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漫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969
颗粒名称: 七里海漫步
分类号: S759.992.21;I251
页数: 6
页码: 57-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和回忆起家乡的美丽景色和小时候在海边捕鱼捉蟹的往事,感叹时光的飞逝,但这些回忆依然让人心生感慨和遐思。
关键词: 七里海 旅游开发 个人经历

内容

七里海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王志刚
  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津京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天津最大的后花园,也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三大古海岸之一。宁河有名气关键靠七里海,宁河成大器关键更靠七里海。七里海已经列为全市八大旅游景区之一,在旅游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她将成为宁河的最大经济亮点。下面,我就粗略地谈谈七里海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一、总体开发思路
  以湿地和古海岸遗迹生态保护为前提,建设发展原生态下充分体现北国水乡特质的以乡村休闲度假,湿地和古海岸观光、参与性水游乐、影视文化等为表现形式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一是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和培育水生野生动植物多样化,将七里海建成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具有生态品质、拥有特色文化风情的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二是利用七里海牡蛎滩等古海岸遗迹,建成国际间科普研究教育基地。通过充分挖掘七里海拥有的红色文化、湿地生态文化、丰富的地热资源、淳朴的民风民俗等内涵,将七里海建成天津青少年教育基地。三是通过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特别是利用大面积苇田养殖野生河蟹,将七里海建成“北方阳澄湖”和津东最大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二、总体功能定位
  以湿地观光、湿地游乐、水乡生活体验为主,结合融红色旅游(方舟故居、影视城)、古迹旅游(科考)、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使之成为我国北方、距离城市最近的水乡生活的经典代表。
  三、功能分区项目策划
  功能分区和目的概括为“一廊、二城、三园、四带、五区”。
  一廊,是指潮白河十里画廊。沿潮白河岸边修建步行栈道,建观景平台、休息厅、露天茶座等简单服务设施。开通水上游线,让小船、渔舟穿行于碧波绿苇之间。
  二城,是指七里海旅游度假城和北国水乡影视城。度假城占地2000亩,以原任凤乡政府所在地为起步区域,范围为南至津芦南线,北至曾口河,东起任凤路,往西是农用地,发展空间很大。度假城为七里海旅游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其主要项目包括:玉麒麟度假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七里海风情街、生态娱乐园、十馆一厅(会议馆、音像馆、书画馆、游泳馆、洗浴馆、健身馆、餐饮馆、住宿馆、水族馆、歌舞表演厅)等。影视城占地140亩,以红旗谱影视基地为依托,集北国水乡之精华。整个景区分为风月洲娱乐区、水陆社戏区、临河店铺区、冯贵堂地主庄园、红旗谱老村等。影视城注入表演性、戏剧性游乐活动,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影视城西侧,建梁斌纪念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设忠诚战士、文学巨匠、人民作家、书画名家、大地之子等五部分。
