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一中百年校庆征文选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457
颗粒名称: 芦台一中百年校庆征文选登
分类号: I267
页数: 8
页码: 53-60
摘要: 本节收录了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有感、庆典赋、我是—中人、我怀念的芦台一中、芦台一毕业生、百年校庆感言六篇文学作品。
关键词: 芦台一中 文学作品 七里海

内容

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有感
  史庆起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日霞放辉,喜气洋洋,在这美好的时刻,迎来了芦台一中百年华诞。在校园操场,人着盛装,彩旗飞扬,全校师生、校友来宾,欢聚一堂,共庆这振奋人心的节日。
  芦台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她名震沧海、秀毓四方。百年来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各届学子,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学到了知识,学会了作人。所学知识,受益一生。
  芦台一中地处风水宝地。南临渤海、背依津京、遥望华夏、鸟瞰蓟唐;侧有七里海——风扬芦絮,滨临蓟运河——涛声依旧;这里是:风景秀美、人杰地灵。
  芦台一中是一座美丽的校园,芳草漫地、红花绿树、楼亭馆舍、星罗棋布、花壇水榭、曲径通幽;校园里,儒雅学子侃谈阔论;操场上,俊男靓女游戏健身。
  芦台一中是一所治学有方的学校,勤慎朴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兴国兴民、以德理喻、以精授课、依法治校、科研兴学。
  芦台一中是一所业绩辉煌的学校,百年育人,英才辈出,五湖四海,各有建树;桃李满天下,学子无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勋绩累累、罄竹难书。
  我是一名芦台一中毕业的学子,有幸参加了母校的百年校庆。回到母校,就像孩子回到母亲的身边!非常亲切、非常兴奋!我最美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我在母校所学知识,特别扎实,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我的授课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数学老师逻辑性强;物理老师以理服人;化学老师反应迅速;语文老师词意清晰;外语老师音韵标准;政治老师哲理性强。特别是费淑琴老师,她的课教得真好,思维敏捷、条理清楚、语言干练、融会贯通,我们特别爱上她的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们的学校是一流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是高水平的老师。我为芦台一中骄傲,我为芦台一中自豪,我爱芦台一中!
  我向芦台一中的老师们致敬!愿我的母校永远繁荣昌盛,在教育战线的快车道驰骋在最前端!
  作者简介:
  史庆起,1969年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三机部六二三所工作,现就职于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正高级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
  复合材料学会会员。参加过歼10飞机、歼11飞机、歼20飞机、舰载机、预警机、ARj21-700客运飞机、C919客运飞机、运输机等其中的部分试验研究工作。
  1991年“带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机身技术”获部一等奖;
  1991年荣立部级三等功;
  1998年歼十试验中荣立二等功;
  2000年“考虑机身刚度的起落架落摆振试验技术”获部二等奖、国防科工委三等奖;
  2002年歼十一试验中立二等功。
  2003年荣立一集团三等功。
  2010年“舰载机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技术研究”获集团公司二等奖。
  2011年“飞机结构坠撞试验系统研制”获集团公司二等奖。
  获一项发明型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百年校庆感言
  张桂霙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芦台一中百年华诞!此时此刻,作为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老校友、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老教师,我在年过八旬之时,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百年校庆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梦想,我的
  心情特别的激动,我的精神特别的振奋。
  首先,我心中燃起由衷的感激和深深的敬意。我看到芦台一中经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如今能以如此美丽壮观、如此现代质朴的气势,巍然屹立在灵钟沧海的蓟运河畔,作为50年代初就在芦台一中工作的老同志,我特别的高兴。我感受到了各届县领导对芦台一中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倾心的指导,我也感受到了芦台一中的各届领导、各届师生为学校的腾飞做出了辛勤的努力和付出!
