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一中百年校庆征文选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449
颗粒名称: 芦台一中百年校庆征文选登
分类号: I267 .1
页数: 14
页码: 47-60
摘要: 本文收录了怀念父亲、献给亲爱的母校、我对母校诉说、百年校庆系桃李、母校今生我难以割舍的情怀、三载高中一世情六篇文学作品。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芦台一中 七里海

内容

怀念父亲
  写在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时
  董季乾
  一百年春华秋实,一个世纪桃李芬芳。在庆祝母校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更加怀念为母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一生的父亲——董希知。
  父亲是母校1946届高中校友。1947年在芦台一中任教,先后但任过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直到1985年离休。中间除高中毕业后到外地上学和文革中、后期离开过几年外,一生的大半时间是在母校度过的。记得2003年母校90年校庆时,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几代校友,带着他们的成绩,带着他们的祝福,如春之归雁,聚在母校这个大家庭。莘莘学子簇拥在父亲身旁相约母校百年校庆时一定再与老师、老校长共赴盛会……遗憾的是言犹在耳,我亲爱的父亲却看不到这神圣时刻的美好盛会了。2010年7月21日父亲带着荣誉、带着眷恋静静地离开了我们,告别了他梦魂牵绕的母校。从此,校园里再也看不到他那高大的身影,矫健的步履,再也听不到他那妙语连珠、亦庄亦谐、幽默风趣的谈笑之声,父亲走了。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父亲一生聪明睿智、学识渊博、严谨求实、诲人不倦、硕果累累。他无私无畏、正直正派、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在家乡社会各界乃至天津市、河北省教育界的领导、同仁及他的学生中有口皆碑。在父亲的治丧奠礼上,母校师生敬送了挽联:“授业一生呕心沥血,育得梓桑苗成栋;慧泽津冀毓秀培兰,赢来桃李华满天”“来无媚骨,去留芳名”。我敬爱的父亲,最懂您的是您的学生,刚劲的书法饱含着学生的热泪,深情的联句概括了您的一生如果说父亲的教育思想、治学精神是留给母校的宝贵财富,那么父亲的崇高品德、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志气、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则是留给儿女修身齐家的永久信条。一桩桩、一件件虽说不是轰轰烈烈却也是掷地有声,成为我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
  父亲是祖父母的独生子,天资聪明,颇有志气。由于家境贫寒,读小学时是靠亲戚帮助,读中学除了亲戚帮助外还受益于宁河中学(现在的芦台一中)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制度。每学期父亲的学业成绩均排第一,操行列甲,享受到免学学费的奖励。高中毕业后又选择了免费的河北保定师范学校读专科。然而,终因家庭困难中断了学业,回家乡任教。寒门学子毅力惊人,到母校工作后,父亲不负众望,不负所学,以诚挚之心回报母校,回报亲朋好友的资助之情。新中国的成立给父亲带来了新生的喜悦,他立志报效国家,秉承母校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他奋发工作、废寝忘食、用他那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先进而富有特色的教学理念使“小宝塔中学”誉满津冀,从而确立了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历史地位。
  父亲永远是忙碌的。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处理教务上的事情,他每天吃住都在学校,常常是夜不能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中很难看到父亲的身影,好像芦台一中是遥远的外地,星期天也很少回家。听母亲说,她生我们姐弟六人时,父亲都没时间在身边陪伴。终年的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严重透支,过早地患上了胃溃疡、肺结核、青光眼、冠心病。可他从未顾及。在父亲的心里装的是学校的大家庭,想的是他的学生。
  父亲对儿女的要求是严格的。他从不娇惯我们,在我们姐弟心中,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严父,可他从未打骂过我们。他教育我们要知书懂礼,诚实守信,严以律己,勤学耐劳。这样的理念灌进了我们的脑海,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伴随我们成长,成为我们日后做人办事的思想基础。与父亲在一起感受的是他别样的父爱,父亲每次挤出时间回家都要带我们帮祖母和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我们如何洗衣做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对我们三个排行在前的女孩要求更严,例如不要留长发,以免分散学习精力耽误功课,坐着不许晃腿晃脑,不许高声说笑,说那是女孩没有教养的表现。在父亲的关怀督促下,我们姐弟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勤劳的好习惯,家里家外总是整洁有序,待人接物礼貌有加。父亲学识渊博,那真是仰头讲天文宇宙;低头谈历史地理,讲古今中外的人文趣事。
  他对儿女的殷切希望不是高官厚禄、大富大贵而是学有所长,以诚信立足社会。他教育我们要勤学苦练、多动脑筋。小时候经常布置我们做智趣题,玩智力游戏。偶有闲暇,也高兴地加入我们的游戏行列。这是我们最快乐最开心的时候,也成为我们最甜蜜的回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父亲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学习动力,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训。他要求我们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读些有益的课外书,以加强学识和修养;他希望儿女们自强自立,当象乾、仲乾两姐妹考上一中后,他又告诫:千万不要以父亲是学校领导而产生优越感,搞特殊。要积极要求进步,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工作上,要求我们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希望我们成为一块金子,放到哪里都发光。
  父亲的生活是俭朴的。身为国家干部,工资收入也不算少,但他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父亲气质好,爱干净穿戴整洁,但从不奢华。早已过时的中山装他舍不得扔掉,熨烫的平平整整,破了的内衣、内裤、袜子打上补丁接着穿,一件穿了十几年的黑底黄格的茄克,便是他出门在外的逛衣。父亲非常注意节约,不浪费一粒米、一张纸。例如:吃饭时不要剩碗底、掉在地上的饭米粒要捡起来洗净吃掉,点心盒、茶叶盒这些本该扔掉的包装,经父亲稍加改造便用来盛放生活小用品,用过的药品说明书也要利用背面作记事用。在父亲手中这些废物都发挥了“余热”。父亲就是这样一面近乎苛刻的过着俭朴生活,一面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书、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还经常解囊帮助有困难的人。真可谓“乐道修德求善果,崇俭养廉守清贫”。在父亲的熏陶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已成为我们的家风。
  父亲是一个对知识追求永无止境的人。他文理双修,有着丰富的文学修养和教育教学经验,对于他精湛的演讲,才华横溢的文章,有人说是天赋,其实那是父亲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必然结果。父亲读书涉猎广泛,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凡读过的书,大都作读书笔记。可惜的是,大部分书籍和笔记在文革抄家时被当作“白专”的证据抄走撕毁。这令爱书如命的父亲痛心不已。他常对我们讲,自己小时候爱看书可家里穷,不要说课外书,就连课堂上用的书也买不起,只好找别人借来用,借不到时,就抄同学的书来用。在又小又暗的煤油灯下,一边是祖母给人家做针线活,一边是父亲一字一句的抄书。“一灯如豆母与子,针指供我种书田”。这是父亲纪念祖母的诗句,也是他少年求学困苦经历的写照。
