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522
颗粒名称: 散文/随笔
分类号: I267
页数: 22
页码: 38-59
摘要: 本文收录了七里海的散文、随笔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漫话家乡的春联、鞋里亲情、祖母的北山、回家、八百米赛场、大连之旅等。
关键词: 散文 随笔 七里海

内容

漫话家乡的春联
  运志阳
  家乡的习俗,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贴年画,既表达了乡亲们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又忽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宁河人称春联为“门对”、“对联”、“对子”等,到了腊月二十九,空气中到处飘满了浓浓的年味。这一天,人们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室内贴年画,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不同寓意的条幅,就连猪圈、牛棚、鸡舍,甚至碌碡、石碾、马车也都贴的满满登登,远眺近看,火红一片,光彩夺目。
  我国是春联大国,贴春联习俗由来已久。有史可据的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撰。宋代以后,民间贴春联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挽旧符”的诗句,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到了清代,春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流传至今。
  年年贴春联,内容却不同。春联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前夕,宁河县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土地改革,昔日受奴役的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家乡群众用生动、朴素,回味悠长的语言歌颂党和毛主席。这时的春联几乎是清一色的“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斧头砸烂旧世界,镰刀开辟新天地”;“江山千古秀,社稷万年春”;“分田分地分房屋阖家欢喜,迎祥迎福迎朝阳满门春色”等。
  从互助组进入合作社,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公社化以后,家乡的春联内容也随之变换,如:“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又有了“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等春联。
  七里海、蓟运河、天尊阁是宁河的著名地标,这些景物也逐渐成为乡亲们言志抒情、编写春联的主要内容,如:“海阔舟迎客,芦香鹤远人”;“闲云野鹤自来去,绿水青烟无是非”;“七里海水葭叶绿,一泓天光云影清”;“七里海畔红烂漫,西塘坨村尽朝晖”;“蓟运河水多异彩,宁河上下遍高风”;“瑞气满呈天尊阁,春风尽展丰台镇”;“无上三尊为乾坤之主宰,混元一气为造化之根源”等。
  文革初期,我在本村上小学。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春节来临,在生产队当会计的老叔就成了最忙碌之人。老叔年青时曾上过私塾,是全村为数不多的“秀才”,尤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很受乡亲们的赏识。只要社员们拿着鲜红的对子纸来找老叔,他总是有求必应。我也时常跑到生产队队部,给老叔打下手,帮着磨墨、打纸,给孤老户送春联。
  打那时起我才知道,在砚池中磨的墨,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乌黑,竟然还有那么一种沁人心腑的幽香。后来我之所以喜欢毛笔字乃至春联,和喜欢墨香与气韵不无关系。我也曾努力练习书法,期盼有朝一日成为像老叔一样的农民书法家,可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不知是天赋不足,还是缺乏锲而不舍的韧劲,这种理想成了水月镜花。
  老叔的春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既含有“抓革命,促生产”;“破四旧,立四新”;“文化革命结硕果,祖国山河一片红”等政治色彩鲜明的内容,又针对不同情况因户而异,诸如给刚娶过媳妇的家庭编写的春联“家中添人口,队里增劳力”;“两个劳动能手,一对模范夫妻”;给孤老户编写的春联“孤身不孤心,队内有亲人”等。一位地主出身的社员来求对联,老叔也没推辞,他沉思片刻,把笔蘸了又蘸,然后一挥而就:“规规矩矩劳动,老老实实做人”。
  农村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推行“以粮为纲”和吃“大锅饭”政策,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除了在生产队分得定量口粮外,现金收入微乎其微。一年的三十晚上,潘庄公社潘庄大队第十二生产队的几名社员,偷着在队长刘洪忠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十二个月整一年”,下联:“三年未见一分钱”;横批:“队长洪忠”。乡亲们百般无奈,只好用此举来表达和发泄对社会的愤懑情绪。
  岁月的时钟转到了一九七八年,农村改革如春风化雨,滋润了亿万农民的心田。随着中央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宁河283个村队,相继落实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初尝甜头的家乡群众欢乐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时期,颂党恩、赞政策的春联跃上农家大门。如:“自主权打通农民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宁河幸福桥”;“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劳动致富奔小康”;“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蓟运河畔皆春色,芦台古镇尽得辉”等。
  时光流逝,迈入21世纪,广大农村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吃穿住行到交通、通讯,变化无处不在。特别是近年来,宁河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积极实施产业提升、生态宜居、富民惠民等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素有“滨海明珠”和“津京肺叶”之称的七里海,已经成为天津市重点开发建设的生态旅游景区。这些变化,从乡亲们的春联中得到充分印证。如“蘸来渤海千滴浪,绘出宁河百里春”;“和谐社会宁河处处呈祥瑞,科学发展政府时时为人民”;“七里海喜迎天下客,蓟运河笑纳万里风”;“苇海烟波藏宇宙,鸟岛风景味古今”;“年画芦绣描美丽,评剧快板唱和谐”等等。
  然而,春联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由于电脑的普及,打字的人多了,写字的人少了,尤其会写毛笔字的年轻人鲜如凤毛麟角。现在的春联大多数是企业的印刷品,不仅千联一面,而且内容流俗,缺少耐人寻味的雅趣。当然,对于喜欢中国文字的广大农民来说,还是由衷的喜欢用浓香墨汁写出来的春联,特别是自编自写的对联既有亲切感,又有品读味道。
  我在县文化局工作期间,为营造红红火火、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每年都组织开展送文化、送春联下乡活动。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腊月二十五,我和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树新、副主席崔福昌等十多位书法家,迎着飞飞扬扬的鹅毛大雪,来到潘庄集市为乡亲们送爱心、送祝福。
  我们刚一到现场就受到追捧,被面带惊喜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各位艺术家触景生情,挥毫泼墨,一幅幅对父老乡亲饱含深情厚意的春联跃然纸上:“香梅含苞怒放,瑞雪吐絮迎春”;“瑞雪纷飞清大地,花猪起舞贺新春”;“雪花飘落潘庄镇,芦絮放飞七里海”;“盛世宁河美,生活乐趣多”;“全县上下再努力,小康路上续辉煌”……
  鞋里亲情
  杨松
  奶奶在世时常说,脚下没鞋穷半截。所以,他老人家在耄耋之年还打夹纸、粘浆糊、缴鞋样、纳鞋底鞋帮,给一大家子十四五口人做了N多双千层底布鞋。在那个缺衣少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全家人从未买过一双鞋,哪怕是一双凉鞋。直到同母异父的哥哥来到我家,家里才算有了第一双买的鞋。
  妈妈和哥哥的亲爸离婚时,哥哥原本判给了他亲爸。哥哥的亲奶奶说得让哥哥给他们老孙家续香火。因为哥哥的亲爸是三代单传,怕离婚后再娶一房媳妇生不出孙子,他们家就会绝户。为了争夺哥哥的抚养权,我母亲差点寻死,但终究没有拗过哥哥的亲奶奶。按照现代人的理儿,他们家有了哥哥,无论到谁家,都流着他家的血,怎么是绝户呢?可按着哥哥的亲奶奶的理儿来说,拴在谁家槽上才是谁家的驴。如果哥哥被妈妈带走,不管再到谁家,哥哥得改姓,改了姓,就相当于续了别家的香火,也就不是他家里人了。于是,哥哥跟了他亲爸。
  可哥哥的后妈十分挣脸,一连串儿生了“三根香”,弄得哥哥的亲爸家香烟缭绕,哥哥便成了一根多余的香。
