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红色洗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465
颗粒名称: 心灵的红色洗礼
其他题名: 观电视剧《寻路》有感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4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电视剧《寻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战略军事思想,强调了武装力量和根据地的重要性,并展示了领袖人物的特点和共产党人的真善美品格。同时,剧中也突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分量,以及军民鱼水之情的珍贵。它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教材,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梦 征文 特稿

内容

朝柱老先生的剧本大作《寻路》笔止,我就很有幸拜读了此佳作,对《寻路》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的教育意义及它的文学创作价值、欣赏价值等已有很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早有过高论和点评。最近,电视剧《寻路》在中央台热播,老先生让我也谈点感想,说老实话,搞文学评论,自知是“门外汉”,难登大雅之堂,但又不好推托,故以一孔之见,与大家共勉。
  从电视剧《寻路》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开始,我就是忠实观众。《寻路》那气势恢弘而悲壮的战争场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就给我们带到了那红旗漫卷、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特别是由她缔造的这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英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历经千难万险,不知跨过多少群山峻岭,闯过多少激流险滩,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宝贵生命。《寻路》观后给我这样几点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行;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行;没有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不行;没有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军事思想不行;没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思想更不行。
  《寻路》的创作风格非同凡响,与以往其他红色作品相比,更加突出的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客观地记述了共产党不仅打过败仗,这个领导集体也曾有过很多思想上、认识上、道路上的分歧,剧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陈独秀等革命领袖人物走下神坛,他们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常人,有过错误、失误,也走过弯路,他们各有风格特点,但共同的革命理想追求使他们同甘共苦、携手并肩。《寻路》这种客观地再现伟人集体群像,可谓是独树一帜、独具匠心,表现了作者朝柱老先生尊重客观事实、不搞虚夸、真实做人的真善美品格,文如其人,让我对老先生不禁油然生出无限的敬仰之情,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当今一些文艺工作者好好借鉴、好好学习的。
  《寻路》的奇特在于它的“巧”’和“妙”,它的情节自不必说,单说它的内容与党中央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那么“巧”和“妙”,说它“巧”是因为编剧朝柱老先生创作之初显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说它“妙”就在于它是我们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教材。在《寻路》剧中我们看到,一些在党的重要岗位上工作的党员干部由于理想信念的动摇、丧失而腐败堕落甚至成为叛徒,给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险些毁掉党中央。所以,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让大家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多么重要。尤其在作品中通篇表现的是共产党走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无不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足见民众对共产党的分量,赢得“民心”又是何等重要,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寻路》中这些沉痛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多少年来都在朝柱老先生的心中缠绕,所以《寻路》在我们党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表面看来似乎是“不知不觉”的巧合,或美其名曰“前瞻性”,其实我认为不如说是老先生心中早就有的期盼,因此说党中央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反映了所有像王朝柱这样的老共产党员、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在这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寻路》更彰显了它伟大的现实意义。
  电视剧《寻路》有一段陈赓大将在七里海锄奸、与敬爱的周总理商讨革命大计的画面,由此,我蓦然想起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曾与敬爱的周总理并肩战斗过的挚友于方舟。于方舟烈士原名兰渚,又名芳洲。1900年9月15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俵口村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1月29日,在赴直隶省公署请愿时,因要求释放爱国人士被反动军阀抓捕入狱,与周恩来等一起同敌人进行了半年的铁窗斗争。1923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参与筹建天津的共产党组织。他曾代表直隶省与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七名共产党员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组织成立了京东人民革命军,在向玉田城进军途中遭反动民团围攻,不幸被俘入狱,面对敌人的酷刑和死亡威胁,他坚贞不屈地说:“我信仰共产主义。”1927年12月31日夜晚,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是于方舟的同学,多次到方舟家与他谈理想、切磋诗文、共商革命大计,入夜二人就在他家的土炕上休息入眠,他们也曾在这里的天然屏障“七里海”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我们美丽的“七里海”是方圆近百里的一片广袤的湿地绿洲(如今已是国家级古海岸重点保护湿地),又有“津京冀肺叶”的美称,她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寻路”中的卫士,是战胜敌人的坚强后防,在这里不知曾演绎了多少军民鱼水、共同奋战消灭敌寇的动人故事,她像《寻路》一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奋斗历程。因此我们总结并推出了七里海的红色文化,让这里的人们铭记历史,知党情、报党恩。特别是在前几年我们还把革命烈士于方舟的一生拍成历史资料片,再现了于方舟组建天津共产党开展学生运动、领导农民暴动等重要革命活动的历史画面。该片由原天津市委书记、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名为“津门之光”。它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与《寻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与当前习总书记提出的“知党、爱党、知史、爱国”遥相呼应。《津门之光》和《寻路》这些珍贵的史料,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灵以红色的洗礼。《寻路》是“中国梦”奋进的号角,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它将激励我们更加勤奋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附注

《寻路》主题曲: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合唱)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合唱)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啊,寥廓江天万里霜。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迎
责任者
雁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