  到了晚年,父亲仍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他每天读书看报、听新闻、写日记一丝不苟,摘抄、剪辑、装订乐在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知识的日积月累使父亲的脑子如同一部百科全书,谁有不明白的历史典故,不理解的词语,不认识的字,只要向父亲请教,一定是有问必答准确无误。遇有同事、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或帮忙审定、修改稿件,他总是极其认真地逐字逐句斟酌,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还要查找资料进一步求证核实。有时为了弄清一件事,弄明白一个问题,常常要查阅数十本资料,甚至顾不及吃饭睡觉。父亲求知的态度永远是实事求是的,从没有半点马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是父亲在做学问上留给我们的又一谆谆训导。
  父亲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一辈子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不肤浅、不人云亦云。一生严格坚持自己的做人操守,他是言者,更是行者。只要是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就坚持到底,对违反组织原则、组织纪律、侵害学校学生利益的人或事总是要当面提出批评,绝不留情面。但他从不背后打棍子。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也被有些人误解。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白专典型”,遭到种种迫害和非人的折磨。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父亲以顽强的意志和对党的信念坚强地挺了过来。在不堪回首的磨难面前,他没有失去人格,更没有丢掉信仰。“我执行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没有做半点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我问心无愧”,“太阳总会有一天照到芦台一中的”。这就是一个赤子对党对人民的泣血表白。万分心痛之余,仰望父亲,他的坚强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宁河县委为父亲召开平反大会,彻底推翻了所有扣在父亲头上的莫须有罪名和一切不实之词。面对组织征求意见,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是他唯一的要求,而对几年的“牛棚”生活、母亲含悲去世、妻子儿女受牵连等事情只字未提。当他回到挚爱的母校并任命校长后,不计前嫌,对曾经迫害他的人、误解他的人从不记恨,不穿小鞋。光明磊落的胸怀让他包容了一切。他想的只是如何让芦台一中从文革的创伤中解放出来,尽快恢复学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文革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i让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下去,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父亲不愧为是一个赤胆忠心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称得上是国之栋梁。
  由于文革的影响,我们姐弟都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父亲有遗憾但从不发牢骚,经常叮嘱我们要正确理解,又列举了好多自学成才的事例,鼓励我们参加高自考。我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工作之余,刻苦学习。我和大弟弟都以优异成绩分别取得天津南开大学、公安大学高自考毕业证书,圆了两代人的大学梦。
  父亲是幸福的。他的成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先后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天津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天津分会理事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文革前祖父母承担了全部家务,照顾我们姐弟生活,文革后母亲又替父亲扛起这个家,使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成就了他的事业。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那植根在儿女生命里的爱、跳动在我们血脉里的爱将永远温暖的陪伴着我们姐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年元宵节灯展时,我都情不自禁的在母校宝塔灯前驻足,仰望着美丽的小宝塔感慨万千。
  美丽的宝塔,我亲爱的母校,多少代人的辛苦和拼搏,多少代人的爱与梦想,使你成为广大学子的骄傲。远行的父亲,您在天国应该感到欣慰,您曾耕耘的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您曾奋斗过的母校在历届校领导和师生的努力下,校园更加美丽,事业更加辉煌。作为子女我们为您自豪,作为校友,我为母校骄傲。愿母校的明天金鹏展翅永远灿烂辉煌!
  献给亲爱的母校
  写在百年校庆之际
  王硕
  伴着蓟水涛涛,和着朗朗书声,我们亲爱的母校——芦台一中,这座知识的圣殿、人才的摇篮,即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
  百年风雨,百年巨变,悠悠情愫、荡气回肠。怎能忘,刘壬三先生义举捐学,开创宁河教育新纪元;怎能忘,杜书田校长矢志教育,挽“三遭兵燹、七次搬迁”的校舍于危难;怎能忘,秉承“勤、慎、朴、洁”的校训,造就天津市首批高中示范校、京津宝塔校的辉煌;怎能忘,每一位在芦台一中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能忘,在芦台一中留下青春印迹的每一位校友。
  百年历程,百年奋斗,砥砺耕耘,躬耕不辍。芦台一中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今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赢得了社会的赞誉;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壮丽的篇章。百年风雨,是一中人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百年,是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百年。
  百年坚守,百年收获,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心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办学理念,敬业的一中教职工们在职教讲台上挥洒汗水,传播知识,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辛勤的学子们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在芦台一中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发芽成长。部长级干部赵启正、黎明等,戏剧作家丁一三,美术家朱帆、周思聪,书法家李仲耘等一个个闪光的校友名字,二万莘莘学子,近千名专家、教授,这是一中人给社会交出的一份骄人的答卷。
  百年拼搏,百年奋进,脚踏实地,再续辉煌。红日将要喷薄,风帆已经扬起,今日的一中人正在用自己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团结奋进、凝心聚力打造着新的辉煌。一中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今天我们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育栋梁。让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桃李芬芳遍天下,明朝更上一层楼!
