手到了,鱼儿也溜了。有时摁住一条大鱼,刚要反手来抓,鱼儿跃起翻腾,拼命挣扎,小男孩便会被鱼儿顶撞的一屁股坐在水里,鱼儿趁机跑了,还溅了一身的泥水。而灵巧的孩子,当摁住鱼时,往往会迅速腾出一只手去扣鱼腮,再大的鱼儿,此时也失去反抗能力乖乖就擒。从听、看到猛扑手摁整个过程都要全神贯注,动静结合。“海”边长大的孩子都会这一手,这是他们从童年长到少年而乐此不疲的游戏之一,我二哥就是凭着这摸鱼的一手绝活而成为孩子们的“头”的。
  二、捉蟹
  盛夏时节,七里海里的绒毛紫蟹也是蠢蠢欲动的。它们凭着二钳八足的武器和钢盔铁甲的身段,出没时横行霸道,盛气凌人。有月光的夜晚,蟹们也会浮出水面,将它们那一双黑黑的小复眼伸出老长,且左右转动,寻找着各种好吃的美味。它们也有成群结队集体行动的习惯。青白鲜嫩的草根和各种浮游生物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每遇食物,蟹们先用两只大鳌钳咔咔咔的将其剪断,然后再用四对蟹足分工明细的将食物抱紧运送,塞入嘴里,大吞大嚼,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使它们的身体迅速长大,待到金秋八月,个个已是满籽满瓤的肥美紫蟹了。
  困难时期,七里海紫蟹曾抚慰了饥肠辘辘的乡亲们,而孩子们也在满足了口“福”之后,真正体会到捉蟹的种种乐趣。
  照螃蟹是七里海周边村民的一大创举。七月十五以后,蟹就渐渐的肥硕起来。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乡亲们分散来到七里海周边的小路上,把点亮的马灯放在岸边,然后屏心敛气,静静等待,一会儿蟹的先头部队就会探头探脑的横行过来,这时捉蟹的人,一定要竭尽全力,务必将它们一网打尽,据说,如果让其中的一只跑掉了,那么这一晚就会前功尽弃,别想再照到一只螃蟹。收拾了先头部队,你就等着吧,一会儿的功夫,黑压压的蟹群就会朝着马灯的光亮直冲上来,这时你只须捏住螃蟹盖子的两侧往桶里扔就行了。第二天,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煳螃蟹的阵阵香味儿。
  捉螃蟹更是男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常常是中午放学后,就直奔“海”边,赶着午休就能捉回十几只螃蟹,然后高高兴兴的带着回家。周日或暑假,孩子们更会相约下“海”去掏螃蟹窝。螃蟹窝是直筒型的,口扁圆,小小的,手伸不进去,掏时得先把窝边的泥抠开,螃蟹躲在里边会装死,不动,用手很容易就会拿出来,但也要注意用手捏住盖子的两侧,不然手会被蟹钳紧紧夹住,很疼,有时会被夹出血。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都有办法,一种是把螃蟹重新放在水里,它就会立即撒钳迅速游开。另一种是赶紧上岸,用尿浇。掏螃蟹窝有时也很危险,手伸进蟹洞如感觉渗凉,那就赶快撤手,不然,十有八九是掏到了水蛇窝。好在北方的水蛇,大都是无毒的,掏到水蛇往远处一甩,蛇就远远的游走了,有惊无险。
  三、围鸭子赶雁
  野鸭子和大雁都曾经是七里海最丰富的飞禽物产。它们大都为候鸟,春来秋往。可惜我到这个世界来的迟了,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七里海仍很原生态,但由于这些侯鸟迁徙途中,沿途的捕杀,我终没见过铺天盖地的雁阵鸭群。而父辈叔伯们往往会触景生情的讲到从前七里海自然生态的繁富,指出那个地方的芦苇多高多厚,哪块苇滩宿鸟最多,听得简直让人着迷,然后,叔伯们就会神采飞扬的讲起他们围鸭子赶雁守猎捕禽的辉煌历史:从前每到春天,大雁野鸭都从南方飞往北方,从这里飞过,当它们看到七里海这大片的苇滩水塘,就像来到了故乡,总会盘桓忘返,天晚了,就在芦苇荡里宿夜,天一亮就飞走。成百成千只大雁野鸭汇聚在七里海里,形成巨大群落。这也就引的七里海附近村民狩猎捕禽、围鸭子赶雁,那壮观是后辈们所不曾见到的。据说,那时有人进芦苇荡,碰巧了就会发现一窝窝甚至一片片雪白的或有斑点的大大小小的鸟蛋,圆鼓鼓的野鸭蛋、细长的大雁蛋,一篮一篮的捡回来,那感觉就像是捡回了一篮一篮的白花花的银子。
  从那以后我不知做了多少围鸭子赶雁捡鸟蛋的梦。那个时代真的不该过去,过去了也应该再回来呀。
  前些日子,在我县贵达旅游景区的卧牛湖里,我真真的看到有野鸭子露脸,虽然只有三、五只,很不成气候,但也让我惊喜不已,人工湖尚有野鸭出没,那我们的七里海,这片天然的生态湿地,雁阵鸭群落脚宿夜的日子一定又会回来。到那时,不用广告,人们再也不会围鸭子赶雁的狩猎捕禽了。
  夜里,我真的做了一个梦,巨大的雁阵由老年雄雁带领着,变换着“一”字和“人”字队型嘎嘎叫着宿进芦苇荡。肥硕的野鸭在草滩里筑起了一个个爱的小巢,静静的守护着它的小鸭宝宝出世,七里海水平如镜,芦苇摇曳,草木肥美,郁郁葱葱……
  过年琐忆
  孙国栋
  半挂鞭炮
  “新年到,新年到,
  姑娘穿花衣,
  小子爱放炮。”
  小时候过年,除了能吃到大鱼大肉,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鞭炮了。放炮分两种,一种是“小年”以后,把整挂鞭拆开,一个一个地散放。数量有限,不敢尽兴;另一种是除夕和大年初一,整挂整挂地连放。连放过瘾,但散放更有趣。点燃引子,随手扔出去,或雪堆上,或半空中,或小女生的脚下,“叭”地一声炸响,其乐无穷。如果没炸,就把没了引子的“死炮”攒着,从中间掰开,围成一圈,点燃露出的药粉,互相喷射,俗称“磁了花”,也别有乐趣。
  地震那年春节,我们是在防震棚里过的,我九岁,弟弟六岁,正是贪玩的年龄。不知是物资匮乏,还是父亲忙晕了头,等想起买鞭炮的时候,翻遍供销社库存只找到了一挂鞭。三百响,还挺贵,间有十个大炮仗,燃放起来,是那种“噼了叭啦——咚!”的效果。可惜我们享受不到这种耳福,只能拆下半挂,平时零放。另一半留待吃年夜饭时连放。
  这半挂鞭、总共150个炮仗,成了我们兄弟俩的全部财富。每天精打细算,抠抠索索,舍不得放啊。看着别的小伙伴货源充足、出手大方,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了。
  以后每到年关,父亲都会旧事重提,自责不已,而且矫枉过正,早早买下足够多的鞭炮。动辄几千响,且花样繁多,可哪里还有当年的乐趣呢?燃完后,遍地都是没炸的“死炮”,可谁还稀罕放“磁了花”呢?
  今年春节,父亲不在了,他再不用自责了。而我们,也再不用放鞭炮了。
  写对子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牖;三十儿黑晌闹一宿。”
  打小就跟父亲探讨,童谣中的“道牖”究竟是哪两个字,却始终不甚了了。总之,是指春联,乡下俗称“对子”。
  一进腊月,父亲就开始忙碌起来,给乡亲四邻写对子。父亲儿时有描红基础,读师范又苦练过,八分体颇见功力。外公家是个大家族,加上街坊同事,足有几十户,春联均由父亲承包,可见工程之浩大。母亲总是嗔怪:“好容易放寒假了,却比上班还忙,啥活儿也指望不上!”