  无论是什么东西,哪怕是人,一旦被认为是多余的,命运大都有两条:一是被轻贱,二是被抛弃。
  哥哥没走这两条路,而是离开了亲爸家的“香炉”,逃窜到我们家的槽上,改了我爸的姓,续了我家的另一根“香火”。
  哥哥来我们家那年十一二岁,我八九岁。那天哥哥穿什么样的裤褂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哥哥脚上穿着一双新塑料凉鞋。
  哥哥的到来,使妈妈那张经常绷着的脸终于舒展开来。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些年哥哥没能得到的母爱,妈妈对哥哥格外疼爱,就像那些收藏家们对刚刚淘到的稀世珍宝那样怜惜。我那宽厚仁爱的爸爸也和哥哥有相似的经历,对待哥哥的呵护都超过了对我,使得哥哥这棵缺少雨露阳光的小树很快便茁壮成长起来。
  而我的心思却始终放在哥哥的那双凉鞋上。一年过后,哥哥的凉鞋就显小了。记得当时我特别盼着哥哥快快长,凉鞋变小穿不得。因为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能穿上一双买的鞋是我们每个孩子想都不敢想,想了也白想的愿望,即使是别人穿下的剩落儿。
  哥哥似乎没觉出鞋显小,一到夏天早早穿上它。我就天天盼着哥哥长脚,哥哥的脚确实也在飞长,大脚趾伸出了二脚趾伸,鞋扦子一个眼一个眼地往后退,可哥哥没有一点不想穿这双凉鞋的意思。
  我终于忍不住了,问他:哥,你那双鞋都挤脚了,给我吧?妈妈也说:别穿了给你弟弟吧。
  按说我是个自尊、要强的孩子,才不稀罕捡哥哥的剩落儿,可是能拣一双从没穿过的哪怕是穿剩的买的鞋感觉也很美。但哥哥却坚决地回答:还能穿,不给。
  没要来心里很憋屈,可还是每天贪婪地盯着那双鞋,有时哥哥晚上睡着后竟会偷偷捧在手上看。看鞋子到底有没有穿坏。如果坏了坏到了什么程度。其实我是怕等哥哥真的不穿时,我也没法再穿这双鞋了。
  又过了一年,哥哥终于不穿那双鞋了,困为不光是从凉鞋前面的缺口伸出的脚趾已经挨了地,而且面上的带儿也掉了几根儿;还丢了一个鞋扦子;鞋底也折了一只。总算不穿了,可我也没法穿了。我最终没能盼来穿上这不是布鞋的鞋在伙伴面前显摆的机会。鞋便被哥哥放在了板柜底下的一个角落。
  那时,大多数人家,特别是农户人家手里几乎摸不着钱,小卖部还允许以物换物:一个鸡蛋换一个本子、几根铅笔、几两盐、几盒火柴……有时鸡蛋刚从鸡屁股里骨碌出来还带着鸡的体温,妈妈就让我们拿着去换生活中必需的物品。走街串巷的货郎甚至允许用破烂(废品)换东西。什么牙膏皮塑料鞋底呀,什么破铜烂铁呀,都能换我们喜欢的弹弓、玻璃弹球、猴皮筋儿等等。
  因为穷,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破烂也就不多,哥哥的破凉鞋就成了我的首选。多少有点报复的意味儿,或许是觉得换了猴皮筋儿做的弹弓,自己那颗失望的心多少能得到一点安慰吧。趁哥哥不在家,就用它的破凉鞋换了好几根平时根本没钱买的弹弓。
  哥哥知道我用他的那双凉鞋换了猴皮筋儿,做了弹弓是又一年的夏天。那天我正坐在麦秸编的墩子上帮妈妈烧火,哥哥突然冲到堂屋,气冲冲地问:小伟,我的那双凉鞋呢?我毫不愧意地昂着头说:换弹弓了。不知为啥哥哥那么大火,飞起一脚踢起了眼前的小板凳。小板凳不偏不倚飞到我的后背上,我尖叫一声,跳起来转着圈儿大哭。妈妈掀开后背一看,我的后背肿了一个大包,妈妈顺手给了哥哥一巴掌:一双破凉鞋换了就换了,你哪能下这么狠手打弟弟?这是妈妈唯一的一次打哥哥。
  因为这件事,我好几天没理哥哥。现在想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怎么又理了哥哥。
  等我们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时,有一天想起这件事,笑着问哥哥: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因为一双凉鞋你打得我肿了一个大包,我还没报仇呢?我以为哥哥会笑着说:你还记仇啊?那你就打我一个包吧。
  然而,哥哥默默地低下了头,很久一言不发,好长时间才对我说:那鞋是我亲爸在送我来咱家那天,在半路上背着我后妈给我买的。哥哥眼圈红红的。
  听了这话,我恨不得让哥哥狠狠打我一顿。如果不是我,哥哥兴许会把那双鞋留到现在。哥哥到我们家后,他亲爸从来没有看过他一回,也没有给他再买过一件东西。在哥哥的记忆里,他与亲爸的那丝情愫就是那双凉鞋。
  以德教子润物无声
  王景福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带着感情抚育好孩子,带着责任教育好孩子,使他们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在家里做个好孩子,为未来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和孩子打交道中我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注意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放在第一位。有才无德是次品,有才有德才是精品。因此,我在日常教育中十分注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为人之基、安立身之本。
  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而且我从不拘于口头教育还让他亲自实践。那时家里吃梨、苹果等水果时,每次我只洗与人数相当的苹果,决不多洗。在他给大伙分水果时,我总是说“看看怎么给我们分水果”,于是他总是把最大的给爸爸妈妈,把最小的留给自己。这时我就会夸他有礼貌,并把自己手中中等大的水果跟他换。对别人的关爱换来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所以孩子很高兴。这样,这种良好的品德就深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通过这样的小事,在那种“大家爱”的环境中培养他“爱大家”的好品德。另外我还把教育融进具体事情中,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我注意提醒他别骄傲,给他讲“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言高自极天”的故事;当别人有困难需要他帮助的时候,我给他讲白求恩的故事、讲雷锋的故事,讲得帮人处且帮人,与人为善与己为善,扶危济困、雪中送炭是人的美德,鼓励加支持。每次学校组织资助特困生中,我总是鼓励他,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而我总是捐一些钱钱,用行动教他热爱这个世界,学会无私奉献。此外还通过看电影、读文章等多种方式引导他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长期的引导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
  第二,在培养孩子多种能力上下功夫。在言传身教的同时,我还不失时机地注重孩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会做事的人是愚蠢的。因此,我注意培养孩子的办事能力。儿子在班里曾多年任班长,有的家长认为当班长会浪费学习时间,会影响学习,可我却认为当学生干部多参加社会活动能锻炼组织能力,培养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能培养他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而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恰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所不可缺少的。
  开学初,班里缺花少花儿,我总是鼓励他从家里拿最漂亮的为班里布置教室,班里办板报我也出谋划策、教他方法。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付出的精力就更大。记得他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作业非常多,每晚都要写到十点左右,天长日久使其产生厌倦的情绪。我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就每天晚上不声不响地坐在他身边陪读,或是写材料,或是看书,到了九点来钟,给他冲杯牛奶,补充营养。我常跟他讲:“学习是重要的,而身体更重要,要劳逸结合”。所以每当学习四十分钟的时候,总是让他活动活动,跳跳绳、跑跑步,练练拳术,唱唱歌,休息一会。当然,孩子尚小,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欠火候。因此,对孩子的学习也必须严格。我曾当过教师,所以在“突然袭击”“例行检查”时还算内行,所以孩子在我面前总是“如履薄冰”,唯恐学习有疏漏惹我生气。
  在他的书房里我还写了一副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作他的座右铭。虽无华丽词藻,但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却总是催其警醒、激其奋进。没有好的身体是一种缺陷。因此我注意提高孩子的体能。为他找了县里一流的武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习学拳术。学会了几套专业拳术后,还在节日里为同学们表演一番,被同学们称为“小武术家”。为了在校园活动中能够站上位。我给他找了电台的专业播音员辅导,经过较为长期的锻炼,他的朗诵水平大大提高,曾在县、市级比赛中屡次获得头奖。
  由于我在家教中循循善诱,父子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儿子曾在其习作《我的爸爸》中写道:“我在爸爸的呵护与教育下成长着,爸爸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在这本‘书’里,我悟出了谦让,礼孝,明理,善良的人生真谛!”