  附诗一首:
  我对母校诉说
  刘庆珍
  岁月如歌。芦台一中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百年来,这所神奇的学校不知培养了多少优秀学子。今天,当我们穿越时空,回首往事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会留下不一样的感觉。那一日,老友相聚,当一位朋友提起芦台一中即将庆祝百年华诞的时候,她对我说:“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写了父亲。”她的父亲是董希知,曾任芦台一中校长,老校长倍受人们尊敬与爱戴。话语间,她的眼里含满了泪花。
  晚上,我依然沉浸在朋友对父亲那种浓浓的感情之中。也许,是她的感情拨动了我的神经,记忆的闸门如潮水翻滚,在芦台一中上学时的前后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69年秋天的一个上午,父亲送我到芦台一中上学。路上,看似孩子的我心事重重。本来上学对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是,我的心里非常纠结。快走到驴尾巴河桥头的时侯,我停下来,对父亲说:“我不去上学了,还是让我哥去吧!”说着.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说:“我和你妈商量好了,决定让你去。不是不想让你哥去,而是因他上学晚了一年,这次运动又耽搁了近两年,如果他再去上学,和同龄的孩子比就太大了。”我不再言声了,想起我和哥哥被无端停学的心酸事,泪水又模糊了双眼。
  我和哥哥相差两岁。听妈妈说哥哥是早产儿,他出生的时候才七个多月,从小到大,身体一直很单薄。
  在家里,都说挨肩的孩子爱吵架,而我和哥哥却从来没有过。我俩相差一年上学,学习成绩都很好。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憧憬着要上大学,要有出息。
  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我们还小,不懂得发生了什么事:一天,村里一帮造反派凶神般闯到我家,他们说父亲是黑帮、是走资派,他们到家里乱翻乱砸,把家里折腾的乌七八糟,还把我家的门上、墙上、甚至连锅台上都贴满了大字报。相隔几天后,他们把父亲又拉回村里批斗,批斗会就在我家门口。那天晚上,奶奶和妈妈及全家人,关紧了门,不敢出屋。我们隔着门缝往外偷看,见父亲在门外被人推打,还被人背过手去搞燕飞;父亲在外遭罪,我们在屋内哭泣。年轻气盛的小姑实在看不下去了,她端起一盆水,想假借泼水看个明白,结果下场更惨,当场被人殴打。
  以后,我们全家人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奶奶得了脑血管病瘫在炕上,母亲得了肾炎时常尿血,小叔得了胸瞙炎一病不起,我和哥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还是孩子的我们过早地担起了家庭重任,哥哥給生产队割草,我在家里织苇蓆: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和哥哥失学后那种悲凉的心境,永远忘不了哥哥瘦弱的肩担着青草吃力前行的样子,永远忘不了冬天冷、夏天热,我和母亲起早贪晚满手破茧织蓆的场景,永远忘不了母亲带病持家那勤劳的身影,永远忘不了家里土坯炕坍塌,我们睡在炕洞里的日日夜夜,更忘不了党的九大召开那天,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候,我却因重感冒发烧,鼻子大出血,母亲顶着大风,用自行车推着我去芦台医院看病的惨景。
  1969年秋季,父亲从104干校回家来,他挨整告一段落。考虑到我和哥哥年岁太小,经他反复找组织申请,有关部门根据我和哥哥以往的学习与学业情况,同意我们去芦台一中上初中。那时,家里生活艰难,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父母考虑哥哥超过了上初中的年龄,决定让我去上学,所以,这就有了开头那个场景。
  当我走进芦台一中,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觉得这所学校太神奇了,我自问自答:这就是我梦寐以求上学的地方吗?