  来人一般是丢下两大张红纸,交代门对几副、框联几副、横批几个、福字几个,过两天径取写好的对子。父亲要帮着裁纸、选词,不但费时费力、搭笔搭墨,有时还要倒贴红纸。而这一切的全部报酬,只是一声“谢谢”。
  父亲提笔悬腕时神情专注,心无旁骛,有时清鼻涕都快滴下来了,亦浑然不觉。我们小孩子的工作是帮着拉平红纸,等写好了,跟父亲一起抻着四角,平放在地上,慢慢晾干。时间一长,大大小小的春联铺天盖地,无处落脚。
  等到腊月二十九,家家自熬糨糊,在寒风中呵着手贴对子。贴上春联,年才算真的到了。全村中,凡是贴有那熟悉的八分体春联的,不是我家亲戚就是好友。不时听到赞声:“这是孙老师的八分体,写得真好!”我想,这是对父亲的最高奖赏吧。
  记忆最深刻的是1980年春节,我的本命年。刚刚拨乱反正,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街上大喇叭激情洋溢地广播:“今年是猴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多少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啊!”那一年,我家的春联是:“金猴奋起,八亿神州奔四化;玉宇澄清,万里河山展新姿。”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后来,父亲从小学校长位上退休,全家搬到县城。虽然市场上现成的春联五花八门,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写,也有一些铁杆亲朋依然念旧。只不过,春联的内容,随着国运和家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早年渴望发家致富,后来望子成龙,再后来平安是福。我读大学那年的春联:“延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让我永世难忘。
  去年春节,父亲癌细胞已大面积转移,背痛难忍,还是执意给看望他的每一个人,写了一副春联。我家也一副不缺地张贴如故。今年春节,写对子的那个人不在了,门框清冷空寂,一如我们空虚的心。
  父亲有个超大笔筒,毛笔品种齐全,大如掸子,小如筷子,还有专写大门对儿的排笔。心灵手巧的弟弟,用竹子和苇毛制作了几支冥笔,十分逼真,在父亲墓前烧了,好让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仍能提笔悬腕,一展风采。
  拜年
  “二姑过年好!”“给二姑父拜年啦!”
  大年初一,我总是被这样的声音惊醒。我是那种既不能熬夜守岁、又喜欢赖床不起的孩子,以致被早到的表兄弟们堵在被窝里。于是,赶紧起床,匆匆洗漱,囫囵吞下几个饺子,换上崭新的衣服——这很重要,平时不但没有新衣服,还经常打补丁——跟着小伙伴们出门,继续拜年。
  父亲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母亲家乡当小学老师,算是外来户。母亲在姐妹中排行第二,晚辈都称二姑。我六岁之前,父亲没钱盖房,一家五口借住在运姓长辈的两间厢房里。运家有两个儿子,我叫他们大舅、二舅,都是重度口吃。我常常跟在后面模仿嘲笑他们,久而久之弄假成真,自己也结巴起来。尤其是“大”字,憋在嘴里,怎么也吐不出来。因此,凡是给“大姥姥”、“大舅”、“大姨”拜年,我都要在几十米开外,就开始酝酿,“大、大、大……”一进门,后面的字正好蹦出来:“大……舅妈过年好!”“好!好!你爸妈也都好?”
  农村穷,老百姓很少见到现钱,因此拜年一般不给压岁钱,但瓜子花生、糖果少不了,讲究些的人家还会摆一盘水果——也的确只是摆摆,不给真吃的。拜完年下来,我们每个衣兜里都塞满了零食。
  母亲在信用社上班,是有工资的“公家人”。每到年关,母亲就兑换一大叠两角钱的新票,给拜年的小孩每人两张。那时候,一分钱就买一块水果糖,两分钱能买一块奶油糖,五分钱能买一节甘蔗。因此,四毛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巨款呢。
  拜年的最后一站,是外公外婆家。外公家是个大家族,家境殷实,热情好客。外婆最疼我,好吃的总是留给我,给压岁钱也是毫不吝啬。经常听到晚辈拜年时说:“给您老磕个年头哇?”“免了!免了!”我总期待着有人真的磕头,却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我娶了朝鲜族妻子,到岳父母家迎亲时才知道,磕头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
  外公家三间屋子挤满了人,大人们一边抽着烟,喝着茶,一边拉着家常,说说收成,场面温馨,其乐融融。小孩子则扎堆叽叽喳喳,不是跑进来抢吃的,就是跑出去放鞭炮。
  晚上大人们喝酒,小孩子不能上桌,就在下面等着大人赏几粒花生米、两片炸虾片。那年头,苹果切成瓣,都是一道下酒菜。父亲削苹果的时候,我们就伸着小手接果皮,也吃得津津有味,现在恐怕会农药中毒吧。
  如今,外公外婆早已不在人世,连父亲都离开了我们。拜年只需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方便又快捷,却没了年味,少了人情。
  挨揍
  一九八三年,我读初中三年级,寒假作文是《难忘的春节》,我上交的是《难受的春节》。语文老师李振亮先是一愣:“写了一个错别字?”待他看完全文,亦不免现出同情的神色来。
  大年三十,正餐前,我和弟弟照例到大门外放鞭炮。忘了什么原因,我惹恼了弟弟,他回了我一脚,不巧正踢中我的裆部。我丢下鞭炮,弯腰捂住要害处,大声“唉哟唉哟”起来。忽见父亲猛虎下山般冲出门,不由分说,摁住弟弟,铁拳一下一下砸在他稚嫩的屁股上。弟弟挣扎着,嚎啕大哭。我被惊呆了,裆部也不疼了,或许原本就不是很疼。
  过年的欢快气氛顿时荡然无存。一整天,弟弟揉着屁股,红着眼圈,我则内心装满了愧疚,索然寡味。父亲呢,也许也在暗暗后悔吧,毕竟,年是给小孩子过的。
  我们兄妹三人,我最调皮捣蛋,经常惹事生非,弟弟乖巧、胆小,唯一的妹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我从小挨打最多,一有纠纷,父亲总是拿我是问,拳脚伺候。父亲是教师,给外人的印象彬彬有礼、风趣幽默,在我儿时的眼里却绝对是暴君,真有老鼠见了猫的恐惧。我那时的理想,绝非什么法官、教授之类,而是尽快长大,好揍父亲一顿。
  十二岁,我离家六十里去上寄宿中学,一个月回家一次,父亲从此再没打过我。记忆中,那年春节,应该是父亲最后一次打孩子吧。随着年事渐高,父亲脾气越来越平和,有时甚至软弱伤感。他对孙辈慈爱可亲,从无一句重语,大概是在补偿我们的童年吧。偶尔,酒后提及揍我们的往事,父亲歉疚不已。我安慰他:棍棒底下出孝子嘛。以我顽劣的天性,如果不严加管教,说不定早走邪路了呢。父亲笑笑,默然不语。
  过年挨揍对弟弟创伤至深,他从未打过自己的孩子。不像我,在省吾小的时候,还动过几次巴掌。如今想来,很是无趣。
  2013年10月、12日于安贫居
  漫谈:“蚁贪”效应(外一章)
  杨树明
  上网无目标地浏览一些网页,一则蚂蚁吃巨蟒的图片看得我胆颤心惊,从图片背景看是在某处热带雨林里,一条花斑巨蟒身上爬满数不清的蚂蚁,蚂蚁们大快朵颐地掠吃巨蟒身体,而巨蟒却处于奄奄一息的濒临死亡状态。在热带雨林里巨蟒也算得上顶级杀手了,它可以生吞一条鳄鱼,也可以吃下一头水牛,却奈何不了一脚就能被踩死多少只的蚂蚁。看起来小小的蚂蚁更算得上“顶级杀手”了。
  蚂蚁之所以能够降服巨蟒,一是蚂蚁占尽了“人多势众”的优势,采用蜂拥而上的大兵团作战的战术,使巨蟒首尾难顾,难有招架之势;二是蚂蚁具有贪得无厌的天性,不把巨蟒吃得只剩一副骨架决不收兵。自己先吃个滚瓜肚圆不说,还要将超过自身体重几倍的“战果”连拖带拽地带回巢里。
  蚂蚁虽然小得不起眼但贪性却非比一般!