  第三,在孩子的失误面前表现出风度。中国有句古训:“欲速则不达”。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似乎也体现的较为明显。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过高,要求孩子要出人头地,要样样都好。因而一遇孩子有所失误便心理失衡,暴跳如雷,勃然大怒。
  比如今年中考、高考结束以来,不时传出因孩子成绩滑坡,家长动怒的消息,轻者斥之以鼻、横加指责,重者肝火上升、拳脚相加,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人为地埋下了大人与孩子对立的祸根,搞得大人叹息、孩子反目,把本来幸福的家庭变成了整日笼罩在愁云里的闷罐,使家庭教育陷入僵局。对这种没有把握好教育时机的“误诊”,家长往往是后悔不迭,当时若是冷静点,“慢半拍”不跑调,待有了成熟的想法,再和言悦色地谈谈,该有多好啊,可叹,说出的话犹如泼出的水,再也无法收回,只是留下平生的遗憾而已,这方面的教训真是太多了。俗语说:“孩子是大人身上的肉”,“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闪失,父母动心、着急甚或是气恼,似乎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然而因“爱之深”一味地瞎着急,把“责之切”搞过了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正可谓着急吃不了热豆腐。经验告诉我们,当孩子失利或有了过错时,家长千万不要立刻就较真扎儿,那样往往是冲动之下,做不到有的放矢,更把握不好火候,只能是撒气较板,盛怒之下难免有过头话、过激的行动,而这一切对孩子的心理无疑是一种摧残,热热闹闹做了无用功,既伤害了感情,又影响了家庭的安宁,岂不悲哉。
  假如,此刻家长拿出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静下心来解剖麻雀,有针对性地想想对策,给孩子指出一条走出误区的路,那将是事半功倍的聪明之举。对此,我多少有一点感触,虽然在与孩子打交道上是七窍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但偶尔扮演一把“护犊子大王”的角色,还时常被高级教师的妻子夸为有点“花活儿”,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处理儿子的失误上,特别是儿子有了一些较大失误,感到“今夜要有暴风雨”时,我总是出其不意地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露声色,给他一个举重若轻的感觉,等到他没有提防时,再找准时机,充满善意地进行化解和点拨,给他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感觉。
  比如有一次儿子在一个重要的赛事中没有考好,一向争强好胜的他,遗憾的不知怎么好,自尊心作怪,有好几天不好意思正眼瞅我,为了调整他的情绪,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日,我热情地邀请他去体育馆打乒乓球,在玩的最开心时,我提起了他考试失误的话题,不但没有丝毫的埋怨,而是十分热情的安慰他说:考试就象打球,没有常胜将军,这也同太阳光不能光照在你一个人身上,成功哪能光属于你一个人呢,再说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也没有风度呀,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误了不要紧,总结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从头再来,老爸相信你有实力。几句话不多,但却春风化雨般地融化了孩子心底的寒冰,也为儿子再鼓干劲平添了一股力量。
  我牢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古训,正视孩子的失误,不搞步步紧逼,不搞雪上加霜,变“水火”为“鱼水”,不拆庙多烧香,既有分寸、又不失时机地给孩子做后盾,最大限度地拉近了距离,驾起了父子之间的“连心桥”,给父子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老师在校园里精心地呵护勤勉地教导,儿子一点一点走向了成熟,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在各项赛事中总有收获,还连续十次步入市级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市级优秀学生的行列,并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芦台一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实验班还获得了大学保送资格,在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公务员行列,进入了市级党政机关工作并被评上了优秀工作者,此外他在大学期间还曾被同学们推举当上了班干部,校团干部,学生会干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失利的时候,况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而我感到,家长在给孩子们把关定向时要把眼光放远点,切不可“近视眼”,简单粗暴、现事现报,使家庭教育走进误区。要学会深入细致,耐心启迪,循循善诱,把握时机,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言: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讥讽中有爱因斯坦。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在孩子失误面前收住失误的脚步,只要我们大大气气张开双臂、善待孩子,他们定会送给你一份喜悦、带给你一个惊喜、铸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俗话说,孩子是大人的影子,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你自私自利,孩子会更卑鄙吝啬;你目中无人,孩子会更狂妄自大;你不切实际,孩子会更加好高骛远,此谓青出于蓝胜于蓝。科学理智的爱,会使孩子健康成长,糊涂愚昧的爱会使孩子身心堕落以至惨败。从古至今,愚昧无知的悲剧不胜枚举:春秋末期的齐景公,乃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不仅治国无道,就连治家教子也庸陋可笑。他的小儿,名唤孺子,他视若珍宝、百般溺爱。一次为了让孺子玩得开心,这个身为一国之君的人,竟然在地上当老牛、口里衔着细绳以作嚼勒。儿子跨到背上,手拿皮鞭,挥舞督促“老牛”向前爬行,不料乐极生悲,儿子从“老牛”背上跌落下来,他不依不饶,疯狂拉扯缰绳,竟至把“老牛”的两颗门牙掀掉了。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即以这个愚昧可笑的故事为典故,反其义而用之。明代《小儿语》颇具哲理:“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再看看现在的女大学生陈果,蓓蕾初开、豆蔻年华,却在糊涂母亲的唆使下,沦为封建愚昧的殉葬品,生不如死。
  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教育要得法。“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儿心”,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从点滴作起,经常抓、抓经常。古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无不给我们以深刻启迪。父母们教育子女,一定要明智、明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好子女、引导好子女,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身修养,以人格力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为孩子当好“导航员”、当好“红绿灯”。
  祖母的北山
  甄建波
  一
  铁匠推着独轮车,上面载着风箱、铁锤和煤。他的女孩在腰间盘了一根绳子,甩出长长的一截系在独轮车的前头。“嘎吱吱,嘎吱吱”,独轮车的声响,更像从女孩细小腰间发出的挣扎。
  他们离开北山,一路走来,到了山外面的一个村庄。向祖父的母亲借来锅灶,白水豆条汤泡玉米疙瘩。祖父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去拉他们同吃,铁匠憨憨地说:“这样吃得牢靠。”
  太奶奶又去拽女孩,女孩怯生生看了一眼铁匠,铁匠没去阻拦。
  女孩的脸上泛起亮光时,铁匠却说:“要回山了。”太奶奶差派祖父去送他们,送到山口,女孩抱住祖父的脖子不松手,并不停地亲吻他。祖父慌了神儿,挣脱之后就向回跑。
  “娃,你跑个啥劲儿?我们山里人不会赖上你的!”
  年轻的祖父仿佛听出了大山里面的疼痛。
  二
  若干年以后,那个女孩奇迹般成了我的祖母。祖母曾和我们说过:本不想逃离北山,她也曾尝试向北山的深处行走或探索,从而找出一种更高更好的生存方式——比如遇见神。山路弯弯到天边,于是年轻的祖母就来到了天边——是一座山的尽头。那里没有人烟,万能的造物者怎么没有在天边修建一座快乐的城堡呢?祖母转过身决定向回走了。其实天边就是一条绝路,只会有一个或多个空荡荡的神在那里守侯。
  终于有一天,祖母悄悄离开北山,离开了做铁匠的父亲。于是在一个苍茫的夜晚,崎岖的山路上就有了一个裹过足的小脚女孩的行走。
  祖母说:那会儿自己很可笑,对北山的背叛仍在加深,以至于一口气给家里发了十封信,竟有五六位姐妹找上门来,其中还有一位是自己的堂妹妹。最终留住四个做了平原汉子的女人。我的堂姨奶愤愤离去时留给祖母一句绝情的话:“我们山里人不会再认你!”祖母说:“真可笑!”
  姐妹多了也有好处,一次和一个村妇争执时,四个姐妹都来了,她们又各自唤来自己的丈夫,四个男人的后面又追来七八个孩子,再加上祖父自家的,足足来了半个村庄的人口。其实倒不是祖母想逞威风,怪就怪那个女人撒泼,要祖母滚回山里去!祖母一直认为这句话是对她最大的侮辱。因为祖母憎恶那些烟熏火燎的日子,一个小姑娘蹲在风中、阳光下,拉风箱,拉长了岁月,熏黑了脸庞。曾有一些调皮的男孩子追着她喊:“鬼脸女儿,鬼脸女儿!”
  三
  我们一家人都爱吃祖母做的白水豆腐条汤,而祖母最喜欢用赵北山做的豆腐。赵北山向祖母保证过,他给我家用的都是山豆,并向祖母展示了那条用来采山豆的空口袋。
  祖父总要在吃饭的时候,满脸醋意地说:“买豆腐就去买豆腐,你在那儿粘糊个啥?”
  “嘿,谁让你别人的不吃,偏噇他的?我要是不抓紧学会喽,还不气死你?”
  祖父真就早早地死去了,不过并不是被气死的,而是正常病故。尽管祖母向豆腐房跑了很多次,可做豆腐的技术终究没有学来。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预备很多豆腐,几家豆腐房的生意火得不得了。赵北山先给我家做,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做。十几家等买豆腐的婆娘不耐烦地簇成一团,她们被赵北山拖得直骂街。祖母这几天就坐在豆腐房里,家里的一切事务都归了父亲。这两天仿佛永远是祖母私定的假期。祖母天天在豆腐房看。看石磨,看够了石磨,看拉磨的驴。看完了拉磨的驴,看吊包。仿佛什么都看够了才把目光移到赵北山脸上……奉命盯梢的我们也随着祖母看,看石磨,驴,吊包和赵北山……直到祖母端着新做的豆腐离开。
  祖母六十岁时,听说北山的情形变了,修了宽展的柏油路,进山或出山再不需肩扛背挑了。祖母竟动了进一次北山的心思。这一回祖母背叛了自己,她却调侃说:该轮到我这片儿老树叶寻根喽!