  我到一中上学的时候学校早已开课,因为之前在家休学一年多,课程丢了很多。强烈的求学欲望激励着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出好的成绩。
  文革中的芦台一中不同以往,以后发生的事更让我难忘。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初中生是二年学制。班级为连排编制。我在七连三排,我们自称七连三班。我到了这个班后才知道,自己是船破又遇顶头风,想安心学文化没有那么容易。我在校时,七连三班是最乱的一个班级。因受文革“闹而优则是”思潮的影响,一些同学除了学工、学农、学军外,不愿上课。当时,学校里的环境都不好。人们思想混乱,是非曲直难以分清,加之同学们年龄小,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秩序杂乱无章,学校不像学校。我是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去上学的,家里没钱供我上学。两个学年,我的饮食主要是饽饽当干粮。夏天天热,饽饽容易馊,每周我要往返两次,步行二十多里地回家背饽饽。有时饽饽吃完了,我就买些饭票,把粗粮吃了,攒些细粮,周末买斤馒头给有病的奶奶和小弟带回家。周末,是小弟盼我回家的日子。
  在这种困境中,我的心倍受煎熬。自己时常想:现在家里奶奶还瘫痪在床,母亲身肾病没好,哥哥还在支撑着瘦弱的身体挣公分,我上学靠背着饽饽完成学业,去了学工、学农、学军,能学多少知识啊,何况我们班又如此现状!我心急如焚。
  文革中,芦台一中的很多老师都遭难,有的被关,有的被打。到我去上学的时候虽然部分老师已经解放出来,但有的老师还是心有余悸,不敢管理。我们班因为太乱,先后换了三位班主任老师。
  1970年,学校调来骆萱老师为我们班主任。在我眼里,她是老师,她是挚友,她是影响我当时乃至以后人生发展的一面镜子。至今,我一直敬佩她。
  骆萱老师是上海人,她天生丽质,不但人很俊美,而且忠诚于教育事业。她对学生有颗母亲般的心。骆萱老师命运多舛,文革中她挨了整,被踢了光头。她的爱人三十多岁去野外勘探得了血吸虫病,不久人世。在骆萱老师担任我们班主任时,她辛苦的让人心疼,既要照顾病夫,还有照顾一双儿女。为了扭转我们班的落后局面,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她在儿子刚出生56天,就毅然把爱子留在了上海老家,回校继续任教。她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教书育人上,不计前嫌,每天早出晚归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我曾多次与她一起去同学家做家访。
  后来,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从农村来一中上学的黄毛丫头,会因一件小事在芦台一中出了名。
  文革时期,芦台一中学生教室都是平房。我们班的教室南边是二连高中班,北边是老师办公室。
  自骆老师到到我们班后,班级的管理有所好转。但受大环境影响,课堂秩序仍然很乱,自习课难上。一天下午,我们又上自习课,老师因事不在。刚上课不一会,教室里就炸开了锅。一些同学蹬桌子,打板凳,把个教室闹翻了天,直闹得南排二连高中班上不了课,北排老师们备不下课。
  我从上学起,见多了这种情况,从不言声,只是默默地看书。那日,因为教室里人仰马翻,现场让我心烦意乱,我呆坐在课桌前。突然,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奶奶病重在床的身影,浮现母亲托着病体忙上忙下的身影,浮现出哥哥顶着太阳吃力割草的身影,浮现出骆萱老师走家串户做家访的身影……此时,我的热血沸腾,似乎有一
  股力量給我助力,我猛地站了起来,高声说:“同学们,请你们静下来,听我说几句话!”
  随后,我滔滔不绝,像发连珠炮一样讲了应该好好学习的道理。可能是压在心头的话太久、太多了,一时间,我的话越说越带劲。同学们都直勾勾地看着我,有的似乎还没醒过昧来,有的似乎听出了一些认同的道理,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们教室突然宁静,让二连讲课的老师和办公室备课的老师都很奇怪,他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先后围观到我们教室外,静静地听着我在说些什么。而后,老师们感动了。
  后来,他们叫来了骆萱老师和学校领导,校领导认为学校纪律差,到了整顿的时候了,就借此整顿课堂纪律。
  我自己觉得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该说的话说了,心里痛快了,不压抑了。可几天后,学校广播里传来了报道声,报道稿件是紧挨着我们教室二连高中生罗克利写的,题目是:毛主席的好红卫兵刘庆珍。开头第一句我至今记得:阳光普照着芦中茁壮成长的翠柏……听到这篇报道,特别是听到报道中说我是毛主席的好红卫兵,我的心潮翻滚,我是一个黑帮、走资派的子女,哪是什么红卫兵啊!我转身跑到无人的地方,一个人失声痛哭。那一刻,我的泪水瞬间倾泻而下,哭的是那么伤心。
  实在说,我痛哭不是因写稿人误认我是红卫兵,也不是因为自己遗憾没有当上红卫兵,而是想起了从文革开以来,种种磨难我扛到今天却无人知晓。
  在芦台一中将近二年时间,老师同学们只见我乐观的一面,不知我内心痛苦的那面。当然,是我从没对我的老师和同学说过家里的事情。
  这件事发生后,班里的秩序逐渐好转。我心里明白,芦台一中从乱到治不是哪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党的拨乱反正的路线和全体师生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在那个时期、特定背景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已。
  就在那一年,芦台一中全校同学政治考试题是如何向我学习,仅有我一人考试题例外。没想到一件小事让我在芦台一中出了名。直到转年后,一中农场的教室墙上仍贴着同学们写的学习心得。
  1970年底,我初中毕业了,家里困境仍没转变。当年全县分配800名初高中生,我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决定弃学上班,为家里承担一份责任。我找到骆萱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骆老师苦心劝我要继续上学,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骆老师拟出了班里学生分配名单交给了学校,其中有我。
  1972年1月21日,我走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当我走入社会以后,又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文革期间学校不像学校,上学不像上学是普遍现象,不是校方和同学们的责任。至今,我还在为那些曾经调皮的同学惋惜,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受害者。
  多年后老同学相聚,我与一位曾经上学期间主闹的同学说心里话,道出了上学时我的家境和心境,他知晓后,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在芦台一中上学期间留給我的是苦涩的记忆,但我还是由衷的感谢母校,是她給了我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给了我人生最初的勇敢,;并让我认识了一位好师长,更感谢母校培养了我们母女两代人。2000年,我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
  今天,当即将迎来芦台一中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作为她的学子,愿把自己心里的话向母校倾诉!