  人们从蚂蚁的贪性受到某种启示,用来比喻一种丑陋、肮脏的社会腐败现象,那就是“蚁贪”效应。据有关资料反映,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地税局计划财务科原经费会计刘迪是一位70后的年轻女性,她在十年时间里,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累计作案100多次,贪污公款1496万元,挪用公款347万元,贪污挪用合计1843万元。其非法所得全部花销在自己赌博和供情人高档消费、吸毒、赌博等不正当方面。最后,刘迪以锒铛入狱的沉重代价为自己的罪孽买了单。
  无独有偶,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陈义栋、副主任钱祖伟堪称创造了中国“最小”的贪腐记录。他们与印刷厂厂长约定,在印制本县中小学试卷时,每张试卷提取1.2分钱的“好处费”。这个回扣比例似乎小得不起眼,但该县中小学试卷数量巨大,又是长期约定。在2004年至2008年的近五年间,二人从印制的2500万份试卷中收受回扣25万元。法院依法判处陈、钱二人十年和十二年有期徒刑。正是区区1.2分钱的“好处费”为他们导演了一出丢饭碗、当囚徒的人生悲剧。
  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蚁贪”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小恶而为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华”为不可饶恕的罪恶。上述两起案件都属于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典型“蚁贪”案件。所谓“蚁贪”是相对于巨贪而言的,它没有像巨贪那样“大刀阔斧”地疯狂鲸吞,而是零打碎敲地慢慢“蚕食”,但其危害性比巨贪毫不逊色。
  前文提到的刘迪利用十年“功夫”,“日进千金积吞千万”,“蚁贪”日积月累地“升格”成了巨贪。于是,人们就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蚁贪”的高发群体多为“位卑职低”的一般职员,这些从事一般管理工作的小人物,职位不高,处在权力的末端,作案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察觉,隐蔽性更强,作案频率高且持续周期长,等到发现时就像人身体患上晚期绝症已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这就是“蚁贪”效应的最可怕之处。
  “蚁贪”效应告诉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同样也是对职场所有人员的要求,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等于留下了一块滋生腐败的死角。从银行业来讲,即使处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员工,由于岗位职责的缘故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金钱有所接触,自觉做到立身为正,廉洁供职,廉洁办贷,两袖清风,才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同时,面对贪欲的诱惑要善于做“胆小怕事”之人,以生怕越雷池一步的谨慎心态,行得端、走得正,主动接受领导和专业部门的检查监督,敢于把自己经办的业务晾在阳光之下,保证没有任何不敢见人的猫腻之处。
  “蚁贪”效应还告诉我们,蝼蚁之穴能溃千里长堤。倘若对自己放任贪欲,从零星点滴做起,总觉得占一点公家小便宜不会出大问题,也不会有人在意什么,如果顺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占“小便宜”演变成大贪,由量变飞跃到质变,一发而不可收拾。过去通报全国各地银行一些贪腐案例主人公,大多原本是很有发展和培养前途的员工,思想道德防线的长堤被“蝼蚁”蛀垮,最终走向人生和事业的毁灭。前车之鉴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千万不要像本文开头讲到的那条倒霉的巨蟒一样,伟岸的思想之躯被小小的蚂蚁所吞噬。
  顺着“顺其自然”的感慨
  一家地方媒体载文称,宁波市慈善机构最近又收到署名“顺其自然”的75万元汇款单。从1999年至今,“顺其自然”向该慈善机构累计捐款达1100万元,但未留下任何信息。这家媒体的载文对“顺其自然”这样评价:“捐款者无求无欲,无影无踪,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为慈善的最高境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位不求名利慷慨捐款的好心人以“顺其自然”为自己冠名,其中讲究颇为深奥。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核心思想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是广义的自然,从无边无际的宇宙到纷纷杂杂的人世,一切事物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都在循着自身的运动规律自然而然地发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序交替是自然,人生的病老生死是自然,否极泰来是自然,瓜熟蒂落是自然。同样,那位好心人“顺其自然”捐巨额善款不留姓名的义举更贴近自然。因为他深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既然我手头有余钱,而很多人却急需钱,以捐善款的渠道委托社会慈善机构以扶贫济困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这样做太符合天道自然了。
  人们为人处世也应该顺其自然。可为之事为之,不可为之事弃之,顺势而为,借力而作,看似无为实为有为。梦想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一夜暴富,一朝成名,这就违背了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到头来可能落个欲速则不达,铩羽而归甚至身败名裂的可悲结果。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对待事业需要顺其自然。人们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干什么吆喝什么,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既然是公职人员就要全身心的当班履行公务,就要依照岗位职责划定的范围做好份内的工作,就要完成上级或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就要按照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对待同事需要顺其自然。来自东南西北的人聚在一个单位团队共事几十年是机缘,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许岗位不同、职级有别,薪金有差,但同为这个单位团队的中心目标而效力。团结和谐乃为本,包容谦让最为先,即使一时产生矛盾和隔阂,相逢一笑,互让三分,一切都会好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成就事业。履行岗位职责需要顺其自然。对岗位人而言,岗位职责是履行公务的依据,是衡量工作数量多少和工作质量高低的尺度,按照岗位职责划定的职责范围做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履行岗位职责真正到位了,说明你已经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才算是一名称职的岗位人,享用社会给予你的那份薪金报酬才感到问心无愧。
  清正廉洁需要顺其自然。人们经常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勉,抑制心中不时产生的患得患失的杂念,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清静怡然的良好心态。我们所在的人间到处充满物质诱惑,追求获得物质的最大化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一个人即使坐拥亿万,也是日进三餐饭,夜宿三尺床,除此之外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死了也带不进阴曹地府。只有看透这一点,才能把金钱物质看得淡泊,悟透失就意味着得,得就预示着失的禅机,心中的贪念自然会被抑制泯灭,在保持两袖清风的前提下轻松无虑地过好每一天,不用担心突然有一天被组织传唤“双规”,更不用担心牢狱之灾降临到自己头上。
  当然,顺其自然并不是排斥奋发进取,更不是提倡无所作为的坐等天上掉馅饼,只是强调顺应事物本来发展规律规划人生,安排生活,从事工作,在循序渐进的拼搏进取中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树立坚定不移的远大理想目标,顺其自然地朝着理想目标一步两个脚印地扎实迈进,前程一定会十分美好。
  生活拾零
  郑万友
  谢那个呵斥我的人
  在教导年轻人如何懂得人情大道理的时候,自己偶尔就把那件被别人呵斥的往事拿出来,实施所谓的“言传身教”。