  走出村庄近而又走进大山,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要算作生活上的一种退化,要知道山里人的生活并没有完全改变过来。
  祖母在迷离之际念念不忘的还是北山,毕竟北山里有和她血脉相通的人,更有那位做铁匠的父亲——我的太姥爷,可他老人家从来没有找过祖母,祖母不无伤心地说:“你们的太姥爷肯定恨死我了。”
  由这一点来说,祖母该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自从来到祖父家里,她白天勤勤恳恳地过日子,晚上等家人熟睡后,她才能腾出时间想想家人,抹几把泪水。她对北山始终是虔诚的,院里的粮仓,墙头上晾晒的野梨干、山楂片,还有那条连哼哼都像唱山歌的狗……这些都是北山人生活的缩影。
  祖母死了,死了才大彻大悟。人总爱犯这个毛病。
  四
  赵北山起早贪黑做了几大道豆腐,特意多放了山豆。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找上门的。
  “订豆腐!”
  正在卸驴的赵北山嘿嘿一乐,“三道,早为你准备好了!”
  “十三道!”
  赵北山一愣,慌忙把驴往套里赶。
  “不用驴拉磨,要你自己来!”
  赵北山脸上的肌肉开始僵硬了,很快又舒展开了,“好,好小子,我就自己来,不过票子要加倍!三天之后来取豆腐!”
  声音像山雷炸响在人们头顶。
  三天之后,父亲领着忙乎人来取豆腐。赵北山正趴在磨杠上,盯着前面那座白花花的豆腐山。父亲吩咐一声,“搬!”把一沓钞票丢给赵北山。
  赵北山接住钞票,望着屋顶猛然大笑,一会就笑出几行泪水,“老——嫂——子!”
  头一垂,殷红的血喷在豆腐上。歇了三天的驴,眼珠子都红了,“啊——”地一声长鸣,抬起一条后腿,踢向父亲。
  山里人向着山里人,祖母丧事那天,她的四个姐妹都来了。吹鼓手把唢呐的调子吹得悲悲戚戚,她们恭恭敬敬在祖母的遗像前鞠躬。账房先生摊开纸张,等候第一批随礼人来上礼。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四姐妹竟一甩袖子走人了,她们去看住院的赵北山了。
  缺少了祖母的几个老姐妹及其家人的捧场,祖母的丧事办得有些萧条。看热闹的少了,那些吹鼓手打不起精神,把乐器吹打得南腔北调,颇为滑稽,与灵棚里的气氛不和谐。父亲一气之下,赶跑了他们。剩下送葬的一群人幽灵般地在街里或野外行走。
  赵北山出院了,几乎全村子的人都去看他,惟独我家没去人。父亲捂着被驴踢伤的大腿直纳闷:赵北山做豆腐从来都是冷落这些人,按说人们该去恨他;而自己的腿被驴踢得这么重,反倒没有几个人来慰问……想来想去,父亲坐不住了,吩咐我明天去赵北山那里看看究竟,可转天我看到的却是空空如也的豆腐房。
  赵北山走了,谁也不知道,就连北山四位姐妹都一头雾水。四姐妹舍不得让豆腐房就此败了,齐心协力接过来经营,村里又响起了毛驴踢踢踏踏拉磨声。不为挣钱,就为留住北山人的性子。如今豆腐房还在,只不过石磨早已换成了电磨,祖母的老姐妹们也相继作古了。要说的一件事情就是,现在的豆腐房是由我父亲来经营的。
  五
  终于有机会带上祖母未尽的心愿去趟北山了。
  山风迎面吹来,这是北山送给我的亲吻。几十年前,祖母也是在这里就这样亲吻过祖父:潮湿、温润,而又羞涩……我坚信祖母的灵魂已经回到了娘家回到了北山。
  “嘎吱吱,嘎吱吱。”大山里响起独轮车的声音。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寻找祖母的家了。真是太难了!我只好追索着祖母几十年前留下的记忆去寻找。
  大多数山里人都反问我:“还有那么个村庄?”
  看来这一次是要无功而返了。
  忽然觉到眼眉上溅了星星点点的水气,那水气无疑是由前边的一片水塘里吹过来的。我凝神望去,竟看到无数浮在水面的房屋。山里人告诉我:“该修水库了,这里原来就是一个村庄,现在村里人都搬走了。”搬走了?在那些搬走的人群里,是否就有我那偶尔令我魂牵梦绕的亲戚?
  这片祥和的大水预示了幸福的到来,与水灾、涝灾……这些古老的话题并不相干。有几个人乘坐着游艇,穿梭于水村中间,不知是游人还是负责移民的工作人员。也许这片村庄就是祖母、北山爷……或是他们的先辈居住过的地方,那些古老的气息还荡存在水面上。
  我不知道这些和开发、改造有无关系,可由这几个山里人羡慕的表情可以断定:人群在搬走时,肯定不会再有那种流离失所的感觉,他们是向着更高更好的生存方式进发了。
  其实这些山里人并不闭塞,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总是远于平原人和城市人的。前些天听说某城镇因搬迁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山里人对待这个问题就一个字,“搬!”瞧,开明着呢!
  北山爷说过,在山里那会儿,做出了豆腐,要挑着挑子去卖,一道豆腐没卖完,天就过了晌午。不知翻过几道山,磨破了肩膀,磨破了脚板……出山时脚下蹬的那双鞋还是祖母给做的。
  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念头:既然已经有了好的归宿,寻找那些亲人也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我们彼此惦念着就足够了,这也足以用来告慰祖母的灵魂了。
  六
  心情稍稍轻松一些。
  踩着一条落叶铺成的小路,向山的深处走去。由脚底传来簌簌的声音,空气里弥散了桦树叶与山榆叶的味道。
  不难想象,在祖母离开的日子,我的太姥爷每到打铁回来,站在山口时那副望眼欲穿的悲惨容颜。可他再没有走出北山去寻找我的祖母,从此他就失去了一个好女儿,一个得力的、贴心的助手,他再没有收过徒弟。也许那会儿我的太姥爷还认为:他的女儿会回来的……这就是一个山里汉子的倔强而固执的性情吧。
  我放眼瞧见其它山道上还有一些说笑的游人,他们显然不知道山里发生过的一个个严肃的故事。难道人类对山的向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或是为得到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吗?人类显然低估了山的力量,从而也忽略了山自身存在的灵性。
  我一直心存一个可笑的想法:一座山被憋得发了疯,就变成人的模样,悄然地溜出去。见到外面这些矮房时,说,能不能将房子盖得像我一样高?于是世间才有了高耸入云的大厦。这是山给人类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启发,独属于山的智慧。
  由生命的本身而言,山是不具备生命的,可它却有一种滋生、孕育生命的功能。也许造物主在造山时,就悄悄对它们说过:亲爱的孩子,默默,默默地……就是你的职责。山就回答:亲爱的父亲或母亲,感谢您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魁梧的身躯。
  那么就让我们伸出手掌,贴在山的脊梁上,将祝福送与山吧,同样送与已经彻悟的祖母。
  其实每一座山都有一双远古的隐形眼睛,每一个人在这双眼睛前面都是一个赤裸裸的灵魂。人类的美与丑,穷困与富有,都清晰地呈现在它眼前,只是不说罢了,因为它们时刻记得自己的职责,而且坚定地认为,会好的,一切都会变好的!这,同样包括我的祖母。
  山腰上生长着一棵向日葵,细小的躯干上顶着一个花盘,里面的葵籽被山鸟啄食光了,一颗头颅才得以轻盈地追随着太阳。它太想他的父亲了,它的父亲就是太阳神。
  它向他的父亲倾诉着:它住够了那只温暖的瓶子或瓦罐,于是它离开了凡高,离开了它的十三朵兄弟。
  七
  走下山腰,走过山脚,与一位背驼足有九十度的老太婆的目光相撞,那么慈祥,就像祖母在世一样。
  “孩子,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摇了摇头。
  “你是第一次来北山吧?你可以到上面采摘几个柿子带回去,不用付钱。”
  她的眼神,她的声音,让我在心中涌起希望:“……你知道他们的下落吗?”
  她没有回答我,低下头去,用扫帚一片一片扫去柏油路上的落叶和尘土。
  她的样子让我更加坚信:她就是当年我那位亲爱的祖母的化身。如今她知道愧对于娘家了,所以才永远弯下腰肢,作为一种自罚。在她们身上有一种东西,是灵性。对,灵性的,飘忽不定的灵性。
  既然这世间根本就没有神仙,那么这位老太婆或祖母就是北山里的神仙。
  哦,北山,刹那间变成了我心中的神山!