  百年校庆系桃李
  陈庆发
  2013年10月中旬,走过沧桑岁月的芦台一中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校庆系桃李,各届学子奔走相告翘首以盼。作为母校67届初中毕业生,我怀着期待、激动的心情重回离别了46年的心中圣地。
  董丽敏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她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一中百年校庆活动,这件事还上了县长办公会了呢。杨霞副县长具体负责,她经常来学校督促、指导,教育局领导也非常重视。你看,一楼的大教室就是负责环境改造的局基建科办公室。年初,学校就组建了校庆筹委会,还请来学校的几位老领导、老教师、老校友参与校庆工作,现在大家正忙得不可开交,期盼着校友们届时回归母校。报纸上已经登了校庆公告1号,时间是金秋10月,具体哪天还没定。一中网站有校庆专题网页,公布了各届校友联络人并随时报道校庆相关活动。2012年以来,65、66届等好几届校友已提前回母校搞年级同学聚会了,有的校友搞了赠书仪式,有的给在校学生搞专题讲座,有的在排练节目,还有的把当年老师都请来,回校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各班都想趁着校庆聚聚呀!”听着董校长的介绍,好像校庆大典已经开始,我又置身于同学老师中间,倍感幸福,激情泉涌。
  当听说当年教过我数学的费老师和大师哥孟兆林也在校庆办时,我亟不可待地去看望他们。敲开办公室的房门,只见孟师哥正扶案挥笔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拄着拐杖的费老师正给电脑旁的一位年轻女老师指点文章,满脸的认真。不是我问候她,她根本不知道有人进来。费老师见了自己的学生高兴得发出朗朗笑声,不顾坐下就忙不迭地说起校庆的事:“一定把百年校庆办红火。百年来,学校业绩辉煌,高考成绩1998至2004年连续六年一次上线率达100%,多次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教育先进校等。”费老师一脸的自豪,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在我眼里,她还是当年教我们数学、年轻美丽的费老师。孟师哥接过话头说:“我负责学友资料的整理,每天都浸在感动和鼓舞之中。母校培养了两万多名学生,上千人成为专家、学者,许多人成就卓著。曾任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为宝钢集团建设、管理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黎明、为中国兵工发展做出贡献的兵器专家余淖芝、在世界上首例将最优控制理论应用于农业气候资源决策的气象专家蓝鸿第、负责天宫一号电子版研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青年科学家孙彦铮……
  考入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的学生更多,今年有个叫于恺音的学生以679分考入北大,考分居全市文科第一,给学校赢得了荣誉。”他情不自禁地连连举竖大拇指。我早已站立,敬意从心底升起。我赞佩我的校友们,更敬佩耕耘不止默默奉献的老师。鲜明的办学特色,全新的育人思路,是我们成长的根基,老师们秉承传统的中华文明,求新务实全程育人,终于以百年之功力,育得百花飘香桃李满天下,在各行各业中异彩纷呈。我们当铭记师恩,奋发向上。
  告别学校,我依依不舍。老师让我转告学友们:为追忆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弘扬优良传统,共谋学校发展,畅叙师生情谊,在母校百年华诞到来之际,热切诚邀各届校友重回母校,共襄校庆盛典!
  母校今生我难以割舍的情怀
  岳文平
  记忆的深处总是存有几粒幸福的种子,这种子慢慢发芽长大,
  历经岁月,终于在这样的季节长出一片葱绿了。
  题记
  想起芦台一中,内心总会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感动,不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也不是客居住于此的四年,而是芦台一中百年凝练的内涵、品质和代代传承始终在激励我、引导我。人生之路无论艰难顺畅,只要想起我的母校,幸福之感便油然而生,抒情文字便会顺着笔尖汩汩流淌。今恰逢母校百年华诞,又怎能不让我提笔讴歌,一展豪情。我要用笨拙的笔捋顺求学一中的点点滴滴,也许这点滴有些凌乱,也许这点滴平淡无奇,然而这些点滴却真的给我了明亮的人生。
  梦想 初中开始
  初识芦台一中,却是出自初中毕业时校长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初中求学于板桥中学的我,正值于文革动乱结束以后,百废待举,师资匮乏;许多学生鲜有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上学时背着书包来,放学了背着书包回家,有的甚至连课本都没拿出来,更别说回家完成作业了,所以初中三年拿了一个毕业证后,绝大多数都回家种地了。
  真的迈出了初中校门,回头看看母校那熟悉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和发白的黑板,那种酸楚感、悔恨感顿时喷涌而出。跑回家里,一头扎在炕上,忍不住恸哭失声。母亲看着我的样子,一句话也没说,无奈的叹口气,继续做着自己的活计。
  大半个暑假就在干农活中度过了,火辣的阳光晒黑了我的皮肤,外表的宁静,却总是抵不住内心的惶恐。
  学校生活对我来说渐行渐远,有一去不会复返的失落感。每次想到从此将永远成为一名地球修理工,一辈子面朝土地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翻耕着脚下的土地;想象着自己也会像他人一样,娶一房媳妇,生两个孩子,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终老一生,归于尘埃。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摸着那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书包,摸着那早已褶皱的课本,心想,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回到学校,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母亲看透了我的心思,心里盘算着怎样帮我实现复读的愿望。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村妇女,能够明白儿子的理想愿望,真的体现出母亲的伟大。开学的前几天,母亲总是站在后门口,望着路口过往的人。终于在一个中午的雨后,妈妈看到了本村的赵老师,她不顾一切走上前去,请求着赵老师。我虽然听不见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求赵老师,让我重回学校。一刹那,母亲的肢体语言,深深烙进我的心海,成为了我今生永远的感动。
  复读的一年,始终是母亲默默努力支撑我,是伟大的母爱支撑我,是母亲那早晨的蛋炒饭支撑我。我累了、烦了、厌学的时候,母亲那祈求的表情和希望的眼神,总会触动我内心那最柔软的部分,让我振作起来,让我坚持目标,这就是我复读一年努力学习的原始动力。那一年,我的成绩非常好,并成功地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考入芦台一中,创造了板桥中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校长王志新非常高兴,对着我们几个孩子高兴地说:芦台一中是河北省重点中学中的小宝塔,能够考上芦台一中,就一定能够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学业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呀!