  年轻时,我对很多事物感到新奇。一天晚上,邻屋(职工宿舍)的王师傅正在写字台前修手表,我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去,打算拿一个小小的齿轮观察一番。谁知就在手即将碰到那个美丽的齿轮的瞬间,王师傅一反常态地大喝一声:“别动!把手给我拿回去!”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击晕了,好似五雷轰顶,我立马觉得脸颊像有火在燃烧。然后,自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连忙从嘴里送出几个“对不起”,然后悻悻地走出那间让我受到奇耻大辱的屋子。
  倚在床上,我激荡着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心里骂了街:“什么玩意!咋属狗的,说翻脸就翻脸呢?我不就是想看一看吗,而且是加了十二分的小心,咋那么不近人情呢?像一头被人端走了猪食盆的猪似的。之后的半个月,我对王师傅耿耿于怀,走路对面遇到他时,迅速把脸扭过去,假装没看见。
  后来回家,我把这件伤心、堵心的事情讲给母亲听,求得他的声援。没想到,我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而是受到她的批评。她告诉我,那个王师傅的行为方式可能有一点不妥,但人家不让你随便摸那个小齿轮并没有错,何况表的齿轮是非常贵重的,要是掉到地上找不到或者坏了咋办?母亲的话使我恍然大悟,心里纠结的那个不愉快的大疙瘩消失了。我向母亲承认了错误。
  从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何时何地,无论东西再好,自己又多么的喜欢,只要不是自己的,只要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我是连碰都不碰一下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我越来越感谢当年那个呵斥了我的王师傅。
  谨慎陌生的环境
  十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几个年轻人到第一化工厂附近的一个叫做大泊村的一条小河游泳。
  我们见到了碧玉般的河水,身上的濡湿和闷热感已跑掉一大半。大家眉飞色舞地甩掉衣服,然后像下煮饺子似的将自己扔到河里。
  “真凉爽啊!”、“太舒服了!”欢呼声一片。
  游着游着,大家都来了精神,分别施展出自己的技艺。海边长大的我不甘示弱,玩起了擅长的扎猛子——我水下憋气的功夫可以,猛子也自然扎得远。可是,那一刻,我有点得意忘形了,竟然忘却了这是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结果,“咚”的一声,我的头重重地撞在了一块硬物上,头皮发麻,两眼发胀,耳朵嗡嗡作响。我抬起头,极力控制着已有些慌乱的心绪,以防次生灾害发生。当觉得自己已完全恢复平静、安然无恙后,我开始认真地审视那个“罪犯”来。我用双手摸到了它的形状,原来是一个水泥做成的管道,直径一米余——这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让我更加惊悚的是,管道侧面裸露着二十几根半尺长的钢筋,显然那是水泥管道的破头。万幸没有撞到钢筋上,否则,脑袋将被当作一个山楂串成了糖葫芦而一命呜呼。
  这件事,让我深思了多次,之后,得出一个教训:当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或者置身于某一个陌生的场合的时候,我们必须先熟悉这个陌生环境里的情况,了解它的“水”有多深,有没有暗礁和激流……切忌心血来潮,不知深浅地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如若不然,吃亏、倒霉的将是我们自己。
  那堵小小的墙
  偶尔,就想起楼门口那堵小小的墙,之后便想起它的建造者——吴婶。
  我们那个楼口四层住着八户人家,吴婶住在一楼,七十多岁了,圆脸,花发,驼背,老寒腿蹒跚而行。
  老人家勤快,每天都是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她家楼后有个小院,里面种了一平米的大蒜,半空悬着一架葡萄秧。有一段时间,她还收养了几只流浪猫,每日三餐,对它们亲如子女、关爱有加。自从老伴第二次患了脑中风,她就把工作的重心由动植物转移到了人的身上。
  楼洞子旁的垃圾口很小,赶上清洁工打扫不及时,一股股臭气便飘散不断,一群群蚊蝇就狂歌乱舞。见此情景,几户人家的人特别是几对年轻夫妇,常常撇嘴埋怨打扫垃圾的人不敬业。包括我在内,有好几次,几个人都深恶痛绝地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治理一下这鼻子底下的“脏乱差”。但是,大家最终只是动动嘴皮说说而已。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我看见吴婶正蹲在地上用一个木片搅拌沙子和水泥,满脸的汗珠。再看,一堵六七十公分见方的砖墙已经在垃圾口旁,精精神神地站立起来了。
  走到跟前,我听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是过力了。我连忙心怀歉疚地说:“大婶,我来干吧!”她扭过脸微笑着说:“马上完活了,你不用沾手了。”我惭愧又无奈地带着一肚子的感慨上了楼。
  从那以后,我常常会在小墙边驻足,想到吴婶,想到老年人的勤劳、年轻人的懒惰,想到像我一样“说多做少”的人……
  走在盲道上
  感谢城市让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道路,叫做盲道。感谢我所生活的小城的盲道,由于鲜有盲人行走,而给了我偶尔就能到上面走一走的机会。
  真的,我是从内心里愿意走走一走盲道的,只一个人,静静地走——当然,即使是在喧嚣热闹的白昼,走在上面,我也能陷入一种静寂的氛围之中。
  走在盲道上,我有一种感动。我觉得社会在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人权。盲人们生在这个时代应该是幸运和幸福的。他们在不用担心户外出行时,由于没有自己的专属道路而被正常人的不正常的思维和身体冲撞。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可以沿着那一条条长长的盲道走下去,一直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小城的盲道是浅黄颜色的,两三尺宽,瓷砖上面有竖条或横道儿,鞋底落下时极平坦,脚是十分舒服的。每每走在上面,我总有一种脚在被按摩的感受。可惜,这么鲜亮的色彩和这么好的地砖,盲人朋友们是不能用眼欣赏到的。
  走在盲道上,我常常想起那些自食其力的盲人。他们不是弱者,他们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这种极其深刻的感受,是在我刚刚从盲人按摩院足疗的按摩床上下来而款款走在盲道上的时候。
  我还常常想起一篇著名的文章,它的题目叫《引路人》,内容讲到:一个雨天,一个小学生帮助一个盲人叔叔回家,刚刚在柏油路上走了一会儿,小姑娘忽然放慢了脚步并绕了个弯,盲人意识到了什么,就问:“怎么了?”女孩答:“有个下水道的井盖儿被掀开一半。”盲人驻足,蹲下身子,双手探摸着井盖,又费了很大的劲儿把井盖盖好,然后直起身说:“继续赶路吧。”此时,女孩既感动又羞愧,她心中说道:我只是给盲人叔叔引了一段普通的路,而盲人叔叔为自己引得却是一生的路呀!
  这篇小文,让很多正常的人学到了人性的美德,明白了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因为被很多优秀的盲人感动,所以,当我一次次走在盲道的时候,便觉得盲道是那么的可爱,盲人又是那么的让人尊敬。
  小区的活气
  我居住的那个小区较老,明显特征表现在外观陈旧和白头发的老人多。如此,小区的活气就飘荡的少了。作为中年人,我一方面感到自己的“年轻”,另一方面则觉得缺少了些许欢乐。这种想法,偶尔的便浮现于脑海,但是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我没有想到,可能与我有同感的那些人们也没有想到,有那么一阵子,我们的小区里有了活气,而且我是最多的受益者。
  那是一个小小的新家庭,女的是南方人,三十五六岁,清秀得仿佛夏天里的翠竹,她有个七八岁的女儿,貌美如花。与小女孩一起走路、玩耍、上学的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大眼睛,短寸头,是个典型的小帅哥。后来知道,他是少妇姐姐的孩子,暂时寄养在她这里由她照顾。
  除了欣赏她一家人的长相,更喜欢两个小娃的“叽叽喳喳”。好几次,躺在床上午休的我,听到他们“咚咚咚”在楼道里跑着、笑着、闹着、唱着走过二楼,又去了楼下,就感到格外的舒服。这种感受,常常令我扪心自问:一向厌恶走楼道不文明的你,为何能够接纳两个孩子的乱呢,而且觉得他们的跑和闹,是那么的悦耳和养心呢?更为高兴的是,有十多次,我在附近的一家早点部吃完早点返家的路上,恰巧碰到去学校的娘仨。少妇如天上的云朵,袅娜的、美美地挺着胸脯向前飘着,清秀的眉眼释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惬意。两个孩子则宛若两只美丽的蝴蝶,在她这棵修竹的前后左右蹁跹。蓦地,我就冒出这么一个感慨:这一家子是多么的幸福,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啊!
  自从有了这种心境后,便更加喜欢听孩子们的脚步声、喧闹声了。如果那天没有听到两个小家伙制造出的声音,心就空落落的。巧合的是,他们的家在小区里住下的半个月后,我们的楼道里居然有了紫燕的飞进飞出和叽叽喳喳。这不禁让我这个爱写点东西的人胡思乱想起来:这一双燕子,莫非是上天派来为这一家人作陪衬的?真好!这才是天人合一、和谐无限呀!