  一直紧随老太婆的那条狗,叼了一下我的裤腿儿,我本能地踢了它。老太婆说:“别低看了它。”
  她告诉我,这是一条不愿再和主人回到山外面的狗,可怜巴巴地卧在半山腰上。曾经有一只受了伤的小松鼠,躺在它的眼前,它张开嘴巴,伸出舌头去舔松鼠身上的伤口。那只小松鼠开始很害怕,后来明白了,在这只松鼠眼里的这只庞然大物并没有吃掉它的想法。这只狗饿得本想去下面找一些吃的,可发现有几只山鸟正冲小松鼠跃跃欲试,这只狗就没动,直到那只小松鼠爬进树洞里,它才离开……
  我听后竟莫名其妙地想到了赵北山。于是我向老太婆问起山豆的事情,她愣了愣,“山豆,这里有山豆吗?”
  突然我的耳畔响起一串山歌:
  白(儿)豆腐,
  开红花(儿)——;
  拉磨驴(儿),
  脾气(儿)发——;
  空袋子(儿),
  没(儿)山豆;
  空袋子(儿)
  锁情人(儿)——
  “赵北山的声音!他会在哪儿?”
  山就是他的家。
  "他的家在哪儿?”
  家就是他的山。
  我把家里的事情说给老太婆听,她终于抬高了头颅,“人抛不下感情,那会他们辛辛苦苦逃出大山,又在驿站相遇,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不做出一些事情才怪呢!”
  我不再问下去了,攀到上面摘柿子,双手捧着黄澄澄的柿子爬到山顶。
  “哎--“
  “哎..”
  远处的山在回应着我。
  是啊,来一次北山,不冲那群山唱两句儿,喊几声儿,就会留下遗憾。此时压抑在我心底的一些陈年旧怨就这么消逝在北山里了。若干年后,我的后人再来这里喊山时,回应他们的将是一大串快活的音符!
  八
  夜幕快要降临了,我感觉到那些山奇迹般地在行走。它们生来就是-对大脚板,可行走起来却是无声无息。是怕破坏即将到来的宁静吗?等到夜幕褪去,它们又会悄然退回原处。就像祖母,白天总是忙忙碌碌……到了傍晚,才会站在高岗上,凝望北山。即便连一抹山影都未见到,可她的灵魂依然踏上了思考的旅途。
  四季七里海
  牛俊月
  春
  春生草木榛榛发二月初惊见紫芽暖风薰出一抹绿新叶翘首唤桃花
  夏
  夏日莲荷满池中轻舟掠过瞥惊鸿水荡涟漪弄倩影归来玉手捧芙蓉
  秋
  秋高气爽人如织七里烟波戏鸬鹚芦荻百顷多丽日正是菊黄蟹肥时
  冬
  冬令清湖披玉甲银装素裹沐烟霞遥看飞白疑似雪北风造访舞芦花
  回家
  李振起
  六月的一天,侄子开车接我回了乡下老家。
  患病的大哥见我,白皙而松弛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躺在炕上侧移了一下身子,含混不清地和我打着招呼:“你的病,好了啊?”握着大哥的手,心里涌生一股温暖,大哥久病缠身还惦记着我!
  二十年前,上午还在田里插秧的大哥,下午就莫名其妙地病了。先是自言自语,见谁都害怕得发抖,后来就一言不发,见了谁都不再害怕。见谁都怕时还好,只是萎缩在一角叨叨咕咕;见谁都不怕时就不妙了,不管大人小孩,都气势汹汹地视若仇敌。等到与大哥同住乡下的小侄,通知我们在康复医院见面时,我们都惊呆了,前些天还精神饱满、和蔼可亲的大哥,一下子目光呆滞、间或狂躁咆哮,甚至根本不认识我们了。夜深了,侄儿们坚决不肯让我们陪护,离开时,回望被大夫强制安定了的大哥,泪水迷蒙了我们的眼睛……
  大哥的枕旁有一本书,是我的《温馨集》,书角蜷缩破旧,显然是不知翻阅过多少遍了。大哥指指书又迟缓地问:“你,又出书吗?”
  “快了,快了。”
  “那,我等着啊!”这样的对话,已经延续了八年。其实,我在跟哥撒谎,我信奉期盼会产生神奇。为了让大哥安然地等着,为使等着的大哥给我们争取更多的相伴时间,我早已暗暗决定:大哥在,不出书!
  大哥有时听不懂我的话,我有时也听不懂他的话,但我们谁也不肯放弃,困难而幸福地交流着。忽然大哥笑着说:“你知道吗,小时,你常惹祸,哥姐八个,妈最不喜欢的就是你,可呵护最多的也是你啊!”看得出,大哥记忆的田园没有荒芜,他在用亲情特有的细腻,挖掘着遥远的珍存,传递着母爱的深沉与温馨。
  大哥不仅是闻名乡里的秀才,更是人人夸赞的庄稼把式。患病后,精明强干的大哥连简单的活也不会干了,去倒泔水,会用泔水桶打满清澈的自来水倒在用来饮水、做饭的蓄水缸里;热情助人的他,竟然在邻居晒在门口的粮食上泼水、撒土;本来最讲理的他,竟然变得野蛮专横,稍不如意就勃然大怒或掀桌子摔碗;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瓮声瓮气,混沌不清。就这样,五十二岁的大哥在病情时好、时坏中轮回;在家里、医院中碾转;在家人、亲友的祈盼中艰辛而奇迹般度过了二十余年。
  我看过一份令人心情沉重的资料,全国如大哥这样的病人正在迅猛增长。我居住的小镇人口并不多,触目惊心的是,前几年还冷冷清清的一家医院里竟人满为患,排队看病、买药的长龙里,百分之六十乃至更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印证了老龄化的严峻。他们渴望生存,不肯放弃一丝的希望。一位年近80岁老奶奶的话令我感慨万端:“买药,不就是想多活几年么!”他们需要医疗的救护、需要亲人的呵护,更需要国家及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可面临的现实是,为孩子、房子而疲于奔命的儿女“忠孝不能两全”;国家的养老体系刚刚起步,亟待健全,养老和照顾患者是迫在眉睫又沉重异常课题……
  我不敢想一旦嫂嫂身体累垮或病了,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大哥会怎样。那次回家,我发现大哥的脸上.有血瘀未癒,询问才知,是大哥趁嫂子做午饭溜出家门,走得远了,被一块砖头绊倒,摔得鼻青脸肿,而路人却不敢搀扶,几个放学的孩子搀起了大哥,这时焦急寻找的嫂嫂才满头大汗地赶到……我听得五味杂陈,一个砖头就能被绊倒的大哥,是不是有更多的无助和需要更多的呵护!很快,村里成立了清洁队,专门清理砖头杂草等垃圾,我闻讯甚为欣喜,专门打电话夸奖了当村长的家族孙子,后来,村里修街牌,要我给写几句话,我就写了“惟有文明能传世,自古繁荣好立村”的对联,以表达对乡亲们特别是对孩子们的感激,但更多的是寄予了传承美德的期望。
  响午了,嫂子来叫吃饭,嫂对哥说:“来,我拉你,咱去吃饭。”大哥侧扬了一下头部没理睬嫂,而是朝我扬起胳膊:“拉拉我。”啊,刹那间,我怔住了!这熟悉的话语、熟悉的动作,不正是我小时经常对大哥说的和要求的么!可如今……大哥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热切、渴望、求助的光芒,我怦然心动。“你看你,咋成了小孩儿了,还要弟弟拉!”大嫂嗔怪着,我急忙摆手示意大嫂不要再说,大步跨上前,俯身握住了大哥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拉着,拉着。我感觉出大哥的身躯在颤抖,青筋暴起的双手是那样的干枯、绵软、无力,这还是那双无数次给我温暖的圆润厚实的手吗?这还是那双无数次给我力量的坚强有力的手吗?拉大哥起身的过程,我感慨着嫂子、侄儿们照料的艰辛,诅咒着病魔的可恶!涌出的泪水,在大滴大滴地垂落,浸洇着绵长的记忆和难抑的心痛。
  大哥大我八岁,我四岁时,大哥已读小学四年级。一天,在村头玩耍的我不小心摔倒了,躺在地上打滚撒泼,伸着小手非要人拉我才肯起来,浑然不知危险正在来临。此时,正值放牧的牲畜回村,放荡了一天,腹饱无羁的近百头大小牲畜,几近疯狂地撒欢奔跑,尘烟滚滚,如狂风而至,负责看护我的姐姐吓得不知所措,放学的大哥正好瞧见,勇敢地飞奔上前,一把拉住我的手,把我抱离了那个地方。我免遭了蹄踏之祸,大哥受到了妈妈的表扬,我受到了妈妈严厉的斥责,但却永远地记住了奋不顾身的大哥。
  一九六四年,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芦台一中。那是个多风多雨的年头,从八月中旬就接二连三地下雨,到九月四日老天爷才“犹抱琵笆半遮面”给了点儿时隐时现的阳光。唯一通县城的路已是一片汪洋,送我上学的大哥扛着沉重的水管自行车,沿着村西的堤埝带我绕去205国道。一路上,我不知滑倒了多少次,也记不清大哥拉起我多少回。远远望得见绿树逶迤的公路了,刚想松口气的哥哥和我又目瞪口呆,一条十几米宽的决口横在了面前。哥放下车子,试探了一下说水流虽急但不深,可以趟过去。大哥要背我,我坚决不肯,于是大哥就扛着车子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趟过了决口,家距学校有八十里路,到达校园时太阳已经偏西。因为已经迟到了两日,大哥就领我直接找到初一甲班,把我交给老师后才在暮色苍茫中与我告别,望着大哥远去的疲惫身影,我想哭,却无声……
  一九六六年,文革粉碎了大学梦,我心灰意冷地回乡务农。第一次耪地那天,大哥说,你已经十八岁了,给你按个大锄板儿吧。我回了一个满不在乎的点头和微笑,不料,半天下来,胳膊腿酸痛,腰像要折了一般,歇息时,我躺在地上不想动弹。队长吹哨继续干活时,我微闭着眼睛不肯起来,这时,大哥站在了我的身边,向我伸出双手并示以鼓励的眼神。我噙着泪把手伸出,大哥用力地拉我一跃而起,并说了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话:“记住,眉毛之上是汗水,眉毛之下是泪水,宁可叫活累死,不能叫活儿吓死!”大哥手把着手教我耪地,他翻飞着锄板,告诉我如何间苗、培苗,还紧挨着我插垅,以便中途随时帮我带我;他比划着双手,教我如何分秧、插秧……两年后,我摔打成村里有名的棒汉。当大家都夸我有出息时,大哥只在一旁眯着眼惬意地笑,我则回眸哥一次次无声的感激。
  父母双双去世的第二年、一九七七年五月,大哥和二哥一起操持着给我完婚,一个多月后,嫂子端来一瓢鸡蛋送我,说我需要营养,我和妻子百般推辞,嫂子沉下了脸说:“还要你哥哥亲自来送么!”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次,我当着新婚妻子的面,忍不住泪洒衣襟,妻也感动得潸然泪下。年幼的侄女才不满五岁,想吃一个都不能,那个年月,一瓢鸡蛋能换来一两个月的油盐酱醋钱呀!