  生活 丰富多彩
  接到芦台一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反倒平静了。拿给妈妈的时候,妈妈的脸露出欣喜眼中溢出泪花,这是母亲盼望的结果。一年来我每天很早离家上学,路上背诵着课文公式定理词语,回到家里的时候除了吃饭还是学习,即使晚上村里放着电影,也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人躲在家里念书学习,母亲知道我的这些努力会有结果。
  整个暑假都在为开学准备着。割草卖钱挣学费;割蒲苇晒干打垫子;下池塘采蒲苇棒,为的是做一条厚褥子。初中课本是没用了,早早送给了下一届的弟弟。临近开学,父亲套上了毛驴车,装上一袋小麦,让我跟着车来到公社粮站,换了钱和粮票,装在书包里。妈妈蒸了一锅馒头,熬了一锅小鱼豆芽咸菜,装满几个罐头瓶子,一起放入书包,只等着第二天开学报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和哥哥帮我把垫子、行李牢牢困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又绑好装着生活用品的两个书包,上衣兜里装好钱和粮票,母亲用线缝好,摁了摁,不再担心丢了。然后约好同学一起,骑上自行车歪歪扭扭奔向四十里外的芦台一中。
  到了学校,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新生报到接近尾声,匆忙报到交费,匆忙赶到宿舍,找到自己的床位号,匆忙铺好垫子、褥子、床单。下午的时候在黑板通知的提示下,相约同学一起,到窗口换了饭票,买了饭盒,吃过晚饭,就到教室上自习去了。
  芦台一中比板桥中学的确大了很多,两栋三层教学楼,还有两栋试验楼、图书馆楼分跨两侧,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楼房,眼界大开,感觉世界真的变大了。宽敞的礼堂是我们买饭和开会的地方,高高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标语红旗,庄严肃穆。一日三餐,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就像离铉之箭,嗖嗖跑到食堂,毕竟民以食为天,那个时候物资匮乏,能够填饱缺乏油水的饥肠,真的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学校的生活老师有两位,一位吴老师,像个老大妈,和蔼可亲。另一位钱老师,精瘦的个子,浑身上下充满活力,吐字不清晰但语速极快,脾气急躁且常常发怒,师道尊严不苟言笑,就像门神,没有一个学生不害怕他的。钱老师每天早晨坚持跑步,身体极好。所以无论是走起路来还是检查食堂宿舍,都是悄无声息,往往能够收到奇效。像我们这样的年龄,说话多动是常事,宿舍午休晚睡的时候,往往会有同学说话开玩笑,若是让钱老师发现了,代之而来的一定是灭顶之灾。盛夏中午,受到的体罚不是跑圈就是搬砖。晚上说话一定是打碎灯泡或集体到宿舍外面罚站,等到所有的宿舍都安定下来了,才允许回宿舍睡觉。当然,钱老师也像其他老师一样,非常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如果某个同学感冒发烧了,钱老师就会安排食堂做一碗面条鸡蛋,让人羡慕地也想生病。
  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生活水平还处在为温饱而努力的阶段,我们
  学校生活也是如此,艰难困顿,缺乏营养。每天一日三餐除了咸菜、稀粥、窝头,就是白菜粉条,很少时间能够吃到白面、米饭。记得有一次,食堂做了像蜂窝煤一样的玉米面主食,同学们买到宿舍后一吃,又苦又涩还伴有一阵发霉的味道,于是有的学生激动了,放到校长董希知办公室门前进行抗议,这是我记忆中的唯一的一次窝头之争。当然即使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之下,学校还是尽心竭力为同学们改善生活。记忆中最感动的就是每周四早晨的炸油饼和每学期的节余。
  每周四早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学校食堂就会改善一下食谱:油饼稀饭。一张油饼多少钱早已经忘记了,但买油饼的场景却始终不能忘怀。油饼有数胃口却无限,尤其是在那种少见油腥的年代。所以早操前总会安排宿舍打扫卫生的同学,提前到食堂排队,因为早操结束以后,同学们会一起涌进食堂排队打饭,前面的同学总会买很多张,后面的同学因为买不到而心生抱怨,于是钱老师规定,一个人最多买两张,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每学期的结余更是同学们翘首以盼的节日。吃结余往往选在暑假的前几天,天气炎热,酷暑难捱。学校食堂在盘点了一年账目后,用剩余下来的钱,免费犒劳全校住宿吃食堂的学生。结余往往是吃过水面,柔软的面条装满了一个又一个大缸,西红柿、鸡蛋、西葫芦做卤,同学们端着饭盆,眼看着面条、面卤装了满满出尖,每年一次的免费午餐,直吃的肚子溜圆,内心的畅快淋漓之感无言以表,打饱嗝,一个字:爽。
  求学 严谨勤奋
  踏进芦台一中,成为一所名校高中生,注定为一中的笃学、勤奋所影响。学校大了,学生多了,视野宽了,学习环境也好了许多。坐在高一四班的那窗明几净的教室,心境得到提升,思路也开阔多了。看着和我一样的同学,听着南腔北调声音,感觉这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那带有天津边子的声音,相比我土的掉渣方言,他们似乎更加尊贵。
  新学期第一节课,是我们班主任任少时的语文课。由于新课本还未到,任老师就用了一张大白纸亲自用毛笔写上了《硕鼠》,挂在黑板上。任老师是河北人,身材瘦小精干,背头油光可鉴,语音中带着白洋淀的水音,清灵通透,宛转悠扬。领读的时候,摇头晃脑,自得其乐,陶醉其中。我们看着偷偷发笑,内心却充满着佩服、感动。从那一课起,我们不敢浮躁,不再浮躁,深感一中老师高明高尚,学识渊博,神圣崇高。