  三园,是指七里海生态园、国际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古海岸地质公园。生态园选址在东海水库以北,占地5万平方米。设高架网罩,集湖、溪、苇、路、岛于一体,形成七里海的浓缩景观,让游人观看此园后就可领略到整个七里海的风光。生态农业观光园选址在津塘运河引渠以西,津芦南线以北,占地2000亩。建轻钢结构式温室,种植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市特色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供游人观光、采摘,也可供全市中小学生上农业课,还可成为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基地。
  地质公园占地300亩,设在俵口村南。利用七里海牡蛎滩、鰛鲸骨、麋鹿角等,建大型展馆,让人们了解海陆变迁历程。展馆旁,建沧海桑田世界论坛会址。
  四带,是指曾口河原生态观光带、宁河民俗风情带、湖塘渔家美食休闲带、古籍旅游带。曾口河观光带建设以曾口河为轴线,两岸布点,在潮白河与曾口河交汇处建码头,往东沿河游至任凤村头北桥头,往南修深槽至七里海度假城。民俗风情带建设,在曾口河沿岸,建民俗馆,展示宁河及七里海风土人情,各种捕鱼办法,50多个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建宁河名人馆,展示从清朝以来46位著名革命先烈、爱国将领、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学者、高官乡宦、革命干部等宁河名人。包括天津共产党创始人于方舟、“氢弹之父”于敏、汉语拼音发明人王照、清朝著名爱国将领王锡朋、著名作家罗兰、天才女画家周思聪等。美食休闲带位于津芦南线路南一侧。建园林形态的蟹湖餐厅、湖景美食长街,品尝七里海原产美食。古籍旅游带坐落在西海,恢复七郎坟、潘仁美九九八十一墓、宋代造币厂、八卦沟等名胜古籍景点。
  五区,是指七里海核心保护区、湿地游乐区、古海岸遗址保护区、水乡温泉区、七里海鱼蟹垂钓区。先搞东海核心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东海核心区有2.5万亩苇田、水面。为结束原来分户割据经营状态,由县七里海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或大的集团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打通环海深槽、拆除乱架的杆线和乱搭的建筑、迁走乱埋的坟头,发展苇田养蟹,恢复原有的整体性,再现昔日碧水茫茫、芦荡莽莽、百鸟云集、蟹舞鱼跃的美景。湿地游乐区设在东海核心区北侧,依托现有坑塘,扩大面积,进行景观改造,建游乐设施。古海岸遗址保护区设在俵口村南,挖掘牡蛎滩大型剖面,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再现古海岸及贝壳堤形成演变过程。水乡温泉区设在津芦南线以南,通过发掘七里海地热资源,建温泉疗养院等。七里海鱼蟹垂钓区设在津芦南线北侧,建大规模连片盆景式鱼池、蟹池,供游人垂钓。
  目前正按照以上旅游发展框架,由市规划院紧锣密鼓地搞着七里海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有的项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进行实质性运作,喊了多年的七里海开发问题终于有了着重解决的头绪。
  妙趣横生说“下海”
  小泉
  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就像写进了一本书,随便翻翻,那些生动章节就在眼前“活”起来。
  勾起我翻开精彩一页的,是家乡那片粼粼碧水,那青翠欲滴的茫茫芦荡,那时隐时现的点点渔舟,还有那迎面扑来的清新又略带腥味的海风。每当看到、感受到这些,昔日“下海”的情景—捕鱼捉蟹的种种奇妙而有趣的往事,就浮现在心头。如今,时光逝去二、三十年,可每每回想起来,依然感到还是那样新鲜,那样饶有情趣,那样让人心生感慨与遐思。
  撤“活流”
  家乡那条河,长长的,宽宽的,宛如银色飘带从北至南穿流而过。夏日,雨多水汇,河水爆涨,苇草丛生的河滩上漫溢着一汪汪的水。驻足水边,凝神观赏,常常看见一群群鱼儿顶着浪花自由翔游,相互追逐,在草根下忽沉忽浮,唼水取闹。这让我想起唐代大文人柳宗元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描绘的景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人相乐”。可眼前看到的,要比小石潭的百许头鱼壮观多了。有时看着看着,竟不由自主地把鞋一扒,裤腿一挽,“扑通”跳进水里摸起鱼来。水刚没腿肚,暖融融的。那些鱼儿见人来了,“嗖嗖”地在眼前游来晃去,忽聚忽散,让你眼花缭乱,干着急,就是逮不着。后来才知道,这些鱼都是“浮鱼”,是从深水处游上来“晒浅”的。摸这样的鱼,得等到夜晚,水凉了,鱼变得安份了,才好摸。可是,谁为了摸几斤鱼,要等那么晚呢?掏干拾鱼吧,水面又太大,那得啥时候掏干呀!无奈,只好怅然回家。
