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之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020
颗粒名称: 纪实之窗
分类号: I267.1
页数: 4
页码: 41-44
摘要: 本节收录了让生命更加精彩、一次难忘的联欢晚会2篇文章。
关键词: 七里海 杂文 文学作品

内容

让生命更加精彩
  岱岩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陆海燕,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中国女性名字。她从平凡中向我们走来,因为生命都是从平凡开始。但生活本身并不平凡,很多时候,生活会强加给你意想不到的沉重和无情的打击,生命因此而坎坷,变得不平凡了。
  2010年,在常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对陆海燕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特殊年份。这一年,陆海燕担任了大北镇的政法干部,正在她意气风发,准备为维护一方和谐平安大展拳脚的时候,却不知病魔正悄悄向她袭来……她发现自己胸部长出一个肿块,一开始,她并没有在意,同事们劝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可她觉得有那么多工作在等着她,哪有时间去医院,但是肿块越来越大,她这才意识到事情没她想的那么简单。在去医院的路上她的心忽然咯噔一下,会不会是乳腺癌?顿时,一团巨大阴影笼罩在她的心头,难道,命运真的这么残酷吗?
  她的预感被医生证实,她真的患了乳腺癌。
  她无法接受这残酷现实,伴随而来的是恐慌、是害怕、是心有不甘。可现实就是现实,无法改变。
  年仅十二岁的女儿默默守在病床前。女儿很懂事,对妈妈的病只字不提,紧紧握着妈妈的手,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她知道女儿背着她流了很多泪,但是在妈妈面前,女儿控制着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但她毕竟年龄小,脸上写满了担忧。看着懂事的女儿,陆海燕心里翻江倒海。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工作忙,她失于对女儿的照顾,学校的家长会她都没有时间参加,更不要说带着女儿去旅游,她觉得亏欠女儿太多。此时此刻的她,也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她知道,一旦她掉泪,母女两个会抱头痛哭,而眼泪改变不了命运,她不能哭,她要把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女儿。一向沉默寡言的丈夫也和女儿一样,默默守候在妻子身边,但丈夫眼中的忧伤瞒不过陆海燕的眼睛,她突然醒悟到,由于自己的患病,给亲人带来了多么大的压力和担忧,她不能就这么消沉,她要与病魔抗争。上有老下有小,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这个家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这个家,更何况,还有工作,她还不到四十岁,她要干的事情还很多,她要闯过这一关,她要尽快手术,尽早离开病床,回到亲人身边,回到同事们身边。
  她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手术的前一刻,看着手术室的门,她知道,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尤其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手术室的门就是一道生死之门,而手术台,则是很多患者生命的终点站。此刻的她,对生命充满眷恋,对亲人充满眷恋,对这个美好的世界充满眷恋,万一手术出了问题……她不敢往下想,她必须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委婉地对丈夫说:“也许,咱们这个家,以后就全部交给你了,我不该得这样的病,我对不起你,万一我要有个三长两短,你、你一定要女儿培养成人啊……”
  丈夫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紧紧握住陆海燕的手说:“你不会有事,我等着你出来,我要把你接回家!”