  高一开设了英语课。我却没有一点基础。二十六个字母挂在黑板上,音标标在后面,我却怎么看也不认识,怎么也说不出口。一些有英语基础的同学,跟着窦老师高声朗读,让我既羡慕又羞愧。同是一班学生,基础差距怎么这么大呀。下课后,窦老师问我们听懂了吗?我摇头。老师说,别着急,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哪知道这样的起点成为了永远的差距,高中毕业后,我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成绩只是及格水平。
  物理课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了。自忖初中物理学得很好,每次考试都接近满分,可到了高中阶段却怎么也进不了状态,物理知识学的一塌糊涂,作业没有全对的时候,考试也没有及格过,唉,物理呀物理,真的误在了这一科里。所以从高二分文理班开始,毅然决然的弃理学文。
  化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方面是源于化学基础好,高中化学与初中相比感觉跨度不是很大,另一个原因是教化学的陈学懿老师是个很有学问的老教师,信其道,尊其师,受他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化学学得还不错。就连英语窦老师都这样说:化学成绩这么好,我就不相信你英语学不好。可惜最后还真的没学好,让窦老师失望了。
  高中的学业真的是紧张快乐充满挑战的,它不仅体现在学习的知识深了,更在于同学水平很高。学习好的同学太多了,感觉大家都比我学的要好。尽管作为初中的高材生考入芦台一中,此时好学生多会于此,相比之下我只能排在孙山之后。那时只恨自己笨,只恨基础差,最后想明白了,恨谁都不管用,学习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不迎头赶上,那是没有一点希望和出路的。
  文理分班后,我选择了学文。即使学文也是对我的压力和考验,因为死记硬背不是我的强项。
  两害相权选其轻,明知自己较笨,但还是会像常人一样抱着大学梦想,所以在学文的两年中,尽管也在努力学习英语,也在背诵政治历史地理,但这些科目仿佛总是与我不亲不近,有时明明自己感觉很好,到了考试却总是不尽人意。还好语文和数学两科越来越好,好像不费吹灰之力,总是能够站在班里的头牌,高考成绩做了最好的证明:数学语文最好,英语地理还好,政治历史最差。
  估分的时候,完全没有经验,哪里像现在的孩子们可以把答案写在橡皮上,待所有科目考完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估分,准确率近乎百分百。我们那时标准答案是在几天后才能拿到手里的,等到了估分的时候,却丝毫不记得考试的答案,所以在老师和父母问起成绩时,总会顺口答道每科及格分。老师家长较为失望,那年代,这分数考个中专应该没有问题,心里也就稍微坦然一些。
  填报志愿的时候,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围着老师,我躲在一边默默地对照着学校简介犹豫着填写高考方向。重点院校不填了,根本没希望;一般本科也不填了,希望不大。还是在中专类、大专类院校中寻找吧!当我把填报好的志愿交给王有为老师的时候,我清晰的记得王有为老师说过的话:你平时的数学、语文都不错,分数还应再高一些,建议还是报一下师范大学吧。我感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内心充满着感激,多好的老师啊,原来他时刻在关心我,鼓励我成长。新的希望在心中升起,毫不犹豫在二本栏目添上了现在的毕业院校。
  我好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老师,如果不是您的培养,我是决然走不出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是您关键时候的最后点拨,我绝不会有进入大学的丝毫希望。是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给了我一个美好的人生。
  追梦 永不停歇
  如今女儿也从这里出发,从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时间,终于实现了她的理想,进入了自己向往的学校。这六年时间,我多少次站在学校的门口,朝着母校那宽敞明亮的教室眺望,搜寻着记忆中残存的点滴;这六年时间,我也曾进入过母校,与同年同学一起徜徉校园,操场变大了,图书增多了,住宿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学校的铃声早已被歌曲代替,听起来不再像炎热的六月里知了那有气无力地的鸣叫。这六年时间,我也曾走进我的教室,如今这里变成了老师办公的地方。院子里靠南的两排平房不见了,那是我文科班两年的学习地方,门口有一颗粗壮的柳树,柳树下我们的肖老师曾找过我们谈话,审问我们是否同听过敌台……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如今只能从点滴的记忆中去寻找当年学习生活的蛛丝马迹了。
  如今许多当年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深造后又回到了母校,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今天的老师。于是我知道了知识就是这样继承发展、薪火相传,知识的光芒点燃了一代又一代的希望,照亮了一辈又一辈的人生。如今百年学校百年经历,百年中培养了百万计的优秀学子,也培养出众多祖国栋梁,这些学子、这些栋梁成就了一中的骄傲,凝结成一中的典范。
  百年岁月中,众多学子从这里出发,呼喊着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梦则中国梦,奔赴祖国四方。
  百年历史对于一个人也许是深秋暮年,而百年历史对于一中,却才是真正的扬帆起航。
  如今百岁华诞,众多学子接踵而来,带着工作业绩为母校增光,共同演奏着一曲曲华美乐章。
  正是所有一中人的梦想的汇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往无前的追梦,永不停歇!