  一次,从“海”里回来,二哥见我满脸不悦,就告诉我个“撤活流”的法儿。乍一听,觉得还真的奇特,连起名都挺玄妙,效果怎么样呢?既然二哥说了,那就试试吧。
  那天,我选了一片四五亩大的浅滩,四周搭上埝,将“晒浅”的鱼圈在里面,就回家了。过了两天,又去了那里。转圈巡视一遍,埝完好无损,说明里面的鱼没有逃走便一丝不苟地按二哥讲的演练起来。先在浅滩外挖一条三四米长的小沟,在沟口处按上“活流板”(一块一尺宽二尺长的薄木板),按入水下一、二公分,让“活流板”一端连着浅滩,另一端伸向沟里,露出三、四寸的沿,然后在沿下放上篓子。这些程序完成后,就用脸盆将沟里的水一下一下往外掏,浅滩的水便从“活流板”上缓缓流进沟里。我一边掏,一边注视着那片静谧的水面。不久,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憋急了的鱼,一见活水,争先恐后地奔向“活流板”。那是一种求生的欲望促使它们冲出樊篱往外逃走,哪知上当了,一个个扑啦啦掉进早已准备好的篓子里。
  这让我既兴奋又感到这个办法的神奇。鱼一群接一群闪着脊背往篓子里滚。我看得出神。细细观察,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那鱼往外“逃”,原来是一拨一拨的,极有顺序。最先出场是鲫鱼、黄瓜鱼,之后是拐子尖(小鲤鱼),等轮到“蒿根”、“麦穗”、小虾米了,池里的鱼也就没多少了。这时,只听潺潺流水声,不见鱼的踪影。不过,且莫急着回家。耐心等待一阵,最后一拨“贵宾”-最好吃的梭鱼便再也沉稳不下去了,也一条接一条地冲向“活流板”,滚落到“陷阱”里。
  那次,仅半天时间,就“撤”了四五十斤。
  有一次,我去洼淀深处,发现上千亩的水面,到处长满苇草,水面被掩映得摸摸糊糊,缓缓地顺着一条小沟往河里流。细看那水面,静静的,清澈见底,连个鱼影都不见。这样的“大穷水”,会治鱼的一般是看不中的。可我却有点好奇,便将沟口用泥土搭上,蹲在一边观察。等了好大一个时辰,沟口处出现几个小鱼晃动,就像是老艺人登场表演,显得从容不迫。红日西沉时,我安上“活流板”。一切安排就绪,坐在一旁静候。过了老半晌,鱼来了,寻常看不见,这时纷纷从浓密的草丛中,从西面八方钻出来,扁着身子,闪着脊背,排着长队,勇敢地向“活流板”汇聚、涌去,尔后噼里啪啦滚入篓子里。渐渐的,鱼密得像一锅粥,“活流板”前壅出好几米,挤得水泄不通,常常是只见鱼不见水。不一会儿,篓子满了,换一个,又满了,又换,实在无处可盛,只好倒在沟边干地上。一夜之间,竟倒了一大堆,像小山似的,我跟二哥捣腾了半宿,才弄到家。自家吃不了,就送给亲戚、邻居,还是“消化”不了,就炮(bao)成干鱼,放在箔子上晒,等冬天鱼少时吃。
  “撤活流”,用不着将池中的水掏干,又费不了多少劲,鱼就自动投入罗网。别说几亩大的水面,就是几十亩,几百亩,也照样将里面的鱼弄干。后来,这一招竟成了我的拿手戏。
  挖“地龙”
  家乡盛产鱼虾。鱼虽多,可要在冬天逮泥鳅,也并非易事。
  前些年,我跟一位庄亲叔叫三爷的长者同在县委机关工作。那时,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跑家。从家里回来,三爷总是冲我炫耀:“这次回家,又逮一篓子泥鳅。”
  我不大相信。心想:冰天雪地的,又不好下网,上哪逮一篓子泥鳅去!
  我越不信,三爷越是眉飞色舞,激将似地说:“不信吧,等回家时逮逮去呀!”说完,又诡秘地补充一句:“好逮着呢!”
  我嘴上不服,可心里犯嘀咕:真那么好逮吗?等到星期天,就悄悄带上工具,也想试一把。到了野外,举目无边的洼淀,到处覆盖着冰雪。我一片茫然:在这样的地方逮泥鳅,岂不是大海捞针吗!我用力打开几个凌眼,用捞凌挖了半天,除捞上几条小鲫鱼、小“麦穗”什么的,连个泥鳅影儿也没看着。只好空手而回。
  回到机关,三爷明知我白跑一趟,却故意问:“逮几篓子呀?”
  我默不作声。
  三爷笑笑说:“你看你看,就会耍笔杆子,治鱼外行了吧!”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三爷每次从家来,都带上满满一饭盒做熟的泥鳅,让大伙品尝。
  我一边吃一边呛他的火:“买的吧!”
  “哪能呢,海边人吃鱼,还有花钱买的。”三爷总是乐呵呵的。
  为了弄清虚实,我悄悄找到三爷的邻居打听。邻居说:“三奶奶爱吃泥鳅,说泥鳅是水中人参,营养价值高,又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三爷一家来就去逮。每次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等你早上起来,人家早就回来了,谁知是逮的还是买的呢!”
