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拨浆弄潮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085
颗粒名称: 扬帆拨浆弄潮人
分类号: I252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大贾村位于宁河县古老的永定河畔,通过党支部的领导和努力,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贾振生带领下,党员群众通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将原本贫瘠的盐碱地改造成了水库、良田、渡假村、森林公园等。大贾村的发展和变化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1989年,贾振生成为党支部书记后,他立下决心要改变大贾村的经济状况。支委会制定了不搞第二职业、办事公开公正的规定,并坚持民主集中制,与党员和群众商量重要事项。他们放弃个人利益,全身心地为集体事业奉献,首先改造盐碱地,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春的辛勤努力,他们成功改造了土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大幅提升。
关键词: 王景福 宁河县 大贾村

内容

在宁河县古老的永定河畔有一个秀丽的小村庄——大贾村。以贾振生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十年磨一剑,汗水铸辉煌。在他们辛勤耕耘下,村民希望的种子在这片盐碱地上萌发了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机。你看——洼淀,成了水库;荒滩,变成良田、渡假村、森林公园,漂亮的教学楼,笔直的水泥路,整齐的居民房,迷人的风景树,使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当人们面对今天的大贾村点头称道时,也许没有想到,昔日,在这个被洼淀和荒滩环绕的土台上,2000多大贾人,和千万农民兄弟一样,企盼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经济贫穷,人心涣散,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一年又一年,他们的希望总是变成失望。到1988年底,全村4000亩耕地,粮食生产不过70万斤,集体没有一分钱,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989年,共产党员贾振生带着全村父老的重托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从此他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大贾人,辛苦劳作,治穷致富,兴农业,办企业、搞生产、干实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拼搏,历经风风雨雨,终于建造了大贾村这只希望之舟,在求繁荣促发展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告别了昨天,大贾人多年的希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
  1989年春,在全村党员大会上,刚当选的党支部书记贾振生,面对一双双企盼的目光,暗暗下定决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拼死拼活累吐了血,也要从贫瘠的土地上站起来;也要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也要让集体经济强起来。
  第一次支委会,新班子约法三章:一是不许搞第二职业,不准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二是办事要公开、公正;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有事同党员和群众商量。就这样,支部书记贾振生带头退出自己建筑队的股份,处理了刚刚产蛋的700多只蛋鸡。其他支委也放弃了养渔和运输经营,从此,一班人全身心地拖上了集体这只破船。
  在万物萌生的时节,党支部一班人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又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深思熟虑后毅然提出,“大贾要发展,村民要富裕,首先下大力气改造盐碱地,打一个农业翻身仗。”因为村里底子薄,党支部决定土方工程全
  部由村民出义务工完成。这一决定得到了全体党员的支持。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一场改土治碱,开发阡陌的战役在沉睡已久的土地上打响了。
  在改造土地中,党支部成员没日没夜地干,除了负责规划测量,分段检查,还要每人分一段土方。看到干部这样辛苦,一位老党员心疼地说:“你们操持着就行了,别累坏了身体。”可他们却说当干部不能搞特殊,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才能战胜困难。就这样,整整一春,他们每天披着星星去,带着月亮归。一次,贾振生从工地回来由于过度劳累,吃晚饭时,竞拿着筷子,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看到这情景,70多岁的老母亲,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经过一春苦战,他们动土12万方,改造中低产田300亩,建泵站一座,修闸涵斗门50多个,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当年,粮食总产就达到150万公斤,农业总收入达300多万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114.3%和87.5%,这是大贾村农业生产历史上所没有的。
  农业的发展给大贾人带来了希望,这些勤劳而又智慧的人们,为了把希望更牢牢地抓在手中,没有见好就收,又拉开架式趁势而上不失时机地拓展财源。党支部按照人均一亩水稻,人均一亩小麦,户均一亩蔬菜的“三个一”目标,年年搞工程,年年有发展。如今,他们在洼淀地开发了3000亩水库,在开发荒地的基础上,投资500万元连片治理了万亩灌溉区,全部采用节水防渗渠道,水利设施配套齐全,旱能浇、涝能排,昔日的荒滩已经变成田成方,林成网,路渠相连的高标准园田,大规模的农业构调整,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了基础和保证。
  二