  同时,我也感到无比的骄傲!芦台一中经历一百年的风雨沧桑,它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学校艰难,国运昌盛则学校兴旺。无论是挫折劫难,还是成功荣耀,芦台一中在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征途上,丰富了中国基础教育担负民族兴亡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精神传统。经过长期的文化交融与思想革新,承百年之积淀,芦台一中奠定了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多少年来,每当我回忆起少年时代在芦台一中接受教育的点点滴滴、青年时代在芦台一中工作的日日夜夜,我的思绪都会回荡起与战火纷飞相伴的朗朗读书声、眼前都会浮现着火红年代的教师辛勤耕耘的身影!我特别不会忘记,在“文革”的特殊时期,广大师生依然勇敢的捍卫着芦台一中坚实的教育基础,他们蒙受了非人的磨难,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却都始终以赤诚之心,无怨无悔!这让我为芦台一中无比的骄傲。
  最后,我还感到无比的自豪!在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老教师以他们的高尚人品、渊博学识和精湛技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人才。回想起五十年代初,我和芦台一中的许多老教师、老同志、老朋友一起工作的情景,那时,我们正值风华正茂、又恰逢国家的火红年代,我们努力的付出,忘我的工作,赢得了“享誉京津唐地区、1960年获天津市统考第一名、高考升学率居河北省首位、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1964年又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中首批办好的‘宝塔校’”等诸多荣誉。连日来,我看到的校园内莘莘学子,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仿佛又沉浸在50年前芦台一中被命名为“宝塔校”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为芦台一中自豪。
  灵钟沧海,秀毓潮河;英才辈出,巍成广厦。芦台一中的百年,是桃李芬芳、硕果累累的百年;是继往开来、阔步向前的百年!泱泱运河水,流淌着百年悠深的眷恋;苍苍“宝塔校”,迤逦着百年熔铸的辉煌;莘莘学子涌动着百年不变的情怀;衮衮名师升华着百年热切的期待。
  我们衷心祝愿芦台一中在今后的历程中更加辉煌!
  芦台一毕业生
  陈庆来
  人的一生里,印迹最深也最耐回味的当是青葱岁月,而其行旅途中,遇上曾经浇灌自己成长的母校百年盛事,真乃增甚之至。
  2013年8月20日,芦台一中喜迎建校100周年华诞,八方学子不辞百里千里,飞鸟归巢一般,汇集到母校一中校园,亲赴盛会,共举庆典,一时华彩纷呈,热烈空前。
  我是一中莘莘学子中的一员,1977届高中毕业。欣逢如此百年盛会,兴奋与激动之情自是难以言表。
  1975年我从赵庄中学考入芦台一中,那时,高中两年毕业,1977年即将毕业时,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来到部队。在一中读书近两年时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这座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校园里,我吮吸知识,锻炼才干,一天天成长进步,学习生活十分愉快。得益于老师们的师德熏陶,得益于学校培养的进步精神。
  刚步入美丽的一中大门,我第一个接触的便是沉稳大方、挂着满脸严肃而又透出亲切感的一位中年老师,同学们议论中便知,她就是我们高一七班的班主任徐联珍老师。当时高一年级共8个班,我就被分到这个班,也正是这个班,由于徐联珍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科学管理,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具有战斗力、有活力的班集体。不论从学习、纪律、体育等各方面在全校都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优秀班集体,不谦虚的说,在学习成绩和体育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带着一中精神到了部队,第一年就荣立了三等功,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年提拔了干部,1983年转业地方后,分配到县政府,并在重要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于2008年调到县委工作。没有学校的培养锻炼,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长,我真诚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恩师,同时为母校祈祷祝福!
  1976年底,毕业的同学们将要分赴各个岗位,或下乡、或参军、或招工、或待业,从此大多相互很少联系,杳无音讯。光阴荏苒,世事沧桑,2010年国庆节,在同学们的倡议下,我主持举办了高二七班师生联谊会,不但该班师生亲临聚会,我们还特邀了芦台一中德高望重的费淑琴、李天才、曹岳朋老师到场助兴。大家把同窗之谊当宝贝一样珍藏在心底,从此后,同学们联系密切了,相互往来,愈发频繁。这为今天母校百年校庆校友联系提供了极大便利。当郑德芹同学通知大家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时,同学们反应强烈,纷纷表示要参会,分享母校百年盛典的喜悦。令我感动惊喜的是,远在上海、四川、北京、广东等地的同学们,他们怀揣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思念、对校友聚会的渴望,表示如期参加。
  35年前,我们就是从这片沃土奔赴各行各业,当年,懵懂小伙和妙龄的美女如今已鬓发斑白、儿孙绕膝。日月如梭,时光流逝,历经风风雨雨,如今我们更懂得珍惜时光、珍惜拥有,更懂得珍爱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无论走到哪里,当人们问起中学母校时,我们依然会自豪地说:“我们是芦台一中毕业的!”