  患病以来一直没有掉过眼泪的陆海燕再也控制不住,她泪流满面,哽咽着对丈夫说:“我一定跟你回家,一定。”
  令人欣喜的是,手术非常成功,像手术前约定的那样,陆海燕回到了久违的家。在丈夫和婆婆的精心照料下,她的身体慢慢康复,命运再次为她架起了一道彩虹,她把病魔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新的生活开始了。
  2011年,陆海燕调到劳动局任副局长。当时,正赶上局里的惠民帮困工程,大病初愈的陆海燕以满腔热情参加了“金秋助学”活动,带队来到廉庄乡前米村李秋亚家。这是一个家境相当贫困的家庭,李秋亚的父亲患有严重的癫痫病,身材瘦小的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夫妻二人均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一个年已八旬的奶奶,家庭的重担早早地落在年仅十五岁的女儿李秋亚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爸爸刷牙洗脸,帮妈妈做早饭,给奶奶端来洗脸水,忙完了这一切,她才背起书包往学校跑,生活的重担虽然如此沉重,李秋亚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用李秋亚自己的话说:“我要用最好的学习成绩让爸爸妈妈放心。”
  看着和自己女儿同龄的李秋亚,陆海燕非常心疼。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李秋亚柔弱的肩膀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这个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女孩深深感动了陆海燕。她拉着李秋亚的手,一股由衷的母爱涌上的心头,她对小秋亚说:“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困难就告诉阿姨,我们一定尽全力帮助你。”离开的时候,陆海燕悄悄留下两千块钱。
  八月十五,村子里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全村人都忙着过中秋节。李秋亚家里却和平常日子一样冷冷清清,孝顺的女儿也想给父母和奶奶买上一盒月饼,可她觉得把钱省下来给父母买药比买月饼更重要,不吃月饼照样能过中秋节。就在一家人默默相对的时候,院子里响起了脚步声,传来了陆海燕亲切的呼唤:“秋亚!”
  李秋亚迎出屋外,看见了陆海燕和她的同事们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他们专程送来了月饼和水果,也送来了节日的欢乐,小秋亚眼含泪水给陆海燕深深鞠了一躬。到了晚上,小秋亚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她对自己说,陆阿姨,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报答您对我们全家的恩情。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家家户户都烧起了火炉,而李秋亚的家却冷的像冰窑,没有钱买煤,一家人只能挨冷受冻。就在此时,陆海燕带着自己的金秋助学团队顶风冒雪送来了两吨优质煤,陆海燕亲自张罗生起炉火,室内变得温暖如春。李秋亚的父亲因病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他只能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和溢出眼眶的泪水向陆海燕和她的同事们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秋亚和母亲感动的泣不成声,人间真情温暖了她们的心,让她们在寒冷的冬日沐浴到了阳光和比阳光更温暖的真情。
  快过年了,身在县城的陆海燕心里惦记着李秋亚一家人,她张罗着买了肉和年货,驱车送到李秋亚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她的眼前经常晃动着小秋亚的身影,她心疼这个孩子,她要让这个孩子得到更的关爱。她的很多建议得到了局领导的支持,为小秋亚交学杂费,号召全局干部职工集资捐款等行动也得到全局上下的积极响应。正是因为这些举措,彻底改变了李秋亚一家人的生活质量,看到小秋亚一张快乐的笑脸,陆海燕十分欣慰,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和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就在笔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陆海燕正在去李秋亚家的路上,她为李秋亚买了新衣服和学习文具。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陆海燕迎着早晨的朝霞大步走进村子,李秋亚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扑向陆海燕,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的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这场景,难道不是人世间最美的画面吗?