  起初,他们靠东拆西借的50万元钱,创建了村里服装厂。办企业,对于他们这几个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的庄稼人来说,困难和挫折是可想而知的,其间还出了不少笑话。建服装厂要盖厂房,他们找来建筑队就干,结果盖到一半,就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了,原因是不能自行设计和施工,他们找到这个部门又认错、又认罚,凭着庄稼人的坦诚和对集体事业的满腔热情,打动了主管部门的领导,最后补办了相关手续,才继续施工。
  创业艰难,没钱还得多办事,他们就一分一角地省。支委贾少波去上海购设备,1000多公里的路程,他不买卧铺,坐硬座,由于人员拥挤,下车时两只脚肿得脱下来的鞋怎么也穿不上,他索性捡着鞋,光着两只脚去赶公共汽车,在大上海繁华的街道上,招来不少少男倩女们的窥视和讥笑,但不管多难,那年服装厂建成投产,当年实现利税65万元。
  在兜里有钱、手中有粮,日子红火了的时候,这些永不满足的人们没有小富即安,就此罢手,他们在寻找更大的发展优势,苦苦地思考着集体经济的新走向,用妙手勾划着大贾村全面振兴的蓝图。
  1995年,他们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在水库东侧建起了投资780万元集会议、渡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雁鸣洼旅游渡假村。1999年,与渡假村配套的500亩森林公园工程完工,现已栽种各种树木3万余株。今年,1000亩大棚花卉工程已经列入规划。
  他们说,干着今天,想着明天,就有希望。
  三
  大贾村发展了,大贾人过上了富裕日子,这些甩掉了落后帽子的人们,也用心中那杆秤称出了党支部书记贾振生和一班人的份量。他们说:“咱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全托咱村当家人的福,要不是他们大大气气干事、规规距距做人、汗珠子摔八掰真心实意领着大家往前奔,哪有这付好光景”。别的不说单从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的那股狠劲就不难看出,他们为了村里的大家大业的确没少动心思。
  党支部一班人始终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首位,他们廉洁奉公,用自己的行动,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从而凝聚了党心、民心。他们村的水库集体经营养鱼,每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轮流喂养,轮流值班,不论风天雨天,还是蚊虫叮咬,坚持夜间巡查,可是在位的谁也没吃过一条鱼。过去,有一名村干部因偷捞了几条鱼,而被撤职。他们甘于吃苦,不图所得,“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多年里,仅少拿上级批准的奖金就达11万元。从这里人们不难看出他们能多少年如一日挺起腰杆子的缘由。
  坚持民主和公开制度,使党支部取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高度信任。村里决策都经党员和村民议事会讨论;建立公开栏,凡村民关注的事情都按时公布;每半年向党员和村民大会报告一次工作,虚心接受党员对支部班子和支部成员的评议。由于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党支部四次换届都连选连任。2000年民主选举村委会,党支部书记贾振生和几名支委分别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又让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党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十多年来,他们依托“创先争优”载体,构筑“党员形象工程”,沟通多条渠道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培训制度,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大贾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已故老党员孙玉民五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送报,出板报,照顾孤老户,在关心他人,乐于奉献上,为党员树立了榜样。运输户党员赵国成,看到自己责任区的困难户宋本患病没钱医治,自己拿出1000多元带着他去市里治病。党日活动时,党员们还经常开展打扫卫生、浇树等奉献活动。
  四
  大贾村变了:人变了,地变了,路宽了,房亮了,学校美了……
  从1991年开始,村里先后修建了水塔,装上了水银灯,修建了封闭市场和卫生所。1996年投资145万元建起了配有语言室微机室的高标准小学教学楼。1995年至1998年四年间,投资210万元街道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并砖砌了便道和排水沟,街道两侧建有花坛,栽上了风景树。
  大贾村变了,往日的脏乱不见了,往日的喧闹消失了,当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伴着和煦的晚风,漫步街头的时候,当村民们相聚共畅文明、富裕生活的时候,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祥和喜悦,同时话里话外免不了称赞几句他们的带头人。大贾村党支部用他们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1993年以来,党支部连续9年被评为县级红旗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红旗党支部。1996年建成市级宽裕型小康村。党支部书记贾振生1999年光荣地获得市级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一样的黑土地,一样的荒草滩,曾经历了多少沧桑,沉寂了多少岁月。今天,永定河日夜不息的涛声可以作证、大贾村多情的土地可以作证,凭借着大贾村党支部的全副赤诚,伴随着大贾人拼搏的汗水,这片饱经风霜的沃野良田终于迸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乘风破浪终有时,云帆直挂济沧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大潮中,这些勇敢的创业者正扬帆拨浆,激流勇进,奔向新的彼岸。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景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