  难道他真有那么大的本事?我有点将信将疑了。正在这时,三爷凑到我跟前,笑呵呵说:“星期天我带你逮泥鳅去呀!”
  “太好了,正想跟三爷学两招儿呢!”我顿时高兴起来。
  周日,我们带上镩、捞凌,背上篓子,直奔“大海”。走过几道河沟,在一条插着稻草的大沟上停了下来。三爷在冰雪上画了个两米多长的图形,说:“就这儿。”我不敢怠慢,抄起镩按画的道道打起凌眼,接着捞去漂浮的冰块,露出清亮亮的水。这时,只见三爷拿起捞凌使劲往水底一捅,往上一端,整整一捞凌泥鳅就上来了,转身往篓子里一倒,接着又将捞凌伸到冰窟窿底下,左一摆,右一晃,一端,又是多半捞凌。如此捞了五六下,就把两个篓子差不多装满了。三爷笑笑说:“走吧。想吃,下星期再来。”
  我痴痴地看着。这也太神了。偌大的洼淀,他怎么就知道这儿有泥鳅?我越发迷惑不解。
  三爷见我发愣,笑着说:“冬天逮泥鳅,满洼淀乱跑不行。这得动脑筋。你想,泥鳅出没于池塘、洼淀,喜居静水底层。冬季寒冷时,便钻入泥土中。洼淀结冰后,冰越积越厚,泥鳅受不了压迫,自然要往深水处游动。掌握了这一规律,上冻前,选好地势,最好是四通八达的沟,在沟里再挖个二三米长的小沟,旁边做上标记,结冰后,泥鳅游进沟中沟,就不动了,而且越积越多,几天功夫,就差不多蓄满一条小沟,等星期天来捞,不就如同探囊取物吗!这回捞净了,下星期再捞,又蓄满了。这个法子,比下网还简单,我给它起个名儿,叫做挖‘地龙’。秀才,这名字贴切吗?”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我看着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也笑了。
  笑过之后,我就想:三爷用挖“地龙”的办法逮泥鳅,那叫智逮、巧逮,能不能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用这个原理逮别的鱼呢?于是,我找来有关养鱼的书籍,认真学习起来。机关同志见了,说我是博览群书,想当个“杂家”,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在研究鱼的生活习性,寻找“对症下药”的良策呢!就这样,我终于掌握了几种鱼的奥秘。
  后大洼有片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熟季节,黄鳝可多啦。过去去逮黄鳝,总是战果欠佳,有时甚至是无功而返,想美餐一顿的愿望常常落空。这回变聪明了。我根据黄鳝喜欢潜伏于泥洞的习性,研究了个“瓮中捉鳝”的办法。一个星期天,我从县城买了块猪血,回家后,带上铁铣和一个大坛子,直奔稻田,选准了一个地角,挖一深坑,将坛子按进去,让坛子口刚好与地面持平,尔后用草做个伪装,就回家了。又到星期天,我悄悄去找布下的那个“陷阱”。到那儿急忙伸手去掏,一把就抓上两三条黄鳝,再一掏,又是两三条,也不知掏了多少下,那坛子就像个聚宝盆,越掏越有,不大功夫,竟掏了半篓子黄鳝,真让人有点喜出望外。
  回到机关,我笑着冲三爷说:“这次回家,逮了半篓子黄鳝。”
  三爷笑呵呵说:“尽瞎说,黄鳝可不是好逮的。”
  “不信吧,等回家时逮逮去呀!”我故意学着三爷的样子说,之后又补充一句:“好逮着呢!”
  三爷如入五里云雾,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是真是假,直到我把前后经过如实说了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还是秀才聪明呀!”