  三载高中一世情
  写在母校芦台一中百年华诞之际
  张海永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的母校芦台一中即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而我从芦台一中高中毕业也20多年了。想想自己走过的路,可以说,奠定我人生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在芦台一中度过的高中生活。回想在母校三年的美好时光,许多情景虽已相隔久远、但历历在目,一些人物虽然记忆模糊、但印迹仍存,很多情结虽然深藏心底、但刻骨铭心。
  难忘恩师情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培养我的老师们的最好写照。尤为幸运的是,带我们92届二班的这些老师,新老搭配合理,能力人品俱佳,他们有的正处人生的黄金期,知识丰厚、经验老到;有的恰逢事业的起步期,努力工作、奋力拼搏,而我们正成了他们发挥才干、创造辉煌的“试验田”。在这些老师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视岗位如生命,不嫌贫爱富,不计较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教我们知识,助我们成长,让我们成才。三年的高中生活,教过我的老师有好几十位,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贾凤兰、张克念、李天嵩三位老师。贾老师从高二开始就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讲授生物课,我们班虽然在高一升高二分班时成绩不靠前,但在她的带领下,后来在全年级一直领先,这主要得益于她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我当时的成绩不太稳定,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特别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20多名、全年级近100名,贾老师非常生气,好好地教训了我一顿。可谓知耻后勇,从那以后,我在学习上用功多了,成绩自然也就开始上升了。张克念老师从高一到高三一直是我的代数老师,他人品很好、课讲得好,他讲的每一道题,都非常细致,连最后基本的加减法也要写到底,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非常感动。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数学,加上张老师对我也很关爱,在这上面花的心思和精力也比较多,数学成绩一直不错,直到我的小孩上学时,我还给他选择了数学比较强的鞍山道小学,期望小孩能够继承我曾经的辉煌。李天嵩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而且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让我们暗自佩服。由于我在学习上属于不太勤奋刻苦的一类,对语文这类背诵比较多的课不太用功,所以语文成绩不是太好,但上李老师的课学到的知识却是终生受益的。除了这三位老师能够经常见面之外,其他的老师毕业后基本上不曾见过,但他们的形象,甚至在课堂的一举一动还时常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经常在想,是谁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让我们在学校安心学习、刻苦读书,正是那些辛苦培育我的老师们,这种恩情永远不能忘,而且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纯真同窗情
  不知是谁这样说过,“同窗情是一壶上好的陈年老酒,无论何时何地开启,都会让人沉醉。”在人生的黄金年代里,在浪漫的青春年华里,来自全县各个村落的我们,因为同样的梦想走到了一起。虽然我们的相识只是短暂的三年,但我们却喜欢长久地沉湎于此,同窗情在我们的心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可以说人际交往中有数不尽的情谊,唯有同学之间的情谊纯真笃厚,珍贵无比,而且终生不渝。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年龄在长,头发在掉,工作在变,生活也在变,但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同窗情。以前我在外地工作,大学毕业后,每年几个在外地的同学都会在芦台小聚,一般都是在芦台工作的同学请客。后来我也回到了天津,和大家相聚的机会也多了起来。特别是2005年,我们班曾组织了聚会,全班同学齐聚母校,老师们也到了几位,共忆往事,共述友情,大家在一起热闹了两天。平时就是哪位同学回老家了,大家就聚一聚。因为去年是毕业20年,从春节算起,大大小小的聚会就搞了20多次。有的是一起出海打渔、有的是集体旅游,大家在一起以乐促情,增进友情。我觉得,经过岁月的磨练,大家的同窗情已经由友情变成了一种亲情,而且日渐深厚。特别是同学之间的那份彼此牵挂、彼此关心的情况,像一条潺潺不尽的河流,一朵幽香馥郁的鲜花,一曲余音袅袅的弦乐,回荡在各自的心房里,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珍贵的奋斗激情
  “一群穷学生/家贫志宏/同甘共苦为前程/如若当初未努力/或为耕农/日夜灯火通/勇攀高峰/命运一决高考中/蓦然回首廿载后/唯此最公”。这是去年高考期间,为了纪念我们这一届同学高考20年,我随手杜撰的一首词,只为了诉说我们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记得刚入学时,我们这些住宿生好多来自农村,甚至有的是初到县城,人生地不熟,而且当时学校的伙食还比较差,从早到晚吃不到什么东西,但大家心心相通、关爱彼此。那时一中每隔三周放一次大礼拜,大家都可以回一次家,基本上就是回去拿吃的,主要是咸鱼、咸菜什么的,可是返校后两三天就被大家互相抢光了,后面二十来天的早饭和晚饭就基本上连咸菜都没有了。午饭虽然有菜,但基本上是大锅煮l出来的,三、四角钱一勺,汤多菜少,米饭都是一粒一粒的,馒头经常是没有太熟的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以苦为乐,通宵达旦,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从食堂到操场,都曾留下了大家奋斗的身影和青春的足迹。记得那时候学校不让大家上自习太晚,教学楼到点就停电锁门,大家只能在宿舍想办法,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铺上吊一个手电筒,经常是看书学习睡着了,但手电没有关,很快电池就没电了。正是依靠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大部分同学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人生的跨越。有时自己经常会想,如果当初没有刻苦攻读,不能通过高考,我的人生会怎样?今天会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也许有今天的我,但可能不会有我的现在。时光过去20多年,当年的激情已经烟消云散,随往事一并随风远去。后来,无论怎样,再也不能找到那种为理想奋斗的激情。特别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归于平静,一切按部就班,那种激情只能深埋心底、独自回忆。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