  我小心而用力地拉着大哥,慢慢地,慢慢地,大哥坐了起来,沧桑的脸上充溢着甜蜜的笑容,然后下炕和我手拉手走向饭桌。搀扶着脚步蹒跚的哥哥,注视着大哥的满头白发,我鼻尖发酸,眼睛再一次湿润起来,从小到大,大哥不知拉了我多少次,可我这样拉过哥几回?特别是病中需要的时候!扪心自问,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愧。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以后常回家看看,拉大哥起来,陪他吃饭、说话,给他理发、洗脚……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光是为大哥,也是为自己,弥补亲情的遗憾、收获心灵的慰藉!
  那天,我在老家住下了,和哥嫂说话到很晚,说话间,大哥一直拉着我的手,似乎怕我离开。不料,当夜深我要留下来陪他睡觉时,他一下松开了我的手连连说:“不行,不行的啊,你,心脏不好呢,影响你……”还着急地摆手示意嫂子带我离开,我站在门口回望,大哥还执着地朝我挥手。
  那一晚,我在大哥的门外伫立很久很久,直到夜阑人静,虫唱蛙鸣都歇息了,我还不想去睡。望着满天繁星,忽然觉得有一双妈妈的眼睛,似乎在问我,大哥对你好,你对大哥好吗?我心头忽然一震,心里默默地为大哥祈祷着,好在还来得及……
  汉字和笔的忧虑(外一章)
  杨树明
  中国的汉字如果从殷墟甲骨文算起,起码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几多演变终于成了今天方方正正的汉字。就在中国汉字追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日臻成熟的时候,曾经辉煌灿烂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梵文、古玛雅文字却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了现代人类难以解读的“死文字”。唯有中国汉字一直坚强地存活下来,成为世界唯一从远古时代有宗有脉地传承下来的文字。这是一笔中国人世代享受不尽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永远骄傲。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人说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电脑编织的虚拟空间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了一位号称“当代毕升”的王选,他天才地发明了电脑汉字输入法,使电脑文字由ABCD洋字码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历史,这是一项值得载入史册的伟大发明。可是,天下凡事都有两重性。王选先生发明的电脑汉字输入法像一把双刃剑,当中国人在享受使用“五笔”、“拼音”敲打电脑键盘带来的书写便捷时,却和笔这个陪伴中国人上千年赖以书写的唯一工具渐行渐远了。只要守着一台看似无所不能的电脑,就可以轻松地将毛笔、钢笔、圆珠笔、碳素笔以及铅笔等形形色色的笔闲置起来了。如果你无论与什么人有事情要谈,哪管他住在地球另一端,只要发一件“伊妹儿”眨眼间对方就能收到,过去那种邮差传递、鸿雁传书好像成为昨日黄花。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连写一张请假条都懒得动笔了,把一笔一划地在纸上书写文字看作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苦差事。于是,当今出现了一种令有识之士担忧的怪现象:自八〇后这代人开始一般学历都在大专、大本以上,硕士、博士也不是凤毛麟角。这一代高学历的年轻人如果坐在电脑前,“盲打”键盘如同郎朗弹钢琴一样潇洒、娴熟,不愧是电脑高手。一旦拿起笔郑重其事地书写文字,要么写得歪歪扭扭像蜘蛛爬,要么“提笔忘字”连最常用的汉字都不会写了,笔下的文字形象和书写水平与高学历形成鲜明反差。
  人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也许真有一天绵延几千年的用笔在纸上书写汉字被淘汰。遥想过去漫长的岁月,我们的先人采动物身上的体毛制成毛笔蘸墨在纸上书写,是一件凡识文断字之人都能为之的事情。而如今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是令人羡慕的事情,造诣深厚者被尊为“书法家”。
  我想,总有一天当今人人都能摇动一番的所谓“硬笔”,即钢笔、碳素笔等书写文字也会显得十分稀罕,成为一门只供少数“硬笔书法家”当作古老的学问研究了,即使写在纸上也只能当作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摆在博物馆里供人们欣赏了。
  中国古老的用笔书写汉字的“大限”来得更晚些吧!