  有一天,我由此联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命是需要一代代延续的,小区若有活气,就不能没有天真活泼的孩子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芦苇情
  刘庆珍
  芦苇,是家乡的一种植物,一般只要沟边有水,大多会生长这种植物。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我们村西有片芦苇荡,很大,也很壮观,可以和现在七里海的苇海比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这种植物情有独钟。几天前,我有事进津,坐车沿汉沽杨北公路前行,在与东丽接壤的一条小沟旁,一片片野生芦苇在车窗外匆匆闪过。见此景,我的思绪活跃起来,就像我坐的车一下子奔远了,奔到了小时候村西那片芦苇荡。
  小时候,我家住在蓟运河边,在村西河边滩地上,有一大片芦苇荡,那里是我儿时摸鱼、捉蟹,追鸟,挖野菜的地方。
  记得初春时节,天气变暖还乍寒。在蓟运河边,春天的景色已经来临。只见长长的河滩地上,芦苇嫩芽破土而出,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近看,芦苇芽绿色点点,远看,河岸边如绿色长廊;当我们经历了冬天田野上的荒芜,再来欣赏这芦芽时,觉得这芦芽是那么翠绿,那么迷人,那么抢眼。芦苇芽成为我心中报春的使者!
  夏天的时候,河水涨满,芦苇长满河滩。此时的芦苇荡最为壮观,芦苇高高长起,苇秆青青,苇叶翠绿,微风下苇叶丝裙带随风飘舞,芦苇荡就像绿色的海洋。一场小雨过后,河边散发着芦苇的清香,吸一口空气甜甜的,沁人心肺;太阳出来的时候,芦苇与河水倒映,河面上出现一道绿色的城墙,那景色真是很是诱人!
  到了秋天,芦苇成熟了。此时苇秆由青变白,叶子逐渐变黄;苇穗也改变了模样;秋风吹来,苇叶飘落归根,把地面覆盖的一片金黄;远远望去,骄阳下那片苇海又变成了黄色的海洋!
  入冬时节,河水冰冻,此时苇秆坚硬挺拔,叶子落得所剩无几,此时收割季节到了。还记得收割前,左右邻居的叔叔大爷们,忙着准备好皮滩鞋,磨快加长的大镰刀,只要生产队长一声令下,河边立即呈现出繁忙的景象。乡亲们把芦苇割下来,打成捆,或肩扛、或车拉,弄回村,由生产队分给各家。农户把芦苇分成等级,经过打理,或编苇篓、或编苇席再交给生产队。那时,农村都很困难,有的农户靠养几只鸡,捡几个蛋换回点柴米油盐,只有到了芦苇收割后,编织成各种产品,才能换回较好的收入。至今,我都忘不了当家里卖了几捆苇席后,母亲手里攥着几个钱的那种兴奋!
  每到芦苇收割的季节,我还有另一种企盼,就是盼着芦苇滩快快开圈。因为那时家家都烧柴,去地里拾柴比较难。生产队一般会在芦苇收割完毕后,统一在哪一天允许大家进入苇地,去那里捡落下的苇杆和苇叶,我们俗称开圈。当开圈的时候河边可热闹了,苇地里人山人海,几乎每人手中握一把镰刀或搂筢子,与其说是拾,不如说是抢。但拾也好,抢也罢,因为苇圈大,苇叶覆盖的厚,各家各户总会弄回好多苇杆和苇叶。几天过后,各家院子里都会堆起大大小小的柴草垛。
  河边那片芦苇荡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有甜色的,也有苦涩的。
  文革时期,因受父亲牵连,我被剥了夺上学的权利。很小的我,起早贪黑在家里编苇席、编苇篓,整天满手是伤,身体之累,心灵之苦刻骨铭心!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在我的梦中,时常出现儿时场景:去芦苇荡里藏身、捉迷藏;去芦苇荡深渠旁摸鱼、捉蟹;去河边看渔船撒网,鱼鹰捉鱼;和伙伴们在河岸边采一支苇叶,做小船,放在水里,唱着我们自编的歌:“南船子,北斗子……”
  现在生活好起来,家乡的芦苇荡就像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我脑海中时常闪现。由此也在我的心底积淀了一份对芦苇的爱恋,积淀了一份浓浓的乡情、友情和亲情。
  眼下,春天又来了,我在想:蓟运河边的芦苇芽是不是又破土而出了呢?河岸两边的长廊是不是又变绿了呢?
  家乡的芦苇,村西那片芦苇荡,将伴随我到永远!
  御道口牧场
  (外二章)
  刘庆霞
  随诗文笔会的朋友来到御道口牧场时,已是落日生辉,染透天际。走下车子,金秋八月的草原,满眼绿色,顿感空气清爽,呼吸顺畅,似置身于天然氧仓,凭添了一份惬意。
  在等待另一辆车子到来之前,大家按捺不住对草原风光的好奇,便成对结帮地奔向对面一座丘陵。
  魅力的夕阳将山路两旁的野花、小草染成青红色,姐妹们也身披“绯红”,忘情地追逐着花间彩蝶。夜幕与夕阳交错,自己的影子也变得瘦长,与天相接,与山相连,置身于在如梦如幻的草原,仿佛玩耍于仙境之中。
  转天清晨,去桃心岛和峡谷,地方导游是位丰满稳重的姑娘。当车子经过一座似蘑菇的小山时,她给大家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故事神奇,原因在她对蛇山的解说竟与网上的资讯完全不一致,也可以说,那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蛇山神话故事。
  蛇山,原为清代皇家猎苑的第七十一围座,因形状像一个军用大帐,被当地人称其为帐篷山。这座山并不很高,只有海拔1545米。此山青草茂盛,树木翠绿,还生长着许多珍贵药材。传说,康熙帝带领一位公主来这里打猎,公主病倒,不幸身亡,康熙帝就此将公主葬在这座山上。
  自公主安眠于这座山上后,突增了许多青蛇守护,凡是上去的百姓,竟无一人返回。因此,这就更加增添了这座山的神秘色彩和神话传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上这座山去采药。每当五月,山杏红透遍山,尽染绿林,远远望去红绿相映,仿佛是公主芳容释放异彩,景色令人如痴如醉。
  要说最美当属“桃山湖”。执一把花伞踏过古朴的木桥,走到湖边,一股宁静浸透心田。悬挂片片白云的天,染蓝漂满“飞絮”的湖水,微风吹拂,波光粼粼,迭起层层浪花儿,拍打着岸边曲折的栈桥,蒲蓬随风摇动,惊醒水中的鱼儿,跳跃的剪影,瞬间收进游人眼底。
  远眺对面,山影倒映,耳畔传来翠鸟的啼声与蝉儿和鸣,在这片宁静中,奏响美妙的交响曲。我俯身凝望湖水,心儿随水涟漪,随风摇动,与云儿一起陶醉,与虫儿嬉戏交流,在这片惬意、神奇、美妙之中,频频留影,竟是流连忘返。
  “月亮湖”给我的记忆最深,在那里,我又学会了划船。随文友走过繁花似锦的花圃,踏过两旁长满茂盛蒲草的木制水岸,来到碧浪浩瀚的月亮湖前。湖里,各种游船似蛟龙斩浪前行,歌声、笑声从湖里飘渺而来,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卷铺展眼前。这美丽景致也令几位文友动了“凡心”,欲与湖水亲密接触。
  我们一行六个人租了两条船,各自划船游湖。谁知道,船才离开湖边,湖水荡漾,船儿随浪摇晃起来,负责划船的男性朋友竟害怕了,船儿在湖中打着转转,不肯往前行走。眼看文友的那只船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线,情急中,我接过船桨,拭着划了起来。经过几次比划,我竟然倒着划船,逆行而上,竟也能乘风破浪。高兴之余,我唱起了歌儿:“让我们荡起双桨……”哈哈,引来许多朋友为我拍照,这只船上有人喊:“洋姐姐,回头!”那个说:“洋姐姐你真棒!”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条胳膊划累了,为了安慰两位同游好友,咬牙坚持用力摇着船桨。虽然双手的虎口起了大泡,我终于带领两位好友,顺利安全的靠岸。在这个愉快又辛苦的经历中,又掌握了一项划船技能,哈哈,我高兴,我骄傲!