  “这法儿呀,还是受三爷启发想出来的呢!”说完,我也哈哈大笑起来。
  捯“捯子”
  家乡的“海”很大,方圆足有几十公里,举目望去,浩瀚苍茫,无边无际。水又很深,跳入里面,投不到底。在这样的地方逮螃蟹,采取拉网、下蟹篓等办法,都收获不大。家乡人就研究了个绝法儿,叫做捯“捯子”。就是将玉米粒煮熟,用铁丝穿起来,做成镯子状的环,然后用细线栓在一条长绳上,每隔十几米栓上瓦片之类的坠儿。这就是“捯子”。而后,将“捯子”一点点沉入水底,两端栓在竹竿上,插进泥里。那些四处乱爬的螃蟹,碰上黄橙橙的玉米镯子,举起双螯夹起来就吃。等上一个时辰,驾着小船,蹲在船头,一边慢慢向前划行,一边往上捯。螃蟹发现有动静,惟恐美食跑了,两螯夹得更紧。捯着捯着,就看见它的身影了。这时,迅速将手插入水中猛然一抓,一只大螃蟹就捉上来了,顺手往船头的水缸一扔,继续捯。有的螃蟹胆大,即便被捯出水面,也死死夹着不放。有的就狡猾了,还没等发现它的影儿,老早就松了夹。这时,只要感到手中的捯子突地变轻了,立即向水中抓去,往往也会抓到,若稍一迟疑,只好任“铁甲将军”逃之夭夭了。
  小时候,每到仲秋前后,常跟父亲下海捯捯子。小船驰向好几里外的茫茫大海,或钻进芦苇掩映的沟渠,下上几挂捯子,轮番地捯。“菊花黄,蟹爪痒”。特别是到了夜晚,皓月当空,轻风送爽,此时的河蟹最为活跃,一刻不停地到处爬行、觅食,因此,捯起来也收获最大。有时一天就捯几大蟹篓,足有几百斤。若遇上阴雨天,或要变天了,螃蟹就蛰伏在泥里,安然不动,偶尔捯上几只,背壳上也沾着一层泥。这样的天气,最好呆在家里,穿捯子,晒捯子,做些准备工作,勉强出海,也是无功而返。
  家乡的“海”,水质清纯,苇草繁茂,小鱼小虾等天然饵料丰富,蟹长的特别快。一次捯捯子,只觉得手感格外重,捯近一看,那螃蟹大得出奇,一只巨蟹高高举起,钳子似的大张着,我一抓,正好给夹住食指,差点夹到骨头,顿时鲜血直流,疼得直跳脚。回家一称,缺个大夹(螯),还有14两(当时16两一斤)。有的时候,捯着捯着,发现捯子被抻得“嗖嗖”乱晃,捯上一看,竟是条大棱鱼,脑袋给卡在了环上。碰巧了,一天竟捯上好几条大棱鱼。带回家来,自然又多了一道美餐。
  小时候,我最爱下海捯捯子。船一离岸,我就来活了。忙着竖起竹篙,高高挂上苇箔当帆,让小船凭借风力向前滑行。尔后,往船舱一躺,仰望蓝天上慢慢散步的悠悠白云,静听轻涛拍舟激起的悦耳歌声,别提多惬意了。可遇上大风,就没那么好玩了。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剧烈颠簸,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那年代,因狂风骤起,小船被巨浪掀翻,而夺去生命的事并不新鲜。这么一想,心里更加慌恐不安。父亲则总是泰然自若,沉着应对,任凭风吹浪打,稳握打鱼船。
  一次“下海”,艳阳高照,晴空万里,螃蟹也特别好“捯”,这让我异常欣喜。到了傍晚,突然天边阴沉起来,乌云黑压压的,翻滚着掠过头顶,转瞬之间,呼啸的狂风裹着倾盆暴雨猛烈袭来,小船像一片落叶,时而高高举上浪尖,时而深深跌入低谷。父亲大声喊道:“用力抓住船梁(舱壁),千万别松手!”语音刚落,一个撼人心魄的巨浪咆哮着扑过来,一个浪头就灌了半舱水。我屏住呼吸,缩做一团。父亲站在风口浪尖,不慌不忙地牢牢掌着舵,目不转睛地注视前方,或进或退,始终让小船保持同风一个方向。小船箭似地顺流漂泊,又一个巨浪打进船舱,眼看着就要沉没。我想,这下子完了。大海无际,夜色茫茫,这该如何是好!正在惊恐万状时,小船钻入芦苇荡。父亲一把揽住一撮芦苇,麻利地栓在船尾上。在浓密的芦荡掩护下,小船得救了。我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落了地。风浪过后,父亲说:“遇到这种天气,最怕失去控制,船身一横,非翻不可。”经过几次磨砺,我的胆子也大了。可母亲依然不放心。一刮大风,就在佛龛前一柱接一柱地烧香祈祷,整夜整夜地伫立海边,望眼欲穿地寻找着漆黑大海中的微弱灯光。当我们战胜风浪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时,母亲那种异样的惊喜,至今仍刻在我的心间。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专题

古籍旅游带
相关专题