  漫话“天下文章一大抄”
  “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说不能登大雅之堂,也没有列入任何教科书中,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羞于启齿又极力回避的话题。其实,上至著作等身的文豪大家,下至刚会写“记一次劳动”作文的小学生,对“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说心领神会,默认这是一条著述作文屡试不爽的“捷径”。其实,“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是见不得人的丑八怪,关键是后面还有一句话给它做了最好注脚——“看你会抄不会抄”。既然认定“天下文章一大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公认法则”,怎么做才算“会抄”?怎么做又算“不会抄”?“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抄”是否算变相剽窃?多少年以来,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可以服众的定义,也许今后将继续争论下去。
  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精彩典例
  翻开现代文学史,鲁迅、巴金、曹禺等一批文学巨匠以他们不朽的作品名扬当代、流芳后世。他们留给后世那些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公认是传世之作。其实,如果你阅读中外名著多了,就会时常发现一些作品似曾相识,甚至是翻版或移植,无不闪动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灵光。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引自《辞海》鲁迅目下)。但是,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已有一篇同名小说问世,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以看似荒诞的表现形式和愤世嫉俗的语言,有力地讽刺了当时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中外两篇《狂人日记》相隔一百多年问世,在作品标题、主题思想、艺术构思、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手法等惊人地相似。后者对前者因袭而得的痕迹十分明显。连鲁迅先生本人都承认自己写作《狂人日记》是受到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启示。
  巴金先生名著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多次再版,已经翻译成多国文字流传海外。但是,当你研读了中国伟大历史名著《红楼梦》之后,再审视《家》、《春》、《秋》这部作品,发现相隔上百年的两部作品简直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翻版!两者都是通过一个封建大家族盛衰过程的详细描写,深刻批判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看,众多人物性格命运非常相似,就如同相同一群人物故事发生在不同年代,只是人物名称、历史背景不同而已。《家》、《春》、《秋》从总体上讲与《红楼梦》大同小异或者说是翻版,并不是言过其实。只是巴金先生在世时没有讲到写作《家》、《春》、《秋》是受到《红楼梦》的“启示”而已。
  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大雷雨》描写了贵族家庭女主人公卡捷琳娜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丈夫的侄子。对他的爱使卡捷琳娜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她要为爱的权利而奋斗。发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呐喊,当她感到爱的希望成为泡影,最后用了结自己生命来发泄对旧势力强烈的不满和仇恨。曹禺先生的名剧《雷雨》问世于旧中国文化和经济都非常落后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出身于正统家庭的主人公周繁漪与卡捷琳娜的境遇和命运轨迹何其相似,一样为不可能实现的爱情拼死抗争,一样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沉重代价诠释爱情与自由的珍贵与伟大,如果把卡捷琳娜换成周繁漪出现在《雷雨》里,读者肯定不会质疑什么。在此,我说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唤”来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是比较恰当的。
  至今仍活跃在文坛上的少数新生代作家,从先辈文学巨匠的《狂人日记》、《家》、《春》、《秋》、《雷雨》等中外名著中得到很多“启示”,省去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漫长磨砺过程,可能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捷径,因而成就了自己成名立身的作品,跻身于当今的文坛上。言者自轻、闻者自重,在此就不点名道姓地逐一列举了。
  二,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理解
  文学上的事情毕竟发生在文人圈子里,是普通大众所不晓得的。从现实情况来讲,日常工作中“天下文章一大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经常看到一些青年人对于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通过文字材料综合反映显得力不从心,动笔写文字材料感到畏惧怵头,一拿起笔就觉得头脑空洞,感觉无话可写。在万般无奈情况下,就想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个法宝,要么从其他材料上东拼西粘、要么直接从英特网上成块甚至成篇地“荡”,懵头懵脑地拼凑成一篇生硬的文字材料,存在着主题思想不突出、层次结构不合理、语言运用不熟练等方面的毛病,旁人用冷眼一看就知道这篇材料是抄袭得来的。这是一种不会抄的“傻抄”,这样抄一辈子也不会“抄”出任何名堂。其实,他们只知道“天下文章一大抄”能够解困济难,却没有领悟“看你会抄不会抄”的真谛。
  坦诚地讲,我不反对“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是“看你会抄不会抄”。不会抄的“傻抄”好比饮鸩止渴,只解眼前之难,到头来真正写作本事一点学不到,落个老大徒伤悲的结局。而真正有心人在研究如何“抄”的方面很有建树,讲究一个“悟”字,对于人家的好文章、好材料先“悟”后“抄”。其实,“悟”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学习、吸收的过程,通过研读人家文章材料从中发现精华和亮点,使自己受到如同醍醐灌顶般的某些启示,深深地印在自己脑子里,变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学问,在自己写作时自然用在本人的文章材料中,这样做能说是抄袭剽窃吗?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凡是负责任的领导都鼓励督促年轻员工多读书学习,其中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抄”的过程,就是把书中的知识学问往自己大脑这个“仓库”里填充,使之成为归自己所占有的精神财富。只有自己大脑“库存”的知识学问储备充足,才避免陷进“一拿起笔就觉得头脑空洞,感觉无话可写”的窘境,反而感觉要写的文章像呼之欲出一样烂熟于心,只要拿起笔就像开闸放水一样,顷刻变成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最终成为一篇美轮美奂的精彩文章材料。也许,你写出的文章材料他人读起来感觉很不错,但同时也感觉似曾相识,和以前读过的某篇好文章材料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无法判定是抄袭前者的文章材料,只有“抄”到了这个境界才算得上真正“会抄”。
  三,“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踩抄袭剽窃的“红线”
  抄袭剽窃是一种见不得人的文化偷窃行为,一旦被识破且不说可能招惹侵犯版权的官司,单是人们冷嘲热讽的谴责嘲弄就会使始作俑者抬不起头来,可能终生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而一蹶不振。
  抄袭剽窃早已被世人所不齿,与人们通常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抄袭剽窃者所为说轻了是不劳而获,说重了是欺世盗名。明知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学问造诣,却没有塌下身子刻苦学习钻研的恒心和毅力,没有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气魄和胆量,只好走“天下文章一大抄”这条捷径,对他人的精神劳动成果奉行“拿来主义”,稍加改头换面或者干脆换成自己的大名就再生般的“问世”了。这样做无非是企盼没有任何付出就“速成”般的一夜成名,用他人的心血染红自己的顶子。这是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严重曲解和亵渎,所走的“抄”路是毁己害人的旁门左道。这样做只能在一时蒙骗一部分人,不能在一世永远蒙骗所有人。
  日常工作中,如果哪位同志写公文材料,不管是出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动机,还是出于少消耗“脑汁”、图省事的心理,将他人写的现成材料改头换面之后应付领导,交上的材料被领导判定“写得不行”退回重写,顶多算作工作态度不踏实,文字综合写作能力较低之类的,不至于达到“用他人的心血染红自己的顶子”的严重地步。作为岗位公职人员人来讲,不是单纯依靠写书立说混饭吃的作家学者,单位内部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不管出于谁的手笔都算作“公家”所有,写作(起草)者不持有所谓版权。因为当你写作(起草)各种文字材料的时候,是履行职责范围内的份内工作,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同时,你也享受着应得的薪金报酬,实际上所从事的是一种有偿的脑力劳动。但这里仍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律:不论从职业道德角度、敬业精神角度来讲,还是从个人进步、工作业绩角度讲,也必须遵守“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游戏规则,一旦逾越这个规则同样踩到抄袭他人文章的“红线”。作文如同做人,一个规矩正派的写作者追求的是通过勤奋读书、刻苦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要通过长期读书学习,增加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积累,要通过大量写作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实,读书与练笔的过程就是践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将人家书籍(材料)中的知识吸收进自己的大脑,变成了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我所用,这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真正涵义,这才能算做一名会“抄”的有心人,所走的也是一条规范正当的“抄”路,走在这样的“抄”路上永远不会踩到“红线”。这是一种艰苦锻打、艰辛磨练的漫长过程,是一种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积累过程,真正获取知识、增长学问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人世间为什么衍生了抄袭剽窃这个怪胎,就是有的人求成心切,恨不得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为著作等身的大学问家,视这个过程为充满荆棘的畏途,没有胆量披荆斩棘地走下去,只好另辟蹊径地走上了一条抄袭剽窃的死路。
  四,“天下文章一大抄”是否认可从网上“荡”文章
  当今世界步入了网络时代,电脑进入每一个单位团体的所有角落,宽带网连接了天下千家万户。只要登录网络便觉得五洲四海近在咫尺,地球变成人们每天可以彼此见面沟通的村落。人们常说,只要打开电脑登录网络,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没有你办不到的事情。不知是哪一天、哪一位独出心裁的智者突然想到从网上“荡”文章这个绝招,竟把“天下文章一大抄”推向了网络,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蔓延起了从网上“荡”文章的风潮。
  其实,我看这种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从网络上“荡”文章也属于“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范畴,只是“抄”的媒介从纸质书本变成了键盘操控的电脑。它唯一照比从纸质书本上“抄”省去了伏案一字一句誊写的辛苦劳作,只要把看上眼的文章用鼠标选定复制,再粘贴在自己文稿中的合适之处就轻松地成就了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于是,这就给既不想付出又想收获的懒人打开了一道通往成功的神奇大门,只要涉及到动笔写文章第一个想到的是上网搜索有关类似的文章,只要相中了就大快朵颐地“荡”下来,只用喝一杯茶的时间就能轻松地完成一篇文章,把千百年来一致公认的最艰苦的写作劳动变得十分轻松起来,只有傻子才干那种“三年磨一句,一吟泪双流”苦行憎式的练笔修行。
  当我听说从网上“荡”文章已经成为时尚之后,也特意上网浏览一些有关登载文章的网页。给我直观印象是,网上的文章也是良莠不齐,有的文章写得有模儿有样儿值得一“荡”,有的文章纯粹是文字堆砌的蹩脚文章,挂在网上纯粹是丢了写文章人的脸面。我这样讲不是判定上网“荡”是一块不能涉足的禁地,而是你应该具有一双识别良莠文章的慧眼,即使是好的文章也不要整篇整段地生搬硬“荡”,特别是在动笔之前“打腹稿”构思阶段,上网找一些同类的不错文章读一读,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从哪个角度下笔,先后层次是如何排列,为了突出主题思想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样做最大的益处是可以帮助开拓思路、调动灵感、寻求启示,其实这就是一个智慧地“抄”的过程。对于其中的精彩语言甚至是语段文字可以抄袭借鉴,但也要经过一番“改头换面”的加工变成自己的语言,再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要尽量使用得自然天成,不能留下一丝“荡”的痕迹。做到这样了才算是“荡”文章的高手,也能够对自己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我最担忧的是,一些青年人由于养成了凡是动笔写文字就从网上“荡”的不好习惯,这样做不用说提高写作水平,还会使自己原有的聪明才智受到挤压和限制甚至退化萎缩,成为听任网络摆布的可怜傀儡。由此可见,上网“荡”文章是一把双刃剑,会“荡”者可以从中受到裨益,不会“荡”者最终落个一事无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天下文章一大抄”既不是对之全盘推崇,也不是对之全面否定。“天下文章一大抄”过去没有绝迹、现在没有绝迹,将来也不会绝迹。当你意识到,通过“抄”使你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不妨照此走下去,如果“抄”使你变得越来越懒惰了,就应该戛然止步,还是老实地从头练笔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吧。
  八百米赛场
  冯晓月
  经过两天来紧张激烈的比赛,芦台一小2014年度春季运动会只剩下女子八百米决赛没有进行了。比赛将在六年级八个班之间进行,做为六二班唯一的一名参赛选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从往届校运动会看,我们六二班与同年级各班相比,是具有相当实力的。就拿男生@来说,在上届校运动会上,仅他一人就为班里拿了两项第一。但本届校运动会,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本该有把握的项目在临近比赛时却决定取消。因此六二班原有的实力大大减弱。眼下运动会已接近尾声,在各班实力基本相当,总积分又没有多大差别的情况下,女子八百米决赛,就成了各班之间,竞争的关键之关键。
  昨天放学回到家,妈妈知道我准备参加今天的比赛,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晓月,好好跑,争取拿第一名,妈妈请你吃肯德基”。我知道妈妈的心思,她那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是想让我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鼓励。假如不是因为有今天这关键性的比赛,不说别的,单是请吃肯德基这样的话,也会使我感到轻松愉快。
  女子八百米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操场上体育老师们都在忙着赛前的准备工作。按体育老师的统一安排,我同其它参赛选手,也都依次站到了各自的起跑位置。操场跑道的周围早已坐满了全校各个班级的师生,他们个个情绪高昂,热切地期盼着比赛的开始。做为参赛人员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必须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忘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重在参与。但我的腿还是忍不住有点打颤,感觉心跳比平时快了很多。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别紧张,没有什么可紧张的,冯晓月,你要相信自己、你能行、你一定行!