  蛇山、玉泉、月亮湖、峡谷……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没能到大峡谷亲临它的湿润清爽,在大峡谷的支流峡谷区,我们玩的也算是尽情尽兴。大草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湖一水,一片白云竟是如此纯净、纯美、纯真,那份情致在我脑海久久徘徊,挥之不去。
  回来的路上,车子急驶,青山闪过,草原渐远,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御道口牧场,如有机会还会再来看望你魅力四射的迷人风采!
  朋友如歌如花如茶
  朋友是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在相互交流之中,友情逐渐厚重,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朋友如花;当你孤独时,她如一枝雅致的薰衣草,淡淡暗香弥漫小屋,给你带来愉悦心情。又如一朵向阳花,默默释放关怀,让你在孤独中,感受如阳光的暖意。
  朋友如歌;当你受伤、无助时,友情的那扇窗悄然为你打开,他会送来一个坚强的肩膀让你依靠,他会轻声对你说:“朋友别哭”。当有困惑、消沉时,朋友会唱着那首“怒放的生命”,激励你在彷徨中挣脱一切,展开理想的翅膀,遨游蔚蓝的天空。
  朋友如茶;心情焦躁时,撮茶置杯中舒展,染透心情。看着在杯中反复升腾、慢慢舒展的茶,你也会从中明白,人生如茶起浮凡尘,在这纷杂的四季交换过程中,解读生活的冷暖。
  人生会交许多朋友,其秉性各异,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现实生活中大浪淘沙,能与自己真诚投缘的朋友更是凤毛鳞角,也会生出“舍沙澄金”的难舍酸楚。
  人是感情动物,在交往中都会付出自己的情感,当“舍沙”时,心如海浪起伏,很难下此决心。然而,当自己被所谓的友情利用、伤害后,那种痛,远比舍弃的痛更痛,那么,只有忍痛割爱,远离利用与伤害。
  朋友之间不怕有矛盾和误解,只要真诚相待,只要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能与朋友诚心诚意交换意见,还能与他携手共走友情之路,如果此人是个鸭子嘴,肉烂嘴不烂,还将对他人的伤害振振有词,找各种借口死不认账,那么,这粒沙子,已经没必要再让他硌痛自己的心,还是舍弃了好。
  我崇尚友情,珍惜友情,也拥有很多朋友。我一直将真诚的朋友看做是一朵流动暗香的花、一首激情万丈的歌,一杯沁人心脾的茶。与花作伴,与歌同行,与茶共生存,此生足矣!
  春游河西公园
  2013年春天的脚步像个病人,迈得非常缓慢,天空长期雾霾笼罩,寒气逼人。四月应该是百花灿烂,绿草茵茵的时节,而那些花儿草儿,则刚刚探出困倦的脸庞,张望着失约的季节。
  “五一”那天早晨,难得一见的太阳露出笑脸,我便带着孙子和两个亲戚的孙子一起来到河西公园,想让孩子们亲临公园景色,感受园林风景。
  走进公园,晨曦斜照树丛,邓丽君悦耳飘渺的歌声随着春风轻柔地充盈耳鼓,丁香花,郁金香花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西府海棠,玉兰花等挂在枝头争奇斗艳。在高低错落的翠绿中,一颗榆树梅非常妖冶妩媚,惹人喜爱。当我正要拿照相机拍照时,一只身披黄、蓝、紫色的小蝴蝶,翩翩而来。孩子们手指放在嘴边,相互地制止对方不要出声音,然后屏住呼吸,瞪着明亮的眸子,仔细看着这只扇动着小翅膀,站在花蕊上,贪婪地吸吮着花蜜的小蝴蝶。
  一阵风吹来,风力发电的风轮急速转动起来,呼呼的声响吓跑了小蝴蝶,树叶也随风呼应,与优美的歌声交融,成为一支美妙的清晨交响曲。我和孩子们这才从醉中醒来,沉醉中竟然忘记将这美丽的瞬间拍下来。
  当孙子抬头看呼呼转动的风轮时,指着迎面的指示牌,兴奋地说:“奶奶你看,草长莺飞。”我没解其意,孙子竟兴致勃勃地吟起诗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很吃惊地问他:“你读谁的古诗?”
  “奶奶,这是诗人,诗人……”小孙子认真想着诗人的名字。“是高鼎的诗,我一年级就学过。奶奶你不知道这首诗?”孙子一句问话令我面红耳赤。说实话,只上小学三年级的我,还真没读过这样情景交融的绝美诗句,我在孙子面前,真有点惭愧。
  “豆豆,你再给奶奶背一遍好吗?”小孙子一边跳着,一边朗读,草长莺飞二月天……三个孩子拽着小屁股,欢快的往土山上跑去,我望着孩子们映入绿茵的背影,欣慰地笑了。
  当孩子们上土山时,我信步走到永济桥前,望着这座小桥,思绪万千。这座桥原址就坐落在我小时候住的前坨四街,不远处的小盐河上。夏季的晚上,爸爸经常领着我到小桥这儿玩。这是一座小石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座桥很大,人很多,还经常有马车过往,而如今,小巧玲珑的它,被移到这儿,成为一件历史记忆的宝贝。
  太阳升起多高了,孩子们的小脸红扑扑的,他们玩的也有点累了。当我欲带孩子们出园时,不经意地回头望去,远处有一棵开满白花的树让我眼前一亮。我急忙将孩子们安顿在一张条椅上,径直朝那棵树奔去。
  我站到这棵树下,显得自己非常渺小。硕大的树冠上开着一朵朵很小的白花,朵朵白花又组成一个个花球,一个个花球组成满树洁白。我问了路过几个游人,谁也不知道这叫什么树。就在我失望地离开时,迎面走来一对父子。
  这对父子穿戴的整洁利落。父亲年纪在六十岁以上,或许还要大些,搀扶着三十几岁的儿子。两鬓斑白的父亲面色凝重地,像呵护幼儿学走路时那样,在儿子后面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护着儿子步履蹒跚地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着,还时不时小声说一句:“别着急,慢点走。”儿子像孩子一样,歪头朝父亲笑笑,而在他歪头的时候,身子重心倾斜了,父亲急忙抱住儿子,声音稍大点儿说:“看你,告诉你别着急,别着急!”儿子又笑了,笑的时候嘴有点儿歪,然后,他郑重地站直身体,父亲轻轻放开双臂,他抬脚试了试,坚定地往前迈了一步。虽然这一步很小很小,从他的表情看,已经是自信成功的开始。
  看着父子渐渐走近那颗开满洁白的树,我笑了。我知道它叫什么树了,它叫平安树!你看那满树洁白的花,多像一颗颗善良纯洁的心在开放,这个年轻的男子站在平安树下,一定能康健,一定会让父亲凝重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微笑。
  平安树真美,就让这美丽化做祝福,衷心地祝福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
  我是一个老顽童
  姜文英
  很多时候,八旬的我还像个孩子。我最爱学的是小学课本英语和数学。最爱唱的和弹的曲子是儿童歌曲“羊娃娃跳舞”、“小麻雀”、“摇啊摇”和“小熊上学”。最爱跳的广场舞是“兔子舞”。我最爱听“白胡子老爷爷讲儿童英语三只小猪”的故事。花钱抠门的我·竟买了这个电视频道。
  每次听着听着我进入了角色,我扮演“凯特”,与电视里的小朋友互动着,表演着,回味着,有时情不自禁的哈哈笑起来,真开心!期间记住了许多英语单词,强化了记忆。我最爱玩的游戏是网络游戏大战僵尸,面对各种武装强势险恶敌人的进攻,我靠“孙子兵法”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应对,靠毛泽东主席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手疾眼快,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卸甲。为保住了“我的家园”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这个游戏,身边的许多小朋友打不过我,他们甘败下风,不得不服输。
  有时我也抓抓骨头子,抓出许多花样。有时弹弹玻璃球,练习手眼配合。现在,已进入电子时代,许多玩具更新换代了。但小时候没玩够的老游戏我都恋恋不舍,还想再玩。小时候,没有条件玩。放学后,得马上到地里拔草,间苗,逮虫子。偶尔也有背着大人偷偷玩的时候,但往往因耽误了干活和没写作业而挨打挨骂。现在休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健康的体魄,能让我尽情的随心所欲的玩。它唤回了我的童年童趣。
  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长在我八十岁的身体里。八十岁应该是夕阳后的夕阳了,但我知道落下的夕阳还会升起。所以我不觉得自己老了,我还年轻,我的生命依然有着如火的热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渴亡命。有人叫我老顽童,我喜欢大家这么叫我,老字和童字,正是夕阳和朝霞最美的组合。