  我怀念的芦台一中
  胡宇辰
  今天是芦台一中的百年校庆。纵览校史,倍感创业之艰难,民国二年建校,那应该是个军阀混战,列强割据的时代,鲜有执政者关心教育。宁河县中学校(旧称)成立之初,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校董会、盐贡等民间组织的捐助,而一场直奉战争就让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直到民国二十七年,学校经费才由政府划拨,校舍才得以重修。毫不夸张地讲,前二十五年的辛苦经营的岁月既是时局动荡的真实写照,更是近代地方中学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共和国成立之后,芦台一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河北小宝塔”的称誉不胫而走,即使在整个华北地区都是一流的高中学校。而我们家与一中的渊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那时高中文凭的含金量还很高,“男女授受不亲”的旧观念还很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在芦台一中高中部师训班相识了。如今这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毕业后也一直在教育工作者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实践着一中人“勤、慎、朴、洁”作风。他们,便是我的姥姥和姥爷。
  1983年,文革后高考已恢复多年,全国都是一派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恰逢一中七十周年校庆,
  芦台一中83届的毕业生有五位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个被称为理工学科的最高学府,寄托了一代代一中人的理想与情怀。三十年后,芦台一中已经被授予“清华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的称号,这与前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1983届高考的县状元,是我的舅舅。三年后,我的母亲也顺利从一中毕业,被山东建材学院(现济南大学)录取。
  而我与一中的初识是在2007年的寒假,还记得一中棕红色的大理石校门,庄重里透着几分神秘,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在此度过中学生涯最重要的一段时光。在我眼中,一中的学风是非常严谨甚至严酷的,三个星期放一次大礼拜,每天上完第四节晚自习已经十点,每逢寒暑假也都需要补课。起初,我对这样高强度的学习节奏非常不适应,但随着自己知识水平的精进,与老师同学们越来越深厚的情谊,乐在其中便成了学习生活的常态。此外,我还特别留意到,身边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学生,从近郊的河北唐山、张家口,到山东、内蒙古甚至东北吉林省,而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学生,也让一中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也许是受清华的影响,一中不但重视学习,同样重视体育锻炼,每年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比赛都是传统的节日性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校运会中长跑项目上我连续两年都是第三,还在县级比赛拿过第八,比竞技成绩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对健康投资、健康工作的观念已经深植,这也许就是一中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吧。
  回想那几年的求学生涯,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高三那年。高考,对于每个同学来讲都绝对是一次里程碑。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每道大题的得分点,每张考卷的分数,每次模拟的排名,都在考验着我们。在此我必须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高凤霞老师。因为高三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同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情绪波动和心态问题,高老师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每一个同学的感受,协调各方面的学习需求,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高考前夕,高老师对我们说“希望大家到了新的环境里依然能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自己的学业”,这句寄语让我记忆犹新。
  转眼五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或是继续深造,每逢节假日回芦台,三五好友小聚,沿着蓟运河畔一直往东走就能看到一中标志性的体育馆和教学楼,想起在芦台一中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依然令人心存感激。