  也许有一天,小秋亚会发自内心对她的陆阿姨叫一声妈妈。妈妈,多么神圣又多么伟大的称呼,因为母爱最无私,母爱因无私而伟大,当陆海燕听到这一声呼唤的时候,我们相信,她一定会热泪盈眶,因为,这个懂得感恩的孩子,给了她世界上最珍贵的两个字。
  一次难忘的联欢晚会
  王庆生
  1993年春,市委统战部在静海县宾馆召开关于党外干部工作研讨会,会期三天,我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是由市委统战部主管干部工作的常务副部长陈卫(女)同志主持的。她爱好唱歌、跳舞,是文娱方面的活跃分子,开会时特别喜欢组织娱乐活动。1992年春,当时宁河宾馆刚刚开业,在这里开会时,她就曾经组织过。
  对组织这次联欢活动,她提前下达了任务。她要求到会的每个人,必须出一个节目,节目的类别不限。其实,唱歌是最简单的,可我这个人缺少音乐细胞,喜欢听歌,但唱不好。我与宝坻县统战部的李绍清部长同住一室。我问他打算出什么节目,他说他也不会唱歌,干脆就说个笑话吧。他这么一说倒是也提醒了我,我忽然想起1977年,在空军青岛疗养院疗养期间举行娱乐活动时,我自己创作的笑话节目,至今仍记忆犹新。
  晚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由陈卫与北辰区的夏部长两人跳的交谊舞“探戈”。然后按照座位的顺序往下排,挨到谁,谁就出节目。我和李绍清部长紧挨着,他在我前面。轮到李绍清时,他说了个小笑话,这是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笑话节目。轮到我了。我说,我这个人缺少文娱细胞,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刚才李部长说了个笑话,我也接着再说一个。我说的这个笑话大家听起来可能感到有些乏味,但我敢保证,你们一定感到很新鲜,一定是第一次听到的,因为这是我16年前自己创作的。在说笑话之前,我先说一段我自己编的绕口令:“马麻子的妈骂了马麻子,马麻子问马麻子的妈:为嘛骂马麻子。马麻子的妈说,我是马麻子的妈,马麻子的妈为嘛不能骂马麻子。”
  下面我开始讲一个笑话。这个笑话的名字叫“赛马。”
  话说过去有这么一位老员外,他有四个女儿。其中老大、老二、老三都出嫁了。老大嫁给了状元,老二嫁给了榜眼,唯独老三嫁给了一个庄稼汉,没有文化。这天,老员外把三个女婿召在了一起喝酒。在喝酒之前,老员外对三个女婿说:“现在我给你们三个人出一道题,这道题的题目就是‘谁的马跑的最快’?你们三个人,每人都要给我作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马跑的最快。好,开始。谁先说?”这时,大女婿开口了:“我先说。水盆里面放金针,我骑着马儿向东奔,来回跑了二十里,金针还没沉。怎么样?快吧!”这时二女婿说了:“你的马不算最快。听我的:火盆上面燎鹅毛,我骑着马儿向北跑,来回跑了二百里,鹅毛还没着。”他看了大女婿一眼,说:“我的马可比你快多了!”大女婿和二女婿都说完了,该轮到三女婿了。可这个三女婿没有文化,他没有什么“水盆”呐“火盆”呐这类的词可说。他当时的表现非常的狼狈。坐在一边的四小姨子看到他的狼狈相,忍不住地发笑,同时“嘣!”的一声放了个响屁。这时只听三女婿大叫一声:“有了!我的小姨放了个屁,我骑着马儿向西去,来回跑了十万里,屁眼还没闭。”三个女婿都说完了,老员外问,一个是二十里,一个是二百里,还有一个是十万里,你们说,是谁的马跑的最快。四女儿发话了:“让我当裁判吧。当然是三姐夫的马跑的最快了!三姐夫的马要比他们的马快上千万倍呐!”老员外说,对!我看也是三女婿的马跑的最快。来!我这第一杯酒就敬给三女婿吧!
  我这个笑话还没讲完时,就引起了大家的一片掌声和笑声。当我讲完后,大家又起哄:“再讲一个!”陈卫也说:“你要是还有就再来一个吧!”
  我说我再讲一个是真实的笑话。这个笑话是我早在芦台农场上中学时耳闻目睹的,不过我只是稍微作了点加工。1960年“瓜菜代”时,农场的一名锅炉工因为吃不饱饭,偷了库房里的山芋干。不幸被发现了,场里对他进行了批斗。最后让他表态时,他说了下面的一段话:“他说,今后我绝不再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了……今后我绝不骄傲自满;我一定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告诉大家,只有最后一句话的那五个字,是我加的。其余都是原话。
  我的笑话讲完后,又是一片笑声。晚会散了,有几个人曾经找我要第一个笑话的诗句。他们都说这个笑话编的很有趣味。
  本栏目编辑:松涛
  平型关大捷
  (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
  绘画:芦汉画家周连义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