  散文责任编辑:毛毛
  雷锋和扮演者董金棠
  岩波
  我的一位叫徐万祥的朋友是天津“365身边好人”,曾经照顾瘫痪妻子二十二年,直到为妻子送终,后来热心公益事业,被街道居委会和新闻媒体推举为天津市“365身边好人”。在雷锋逝世五十三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他决定和有关方面一起举办纪念雷锋和优秀电影《雷锋》展映会活动,于是想到请扮演雷锋的董金棠老师出面助阵。谁知,遭到了董老师的婉言拒绝。具体理由不便深说。但徐万祥坚持要请董老师出面,于是,通过其他朋友帮忙,硬把董老师请到了河东区六纬路的上岛咖啡店座谈。因为我是参与人之一,又与董老师有过交集,便首先和董老师进行了寒暄。
  二十年前董老师因为执导了根据作家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中学生梦幻曲》而名动一时,我也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而很受感动,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于是按捺不住给在天津电视台任职的董老师写了一封信,对他执导出这么出色的电视剧表示感谢和祝贺。谁知董老师竟然回信了,信里十分谦虚地回答了我提的有关问题。此时有人问我这封信还在吗?我遗憾地说因为几次搬家,把很多书信都失落了,包括这封信。董老师此时看着我惊诧不已。说想不到我们早已有过交集,他说这件事他早就忘了。于是,我们由此拉开了话题。
  董金棠是在天津四十三中学上高一的时候,被部队总政治部的领导选去读军艺的,来天津选人的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那时候董金棠年岁小,不谙世事,还不愿意去,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他反复做工作,并指导他如何应考,于是,他被顺利选走了。上军艺的时候,因为年龄小,他非常想家,可是,年底的时候因为国家正在经济困难,不允许部队人员探家给国家增加负担。董金棠非常想不通。他已经花了十六元给母亲买了两盒点心,一盒蛋糕,一盒八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十六元可是大钱了。他是个大孝子,多年来与母亲感情很深。不让回去,买的点心怎么办?于是班里开会的时候,大家纷纷表态年底都不回家,唯有他站起来说:“我想不通!”过后班干部说:“小董啊,你可给我们丢了脸了。”于是,很多同学来到他的宿舍给他做工作。董金棠眼泪汪汪。他带大家爬上了楼顶,把给母亲买的两盒点心分给大家吃了。他“想通了”。但他自己却因为吃点心太多加之心情不爽急剧腹痛,被战友送进医院。
  他在上大三的时候,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电影《雷锋》,工作人员到处选演员,据说已经物色了三百多人,连一表人才的著名军旅演员郑邦玉(电视剧《四世同堂》里大少爷的扮演者,也是天津人)也在其中,但一时没有最合适的。导演董兆琪非常着急。来军艺选演员的时候,很多同学往前挤,希望被董导相中,董金棠却自知自己各方面都不够条件,远远地躲着。
  那天他正在擦楼道的墙裙,恰巧董兆琪导演从厕所出来看到了他。董金棠并不认识董兆琪,因此只顾埋头干手里的活,董导却突然站住脚问他“小战士,你叫什么?”董金棠一下子脸就红了,说:“首长好,我叫董金棠,表演系大三学生。”因为董导戴着大校军衔,董金棠急忙立正,向董导敬了一个礼。
  董导盯住董金棠的眼神看了又看,让董金棠不明就里,十分紧张。这一面之缘,让董导立即下了决心:“你应该入围试镜头。”结果,那么多人试镜头都不理想,唯独董金棠试镜头的效果最好,于是,董兆琪立即拍板定案。
  此时我注意观察了他一下,发现他的眼神果然与众不同,单纯、清澈、热情、深邃乃至还有些许锐利,而说话中嘴唇的每一次翕动,都透着丰富的表情,极富表现力。我想这是与生俱来的禀赋,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他还告诉我,拍摄中,因为是夏天,周围的人们都穿得很少,女孩都穿着裙子,而他却按照导演的要求在单裤里面套了棉裤。这是因为他身材过于瘦削。大汗淋漓是必然的。后来他患了肺炎,高烧三十九度多,但仍然坚持把所有的镜头都拍完了。
  电影《雷锋》拍出后,在社会上获得极大反响,董金棠一下子成了名人。但他说:“我们在看样片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表演并不满意,我曾要求董导重拍一些镜头。但董导说,已经不错了。而且,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每一寸电影胶片都来之不易。”不满意之处在哪呢?在于舞台表演的痕迹很重,就是后来人们都知道的那种“拿架子”,“讲造型”,“亮相”等舞台剧的特点。为此,他和在《地道战》里扮演高传宝的朱龙广曾经深刻地互相检讨自己。
  为拍好这部电影,董金棠曾经在雷锋班生活了五个多月。对雷锋其人的方方面面和细枝末节都了如指掌。他说,雷锋的所有事迹都是真实的。并不像后来人们诟病他“作假”那样。雷锋曾经在大雨中将一位抱孩子的大娘送回家,然后在日记里写到,自己做了这件助人为乐的事以后感觉心情很愉快。
  董金棠采访了这位大娘,大娘绘声绘色地讲了事情全过程。类似的事情很多。董金棠看过雷锋的全部四本日记,那种斜体字,非常漂亮,雷锋曾经爱好文学,写过短篇小说和诗歌,文笔很流畅。董金棠说,雷锋之死是因为那天刚刚下完雨,地很泥泞(那时候部队训练的地方并没有水泥地),雷锋怕战友踩一脚泥,才让战友坐上汽车(苏联嘎斯),而他自己站在泥地里指挥战友倒车。而雷锋身边不远处就是战士们晾衣服的拴铁丝的立柱。因为战友是新兵,技术不熟练,汽车倒车时挂住了铁丝,绷断了,立柱猛地弹在雷锋头上,当时就把雷锋击昏了。战士们吓坏了,急忙把雷锋抬上车,往医院赶。那时候雷锋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军区典型,出了这种事,人人心里都紧张。偏偏路上汽车熄火了,发动老半天也不行,于是又抢修汽车。时间就这样被耽搁了。后来把雷锋送到医院以后,雷锋已经完全不行了。讲到这里,董金棠热泪盈眶。
  关于后来很多人诟病雷锋的照片“有假”的问题,董金棠说,雷锋去世的前一年,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部队有个专门写通讯报道的干事叫陈广生,一直在跟踪报道雷锋,是他“补拍”了很多雷锋做好事的照片。既然是补拍,肯定会有痕迹。现在遭到人们诟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此推论雷锋做好事是假的,则属于吹毛求疵。人们应该更多地问自己:不论雷锋身上有什么缺点,为什么他经常在做助人为乐的事,而我们没有?只这一点,足以让我们自愧不如。
  再说,我们要求雷锋十全十美,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人吗?雷锋不过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战士,还没有完全成熟,我们有什么理由求全责备呢?至于雷锋一度被某些人利用,宣扬什么雷锋也爱“时髦”,什么皮夹克呀,手表呀之类,似乎雷锋只是个爱赶时髦的普通年轻人。而将雷锋时时刻刻想着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遮盖了。某部门还曾成立“雷锋精神研究委员会”,邀请董金棠参加,他也婉拒了。他认为,雷锋精神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根本用不着搞这么神秘,要学雷锋,就坚持助人为乐、做好事、做好人就行了。他认为,这两种倾向对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都不会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文革中,董金棠曾被江青召见,江青希望董金棠站出来为文革“冲锋陷阵”,但董金棠却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比如,他身在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很多著名老导演老艺术家被打倒,他就不理解:这些人既然是坏人,为什么拍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好电影?为此,他不仅没被江青重用,还差点挨整。