  “砰!”的一声,起跑的枪声响了,同学们几乎同时冲出了起跑线。仅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从各自起跑的位置,全部拼抢到靠操场中心最近的这条跑道上来了。同学们如空中迁徙的大雁,一字排开。我抢在最前头,似头雁领航,前方无阻无挡,任凭飞翔,感觉好爽。突然,一个高个子同学,从后面猛的蹿到我前面。瞬间我瞟了她一眼,好家伙!原来是六一班在上午举行的女子二百米决赛中独战群雄的第一名,而且还破了此项目的校最高记录。顿时,上午二百米赛场上,她那出色的表现又闪现在我的眼前。
  又有两名同学相继超过了我,并逐渐与我拉大了距离。情况不妙,照这样下去,什么六二班的荣誉,什么肯德基,弄不好,自己就成落汤鸡了。
  八百米的赛程,正好是学校操场环形跑道的四圈,跑完第二圈,已是赛程的一半,这时候,我已让前面的同学落下一大截。
  场外,六二班“观战”的同学们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有的干脆从座位上站起来。“六二班加油!冯晓月加油!”的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他们在给我勇气、给我力量,在不断的提醒我,不能气馁、不能松懈、更不能甘败下风。肯德基虽好,可以不吃,但决不能辜负六二班全体师生对自己的鼓励和希望。
  在家的时候,曾听爸爸讲过,八百米算是长跑了,它与短跑有所不同,在整个赛程中,参赛人员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分阶段,有侧重的进行,不应把精力平均使用。爸爸的话是有道理的。可惜的是,当时自己没有就这个话题与爸爸做进一步的探讨就匆匆离开了。还好,我觉得自己的速度还有再提升的余地,也许现在加速才正是时候。
  哪容多想,其实加速已经开始了。好!超过了一位……又超过了一位。前面只有一位了,就是那个高个子同学,再加把劲,一定要把她超过去。心是这么想的,但身体却不给力,感到口干舌燥,气不够用。看来“心想事成”谈何容易呀!为什么它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不是普遍存在、颠覆不破、永恒不变的真理呢?哪怕只为现在的我。
  更糟糕的是,我没有注意到,这时候连第二圈都已跑完了,直到体育老师手中提示最后一圈开始的枪响我才知道。
  离终点越来越近了,刻不容缓,必须抓紧。不然就来不及了。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发现,前面那个高个子同学,速度也在逐渐放慢,相比之下,反倒觉得我的速度稍快了些。一步一步的追,一点一点的赶,好不容易靠近高个子同学的身后,我紧紧地跟着她,死死的咬住,不敢再放松一步。但想超过她却感觉困难。高个子同学,你虽不曾回头,但我紧挨你身后,咱们近在咫尺,你是否感觉到我的威力不可小视,却又不肯服输。好!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我用足了力气,猛的冲到高个子同学的前面。但很快又被高个子同学赶了过去。反反复复,又经过几次较长时间的肩并肩、你前我后、我前你后的追逐,高个子同学终于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也许是体能极限的原因,我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但我知道,眼下不光是我,场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很吃力,现在就看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了。
  绕过最后一个弯道,离终点只有短短的几十米,但它给我的感觉是那么长,那么不容易跑完。
  跑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不是体育老师,却破例地站在终点的一侧。她探着头,侧着脸,眼睛盯着我跑来的方向。是她——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见我跑过来了。她双手高举,上下不停地用力摆动。她是在为我加油呀!终点就在眼前了,此刻,我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只有终点。我竭尽全力地向终点冲刺过去……
  随着女子八百米决赛的结束,芦台一小,2014年度春季运动会缓缓落下了帷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六二班,终于取得了本届校运动会,年级组总分第一名。
  赛扬归来,同学们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聚在一起把我团团围住。大家的热情太高了,都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好像总分第一名,就是我一个人得的。连班里平时爱调皮、也最不肯在别人面前服气的男生刘健,此刻也挤进人群,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把大家都逗乐了。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班主任杨老师走过来了,她老远的张开双臂,母亲般的拥抱了我,并给了我一个亲切的吻。校园里响起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放学的时间到了,大家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对于今天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我也感到满意。因为得了女子八百米决赛第一名,不但为班集体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只差两秒就破了女子八百米的校最高记录,据说,这样的成绩也是不容易得的呢。哦,差点忘了,赶快回家,早点儿让妈妈带我去吃肯德基,我想,今天的肯德基一定是风味独特,因为,那是妈妈给我的奖励。
  大连之旅
  王薇
  “第一次来大连,第一次姐妹同行,退休后第一次与同事出游,心情甚是愉悦!呵呵!”这是一位退休教师在大连之旅后微信中的感慨。
  2014年八月,我有幸和几位退休的教师阿姨去了大连。一路上欢声笑语,别看都是退休的年龄了,却像一群未长大的孩子一般。互相问着:“几月份退休的啊?好一阵子没看见你了。”另一位则充满热情地说:“退休了好啊,可以有时间到处走走,祖国的大好河山,咱可得好好看看!”
  阿姨们边说话边打趣,车厢里一片欢声笑语。
  大连山清水秀,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阿姨们开始开心的玩起来了,到这个景点拍照,到那个景点留念,搭电车,逛广场,坐轮船,乘汽艇,玩的乐不思蜀。
  教师们辛勤地工作,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点燃了孩子们的希望,在教育战线上忙碌一生,终于等到退休,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到处游览。
  教师们艰苦朴素习惯了,吃饭的时候专门找那些小饭店。菜点的不是很多,吃起饭来每道菜都不浪费。别看教师们的工资高,却省吃俭用。到了金石滩教师们都没舍得吃海鲜,就买了几个烧饼和几袋榨菜吃起来。因景点的水较贵,所以每天出游,教师们总是习惯带白开水或是茶水,都尽量不买水喝。
  教师们一辈子在教育战线上忙碌着,出门的机会不多,有的教师晕车晕船,她们互相送水送药,甚是关心。
  我们在大连的第三天,观看了人妖表演、训鳄表演。人妖的身世非常可怜,让阿姨们觉得这表演不忍心看下去;训鳄也是有一定危险的,阿姨们觉得演员们太不容易了,他们的表演让人觉得提心吊胆,表演没有看完就含泪走出了表演场。
  我们还去了好多自费景点,阿姨们觉得导游的工作很辛苦整天跑东跑西的,据说自费和导游们的薪水有关系,觉得这样能体谅下导游。
  我与她们一起生活了四天,阿姨们的品质让人佩服,阿姨们的行为深深感动着我,也使我真正体会到为人师表的含义。
  散文责任编辑:毛毛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

漫话家乡的春联
相关作品
鞋里亲情
相关作品
祖母的北山
相关作品
回家
相关作品
八百米赛场
相关作品
大连之旅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