  我是—中人
  刘连生
  摊开那张被岁月浸黄的肄业证书,一股从未有过的感伤在心海中奔涌沸腾。如今芦台一中迎来百年生日。母校呀!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母校。证书上“因家庭困难退学”几个纤细而又沉重的字,把我带回了尘封了多年的记忆。
  母校呀,不知你是否还记得61届高二丙班沉默寡言的刘连生。
  五八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芦台一中,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那个时侯,学校教室里的桌椅都很像回事。晚上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里,那宿舍就坐落在蓟运河畔,虽然是七八个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但我们都悠哉,乐哉。晚上望着皎洁的月亮,枕着蓟运河的波涛,听着蓟运河的潮汐声入眠。白天在数理化的大海里畅游,那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但好景不长,三年自然灾害,也同样席卷了芦台一中这个偏僻的中学。粮食不能定量分给学生,校园里“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开始了。所有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去地里挖野菜,收白薯秧子,找来水莲蓬籽和粗粮和在一起吃。直到现在不知李天才老师是否还记得:那时的孟克弱校长也和学生一起在食堂用餐。即使他那么大的年纪,身为校长的他喝完粥后,都要用手指抹一下碗底,再用舌头把碗里的粥舔干净。而我那时饿得连动都不想动。我家里的情况就更加每况愈下了。由于我父亲在供销合作社上班,不挣工分,分不了粮食,家庭条件又很糟,我又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所以我没有理由再上学了,这个家需要我回去。即使那时候只需两三块钱的学费,一个月只需十元钱的伙食费,我也不能再留在一中了。离开学校那天淫雨霏霏,老师和同学们把我送出校门口。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当我走到刚刚修通的芦台大桥时,我克制不住内心的不舍,猛然回头,泪水扑簌簌流下来,学校,老师,同学都淹没在泪水里。这一走,我将再不能回到母校,做您的学子;这一走,我将永远离开母校,投入到社会大生产的洪流中去;这一走,我将再没有深造的机会,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将化为乌有。
  这份沉甸甸肄业证书时,给我带来了大半生的遗憾。多少年来,每次来芦台办事情,路过芦台一中时,我都没有勇气去端详一下母校,我怕那样会给我带来隐隐的痛。
  母校呀!老师啊!自从我离开母校,我从未怠慢过自己的人生,我以一中人的信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着东棘坨镇企业经济的发展事业,勤勉耕耘人生。我想我不愧于曾是一中的学子,为国,为家,我是母校的骄傲。
  2012年,我的孙子考上了芦台一中,听到这个消息,我长吁了一口气,眼里挂着涔涔的泪水。开学那天,我亲自送我的孙子上学。当我一步步走近母校,我仿佛听见她翕合均匀的呼吸,仿佛听到她见到我时激动的心跳,仿佛听见她对我轻轻地呼唤。我依然能够嗅到我母校的气息,我依然还能够体会到母校那温暖的怀抱。跨过校门,我疾步进入校园。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图书馆那样庄严亲和。母校呀!如今你已不是那个衣衫褴褛,捉襟见肘的寒酸的姑娘,而是一位外表美丽,内心丰富的才女。一阵风拂面,岁月告诉我——我的母校历经百年沧桑,你更加美丽睿智,有胆有识。经过校内的高考排行榜时,那一个个红质烫金的名字在我的眼里跳跃。母校呀,整整一百年,你已有多少儿女扎根祖国大江南北,正在已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建功立业。
  此时,当我再次审视整张肄业证书时,我不再遗憾。因为我秉承了一中的传统,延续了一中的精神。我创造了我多彩而有意义的人生。母校,我是你的骄傲。
  庆典赋
  贺芦台一中百年校庆
  兰为
  天高见祥瑞,感丽日之和风;地厚存幽深,育满眼之葱翠。
  渤海之滨,聚紫气岚风于佳地;蓟运河畔,汇师生庆典于芦台。和时代发展之步履,怀育人成才之佳梦。忆古人,奠定百年之伟业;待来者,绘就宏伟之蓝图。极佳之地,座拥渤海之襟怀;吐故纳新,尽得津郊之气韵;修身厉行,沐浴蓟运之岚风;博学强识,感领心耕之才学。
  今日之庆典,来之不易矣!源前辈之艰辛,得师生之鼎力。厚积薄发,感前人之积淀;求实创新,担时代之重任。宏图之愿,当百倍努力于前人;时不我待,定全力以赴于当下。夫高堂丽舍,筑巢之基,表象之美;鸿儒大师,固本之基,内涵之美。表象者,犹丹葵置于厅堂,陈设之美;内涵者,犹芝兰生于深谷,幽淡之香。花期盛短,兰香久长。无表象无以储内涵,无内涵无以达表象。故,今日之庆典,植梧凤之至举,播花蜂来之功。凤蜂均至,此庆典之幸也!沿路直行,何不壮哉!何不兴乎!
  庆典之盛,校启新程,吾辈之幸!庆典之境,天地和同,愚笔难叙!庆典之谛,千古珪璋,拙文岂达!
  本栏目编辑:戴雁军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戴雁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