  在拍完《雷锋》的这些年里,他为部队、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做过很多次报告,讲解和介绍雷锋的先进事迹。多年来,他自己也按照雷锋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务虚名,不求功利。做事坚持原则,一身正气。为此,得罪不少人,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矢志不渝。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执导了电视剧《杨三姐告状》,名动一时,于是,不久便接到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拍摄一部中国医护教学片的任务。当时有关领导为他推荐了一位女主角,他在和这位女主角接触中,发现她装扮妖冶,眼神也不对,不是中国知识女性的那种温文尔雅和勤勤恳恳,而是时刻左顾右盼想“勾人”的浮躁状态。他尝试性地问对方:“你能不能表演出温文尔雅呢?”对方气哼哼道:“不能!”这怎么能代表中国的知识女性呢?他断然放弃了对这位女主角的启用,换了别人。为此,他开始挨整,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那位领导不久便得癌症死亡,家庭也破败了。在周围的人们都在千方百计赚钱的时候,董金棠没有进入商圈,他不想巧借“雷锋”的名义赚钱。他至今不接广告,不为企业代言。多年来,他谨言慎行。他知道别人找他是为了什么。他认为,一旦发生什么闪失,他将对不起雷锋,也对不起《雷锋》这部电影。现在他也基本不再出面做报告,接受采访。他有自己的理由。一次央视一干人马来家里找他,敲了四十分钟的门,他竟然不给开。硬是把对方“干”走了。
  他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些老同事,老朋友,包括王心刚、王晓棠等人与他关系都非常好,他们做事都非常低调,本份,知道自重。所以,自己也应该如此。
  那么,为什么不再愿意作报告了呢?他说,现在社会风气与过去不一样了,人人都在想方设法赚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我却出来讲雷锋事迹,鼓动大家去助人为乐,谁会信我的话?只会让人见笑。不仅如此,每当要出门的时候,老伴都会对他叮嘱再三:“在外面不要乱讲话,闭住嘴!”因为董金棠性格直爽,免不了会因为一些事和人矫情。何必呢。
  我对董老师的做事、为人和性格特征十分赞佩。但我也和他讲了我的想法,我说,只要习总按照现在的方式继续抓下去,再有十年八年,一定会有根本转变,雷锋精神再过一百年也不过时,因为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现在需要,若干年后仍然需要,而且并不是高不可攀,只是我们做与不做的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如果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社会风气还怕扭转不了吗?
  董老师对我的话表示同意。加上徐万祥自身的事迹,对董老师很有触动,他这次终于决定出山。他说:“你们就是我们身边学雷锋的好人,你这次邀请,我答应了。”
  接兵
  王庆生
  一九七三年九月下旬,我爱人提出要来部队休探亲假。谁知到中下旬时,我团就接到了要出国去越南和老挝执行空运任务的命令,时间为三个月。我当时很想参加,但我爱人她们已在路上,没办法,我只能放弃这次出国的机会。
  我们的飞机出国了。待我爱人走后,大队就安排我去湖北黄冈地区(现改称黄冈市)接收新兵,担任接兵部队的指导员。我当时很愿意接受这一工作。第一,飞机不在,没什么事干,借机可换换环境。另黄冈有著名的“东坡赤壁”,那是苏轼在此居住四年间所作的《赤壁赋》被雕刻在墙壁上而形成的重要旅游景点。还有林彪的故居“林家大湾”也在黄冈。借此可看看这些。第二,也可接触一下地方上的事务,熟悉一下地方上的情况。第三,从利益上说,因当时空勤人员伙食费已升至每日三元,且本人可以带走,下去后,虽然地方上的伙食不好,但这样我至少可以撙节到一个月的工资。
  接兵干部集中后,把我和三中队的李玉祥分为一组,接兵的地点在黄冈县的上巴河区;任务定为十人。这次接的是机务兵,对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同时要求必须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黄冈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完全属山区地带。这里曾是革命老区,是当年刘、邓大军的根据地。当时该地的机构设置为县、区、公社、大队(村)四级。区级是县级党政机关的派出机构,管控五个公社。
  到达后,我们以住在区里为主,几乎每天都在公社和村里转,其目的就是调查和了解优秀的人选。在这期间,其中,有一件事情使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在我们与一个大队(村)的支部书记接触时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天,当我们与他谈完情况后,他非要拽我们到他家里去吃饭,说必须得去,不去就是看不起他。但我们当即以违纪为由严词予以拒绝。后来他终于向我们道破了天机,就是想让我们这次把他的儿子带走。他把儿子叫来了,让我们面试了一下。但从言谈举止看,我们感到很不理想,而且外表形象也不佳。所以我当即告诉他说,让他先参加体检,按程序办。
  而在我们的走访中,也确实遇见了一个最理想的人。这个人记得名字叫王长松。是另外一个大队(村)的知青,十九岁,高中毕业,而且长的很帅,体检合格。然而,在最后定兵的时候,公社武装部长就是不同意王长松入伍,非要推荐上面提到的那个大队书记的儿子。当时居然出现了与我一九六三年当兵时类似的情况。顿时,令人悲愤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九六三年八月,北京军区炮兵部队到我的家乡接收新兵。在公社,经第一轮体检后,最后确定由我和霍玉华(大队书记的儿子)二人去汉沽区里参加二次体检。说谁合格谁去,都合格都去。这次体检时,确定我为甲级身体,而霍玉华因身体瘦弱体重不够,体检前,他吃了很多西瓜,才勉强达到了标准。所以,当时我满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了。谁知出乎意料的是,在定兵的时候却没有我,定了霍玉华,这使我感到极度的愤懑和沮丧。我当即找到公社武装部的许部长,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他对这事也颇感蹊跷,他问过民兵连长刘少清,刘说我的腿不好。我一听就火了,我说:“他放屁,他是医生吗?我是甲级身体,霍玉华算啥?”许部长当时安慰我说:“没关系,你年龄还小,明年再说吧!”不过我当时觉得他们不让我去的原因,一是因为我父亲的性格倔犟,且常抗上,曾得罪了不少的村队干部;二是霍玉华是大队书记的儿子,如果只分给我们大队一个指标的话,即使我的条件再好,他们也肯定不会同意让我去的。
  想到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此时我非常气愤,遂跟他们吵了起来,我质问公社武装部长:“王长松各方面都很好,为什么不能参军?”他说:“我们需要照顾到面”。“你所说的面是什么?”他沉默。这时,县武装部的参谋帮腔了:“作为一个地方部门,应该通盘考虑一切方面,不能只考虑某一个人的问题。”其实,当时我们与这位参谋接触已有很长的时间了,关系处得非常好,没想到在关键的时刻他竟翻了脸。我们想要的,他们不给;我们不想要的,他们却硬塞给我们。情何以堪!我当场宣布:除了王长松,不管换成谁,我们也不要!
  后来在县城里集中时,我为王长松的事找到了县武装部长,这位部长的态度还挺诚恳:“地方上的事很复杂,不要太认真了。这件事就算了吧!”
  就这样,十人指标仅接回九人。这九人中,后来有四人提干。最突出的一个是陈小章,他官至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副团职一九九三年转业到武汉市硚口区任劳动局副局长。一九九四年五月我去武汉,在武汉航空公司与战友相聚时,他也参加了。当他听说我已到武汉时,还特意将他新婚的第二任妻子领了来,指着我说:“他就是我的老指导员,就是他将我领到部队的”。
  他妻子看了看我,然后对我粲然一笑。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

梦回七里海
相关作品
过年琐忆
相关作品
生活拾零
相关作品
芦苇情
相关作品
御道口牧场
相关作品
春游河西公园
相关作品
我是一个老顽童
相关作品
接兵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